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不同,现在他们要离开西岐,去到别人的地盘上跟别人打。这样以来,他们就失去了天时和地利。去到别人的地盘,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包了饺子。

    姜子牙一再提醒三人,一定要以实战的角度出发,教会将士们该如何面对突发事件。有了应对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他们自然就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姜子牙进宫面见武王,打算跟武王商议一下出征时的注意事项。武王这会儿刚好在他母后太姬的寝宫,于是便派人把姜子牙也带去了太后太姬的寝宫。

    太姬在寝宫设宴为武王和姜子牙送行,席间跟武王说了不少经验。还有一些是文王在世时不曾实现的心愿,她希望武王都可帮文王实现。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太姬再三叮嘱武王。离开西岐之后,凡事都要跟姜丞相商量。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要听姜丞相安排。

    武王自然不敢违背母亲的话,这话却让姜子牙感到诚惶诚恐。不过他做事坦荡并无私心,自然也不会去做不利于西岐或者是不利于武王的事儿。

    太姬相信姜子牙,就像当年文王姬昌相信姜子牙一样。太姬相信姜子牙,不仅仅是因为文王姬昌,还因为这些年姜子牙给西岐带来的变化。

    以前的西岐什么样,没有人能比太姬更清楚了。虽说那个时候的西岐百姓安居乐业,但那个时候的西岐经济并不算好。大多数西岐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好多西岐百姓连个媳妇都娶不起。

    那时的西岐,若是谁家需要娶媳妇,就必须要借遍所有亲戚朋友。甚至有的人家,为了娶媳妇还要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

    这可是当时西岐最真实的写照,也是西岐发展落后的最真实的表现。

    这么多年过去了,西岐仍然有娶媳妇需要借钱的百姓,但这样的百姓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而且,再也没有百姓需要因为给孩子娶媳妇而卖掉自家值钱的东西了。因为西岐武王退出了新政策,他们可以从武王这拿到一定的补助。

    以前夸文王好的西岐百姓,如今更加信赖武王。以前惧怕文王的西岐百姓,如今全都把武王当成了自家人。

    西岐这些年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还有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西岐人口比之前多了一倍。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西岐,能够让百姓娶得起媳妇做得了生意的西岐,已经成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外地人。

    所以,不该是姜子牙感谢她这个老婆子,而是她这位武王之母应该感谢姜子牙才对。她在寝宫为姜子牙设宴送行,只因为她身体多有不便,不然一定会把宴席设在更为正式一点儿的地方。

    次日一早,大军整装待发,武王和姜子牙还在银安殿上。上大夫散宜生和老将军黄滚也在,他们正在接受武王的嘱托。

    武王跟随西岐大军亲征,西岐境内之事自然要托付给信得过的人。在姜子牙看来,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们两个更合适了。

    军务全都交给老将军黄滚,黄滚在成汤戎马大半辈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将卒和战马。所以把西岐交给他,绝对可以高枕无忧。

    政务全都交给上大夫散宜生,散宜生本就一直在帮武王管理西岐政务。如今武王将西岐政务全部托付给散宜生,对散宜生的办事能力以及为人,武王是一百个放心。

    (本章完)

第1088章 0121,夷齐阻兵(中)() 
    将西岐之事安排妥当,武王跟姜子牙一同来到校武场。看到一个个精神百倍的西岐将士,武王心里突然升起一股豪气。他一向以仁爱治理西岐,秉承了文王的德仁施政的理念。武王接管西岐这么多年,西岐从未出现过一件冤假错案。

    大军开拔离开西岐城,先行官黄天化早已率队出城。六十万大军离开西岐,西岐百姓在大军离开的必经之路上,列队欢送西岐军东征。不少百姓高呼武王威武,还有不少人在高呼祝西岐军早日凯旋归来。

    大军浩浩荡荡离开西岐城,首先他们要做的就是翻过岐山。只有翻过的岐山,他们才能算得上真正离开了西岐。

    而在大军行至岐山腹地之时,先行官黄天化派人来报。说是要请大将军姜子牙和武王前去,有件事儿必须由他们亲自解决。

    一听这话姜子牙就有些生气,黄天化身为先行官,还未离开西岐就要惊动他这个大将军。这不是摆明了让他下不来台么,在跟武王一同赶去查看缘由的同时,姜子牙已经在心里对黄天化存了三分不满。

    若每一个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需要他这个大将军出面解决,那他这个大将军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会累死。

    只不过,当武王跟姜子牙赶到大军前队先行官黄天化的面前时,也被那两个坐在路中间不肯走的老头给气笑了。

    姜子牙不认识这两个老头,武王姬发却对他们两个有点儿印象。当初文王在位之时,他们两个都是文王手下的将卒。

    俩老头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俩打小就跟文王认识,也一直跟着文王帮西岐做了不少贡献。

