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块香馍馍。两人的部队都损失巨大,而眼下就有这么一支战力强悍的“无主部队”,因此庞张二将军自然都希望能将365旅纳入自己麾下。当然了,两人的动机还是略有点不同的。庞中将显然有不少私心成分,在他的算盘里,第三军团已经得到了106师,要是再得到这个365旅,那自己的实力便会飞速增长,第三军团也会成为全国杂牌军里的翘楚部队;而张中将虽然也希望365旅成为自己的部队,但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单纯地欣赏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希望手下能再增加一支精兵,以便在抗日战场上继续再创佳绩,并没有太多的私心在里面。
正因为这样,两位中将军团长才亲自并单独地接见了张宣武和孟翔。
“庞长官好!张长官好!”张宣武和孟翔一起分别向两位将军敬礼。
“都是一个战场上并肩作战的袍泽同僚,这么客气干什么?坐!坐!”庞中将笑容可掬,整个人显得和蔼可亲。张中将微笑着点点头,并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谢二位长官!”张宣武和孟翔一起坐下,都保持着笔挺的军姿。
“真是后生可畏啊!”庞中将笑着对张中将道,“十三年前的第二次直皖战争中,我在孙岳将军麾下担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旅旅长的时候,都已经四十六岁了,而张旅长却刚过而立之年便成为一旅之长,并且还在这徐州战场上屡建奇功、力挫顽敌,我不得不要服老喽!这位孟副旅长,怕是才二十出头吧?”
孟翔连忙道:“回长官,卑职今天二十三。”
庞中将目露欣悦之色:“江山代有才人出!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哪!莒县战役和兰陵镇战役都是孟副旅长指挥的吧?真可谓是两场大捷呀!特别是击毙日寇师团长和旅团长并缴获其军旗,堪称是国军抗战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功!如此神来之笔,却出自于如此年轻俊秀之手!”庞中将望向旁边也频频颔首着的张中将,“荩忱老弟,看来我确实是老喽!”(张自忠字荩忱)
“呵呵,更陈大哥哪里的话!”张中将微笑道,“古有赵国廉颇,耄耋之年照样杀敌捍国;后有蜀国黄忠,古稀之年亦能挽弓上阵。更陈大哥还没到花甲之年,岂能张口闭口一个老字?此次临沂大战,号称‘钢军’之日寇第五师团,不照样被更陈大哥和你的第三军团打得落花流水吗?杀敌报国,本是国人之天职,又何来老幼之分?不过能在此见到张旅长和孟副旅长这样的国军青年俊秀,我张自忠也是钦佩折服哪!咱们国家只要人人都浴血死战,小小的东瀛三岛,又岂能亡我泱泱中华?”言语之间,张中将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庞炳勋字更陈)
孟翔忍不住对张中将原本的敬仰之情又增加了几分。
“我们先不说这些了。”庞中将缓缓地把谈话引入主题,“此次台儿庄大战,虽然毙伤日军无数,取得了空前的大捷,但参战国军各部无不是死伤无数哪!我的第三军团现在只剩下了番号。而日军遭到惨败后必然恼羞成怒展开新一轮全面进攻,根据委员长和军政部的调兵遣将,超过二十万国军的生力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开赴第五战区,准备在这里和侵华日寇展开全面的战略大决战!想必,这场大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台儿庄战役。目前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而我国军则士气高昂、兵力强大,在委员长的亲自坐镇和李长官的运筹帷幄之下,日寇妄图打通津浦线的企图必然会再次落空,这场战争也会进入国军反击状态。我的部队虽然扩编了,但一时半会也无力参战,军政部已经命令我部接下来调往豫中舞阳进行休整。唉!这一战确实让我的老部队损失空前哪!”庞中将显得痛彻心扉地道,“我的好几个旅长团长都阵亡了,眼下又新增加了一个师的番号,不但缺兵少枪,就连指挥机构都基本陷入了瘫痪,必须要重新建立。荩忱老弟,你的部队虽然也伤亡巨大,但好歹还有七千多人,恐怕接下来我不能和你并肩作战喽!”说着,庞中将又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望向张宣武和孟翔,“你们365旅经过这些恶战怕是也伤及筋骨了,要不,就随我部一起撤到舞阳进行修整吧?”
