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自从他的小儿子和那个被看成赔钱货的丫头,一起靠上了华夏上国大人,替上国办事之后,他们家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但村长这种原来能够决定他家生死的大人整日里对他卑躬屈膝笑脸相迎,就连本地的守护,那种大人物,逢年过节都会派人来走走过场。
更让他高兴的是,当他用小儿子,还有那个从来没敢指望过的闺女送回来的银元买了5亩地之后,大老爷们居然连他家的税都不收了。这可把中了一辈子地的小泉给兴奋的半年多没合拢嘴。
当然,老爷们是不会吃亏的,他家不需要交的那一份税钱,自然是平摊到了全村其他人的头上,反正,往上头交的总数是不会变的。
正在这时,晒场上一阵骚动,大家纷纷焦躁的互相传递着信息“细川大老爷来了。”
村长赶紧带着几个村老迎了上去,向着一伙人跪下磕头行礼。
那个被称作是“细川大老爷”的家伙,也不说起身之类的客套话,直接说道“交税了,你们村的税赋准备好了没有。”
“是,是,早就准备好了,劳烦您亲自走这一趟,实在是过意不去,您吩咐一声,小的们就给您送到家里去了。”
细川没接这一茬儿,很是随意的说道“嗯,今年该交粮食920石,装车吧。”
“是,是,马上装车,马上装车。”村长点头哈腰的说着,然后转身就要去安排装车工作,可走了两步,才发现不对,回头有些惊诧的说道“大老爷,您是不是记错了?我们村原本该交700石啊。”
细川扶着腰间的长刀,凶狠的瞪着村长“你以为老爷们会算错?今年很不太平,所以大名有令,加税三成,那就是910石,这正税加了,老爷的地租自然也要加。
不过,老爷们心善,只加你们10石,加在一起,总共是920石。明白了吗?”
村长和身边几个村老顿时身子就是一软,村里的年轻人们不敢过来,没有人搀扶,自然,老人们就一阵人仰马翻,狼狈极了。
村长常年和田头、守护这些人打交道,心理承受能力还算可以,虽然也是哆哆嗦嗦,但强自忍住,没有倒下去。
“细川大老爷,求您发发慈悲,我们村子的情况您是知道的,原本交700石的时候,我们全村都只能省吃俭用苦熬日子。
要是真的一下子要多交220石,那真是要了命了,就算是挖野菜,啃树皮那也活不下去啊。”
小泉在一边听的分明,他很是清楚,大老爷们不会松口的,村长这是在自讨苦吃。
果然,就听到细川冷哼道“贱民,大名的命令也是你们能违背的!总说熬不下去,可是没见你们饿死,年年都活蹦乱跳的,一个个都藏着粮食呢吧。
告诉你,这粮食,所有人都交定了,胆敢违抗命令的,一律格杀勿论。”
这时,几个栽倒在地满头白发的村老跪着蹭前几步,来到细川跟前,哭天抢地的请求道“大老爷您行行好吧,不能收那么多啊,村子实在是熬不下去了。”
周边已经听明白事情原委,正在干活的农夫们,听闻要收那么多粮食,也是义愤填膺,那可都是他们命根子,怎么能让人给轻易抢走呢。
于是大家操着各式各样的农具,就围拢了过来。
刚刚从地狱般的战国年代走出来十几年而已的农民们,还是有些动手能力的。
而细川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见到周边围拢上来的农夫们,也毫不示弱拔刀相向。
细川以一个标准的持刀姿势站立着,冷笑道“怎么?你们这群贱民,想要造反吗?不怕死的,尽管上来试一试。”
被寒光闪闪的太刀,还有细川身后六柄稍短一些的武士道所震慑,农夫们不自觉的向后退了几步。
从小锻炼武技的几名武士自然抓住机会,持刀摆阵,向前紧逼几步。
细川已经决定了,今天一定要弄死几个,杀一杀这群贱民的气势,让他们知道知道,武士的尊严,不是区区几十个贱民能够冒犯的。
在这关键时刻,小泉高喊着“细川老爷,不要冲动,大家伙儿,不要冲动。”的口号来到了两拨人中间。
他虽然已经是个小地主了,而且不需要交税,但是,毕竟是世代的乡亲,他并不愿意自己朝夕相处的乡亲们白白的送死。
小泉大声的疾呼道“乡亲们,不要冲动啊,细川老爷可是大名的亲信家臣,世代的武士老爷,咱们农夫可不敢跟武士老爷们动手,那是在找死啊。”
小泉劝完了乡亲们,又转过头来对着细川好言劝慰道“细川老爷,还请您高台贵手,收了神通吧,这都是给老爷们种地的农夫,要是杀掉了农夫,来年谁给您交税啊。”181
第三百零三章 巨大的影响()
自从倭国的九州岛被华夏国给占领了,队长担任了九州总督之后,在陈信和总参不断的对倭国本州进行封锁、突袭,消弱其战争潜力的时候,队长也没有闲着。
