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老板提议提醒,李修缘差点儿把那锅全给吃了。外面还有那么多人排队等着呢,一锅全卖给一个人也不合适。
大和尚从小就教育李修缘,有好东西一定要懂得分享。所以他在吃锅贴的时候,给大和尚和陈洁发了几张照片,还录了一点儿小视频。
没多会儿他收到了两个表情,一个是大和尚发来了,喷火的表情。一个是陈洁发来的,一把滴血的刀。
像李修缘这个年龄,吃饱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消化了。他一人吃了半锅锅贴,在夜市里转了一圈,还没找到传说中的大梁灌汤包,他的肚子就已经开始叫了。
要说大梁小吃排名第一的,那必须是大梁灌汤包了。来一次大梁不吃大梁灌汤包,就好比去电影院看3电影没戴眼镜一样。
大梁人吃灌汤包有一个顺口溜,叫“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很多人都不会吃大梁灌汤包,跟吃其他包子似的,一上来就整个塞进嘴里。然后被烫的龇牙咧嘴,吃完了还说味道一般。
不是人家的东西做的不好,而是吃的人方法不对。
大梁灌汤包的精华在汤,也就是说灌汤包里的汤是极品,馅比汤次了一些,皮儿比馅略次一些。
大梁灌汤包店里的老板告诉李修缘,吃灌汤包就必须趁热,凉了就不好吃了。而且必须像他们说的那样,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谁小的时候没被人教过怎么吃饭,可长大后被人教怎么吃东西李修缘还是第一次碰到。要说那店老板也真够有耐心的。不仅手把手的教李修缘吃灌汤包,而且还亲自给李修缘演示。
还真别说,按照店老板的教的去做,李修缘还真吃到不一样的味道了。这些可都是人家积累下来的经验,你不服都不行。
在夜市转了三个小时,李修缘尝遍了四种小吃。最让他称赞的还是锅贴,因为他不喜欢吃那么烫嘴的东西,所以灌汤包不是他的最爱。
吃饱了就该找地方睡觉了,下山这么长时间了,李修缘对住宾馆有了一定经验。千万不要选主干道附近的宾馆,更不要选靠近高速路或者国道的宾馆。
没住过的人是不会了解,大半夜耳边响起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是种什么感受。
进入梦乡之前,李修缘发了几张照片给大和尚和陈洁。大梁四种小吃他都拍下来了,单看照片就会勾起人的食欲。
“为师今晚吃的大餐,你不用在这儿气我。”大和尚发回一条信息,后面是一个得意的表情。
把手机放到一边,李修缘逐渐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突然枕边的手机信息提示音响起,李修缘摸出手机看了一眼,竟然是陈洁发的。
“你如果大半夜再给我发美食照片,我就把你做成满汉全席里的一道主菜!”后面挂着一个坏笑的表情。
这话看似是在威胁李修缘,可在他看来却像是陈洁在跟他开玩笑。这世上有那个女孩不是吃货的么?李修缘对此坚信不疑,没有那个姑娘不是吃货,只不过她们平时很少变身而已。
第二天一早,李修缘来到了大梁市北门公园。
早晨有不少人在公园晨练,而李修缘之所以会来这里,是想亲眼看一眼那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塔长什么样。
大梁铁塔,通体砌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名铁塔。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
该塔始建于1049年,在建成至今的九百多年间,共经历过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至今仍巍然屹立。
铁塔公园门票40,登塔30,开放时间为早七点到晚七点,建议游玩时间为三个小时。
站在这座巍然屹立了九百多年的铁塔前,李修缘双手合十向铁塔行礼。同时在心中默默为大和尚祈福,希望大和尚可以安享晚年。
济公卷中,主角会去往全国所有城市,看看谁能找出自己的家乡。
本章完
第1252章 0060,八朝古都(下)()
离开铁塔公园,李修缘坐车来到了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地处大梁市中山路北段,是按清万寿宫布局建造的古建筑群。自南向北有,午门,玉带桥,崇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宋代蜡像馆等。
龙亭大殿坐北朝南,站在上面可饱览整个龙亭公园。李修缘沿着台阶而上,旁边是雕刻着蟠龙的青石御道。
北宋年间,皇宫就在此地,当时被称之为大内。金代后期,皇宫同样在此。
站在龙亭大殿,可看到潘阳二湖。整个龙亭公园占地1038亩,水域面积710亩,该公园三面环水,这种布局的公园并不多见。
李修缘来的比较早,所以进园时人不多。等到了八九点钟,龙亭公园的人就多了起来。多半都是一家子人,有一家仨口父母推着婴儿车的,有一家六七口爷爷奶奶抱着孙子孙女的。有两口子手牵着手的,也有一帮男男女女在一起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
李修缘从小在灵山寺长大,从小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他,让他特别不喜欢吵杂的环境。一旦身处那种特别吵杂的环境,他很快就会陷入一种焦虑状态。
顺着主干道走向公园深处,看着面前那一栋栋古建筑,仿佛就置身于那个年代一样。