张宣武微微动容,脸上是一种微妙的表情,而孟翔也差不多。
孟翔虽然参加国军才五个月,但已经被现实给磨练成了一个三十年代的初级官僚,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政治分析头脑。孟翔听得出,庞中将这是在暗示和拉拢365旅,并且庞中将话语里的意思有好几层。他先是说他的部队损失很惨重,“几个旅长团长都阵亡了,眼下又新增加了一个师的番号,不但缺兵少枪,就连指挥机构都基本陷入了瘫痪,必须要重新建立”,这句话是暗示365旅要是加入第三军团,军官肯定都会得到重用,第三军团刚刚新增了一个106师,张宣武这个旅长要是过去,成为这个师的少将代理师长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孟翔这个副旅长肯定同时也会扶正,并成为第三军团的骨干分子。这是庞中将在诱惑365旅。另外,庞中将还说第五战区马上就会迎来日军的全面反扑并会爆发一场规模更大、过程更惨烈的战略决战,既然第三军团只剩下了两千来人,肯定不会留下继续参战,而张中将的第二十七军团好歹还有七千多人,肯定会被留下来继续参战。庞中将的这番话的意思是:365旅如果加入第三军团,就能躲避这场恶战,并随着第三军团前往舞阳好好休整,而如果加入了张中将的第二十七军团,那肯定会被留下来继续参战,接下来的道路必然会凶多吉少。
庞中将的话说得很隐晦,但意思却很清楚。
第七十节新家新路()
张宣武和孟翔在事先都商量好要参加张中将的第二十七军团,可眼下都被庞中将当面直接“邀请”,如果接受,那就事与愿违了;如果拒绝,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如何才婉言拒绝?张宣武一时半会间也没有组织起语言,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个场面,自然有些哑然。心急之下,张宣武急忙望向孟翔,希望这个脑子灵活的副座能够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孟翔定了定神,缓缓地开口道:“庞长官,请恕卑职斗胆。卑职认为,您对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判断有些偏差。”
“哦?”庞中将微微感到有点惊讶,同时也稍微有点不悦,因为对方没有正面对他的引诱进行回复,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但他也确实感到好奇,这个年轻得出奇的副参谋长居然说自己对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自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旁边的张中将自然对庞中将引诱365旅的行为也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虽然也很希望能招纳365旅,但他的古板性格则让张中将决定“君子不夺人所好”,因此刚才没有对庞中将的引诱行为展开竞争。而现在听到这个孟上校居然说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发展并不像庞中将说的那样,这也让张中将引起了好奇心。他的看法其实也和庞中将差不多,因此对这个孟上校的话语提起了兴趣。“孟副旅长,何出此言呢?”张中将微笑道,也是给孟翔一个鼓励。
张宣武急忙给孟翔帮腔:“庞长官、张长官,孟上校虽然年纪轻轻,但早年曾留学海外,因此颇有见地。特别是在对整体战略的分析上,他有着不俗眼光。今年初,他只是122师的少尉副官,但当时他就曾断言山东韩主席会不战而逃,山东战局会全线恶化,后来果然验实。”
“哦?”庞中将和张中将都感起了兴趣。
孟翔斟酌了一下词语,开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庞长官、张长官,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发展要从两个整体大环境进行分析。首先便是中日两国在国力和军力上的巨大差距。日本,是一个已经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军事强国,其军队的体系建设和规章制度已经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而得到全面的完善。日本陆军目前拥有26个师团,投入中国战场的有24个。目前第十师团已经被国军全歼,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政治意义和宣传意义都是无穷的,但对日本陆军在整体上的实力损失则并不大。因为日本陆军表面上拥有26个师团,但后备的预备役力量则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日本陆军拥有完善的现代化义务兵制度,单从表面上看,日本陆军只有几十万人,但日本国内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军人则不下二百万人。而我们呢?中国常年陷入四分五裂的内战中,根本就没有预备役的义务兵制度,正规军损失后只能靠拉壮丁来补充军队力量。说得难听点,我们是拼了老命在和日本人战斗,而日本人顶多才出了一只手打我们而已。我们虽然吃掉了第十师团,但日本人马上就能组建更多的并且战斗力完全是正规军级的师团继续投入中国战场。所以,侵华日军的整体力量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日军马上就能对徐州展开全面的进攻,并且投入的兵力会是刚才结束的这番战役的数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军和日军展开战略大决战完全是以卵击石。因此,速胜论是有害的思想。中日战争仍然是持久战和消耗战,打个七八年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在这场战争的前面一两年,我们完全是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即使能打出一个台儿庄大捷,但整体战略形势仍然还是不变的。所以,从整体大战略的角度来看,国军和日军是不可能在徐州展开决战的。蒋委员长此时正在兴头上,但严峻的现实会让他早晚打消这个念头。而第二个方面,便是徐州的地理环境。徐州虽然是军事重镇,但却是守不住的。鲁南苏北尽是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地,极其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迂回包抄和歼灭作战。我军的几十万主力如果继续集结在徐州,那华北的华东日军发挥机械化优势,进行南北对进、两翼包抄,届时必然会对徐州国军呈现全面包围之势。而华北和华东日军所能出动的兵力,保守估计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