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这些食客其中一大部分都是死忠,每天他们都是第一批客人。所以现在一天还会有七八千的名望值已经不错了,如果杨萧猜的没错的话,这样的名望值收入也不会再持续多久了,估计几天之后就会开始回落了。
那么,自己弄个四万都非常的费劲,更别说再多些富裕的了,一时间杨萧也是有些头痛,毕竟这大唐的媒体资源还太过贫瘠了。
想了很久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杨萧一时也没了抽奖的心情,便睡觉了。
第二天还是照常的按照每天的形成去干,菜肴没有变,《三国演义》也是说了第五回,中牟县陈宫捉放曹。
这次曹操得以脱险,都靠的三国前期的一个比较知名的军师,陈宫。陈宫一系列的智谋,也是让听众大呼过瘾,一时间对后来的故事也特别的期待。
不过,今天月醉楼里却传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没能在第一拨进来的食客发声了。
“杨大哥,你这书讲的不地道啊,他们第一波的人每天都能听到,也几乎每天都是他们这些人,可我们却一句都没听过,只听这些人每天跟我们吹,说《三国演义》讲到了曹操,讲到了吕布的,气死我们了。”
“就是,杨兄弟,你这一碗水得端平啊。他们是你月醉楼的食客,我们就不是了?我们也很想一大早就来排队,可是我们还需要养家啊?需要工作,赚钱。”
“是啊,我一直都很想听一次,但无论如何排队,都是赶不上第一拨,而且他们也没有吃完就出来的,都是等了散场之后猜出来,听不到啊。”
……
杨萧其实也想让多一些人进来,但月醉楼就这么大,自己总不能再弄一些人站着听吧?毕竟杨萧这里是饭店,不是评书场。
忙活完了今天的工作,杨萧打开了系统界面查看了一下名望值,果然如同杨萧想的一样,名望值的收获并没有增长,反而还减少了一些,只有七千五。
杨萧心情有些低落,后天的下午就是西街厨会,几乎整个长安西城的人都会去凑热闹,那也算是一次盛会,杨萧也会参加。
所以,杨萧便订好了,当天,月醉楼的晚市取消,能卖的都会午市的时候卖,而且月醉楼会提前开门一个时辰。
当然了,《三国演义》的第六回,讨董卓曹操诏群英,也会在当天的午市上演。
虽然一切都定好了,但杨萧还是有些郁闷啊,毕竟时间没了,一天半的时间如何能弄出四万,乃至更多的声望了。
想到这里,杨萧只能无奈一笑,同时希望在西街盟会上不要发生什么意外。比厨艺,杨萧市谁都不怕,怕就怕有人使坏,杨萧并不相信那个逼走陆远航的西街厨盟,用的都是正大光明的手段。
杨萧没了办法,释怀一小,就打算回家睡觉。可就在杨萧往家走的路上,突然出现了三个人,挡住了杨萧去路。
杨萧一愣,并没有惊慌,因为这三个人看杨萧的眼神并没有恶意,而且这三个人还都是书生的打扮,柔柔弱弱的。
“你们这是?”
其中一个面色白皙,束着书生巾的男子笑着看向杨萧。
“杨公子,没有吓到你吧?”
杨萧一愣,然后笑了笑。
“吓是吓到了一些,毕竟这么晚了,额……你们有什么事吗?”
那男子拱了拱手道。
“杨萧公子,我叫钱五,这两个是我的弟弟,钱六和钱七,我们三个是距离月醉楼不远的,钱家书坊的掌柜。”
杨萧闻言一愣,书坊的掌柜?书坊的掌柜你找我干什么?难道要点外卖?可他们已经下班了?
钱五见杨萧有些莫名其妙,便接着道。
“其实啊,我们有个生意想跟杨公子合作,不知道杨公子愿不愿意。”
杨萧一愣。
“生意?”
钱五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身后距离不远的一个屋子。
“那里就是我们的书坊,不知公子可否移步至那里,我们相谈。”
杨萧闻言,书坊的老板找自己,很可能是为了《三国演义》,于是也有些动心了,便点了点头,接着一行四人便去了街口的“钱家书坊”。
第三百五十九章 书坊夜谈()
钱家书坊。
这个书坊不大也不小,虽然与月醉楼的面积比不了,但也有两层,第一层摆放的几乎都是书架,只有一张供人读书的桌子,旁边还摆了四五把椅子。
杨萧扫了一眼这些书架伤的图书类别,与现代相同,都是分开摆放的,其中大部分卖的都是考科举所用的书。
其中由左至右的书架上分别写着,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五十多科,其中有些科目涉及到的书籍较多,占据的地方就大了一些。
有些则是每科就两三本书,所以占据的就小了一些,总之都摆得下,整理的也非常整齐,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看过书架之后,杨萧四人分宾主落座,钱六则是去给杨萧沏了壶茶,钱七则是多点燃了几盏油灯,将书店照得更亮了一些。
杨萧也不知道他们找他来干什么,但应该是有求于他,所以杨萧也是装出了一副高姿态,翘着二郎腿,喝着茶,什么也不问,就这么坐着。
钱五一愣啊,刚刚在外面钱五说想和杨萧做生意,本以为杨萧会很感兴趣,可现在看杨萧这个样子,并不是啊?这家伙好像都没往心里去,这怎么行?
