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听闻洛阳城中那些公卿大臣手上有僮客无数,若是让他们拿出部分僮客参与此战,怕是能够立即组建出一支近两万的大军。“
闻言,灵帝哈哈大笑起来,不过这个笑却是有些无奈:”重光,你说的朕也想过,但是那些所谓的世家,把手中的权力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让他们拿出手上的力量,那么等大军离开之后,洛阳必将变得风雨飘摇,还有朕的大军所需要的粮草供给,还需要弘农杨氏以及河东卫氏支持,为了拉拢卫氏,朕还特意去求蔡邕将自己的女儿蔡昭姬嫁给他们那个病病殃殃的长房嫡子,他们的利益不能动。“
听得灵帝的话,李休的心中一紧,蔡昭姬就是日后的蔡文姬,他甚至还见过一面,这是一个温婉善良且又知书达理的好女人,而她现在却又嫁到了河东,岂不是说历史还要重演吗。想到此处,李休的心不由得一痛。
“重光,何进在听说羌人入侵之后毫不犹豫的就拿出手上的实力,而那些世家却是只做做表面功夫,何进对大汉至少是忠诚的,只是不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罢了,而那些世家却是最可恶的,他们吃着大汉的俸禄却不为大汉尽心竭力,在朕看来,世家之患远大于何进。”
灵帝将这些话说完之后便觉得今天他的话有些多了,摆了摆手,便让李休离去。
李休离开皇宫,心中却是泛起了滔天巨浪,被黎民百姓,被史书写成昏君的汉灵帝刘宏居然有如此的见识,可以这么说,灵帝看的比任何一个人都要透彻。
何进虽然现在很是强大,但是灵帝却是更加的可怕,这样的对手,何进能够对付得了吗。
李休离开宫殿之后,灵帝长叹了一声。
“李休,朕到现在还不确定你到底是不是何进的人,但是朕却不舍得杀你,你若是能够真心为朕效力,那么朕能够给你的将会比何进多得多,不过若是你冥顽不化的话,朕也只能再做一次违心之举了。
灵帝下命让西园军全部出战,但是却让西园八校镇守洛阳,使得洛阳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不过这个骚动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尚书卢植,大将军何进,以及早已经不问世事的太尉张温纷纷站出,将这件事情化解于无形之中,太尉张温以及卢植都是忠于汉室的,灵帝能够让他们出手并不奇怪,但是大将军何进却也在此时站出,要知道西园的兵马何进可是眼馋的紧啊,此时却是将自己的手下全部都派了出去,这使得朝中上下议论纷纷,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灵帝和何进联手了,或者是任何一方先妥协了。
(本章完)
第137章 灵帝的制衡()
洛阳城外,十万大军枕戈待旦,为首者年纪大约在六十岁上下,但是却不见一丝老态,此人正是卢植,而在大军的前锋,一身穿黑色铠甲的小将手持长枪,显得威风凛凛,在小将的身旁,一个同样英俊的少年也是持枪而立,不过另一边的却是有些破坏美感,乃是一个西凉大汉。
“将军,多谢你给庞某这一次机会,到了战场上,庞某的性命就是你的。”李休被任命为先锋大将,但是身边却缺少两个副官,太史慈是李休的结义兄弟自然要上,至于庞德李休却是早有招揽之心,这一次便是给他一个机会,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机会,但是同样也让庞德感激涕零。
“出发。”随着卢植在校场上的一声大吼,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同样的,洛阳城中的粮草也在此时快速的运转了起来,以支持前线的战事。
灵帝亲自在城头上看着大军远去,随行的还有朝中的各个文武百官。
待的大军完全离开众人的视线已经接近了黄昏,灵帝打了一个哈切,然后在蹇硕的护卫下离开了城头。
“蹇硕,王卿来了吗。”
“陛下,王大人说了,此时他不宜露面,待的今夜三更,他会与陛下在老地方见。”
灵帝点了点头,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休息。
半夜三更,在一处隐秘的密室之中,灵帝接见了王允。
灵帝:“王卿,我要你做之事你做的如何了。”
王允:”启禀陛下,陛下的密诏已经由臣发了出去,兖州刺史刘岱,幽州刺史刘虞,北平太守公孙瓒皆以奉诏,一月之后便会带兵进入洛阳城内。“
“子师,你做的很好,若是此次能够真的助朕扫清寰宇,那你就是我大汉日后的司徒。”
灵帝的话音刚落,王允的脸上便露出了狂喜之色,司徒是什么官职,那可是三公之一,也是王允梦寐以求的官职。
“子师,刘焉的兵马到了何处了。”
