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汉卿和岩浆的两个连,负责吸引敌人,火力拒敌,所以,配备了多门迫击炮,掷弹筒,重机枪。
林炯和花豹两个人带领部队,从玉米地以及田间小道包抄迂回过去,两侧逆袭敌人。
猫鼬的两个连,埋伏在玉米地里,随时增援武汉卿的公路上部队。
敌人非常骄横,根本看不起天津的暴动部队,区区两个步兵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战车中队,不过700余人。
林炯绝对有把握消灭敌人,因为正常对射计算战斗力,海狼队员都是一个顶普通步兵30个的,4个海狼队员,可以抵消和干掉敌人120个,如果袭击敌人,成效加倍。如果利用大量障碍物,比如玉米青纱帐进行战斗,一个海狼队员,对付百十个敌人没有压力!
最关键的是,微型头盔雷达,随时可以跟自己的部队联系,可以监视敌人的位置,等着懵懂无知的敌人走近,在玉米地和沟壑里潜伏和行进中,海狼队员们和抗日部队的心情要多爽有多爽。
日军骑兵前哨只有四个人,快速推进以后,马上停下来,望远镜侦查,两个人回去报信,两个人开始警告性射击。
500米的距离上,负责协助战斗的岩浆,用38步枪两枪秒掉两个鬼子骑兵,鬼子尸体掉下去,战马转身逃跑了。
武汉卿团长伸出大拇指,他有望远镜观看,看得很清楚,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看到岩浆枪法如此之好,部队官兵士气大振,继续挖掘泥土制造障碍,或者周围沟壑挖掘散兵坑。
阵地防御的态势,由岩浆指导,尽量让部队散开。
很快,日军更多的骑兵赶来了,在500多米的距离,用骑枪朝这边射击。
中国阻击部队多数都隐蔽起来,不予还击,日军乱打了一阵,向前逼近。
按照日军的经验,随着部队的逼近,中国部队往往不战而逃,这样,日军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大摇大摆地追击了。
反正,中国防守平津的29军大部分,就是这样的水平。
武汉卿部队都在隐蔽,只有少数人用望远镜观察,指挥。
日军骑兵继续逼近,很快,十几名骑兵呐喊着朝前冲,等冲到200多米处,隐蔽的中国部队马上攻击,几挺轻机枪瞄准日军哒哒哒一阵点射,将日本骑兵打得人仰马翻,非死即伤,只有三个囫囵着逃跑了。
日军骑兵撤退,倒在地上的伤兵却没有闲着,就地翻滚隐藏到路边沟里,一面包扎自救,一面瞄准狙击。
岩浆不客气了,把所有活儿都承包下来,啪啪啪几枪,将几个日本残兵都打死。
日本人不过是试探进攻,看样子,前面的是快速骑兵部队,安全警戒任务的。
日本人善于侧翼包抄进攻,中国海狼们非常熟悉的战术,所以,让部队等待着。
听到枪声,视频通话,林炯和花豹两人,将部队控制在较远的玉米地里,等待机会。他们要冲击的是敌人主力部队,等待敌人战车和步兵进入战斗射程以后,再突然袭击。
日本骑兵从玉米地偷偷地潜伏,两翼包抄,很快就出现在武汉卿部队两边。
不过,这也是找死,这些地方,中国部队早已经森严壁垒!
他们得到命令,不管谁,只要胡乱走动,就开枪!
日本人还很神气,从田间小路冲过来,骑着高头大马,速度很快,所以,看得非常清楚,敌人!
中国部队猛烈开枪,将敌人打死。
日本骑兵也非常凶悍,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枪法好,骑术精湛,战术意识更好,知道被敌人伏击,悍不畏死,反而朝中国部队猛攻。
结果,几个日本骑兵一举冲破了两翼的我军步兵拦截线,回身攻击,用军刀猛劈。
此时,武汉卿部队乌合之众的特点就显露了,第一埋伏线的士兵狼狈逃窜。
好在中国海狼们来具体指挥,战术安排很谨慎,两翼的部队,也多条纵深防线,其他防线上的士兵,立刻增援,用一挺机枪将敌人扫射打跑了。
左翼的日军骑兵袭击失败,被打死了十几个,部队又迅速恢复阵地。
右翼的情况差不多。
这是小规模战斗,不过,对官兵的士气鼓舞很大,从来畏惧日军的中国部队,亲手近距离打败日本兵,不用人吹嘘,自己就狂了起来。
骑兵前哨战,以中国部队的胜利告终,总数35名以上的日本骑兵被歼灭,中国部队被砍死2人,受伤1人。
林炯和花豹的两翼部队,隐蔽着不动,因为,敌人骑兵不是主力。
等了半小时以后,听到远处有发动机的声音,卡车和坦克车,信小组也跟林炯等人联系了。
令人可笑的是,日本三友支队,因为前锋骑兵遭到拦截,电报询问天津的信小组,县小组经过沟通,自然得知了敌人三友支队步兵的位置,前进的情况,全部转达给前线。
这等于翻看了日本人的底牌,有些不地道啊。
很快,日军主力到达战斗地点,三友野吉中佐开始观察,随即下令坦克战车猛冲,一面开炮攻击,步兵协同动作,“杀给给!”
