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西国的失败,让孙可望也进行了一些反思,他对于士绅地主的激烈态度,是不是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次经营河西,虽然他依然武力镇压了不少河西的大势力,然后继续给予普通人便宜,收买人心,但是他也注重了尽量和关中的士绅搞好关系。
金国对于河西的控制,原本只是名义上的,他来之后加强了对河西的掌控,使得金国真正控制河西,并使得关中的物资能够卖到这里。
如果关中的物资能够销售掉,那么关中的士绅和商贾对他的印象就会改观,他就能在金国站稳脚跟。
来到街道上,孙可望边走边瞧,沿街的店铺前都挤满了前来购买货物的各族商人。
他站在一家卖陶罐的摊位前,见摊主正在与一名蒙古人商谈,中间还有专门的人负责翻译,似乎是说一头羊换十五个陶碗,蒙古人一共要换二百个陶碗,十个陶罐。
孙可望听了有些心惊,一个陶碗在中原也就四五十文钱,这里居然十五个能换一头羊。
他正惊讶,心中暗道怪不得王彦那厮要鼓吹商业,这贸易带来的利益,真是比种田刨地,强太多了。
孙可望继续往前走,前面就是一家茶行,是永平王孟乔芳的家族产业,店门比其他几家都要大得多,足足占了四个铺面。
茶叶是蒙古人和藏区的必须品,可以说是个暴利行业,南方的粗茶和茶渣,压成饼了就往草原上卖,一百多斤茶就能换一匹战马。
此时,售茶的铺子前格外的热闹,店铺内有十多个木桶,上便都挂着木牌,上面用木炭写着各种茶叶的名字,产地不一样,品质不一样,价格也会有区别。
孙可望刚走到铺子前,里面就有一阵声音传来。
“这位客人,这个纸钱,我们茶行不能收!”
“我们那边都用这个,方便携带,你们这里不收?”
“这是南面的银票,我们拿了票子也不好兑换,您看您能不能用现银结算。”
孙可望闻声与张胜挤进去看,见一个大汉拿这明朝的五德票,同一名掌柜交涉。
听那大汉的话,应该是个汉人,可是看他的装束,却完全是个藏人打扮,应该是青海那边胡化的汉人。
明朝的五德票确实好用,可是这里是金国,就算五德号的信誉好,这边的商人也不会收,因为毕竟是一张纸,而金国商人又没有什么渠道去明朝兑换成现银,所以商铺多不会收。
孙可望有些奇怪,同时也生起一丝警惕,明朝的银票怎么跑到瓜州来呢?而且听起来,青海地区已经有很多人接受了五德票。
“这位兄弟,这南面的纸钱,你们怎么得来的?”孙可望走到两人身边忽然问道。
那汉子见突然来了一人相问,转头看了孙可望一眼,脸上却升起了一丝警惕,不愿意解释。
孙可望见此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兄弟有所不知,我家也有这样的银票,可是在大金却无法使用。方才听你说,你们那边都使用这种纸钱,所以就想问一下,看能不能找人换成银子。”
听孙可望这么说,那汉子目光中流露出一丝狡黠,眼珠转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明朝商人在乌斯藏和青海湖南面都用这种银票和我们交易,我们只要拿这种银票,前往明朝在四川边境设立的边市,就能直接购买明朝的货物,比带铁钱和银子方便许多,所以我们那边都接受这种纸钱。”
他说浙停顿了一下,然后狡黠的笑道:“你要是有这种银票,跑到我们那里去也麻烦,不如你那银票给我,我给你换成银子。”说着那大汉看了孙可望一眼,继续说道:“不过,我给你换的话,可不能实额兑换哦。”
听到这里,孙可望已经明白,估计何腾蛟在四川也开了边市,开始和青海和乌斯藏贸易,这样一来,他在河西的边市,可能会受到影响。
“不好意思,这个纸钱我也想兑换,可是却没待在身上,而是在关中家中,今年怕是取不过来。”???大汉听了,似乎有些失望,默默点了点头,便不再和孙可望说话,而是从腰间解下一个小木箱,然后打开,掏出一把银币,然后点了点,又放几个回钱箱子,对着掌柜说道:“南边的纸钱不收,这银币因该没有问题吧!”
孙可望本来打算离开,见他拿出一把银币,还有几个铜币,铜钱,不禁又停下了步子,让张胜用碎银子,向大汉换了一套明朝的银币和铜钱。
孙可望边走边拿着钱进行观看,同西方的钱币一样,都十分美观,上面还印着图案和字样。这些钱都是朝廷授权五德号发行,用水利冲压机铸造而成,目前分为一两的银币,还有相当于一百文的大铜币,以及相当于十文的小铜币。
孙可望拿起那枚正面印着一个日月花纹,背面印着“一两”两个大字,以及“共治三年铸”的银币看了看,忽然脸上一变,递给身边的张胜,问道:“你看含几成银子?”
张胜闻语看了看,回道:“怕是只有七八成的样子!”