    今天他们来拦住西岐军的去路,就是为了告诉武王,西岐军绝不可以离开西岐。这不是他们俩说的,而是文王当年一再跟天下做出的承诺。

    这事儿不用他俩说,武王姬发也心知肚明。因为那一次文王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跟姜子牙都在跟前。文王在临死之前,让武王姬发答应他,西岐军绝不离开西岐。绝不可以以臣伐君,让西岐背上不忠的骂名。

    对于叔齐和伯夷而言,文王不仅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而且还对他们有养老之恩。两个老头都是孤家寡人,戎马半生并无家眷。先前他们告老还乡,只是不想变成文王的累赘。毕竟他们上了年纪,好多事儿他们都做不来了。

    但文王没有忘了他们,没有忘了他们那些垂垂老矣的老臣。就在他们告老还乡后不久,文王就颁布了一项针对老年人的律例。

    这其中明文规定,凡事生活在西岐的老年人,每人每年都会得到一笔丰厚的钱粮补助。而这些钱粮补助,全都由侯府管家亲自去送。有时文王也会跟他们一起去送,顺便看一看以前的那些老伙计。

    伯夷和叔齐一直都享受着这份养老待遇,一直到现在他们俩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他们感激文王,同样也感激武王可以延续文王所施行的所有政策。

    他们苦口婆心,他们不希望西岐背上不忠之名。他们希望武王可以遵循文王的医院,不要让西岐军离开西岐。

    西岐军若是离开西岐而去东征,那便是以臣伐君,乃不忠之举。武王身为人子,不能遵循文王的遗愿,一意孤行要出兵,乃不孝之举。

    所以,西岐出兵会让西岐落人不忠之口实,让武王落人不孝之口实。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他们恳请武王率兵返回西岐城。

    黄天化早已把好话说尽,可两个老头就是不肯让开。黄天化想要让人把他俩拉一边儿去,可他这俩老头死倔死倔的。被拖到一边又爬了回来,非要拦在路中间不可。

    这会儿姜子牙就在跟前,黄天化还没让人动手,已经有人看不下去了。直接上去拽住两个老头,就要把两个老头拖到一边。可还没等这人有所动作,俩老头就已经从腰间抽出了匕首。

    他们抽匕首不是要害武王或者姜子牙,而是想要以这种方式阻止武王一错再错。他们希望武王可以理解他们的用心,希望武王不要违背了文王的遗愿。

    东征之事迫在眉睫,姜子牙可没工夫跟两个老头在这消耗时间。他虽然很敬佩这两个深明大义的老头,但大军被两个老头拦住,对大局而言实属不利。

    最后,姜子牙派人夺了两个老头的匕首,然后将伯夷和叔齐拖到了一边。两个老头眼睁睁看着大军继续东行,最终在他们的视线中消失。

    武王对他们俩的话深有感触,但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如果他现在带着西岐军回西岐,不管对西岐百姓还是西岐军都将是一次致命打击。

    所以,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继续东进。至于那两个想要以死来阻拦他出兵的老臣,武王也只能等回来以后再向他们赔罪了。

    只是,武王和姜子牙根本就不知道,伯夷和叔齐来拦路是抱着什么样的决心。

    在看着西岐军消失之后,伯夷和叔齐回到了住的地方。看上去并无任何异样,也没有人发现他们俩从那天起就开始绝食了。

    二人都商量好了,西岐落人不忠不孝之口实,他二人便无颜苟活于世。于是他们选择了绝食,以此来报答文王的养老之恩。数日后,人们发现了死在家中的伯夷和叔齐。家中米面满缸,他们确实被活活饿死的。

    这一日,西岐大军来到了金鸡岭。

    在金鸡岭上,有一小将拦在路中,话说的很是嚣张。完全不把南宫适放在眼里,甚至还说一只手就能打赢南宫适。

    这话搁谁谁也受不了啊,更何况是西岐老将南宫适呢。南宫适气冲斗牛,跟那名小将打的难舍难分。

    一直斗了三十几个回合,南宫适都以为是自己占了上风。没想到在一招收势之后,猝不及防被那名小将给治住了。

    一个是久战成名的将军,一个是无名无姓的小将。南宫适竟然被对方给生擒了,这可让一旁观战的众人都傻眼了。

    (本章完)

第1089章 0122,夷齐阻兵(下)() 
    最让人感到傻眼的,是那名小将不仅生擒了南宫适,而且还把南宫适给放了。就连南宫适自己都没有想到,那名小将抓了他又把他给放了,目的不过是想让他给姜丞相传个话。

    南宫适去见姜子牙,把这事儿全都说了出来。听完南宫适的遭遇,姜子牙当即下令左右将南宫适拿下,推出去直接砍了。

    西岐大军这才刚出西岐,首战己方将卒被擒,而且还是被对方给放回来的。这样不仅会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