钱五有些急了,于是也不再拖沓,问杨萧。
“杨兄弟,既然你跟我来了,那我也就实话实说了。我找你来,其实是为了你那本《三国演义》。”
杨萧心中一拍手,心想果然让杨萧给猜中了,这家伙果然是奔着杨萧得书来的,那么他们要找自己干什么呢?想出版?买版权?
可是在大唐这个时代,雕版印刷术才刚刚普及,虽然也是有了一些盗版读物的出现,但还没有版权这一说,这版权可是到了宋代才生出了萌芽。
那他们找杨萧干什么,不会是想给杨萧钱,让其在这里给他们讲上一段?那这些人也太无聊了。
杨萧猜不到他的想法,所以也没有说话,就在边上听着,很快钱五说明了来意。
“其实不瞒杨公子,我们钱家书坊是长安城中最早采用雕版活字印刷的书坊,书坊中的书,用纸也都是长安城内数一数二的,就连东市的一些书坊,都不能与我们家书的质量相比。”
“不过头些年还好,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比较少,书坊也少,我们的书销量也高,可以说赚了几年好钱,所以年初的时候,我们兄弟三人一咬牙,就更换了一批更好的印板,本以为这次我们会独占鳌头,成为长安书坊行业的领头羊。”
说到这里钱五的表情黯淡了许多,许久才是说道。
“可事与愿违,我们终究还是失败了,因为雕版印刷术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几乎一些小书坊都是掌握了这门技术,所以一时间长安城内到处开花,书坊行业迅速饱和,一些质量很差的书,也是开始在长安城内出现。”
“杨公子你也应该明白,书这个东西嘛,每个人对待的方式不同。有些爱书的人,对手中书籍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可有些人则不然,他们认为书就是一个消耗品,看一本少一本,所以只要字没有错,也能看清,那么清新清晰,纸的质量好坏,就都不重要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我们书坊的生意几乎一天比一天惨淡,除了一些喜欢我们书坊书的老者偶尔还来光顾之外,其他的人几乎都不怎么来了,买书的更是少的可怜。”
杨萧点了点头,然后一脸茫然的问钱五。
“你店里的生意不好,我也没有办法,你找我干什么?”
那钱五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杨公子,我们知道最近你店里讲的《三国演义》非常的火爆,已经是传遍了西街的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你的这个《三国演义》能听到的人太少了,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几桌客人,撑死一百个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天天去的。”
“这样的话,其实能听到的人则是少的可怜,这也影响了《三国演义》的未来,毕竟这东西流传不下去,也就只能停留在月醉楼评书这个层面上,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杨萧无语,这些杨萧早就知道了,还用你说。如果这里是现代,如果这里有网络媒体,那杨萧也不在意了,随便放上一个视频就会火的。
可现在这里是大唐,别说网络媒体了,报纸都没一份,你怎么宣传?怎么制造影响力?开玩笑。
可就在这时,钱五说出了他来着杨萧的目的。
“杨公子,其实我跟你说实话吧,我是想借着你这本《三国演义》翻身,想得到你的允许,开始印制《三国演义》,然后开始在长安城销售,不知道杨公子有没有兴趣合作。”
杨萧一听,什么?出版?就这样一个小店,凭着还不算太过成熟的雕版活字印刷术就要印制《三国演义》?开什么玩笑,你知道这《三国演义》的通俗版,以大唐这种文字的大小印刷出来需要多少纸吗?
估计一章到两章就是一本了,若是印制全套,估计一本书得有两三米厚,那怎么看?
钱五似乎看出了杨萧得顾虑,于是道。
“如果杨公子是怕书太厚,我们可以分开,一本两三回的内容,如何?”
杨萧陷入了沉默,要知道这未必也不是个好办法,不但能让自己的《三国演义》更加的出一些名字,名望值也会得到提升,杨萧也正需要这个,因为后天就是西街盟会了。
不过,现在来弄这个似乎有些晚了,因为距离西街盟会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了,就算让你宣传,售卖,这么短的时间估计连印刷书籍都来不及,更别墅出去卖了。
想到这里,杨萧也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