“刘益州的兵马已经过了葭萌关,囤积汉中。”
“有多少兵马。“
“刘益州的书信中说有五万兵马,但是根据我们的探子来报,汉中兵马不下七万。”
“刘焉这几年在益州到是快活的紧啊。”灵帝的脸色一冷,即使在洛阳能够抽调的常备军也才只有十万,而刘焉在益州居然能够拿出七万的军力,这不能不使得灵帝不忌惮。
“陛下,关中之战还需要刘益州的帮助,此时万不能得罪他啊。”
“朕当然知道,不过七万大军,哼哼,若是刘焉不想在这次大战中获得什么好处,为何要隐瞒兵马的数量。”
刘焉的兵马是灵帝用来保卫关中的,安定现在岌岌可危,若是董卓一不留神让羌兵进入关中境内,那么刘焉的兵马便是救命的兵马。可是现在灵帝隐隐有些后悔让刘焉提兵入汉中,因为关中的兵马已经全数调入了前线,刘焉现在屯兵汉中,手上兵马七万,若是有不臣之心的话,关中危矣,而且长安乃是天子祖庙,刘焉若是进入了长安,未免不可能窃据正统之位。刘焉也是汉室的皇亲。
“命刘焉的兵马暂缓进入关中,命皇甫嵩放弃天水,残兵经安定进入长安,命弘农的杨彪为行军主簿辅助皇甫嵩管理关中军事,追上卢植让他过长安之时多留下一万兵马,长安告诉皇甫嵩,安定可以丢,关中不能弃,朕要他三月之内将关中打造成铁桶江山。“
听到灵帝的话,王允不由得长叹一声,灵帝就是那么的多疑,即使刘焉谎报了兵员的数目,可能也是为了避免灵帝的猜忌,毕竟刘焉身为汉室的宗亲大臣,要是手握重兵可比地方诸侯可怕得多。即使刘焉想要在此战中获得什么好处,那么就给他,七万大军也是一笔不俗的战力,在解决外患之后在做削藩之策岂不更好。
在王允的心中,刘焉不可能会造反,因为刘焉一旦造反,那么他就将成众矢之的,先不说刘焉有没有这个胆子,益州的百姓支不支持刘焉造反,单是在关中前线的兵马就够他喝上一壶的了。但是灵帝却是不信任这个汉室的宗亲。
现在大汉的敌人是凉州的羌人,而不是刘焉,但是灵帝却为了心中的那点猜忌不能全力对敌,这又如何不使人悲哀呢。
在送走了王允之后,灵帝的身前忽然出现了一个黑影。
“无良十二,将刘焉这几年的情报全部给朕拿来。”
那个被称之为无良十二的黑衣男子很快就捧着一大堆的书简放到了灵帝的面前,灵帝细细的端详着刘焉的情报,越想越觉得不安。
“巴蜀之地,天府之国,钱帛广盛,可屯集百万之兵,刘焉在此处实在是太危险了,朕要制衡,要平衡。”
灵帝看着关于刘焉的情报看了整整一夜也没有觉得困意,终于灵帝在情报上发现了一个人的名字,忽然就大笑了起来。
“终于有人可以制衡刘焉了。”
灵帝看到的那个名字叫做张鲁,是刘焉的部将,也是囤积在汉中的先行官,情报中说张鲁近年来对刘焉颇有微词,而刘焉在益州站稳了脚跟之后也渐渐的疏远张鲁。
“传命下去,任命张鲁为汉中太守,择日领兵进入关中听候皇甫中郎将调遣。”
灵帝没有让刘焉进入关中,而是选择了张鲁领兵入关中,对于张鲁来说这是一个无比的殊荣,汉中太守的位置也是仅次于益州牧的,而且让张鲁领兵进入关中他又能带走多少兵马呢,是本部兵马,还是刘焉的兵马,这也是需要值得商榷的,拉拢张鲁,来制衡刘焉这便是灵帝想出来的绝好法子。
天水方向,皇甫嵩在天水境内调集了守备的官军一万,再加上零零散散的败兵以及在天水境内征召的兵马兵力还剩下三万。皇甫嵩善守这是天下闻名的,一时间金城韩遂的兵马也无法攻入天水郡,可是今天,皇甫嵩却得到了一份诏书,让他放弃天水进入关中。
(本章完)
第138章 大局为重()
天水城中,皇甫嵩在接到了灵帝的诏书之后不由得握紧了拳头,金城大败已经过去了十几日的时间,这十几****收拢残兵,招募新兵,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了天水的各方形式,期间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条性命才保住了天水城。而现在,就这么一份诏书居然让他带兵撤退。
“爹,诏书上写什么。”皇甫嵩无力的抬起了头,一张清秀的脸落入了皇甫嵩的脸庞眼中,此人正是皇甫嵩之子皇甫郦。
“郦儿,你自己看看吧。”皇甫嵩无力的将灵帝的诏书递给了皇甫郦,皇甫郦接过诏书,脸庞瞬间也变得苍白无比。
“昏君啊,昏君。”皇甫郦的手掌紧握诏书,指节因为过于用力而有些发白。
啪的一声,皇甫嵩的手掌打落,打在了皇甫郦的脸上,留下了一个可见的巴掌印。
“混账,我皇甫家三代忠良安可说此无君无父之言。”
听得皇甫嵩的这句话,皇甫郦的心瞬间就凉了下去,他知道他父亲的性格,对于汉室的忠贞在他心中远高于一切。
“父亲,整整十三日的时间,耗费了上万名兵士性命才构建好的天水郡就要那么放弃吗。”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但是皇甫郦还是忍不住说道。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