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云现在之所以没有遭到封锁和打压,主要是因为他还很弱小,甚至微不足道,不足触动他们的利益,这个时候卖粮食,等于是给大商人送钱,有钱赚他们当然会赚了。
可一旦势力壮大之后,必将需要更多的土地,去解放更多的既没有土地,生活又没有保障的普通老百姓。
而这些土地从哪里来呢,无主的荒地毕竟有限,最后肯定还是要从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地主,商人以及官僚手中把土地夺回来。
可土地就是大明官商士绅的命根子,佃户、军户、民户是他们用来维持、保障自己利益的工具,不管方云要打破一个,都会触及到他们这些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
到那候就是不死不休的斗争了,方云要和他们斗,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否则人家联合起来,在粮食上卡住自己,不用他们动手,自己这边就会先乱了阵脚。
一个稳定的后方无非要做到三点:人口,粮食、土地,而且这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所以在向南方购买粮食同时,自己的领地也至少能够满足自给自足的最低要求,这也是方云一上任就要开荒的原因之一。
方云估计的没错,军户们不敢表态的确是心存顾忌,虽然是他们名义上还是大明卫所的军户,但实质上已经成了百户和千户的佃户了,如果他们全部都跟着方云去开荒,千户所其他军官的地就没人种了。
卫所官个个都是嚣张霸道,蛮横不讲理的主,就没有把他们这些军户当人看,平时对他们也都是非打即骂,一旦他们发现的土地被抛荒了,恼怒之下,还不知道会怎么惩罚他们。
方云是卫所官不错,但也只是一个百户,那些侵占他们土地,奴役他们干活的哪一个右不是百户,甚至连千户大人都在其中。
他们担心方云挡不住众多百户的攻击,而一旦方云无法庇佑自己,再回去给那些百户当佃户,处境肯定要比现在更加困难。
不过军户们也不甘心眼巴巴错过眼前这个好几会,每人五亩地啊,在大明开国之后,能拥有这么多的土地的军户,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一般的稀少。
只要拥有了这些土地,他们很快就能摆脱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日子。
一边是担心被算后账,一边又是红果果的诱惑,军户们内心也是百般挣扎,难以抉择。
正当众多军户由于不决的时候,刘晔却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愿意追随大人,我愿意去开垦荒地。”
刘晔租种的耕地是一个叫钱进来百户的耕地,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钱百户是个什么人。
别的百户佃租一般都是五成,这个佃租已经很高了,交完佃租之后,军户只能吃饱饭,如果再遇上一点天灾人祸,就必须要借高利贷度日了。
可是这个钱进来百户却还嫌五成还是太少,自己赚的不够多,所以把佃租提高到了六成,尽管佃租高得离谱,可是对于没有土地的军户来说,就算再高一成的佃租,为了活命,他们也能只能默默接受。
这也是为什么刘晔年年累死累活的种地,但是家里却越来越穷的原因之一。
所以当方云把开荒的事情一说,他就动心了,与其慢慢被沉重的佃租和债务拖死,还不如放手一搏,跟着眼前这个新百户干。
而且刘晔觉得新百户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抱野心不小,他麾下的士兵一个个精神饱满,威武雄壮,他们穿军服和手持的武器也与千户所其他士兵不同。
刘晔自己就是卫所兵中的一员,他的鸳鸯战袄早已破旧不堪,卫所其他士兵也都一样,一个个穿的像叫花子一样,哪有一点军人的模样。
本来按照制度,大明军士的鸳鸯战袄每三年就会发一套新的,不过刘晔身上这套鸳鸯战袄还是他爹留下来的,他甚至不知道大明有更换新军装这个规定存在。
而新百户的士兵个个都穿着崭新的鸳鸯战袄,脚下铁网战靴,人手一支鸟铳,腰挎腰刀,这样的精锐的部队,别说卫所少见了,就连正兵营也不多见。
新百户大人有如此精锐的士兵,刘晔本能的相信,他有能力保护自己,而且新百户与那些只会欺负、剥削他们的卫所官明显不同。
他们只是干了一点简单的清理垃圾的活,就吃上了一天的饱饭,搁在其他卫所官身上,这是不可能的。
第84章 保甲制()
“很好,你叫什么名字?”看到有人站出来,方云很高兴。
“小人刘晔,是靖海屯堡的军户,也是卫所兵。”看到方云重视自己,刘晔大声的答道。
“嗯,刘晔,本官现在就任命你甲长,负责管理十户开荒的军户或者流民。”
开垦三千亩新田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需要人来管理,就算开垦完了之后也同样需要人来管理,所以方云决定沿用保甲制度来管理。
这样以后开垦新的荒地,都可以用这套制度来管理,就连现有的土地可以用保甲制度来管理。
