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算个爷们,我现在开始数数了!”
方大山眼睛一亮,这李大牛看上去瘦不拉几的,可力气还真不小,方大山看得出,如果不是石盘的面积太大,他还真有可能一只手就把石盘提起来。
“一、二、三。。。。。。”
“四十、四十一。。。。。。”
周围的佃户眼睛紧紧盯着场中央那道身影,最后竟然情不自禁的也跟着方大山数了起来,仿佛举着石盘的不是李大牛,而是他们自己。
“六十,可以了,恭喜你!李大牛,你现在就是方家护卫队的一员了。”
“多谢队长!多谢方云少爷!我一定会认真听话,认真干活。”
李大牛放下石盘,顿时大喜,脸上堆满了笑容,轻微了喘了几口气,连连朝方大山和方云点头感谢道。
每月二两银子还包了他一日三餐,也就是意味着每月二两银子他可以全部拿回家。二两银子,足有他们全家的开销了,老婆和孩子再也不用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而且田里的活媳妇也能干些,虽然少了他这个主力,但是总归是有点进项,等到两个孩子再长大一些,就能代替他下田干活了,到时候每个月都能攒下不少钱。
用不了几年,连儿子娶媳妇的钱都能提前攒好,李大牛仿佛看到未来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向自己招手,眼中也不争气的泛起了泪光。
“李大牛这就被方云少爷招了!”
“李大牛家要发达了!”
看到李大牛这么轻松的成了方家商队的护卫,佃户们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一个个羡慕的看着李大牛。
“我来试试!”
“我也来!”
李大牛的成功,激发出了其他佃户的热情,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抢着举石盘。
不过石盘毕竟有八十斤重,还要坚持一分钟,能做到这一点的佃户并不多,十个人里头也最多只有两三个能够做到这一点。
对于这样的结果,方云心中一阵默然,佃户们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干的农活又重又累,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身体严重超负荷。
这也是方云答应他们就算没有通过选拔,也能够领到一石粮食的原因。方云不想看到自己家的佃户出现卖儿卖女的惨剧。
纵观古代所有的封建王朝,农民从来都是社会的对最底层,干的是最重、最脏、最累的活,可是却是被剥削的最严重的、收入最少,生活最艰难一批人。
他们每天起早摸黑的干活,却连一家人的温饱都无法解决,遇到灾荒,就只能到处流浪,四海为家。就这样的条件,地主豪绅对他们的逼迫还是愈演愈烈、得寸进尺。
一石粮食也许无法改变的他们命运,但是却可以帮他们度过最难的时候,至于以后,等自己发展起来,他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这个自信方云还是有的。
第13章 花钱如流水()
所有人测试过后,五十八人,只有十二人通过了选拔,而能通过的选拔的人基本上都是个高的,尽管身体瘦弱,但是骨架在那里,只要吃上几个月好伙食,养成一个五大三粗大汉不成问题。
这十二人中,除了李大牛之外,其他全都是抱着石盘勉强撑过了一分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李大牛那样,天生一身的蛮力。
所有通过的人都是一脸狂喜的表情,而那些被淘汰的则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幸运儿,脸上满是失望甚至是绝望的神色。
虽然他们也能够得到方云免费赠送的一石粮食,但是相对方云给出的护卫待遇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石粮食也不过只是能解一时之需,他们的生活不会有任何的改变,饥寒交迫依旧是他们生活主题,而成为方家护卫的成员,从此以后,只要方云不倒,他们就衣食无忧。
只有十二人通过了选拔,这显然不符合方云的心意,护卫队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掌握的第一支武力,更是直接关系到他和母亲王氏的安危,方云非常的重视。
十二人有什么用,后金鞑子就不说了,个个都是精锐、天生的骑兵,十二人一起上都不见得能对付一个。
就算碰上土匪、流民也不顶用,因为他们的数量也是动辄数以千计,万计。哪怕这十二人个个都是特种兵,也是双拳难敌四腿,而这些佃户又怎么能和特种兵相比,他们甚至连方安梁的狗腿子都对付不了。
现在这种情况,方云也没那种一下子就把佃户训练成特种兵想法,那太不切合实际了,要知道即便是在数以百万计的解放军内,特种兵数量也是凤毛麟角。
方云现阶段的计划就是用数量代替质量,量变引起质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远的不说,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刚开始造反的时候,除了少数骨干之外,大多数都是驱使、裹胁流民作战,流民、乱匪都是标准的乌合之众。
可就是凭借这些乌合之众,李自成竟然和大明的正规军打了十五年的之久,最后还攻陷了紫禁城,逼死了崇祯帝。
当然这并不意味方云不想要精兵,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谁都懂,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方云可没有那个条件。
而且就算是要做到用数量来代替质量也同样不容易,对于方云来说也不容易,因为方云没有功名在身。
原本隶属方云家的佃户足足有三百五十多户,方云作为他们的东家,召集他们来开会,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响应。
这就相当于老板召集员工开会,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到场,可见方云和王氏在方家庄的处境了。
如果有功名在身,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几千年来,华夏一直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的国度,即便是在现在社会,当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意味着出人头地,看看公务员考试的火爆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更别说方云还是在明朝,‘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从这个两句话记就知道当官的权利多大。
好在如今天下乱象已生,对于老实巴交的农民来说,这就是灾难的前兆,但是对于方云这个不安分的家伙来说,反而更加如鱼得水。
“少爷,按照您的吩咐,人都已经选好了”
方大山不知道方云的心思,选拔结束后,就带着李大牛等十二人来参见方云了。
“少爷好!”