他以被摧残的倭国其他几座岛屿为对向,不断的锤炼着自己的政治手腕,配合王国的强硬军事政策,软刀子胁迫各地大名向华夏王国靠拢,效果还算不错,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势力,暗中和王国联通了。
这四国岛,孤悬于本州之外,远离征夷大将军,也就是德川幕府的视线和控制范围。
四国原本在倭国就是个存在感不强的大岛,而且,还贫瘠无法豢养多少武士,无力对倭国的统治权发起冲击。
此时,又正好面对九州的危险,面对着队长递过来的带毒的橄榄枝,自然不敢拒绝,还得好生伺候着,出人、出粮为九州总督干活。
实际上,这一次加派税赋,也是因为几天前上国总督大人发下话来,今年要多收一些粮食,而且,给的价格极其诱人,足足200柄上国的锋利长刀。
那可是华夏国的制式军刀,能够把倭国本土工匠们制作的任意一柄名刀一砍两段的强大武器。
早在这种军刀出现在华夏国对外交易名单当中的时候,就已经名震整个倭国。
那些世代为天皇、征夷大将军、各地大名等尊贵人物打造名刀的工匠,有很多人,就因为无法打造出比肩这些制式武器的刀具而屈辱自尽。
要是有了这200柄军刀,说不定,在现在这个幕府被华夏打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自家的大名还能多分担些土地呢。
这可是关乎到整个领地所有武士家臣的大事,绝对不能马虎。
细川知道,眼前这小泉,有一个儿子在华夏国的军队里面当兵,听说还是那个什么海军陆战队,那可是能打的征夷大将军抬不起头来的强大军力。
听说要是表现良好,还能彻底脱离倭国人的身份,正式成为上国子民,那就真是一步登天了。
更何况,这小泉还有一个女儿,被九州总督大人选作了侍女,很是得总督大人的欢心,那真正的是手眼通天,别说他不敢得罪,就连他家大名,那也要以礼相待。
听闻小泉说和,虽然心中不甘心,但是,他也不敢表现出来,悻悻的收刀入鞘。
但最后,还是恶狠狠的对着村长和村老说道“这一次,就看小泉老爷的面子,绕过你们一回,要是敢再犯,定不饶你们。”
清醒了一些的农夫们,痛哭流涕着把劳作了一年的粮食装好,然后在武士们凶狠的目光中,送到田头老爷家的仓库里。
各地的粮食不断的汇聚到各地大名的居所,然后一倒手,很快就被运往了海边,然后,很快的,这些粮食,就在华夏国军人们看傻子似的目光中,被送上了华夏的收粮船,换了一箱一箱的,在华夏早就淘汰了的长刀和盔甲。
陈信一道“挖潜”的命令,可不光是波及到倭国这么简单。
洪武年间遣使奉表入贡,请求册封的占城,同样被深深的影响到了。这几年,原日南地界上,很是不太平,几国互相攻伐不断,阮氏稍占上风,压的周边几国有点喘不过气来。
华夏国以兵器盔甲贸易敲开了占城的大门,然后,“帮助”他们缓解了北面阮氏的压力。
随后,自然是后世军火商的那一套“平衡”原则,玩起了地区“均势”。
几轮调教过后,占城这个小国,已经不敢炸刺了,对华夏国予取予求。
陈信记得这里有个后世很著名的富煤矿区,有大量品质极好的无烟煤。
这对于日益壮大的华夏国海军来说,是个大宝藏,王国每年花在买煤上面的钱,那可是海了去了。
所以,当听陈信说,这里有好煤矿的时候,海军直接就下手了。根本就没花什么功夫,这片矿区就在占城国王痛哭流涕中归了华夏国。
不过,因为不愿意太过苛责本地劳工,又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源,所以,开采工作不是太顺,王国暂时还是从大明和本国花大价钱购买好煤。
现如今,听说军费开支不足的消息,海军一下子就慌了神,不敢再这么慢悠悠的弄下去,更不敢再挥霍原本在他们看来,多的花不完的军费。
原本那一批和善的,面目慈祥的海军对外联络部门的同志,被调回了总部,一批杀场上走过几个来回的铁血军官,被重新委派到了这里。
不过区区几天时间,矿区的风格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原本那慢吞吞,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完全不见了踪影,无数的从占城监狱、田间地头、矿山弄来的本地官吏和监工,拿着棍子、鞭子、刀子驱赶恐吓着无数免费,只要支付一点点食物作为报酬的本地土著,奴役着他们干活。
幽深而冰寒的矿洞里面,紧急从华夏国弄来的一批矿灯挂在洞壁上,矮小、黝黑的本地土著们艰难的开始了挣命的生涯、
抖落的煤渣混合着汗水把他们变得漆黑,因为劳累而坚持咬着的牙齿也同样被染成了黑色,从里到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