这个刘晔既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自己的,方云也不介意给他一点权力,正好可以起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保甲制度在宋朝就有了,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户长就是一家之主自己了,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保甲制度对古代封建王朝来说,算是比较先进的一个制度了,它建立了一个更加严密的社会治安网络,对内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大明本身也沿用过这个制度,对发展农业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且就一般意义来说,村社组织的职能是编审户籍入丁,并以此催征赋税和征用劳役,保证国家的经济来源,更注重经济功能,所以和平年代基本上都是村社组织为最低级别的行政单位。
而保甲组织更多的是具有军事和治安功能,正好适合明末这个动荡的时期,保甲制度更加注重加强对壮丁的军事训练,方云不求把壮丁个个都训练成精兵,只要他们能够抵御盗寇的袭扰就行了。
当然这样一来保长的人选就很重要了,保长的全力相当于后世的村长外加民兵连长。这个职位方云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不过把堡内的军户和匠户全部算上,也不到一百户,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保长人选,由他自己兼任就行。
“多谢大人提携,卑职愿为大人鞍前马后,在所不惜!”刘晔激动的说道。
他愿意去开荒只是单纯的想要摆脱贫穷困苦的日子,没想到方云竟然让他当了甲长,还能管理十户家庭了,这让一直都是大头兵的他异常的兴奋。
有了刘晔开的这个好头,本来就处于犹豫当中的军户顿时纷纷站了出来,表示愿意跟着方云干,甚至有不少军户满脸羡慕的看着刘晔,恨不得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自己。
当越来越多的军户站出来之后,剩下几个原本心思坚定、思想保守的军户也忍不住了,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思,最后也站了出来。
万一其他百户联合起来也不是新百户的对手,那么他们就能拥有三十亩属于自己的地,土地可是他们命根子,为了土地,冒一点险也是值得的。
如果新百户不是其他百户的对手,就算原来的百户要惩罚他们,也只能轻拿轻放,顶多严惩几个带头的人,毕竟堡内的军户、匠户基本上全部参与了此事,如果全部处罚,那他们的地还种不种了。
方云没有心思去了解这些军户,匠户是怎么想的,只要他们愿意来就行。
因为只有七十四户,所以方云调整了每甲的人数,一共任命了八个甲长。没有意外,加刘晔在内,八个甲长都是最先站出来表示愿意去开荒的军户。
虽然所有人都站了出来,但是大家脸上担忧之色依旧存在,毕竟民不与官斗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他们。
作为他们的上司,方云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
“大家放心去开垦新田就是,不用担心有人敢来找你们的麻烦,看到你们旁边这些士兵了没有,他们任务就是保护我们靖海墩堡之人安全。”方云指着护卫队的战士队所有的军户说道。
军户听了方云的话,再看看周围的一个个荷枪实弹、气势非凡的士兵,顿时放心不少。他们都是世代生活在卫所,卫所兵是什么样子他们心里很清楚,新百户有这个级别武力保护,一般的百户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大人,真的能够免税三年吗?”有军户问道。
除了担心被百户报复之外,军户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了,虽说大明有明文规定,新开垦的土地三年免税。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执行这个政策基本上没有。以前也有很多没有土地的民户或者军户自己去垦荒,可当他们第一年从刚刚开荒的土地上收获粮食时,官府、卫所便开始差人收税了。
本来私人开垦投入就大,还没回本,就要交税,所以主动开垦老百姓往往因此破产,原本开垦的田地又重归于荒芜,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老百姓自主垦荒的事情就慢慢绝迹了。
“这是当然,一来朝廷本来就有这个制度,第二,本官身后也有总兵大人撑腰,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有人敢欺压你们。”为了让大家放心,方云不得不再次披上黄龙的虎皮。
“多谢大人成全!”
“大人的恩典没齿难忘!”
众人一听方云背后有总兵大人撑腰,顿时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感恩戴德地对方云谢道。
卫所虽然不归总兵管辖,可这不代表这卫所官可以不在意总兵的态度。事实上,别说总兵了,就是参将,游击手中的权利也要远大于卫指挥使,
明中叶以后卫所军逃亡甚大,正统二年九月兵部统计,天下都司卫所逃亡军士达一百二十万人,相当于全国额定兵员的一半左右。
到正德年间,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