一众通过选拔的佃户也跟着方大山一起恭敬的叫道。
“嗯,祝贺大家通过选拔,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我方家的商队护卫了。”
方云点了点头,又想通过选拔的佃户们表示了祝贺,然后继续道:“大山,带着他们到仓库门口等着,准备分发粮食。”
虽然护卫人数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打响名声的目标圆满完成,这比护卫队招满人更让方云重视。
方家庄的人口不少,加上下面十多个村子,人口加起来有数千人,光是自己家的佃户就有三百多户,方安梁、方安泽等人也不比他少多少。
方云心里清楚,按照自己给的护卫待遇,护卫队几乎可以说要多少人都能招的满,关键要有威信,要让别人信服,这才是方云真正在乎的。
今天过后,方云相信下次在召集佃户,会有更多人响应自己的号召,这一点从那些落选的佃户失望、急躁的表情就可以看的出来。
“乡亲们,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说一句,落选的乡亲们也不要失望,虽然你们因为各种原因落选了,但是方家的大门会一直为你们开着。
我可以告诉你们,护卫队的指标还有很多,除了在座的诸位之外,你们子侄辈只要年龄超过十五岁的,都可以前来参加选拔。
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他们无法通过选拔,年纪小选拔的标准也相对也会降低,但是只要通过选拔,我之前承诺的待遇不会变。”
实际上方云更想要那些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因为他们的可塑性更高,学习能力也更强,这对方云以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太好了”
“多谢方云少爷!”
“方云少爷真是我们方家庄第一大善人。”
听到事情还有转机,原本已经绝望的佃户们一个个又恢复了神采,特别是那些年龄超过三十岁的,很多人的孩子大的都有十七八岁了,小的也有十多岁了。
古代农村结婚很早,明朝的法定结婚年龄男的是十六岁,女子是十四岁。而这已经算年龄比较大的了,唐朝和宋朝男子的法定结婚年龄只有十五岁。
什么时法定年龄,也就是说男人到了十六岁就可以领结婚证了,就像现在社会男人到了二十二岁可以领结婚证一样,当然在明朝可没有结婚证领。
虽然说是二十二岁才可以领结婚证,可实际上很多事二十岁不到就开始当爸爸了,这个现场在明朝就更普遍了,按照这个推算,三十五岁的人,有一个十八九岁大的儿子在明朝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儿子能够入选,对于佃户来说,甚至比他们自己入选还要高兴。不少家里有几个儿子的佃户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定,回去之后,就让家里的小崽子都去参加选拔,只要有一个通过,他们的压力瞬间就能减轻一半以上。
十多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佃户们基本上全家人都一直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怎么会有条件让孩子敞开肚子的吃饭。
如果能够被选为方家护卫,不仅每个月能为家里提供二两银子,连他们自己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样一举两得好事情,也难怪那些超过年龄标准的佃户们会喜出望外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答多了,分发粮食的事情,主要由方大山和刚刚成为护卫的佃户们负责,方云只负责点名以及和佃户们一一握手。
别看这只是一些小手段,但是却能让他们记住,这些恩惠都是自己给他们的,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