正面进攻的同时,两翼各有一个小队的步兵前进,日军分散成小股向前潜伏渗透。
两辆袖珍坦克,两辆8…9式中型坦克,用57毫米短炮管开始轰击。
第174章 玉米地混战()
听到炮声,武汉卿身边的部队官兵都怂了,呼啸的炮弹轰击在卡车上,轰击在公路上,震得地面都颤抖起来,许多人第一次参加正面野战,都浑身发抖,还有的尿裤子了。
新兵就是怕这个。
好在这里还有一些训练有素的老东北军,稳住了阵脚。
在他们背后200米的地方,还建立了一道防线,也是卡车和泥土堆之类,甚至,公路的水泥块被砸坏翘起来,堆积在上面遮蔽。
日军是典型的步坦协同战术,步兵和坦克相互掩护,猛烈冲锋。
岩浆下令射击,武汉卿团长大喊以后,率先射击,整条防御线猛烈攻击,无数枪弹飞过去,射击在日军步兵身上,将几个步兵打死。
日本兵的坦克炮威力很大,尤其是中型坦克的57毫米短管炮,有5千米以上的射程呢,一炮下来,可以炸死几个人!
“撤退,撤退!”岩浆呼喊。
中国部队马上撤退了,跑到第二条阻击线上。
日军一看,大为振奋,迅速前进。
此时更激烈的战斗打响了,在两翼。
武汉卿阻击部队埋伏的地方,日军有了骑兵的教训,试图绕道而行,可惜,按照岩浆的指点,武汉卿团长的要求是,战斗一次,就更换一次地点,这样,日军绕道,怎么样也绕不过去。
五十多个官兵把守左边,按说,兵力很单薄,就是因为及时转移,重新布阵策略,居然真的拦截住了日军的渗透部队,一听窸窸窣窣的声音,中国潜伏部队就眉开眼笑,悄悄地把握好了枪弹,一发现日军冒头,砰砰砰就招呼过去了,手雷也朝日军头上猛砸。
日本兵噗通噗通死了好几个,其余的赶紧趴窝等待。
林炯部队,一些战斗部队也遭遇了日军,因为日军实行的是大迂回战术,有部队迂回到更远的地方,这样,遭遇了。
自然,伏兵占了便宜,一枪一个,将几个鬼子打死了。
日军一听枪声就明白,形势不对!
三友中佐马上下令,调集两个步兵小队,攻击右翼枪声激烈处。
刚下达命令,左翼的玉米地里,也有密集的枪声,于是,三友中佐冷笑一声:“支那的土匪还想包抄皇军?真是异想天开。”
就是这个三友中佐,曾经带领一个战车中队,一个步兵中队,拦截暴动在通州的冀东保安队,当即打死几百人,大获全胜!
两个步兵中队,一个用于步坦联合攻击,一个小队用于后勤防御,看守卡车和弹药物资,其余四个小队用于两翼包抄攻击,已经派遣了两个小队,剩下的两个小队,他全部押到了右翼,还让一个骑兵小队也过去,希望集中兵力,一举击溃敌人。通常情况下,支那部队就全线崩溃了。
日军虽然个头矮小,但是给养好,体格壮实,行动迅速,纷纷钻进玉米田里。
不仅如此,三友还加大了对正面的攻击,驱使剩下的两辆8…9式坦克车,加入到公路正面突击。
日军非常自信,因为中国部队这样松散的战线,正好适宜日军突击,随便突破一个地点,都可以影响整个战局,击溃中国人。
“支那人真可爱,居然敢迎战!”三友点燃香烟,美滋滋地吸起来。
三友中佐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因为,日军在公路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豆式坦克虽然简陋到了极点,那一挺轻机枪的火力还是不错的,肆意地扫射着,非常嚣张,阻拦线上的中国卡车被打得火星直冒,许多钢板被穿透,一些泥土沙堆被轻易击溃,涣散下去,8…9式乙型坦克更厉害,两挺7。7毫米重机枪在装甲前左侧位置和炮塔后方,一上一下,高低搭配,喷溅出两道炽烈的火焰,枪声震撼得空气都呜呜惨叫。
57毫米主炮更是转动着,突然爆出一团火焰,轰,将一辆卡车的车头都打爆着,将几个中国士兵掀起来炸死。
不过,日本人也不轻松,三友中佐的得意没有能持续多久。
本来要引诱敌人公路部队黏贴着的,可是,敌人太嚣张了,岩浆忍无可忍,匍匐在一边,瞄准敌人的第一辆豆坦克的观察孔,一枪打过去,日本的坦克就歪歪扭扭跑偏了。
豆坦克乘员只有两人,观察者和驾驶者同一个人,驾驶员眼眶里钻了子弹,当时就昏死过去,坦克还能正常跑吗?
呜,窜进了公路边的河沟里翻了。
岩浆心情愉快,大喊一声,再次射击,又打死一名豆坦克的司机,这辆坦克趴窝地上不动,挡住了其他8…9式坦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