华夏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有生生不息的信念支撑。已经到了睡狮觉醒的时刻了,却还有很多人在拖后腿。
大和尚曾对李修缘说过,他希望有人可以传承延续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两千多年的礼仪文化。
我们本就是礼仪之邦,却已经把礼仪传承抛到一边了。当下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涌现出不少传统文化学校。
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应该学的,忠孝廉耻节也是我们该传承的。当下这个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时代,最缺少的就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不需要墨守成规,一个时代必定有一个时代的产物。传统文化不一定全都适合这个时代,但一定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传承下去的。
大和尚给李修缘看过很多有关孝道的书和报道,看到那些打骂自己的父母,把父母扫地出门的报道。大和尚都觉得心痛至极,在心痛的同时,恨不得把那些人全都拉出去毙了。
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这些传统文化都只存在与书本上么。
李修缘没有跟大和尚许诺,但却已经在心里把这件事给记下了。如果有一天有这个机会,他一定会在华夏创建一所专教传统文化的学校。
教孩子们仁义礼智信,教孩子们忠孝廉耻节,教孩子们百善孝为先,教孩子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少年踩着滑板车冲了过来,年轻妈妈刚把孩子从婴儿车里抱出来。蹒跚学步的孩子突然跑了出来,把滑板少年吓了一跳。但那是一个下坡路,刹车已经来不及了。
李修缘冲了过去,却被一道身影抢先一步。滑板少年直接从那人的身上压了过去,蹒跚学步的孩子被那人抱在怀里。
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儿,滑板少年安然无恙,蹒跚学步的孩子毫发无损。唯有那抱住孩子的年轻母亲,胳膊和后背上被滑板车划出一道两道血痕。
古语有云,妇人本为弱,而生母则强。孺子本为弱,而失母则强。
大梁是八朝古都,先后有夏朝,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相继在此定都,所以被誉为八朝古都。
大梁市迄今为止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宋朝时期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不仅如此,大梁还是世界上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过的都城。
大梁是戏曲之乡,华夏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的发源地。大梁市内有五湖四河环绕分布,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若说起大梁,就不得不提一提那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
李修缘一心想要看看按照这幅画所建造的清明上河园,今天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为北宋画家张择瑞所画,属国宝级文物,先藏于帝都故宫博物馆。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这在华夏甚至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绘出了那个时代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园占地六百多亩,是按照清明上河图一比一建造而成。园内共设立了八个功能区,四个文化区和若干个名人馆。
来此观赏,若是你运气不错,或许就能碰上民俗表演。看北宋年间如何蹴鞠,看禁军如何操练,看梁山好汉如何聚义,看市井闹市如何繁华。
看杨志卖刀,看李师师会情郎,看包公巡城,看林冲怒打高压内,梁山好汉劫囚车,看武松醉卧景阳冈。
表演者入木三分,观众们掌声不断。多少人想要一睹李师师的芳容,为此虽一掷千金而留遗憾。
多少人替林冲打抱不平,虽有一身本事奈何不能为妻报仇。多少人替武松捏把冷汗,醉酒硬闯景阳冈,徒手打死占山虎。多少人见包公泪流吗,好一个包青天替百姓伸冤莫管他是人是鬼。
最后一场表演还没结束,天空却已经飘起了毛毛细雨。演员们还在继续,毛毛细雨却越下越大,打湿了他们的演出服。
“大哥,你怎么能放他走呢,我夫人就是被他害死的!”
“林冲,你不要这么冲动,现如今朝廷主动招安,你要以大局为重,不可因小失大!”
“大哥,难道我夫人的仇就不报了吗?”
“当然要报,但现在不是时候。放心吧,既然我宋江答应过你,就一定会帮弟妹报仇的。”
“嘿!!!”
林冲一拳砸在地上,溅起一滩泥水。本来表演时没有这个画面,可现在刚好下雨,就像是老天在帮忙配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