孙可望心中一阵,不禁发出一声感叹,“王彦那厮真是厉害啊!”
他在河西经营,可以说是借鉴了王彦发展商业的经验,只是王彦往海上走,他把王彦的经验搬到了陆地上来,可是他还没有学到位,明朝那边又整出新东西来了。
孙可望内心有些震动,而正在这时,他已经来到了西市的一家骡马行,他刚走到门口,一股浓烈的气味便扑面而来。
孙可望被气味一熏,便准备加快步子离开,而正在这时,骡马行里稀溜溜一声马匹雄壮的嘶鸣声音却传了出来。
(本章完)
第1054章 发现异动()
钱币方面,孙可望不是很懂,但是也能看出长久下去金国会吃大亏。
除了钱币之外,孙可望更加担心的是明朝占据四川后,与乌斯藏和青海地区的贸易,会影响到他经营河西,不过他的担心其实有些多于,虽说明朝的货物和物资,比金国更加具有竞争力,可是明朝货物入蜀并不容易,而就算入蜀了还要翻越横断山脉,才能进入藏区,运输困难大大提高了成本,使得何腾蛟在四川、云南开设的边市,短期内还是无法影响到河西。
孙可望本来决定回到王府,找人商议,看是不是该给豪格写个折子,一声马匹的嘶鸣,却使得他停下了步子,身旁的张胜也将目光投向了骡马行的木栅栏内。
作为久经杀场之人,孙可望虽然不是特别能战之人,但是也能通过马匹的嘶鸣,判断马匹的好坏。
将领们所爱之物,一是宝甲,二是宝马,这两样都是能在战场上保护将领性命的东西,而相对于汉家将领来说,宝甲易得,宝马却比较难求,孙可望也喜爱好马,他听了嘶鸣声,雄壮有力,就知道一定是一匹不错的健马。
这次孙可望能为金国效力,他得感谢吴三桂收留了他,可是他逃得匆忙,也没带什么宝物,一直没有对吴三桂表示感谢,孙可望听了战马的嘶鸣声,便起了买匹好马送给吴三桂的心思。
游牧民族能卖给中原的物资不多,除了毛皮,就剩下牛羊、马匹。西市虽然也是市,但是商品却远远没东市多,基本就分三块地,一个是骡马行,专门卖骡子、马匹,一个是牲畜行,专门卖牛羊,另一块就是毛皮交易的场所。
西市同东市相比,就简陋了许多,没有店铺,都是栅栏一围,里面插着木桩,拴住牲畜吃草。
骡马行是官府所开,那些从蒙古或者藏区,以及河西的部落赶来的人,都可以赶着马匹和牲畜到这里来卖,只需花点银子,就能在骡马行里租用一个栅栏,卖出后再给官府纳一笔税银即可。
这么简单的栅栏,加上钉在地上的套马桩,每个月的收入就有一万两,比一个府纳的赋税还要多。
一般来说,金国边市严厉禁止向蒙古和藏区,输送铁器,防止蒙古人将铁器打成兵器,变得强大,而蒙古和藏区也不傻,自然也不会拿好马来与金国交换,因为金国有了好马,打他们就太容易了。
西市开了大半年,来交易的一般都是些普通的马匹,甚至是劣马,从未出现过什么好马。
孙可望听了马匹的叫声,心中一喜,他忙向骡马行内张望,却一时不知道在哪里。
“大王!在那里!”张胜作为战将,对马匹比较敏感,他张望了一下,发现一队穿着毛皮,带着毡帽的蒙古人,正拉着二十多匹健马进入栅栏。
几乎就在同时,其中一匹健马又嘶鸣了一下,孙可望见此忙走过去,隔着老远便喊道:“这些马匹我全要,你们不用往里面牵了!”
正要将马匹牵入栅栏的十名蒙古人,忽然听到呼喊,身体微微一滞,顿了一下才转过身来,然后警惕的看着迎面走来的孙可望。
孙可望见几名蒙古人呆滞的站着,脸上还有紧张之色,内心有点诧异,以为是这群蒙古人听不懂汉话,于是吩咐张胜去喊个通译。
河西走廊民族成分复杂,孙可望为了方便交易,特地聘请了不少会各族语言的人来做为通译,使得不同民族的商队能够在瓜州交易。
他吩咐了一句,张胜忙要去叫,那十名蒙古人中,却有人慌忙说道:“不好意思,这些马匹我们不卖?”
孙可望听他们能说汉话,微微一愣,而听他们说话,心中就更加奇怪了,不卖,将马匹牵到骡马行来做什么,而且还租了个栅栏。
“不卖?”孙可望脸色一沉。
先前说话的蒙古人正要解释,另一个看着像头目的却将他拨开,走到前面,然后说道:“实在对不起,这些马匹都被人定下了,您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瓜州的税制还不完善,商人想要偷税是很容易的,这些个马匹如果被人定下,直接送上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进骡马行,既要付场地费,交易完成还得再交易一次税,这多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