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身边的士卒,仰头吹响银号,他身后不远处,一名穿着山纹甲,头戴凤翅盔,披着拉风的大红披风的吴国柱,顿时一拔马疆,改变了方向。
他身后的军官见他一动,也纷纷拔缰,让战马脱离大队,近万骑兵与主队分开,向冲来的哥萨克迎击上去。
这时溃败的布哈拉人,逃了老远之后,回头一看,金军骑兵稳住了右翼,并且占据了上风,领军哈布达勒亲王随即吹响了集合的号角,收拢了五六千骑兵,从新杀回战场。
这样一来,右翼的联军接近四万骑,是俄军的两倍,俄军右翼开始被动起来。
左翼,俄军骑兵与联军相当。
虽然哥萨克骁勇善战,但是两万希瓦骑兵,却很一般,他们打了一可平手,双方的骑兵从旷野上,打到北面的沙漠中,战线绵延数十里,骑兵打得建制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成数十股,每股从几百人到数千人,在极为广阔的战场上缠斗着。
这时发现情况不对的莫罗佐夫元帅,已经登上了竖起的望车,观察整个战场。
面对突然杀出的金军,俄军上下都大为震惊,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提起十二分精神,来打完这场战争。
“元帅阁下,右翼兵团的佐洛塔连科将军阵亡,舍列麦捷夫将军接过指挥,但敌军兵力太强,右翼被敌人压制了。”
俄军的传令兵,连续不断的传回新的消息,莫罗佐夫元帅与将领听了,脸上都一阵愕然。
莫罗佐夫原本的计划是中路突入,右翼精兵先突破右翼敌军,然后包抄敌军的中路和左路,但现在的情况是,他给予厚望的右翼反而被敌军压制住了。
这样一来,俄军原来的计划,就行不通了。
“元帅阁下,如果敌军还有援兵过来,那情况就更糟了!”一名将军提醒道。
这让莫罗佐夫元帅心头一凛,突然杀来的三万敌骑,已经让战场的局势发生变化,要是敌人的援兵再来,那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当下莫罗佐夫不在迟疑,喊道:“布拉金斯基,你率五个步军旅,增援伊万克夫,尽快攻下恒逻斯城,击穿敌人的中路。”
现在联军依然是个大螃蟹,两翼的骑兵是螃蟹的大钳子,随着三万金军骑兵的加入,联军骑兵接近七万人,已经超过了俄军五万骑兵,莫罗佐夫元帅见无法折断联军的左右两支大钳子,那么就只有在钳子向他夹来之前,先击溃蟹身,占据恒逻斯城。
等俄军步军占据恒逻斯城,两翼的骑兵就不必护卫,俄军将重新掌握主动。
莫罗佐夫不愧是俄军元帅,既然没法子在左右两翼取得突破,那他就扩大俄军在中路的优势,击溃联军的步军。
命令传达下去,五个步兵旅还是向恒逻斯城推进,剩下一万俄军步军,则从新开始布阵,将线列阵型,变成了一个十字阵型,五个旅的步军,前后左右各一个旅,中间也是一个旅。
俄军这样变阵,自然是怕右翼被联军突破,步军遭受骑兵的突袭。
完成这样的布置,俄军立于战旗之下,莫罗佐夫神色冷峻地目视战场,游牧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属于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时代。
这时城内五个旅的俄国步军,在最初的伤亡和慌乱之后,已经开始转变了阵型,在玉兹士卒的三面攻击中,依然没有被赶出城去,反而逐渐扳回了劣势。
这时又有五个旅发动进攻,他们还没完全进城,只有两个旅进入城中,城内的局势就失去平衡。
僧格很快就陷入了苦战,玉兹人只能苦苦支撑,被杀得向东城溃退,随着俄军中路增兵,联军被不断挤压,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战斗又持续了半个时辰,整个城中的玉兹人已经被赶到东面,俄军再加一把劲,就能攻下城池。
但就在此时,东面通往恒逻斯城的道路上,再次黄尘滚滚,近万金国步军骑着马匹,拖着火炮,从扬尘中冲出。
他们急速奔驰到东城外,马上的步军纷纷下马,士卒迅速列队,各部千总将口哨一吹,金军士卒便端起火铳,从东门杀入城中······
(今天有事,少更了些字,也慢了一些,感谢残剑破奴的1000,承影如梦的打赏。)
(本章完)
第1297章 胜局以定()
孙可望镇守西域,马匹充足,他手中的一万步军,按着明朝龙骑兵的样式,都备了战马代步,并且配备了二十门野战火炮,由四匹健马拉着飞奔。
这一万人可以说是孙可望的老底,等同于他的私军,几乎有什么好东西都往他们身上使。
虽然金国朝廷并没有给孙可望多少东西,但是在攻灭叶尔羌后,孙可望从这个百余年的汗国内,抄出了大批的财产和物资,而他自然不会全交给金国朝廷,大部分都被他据为己有。
在灭掉叶尔羌后,他又得到了大批的工匠,所以装备不比吴三桂的精骑差。
他们装备了五千支自生火铳,不过其中有一半,是孙可望用重金贿赂兵相韩朝宣和工相孔闻褾,这两年来陆续从关中运到西域的。
三个营的金军步军,加上一个司的炮队,因为骑术不及骑兵精湛,所以迟了近一个多时辰,才赶来战场。
孙可望已经听到东城的铳响,知道罗刹人已然攻入城中,所以没有犹豫,让刚到的步军,直接加入战斗。
城内,在俄军火枪手的压制下,周围没有敢于冲击矛阵的玉兹人,俄军士卒挺着长矛,向东城脚下突进,而就在这时,忽然大队的金军冲入城中。
金军每队十三人,六名自生火铳手站在右侧,列三排,每排两人,配有腰刀和铳刺,必要时可以近战。
左边是七人,为首的是持刀盾的队正小旗官,装备盾牌、苗刀,背插三角小旗,根据营号不同背旗的颜色会不同。
小旗后面是两名长枪手,再后面是两杆抬枪,由四名金军操作。
这个阵形是由明军的鸳鸯阵演变过来,基本是参考戚家军和《纪效新书》来编练,他保留了机动和灵活性,同时又顺应时代,加强了小队的火力。
增强军队的火力,几乎已经成了明军和金军的共识,不过明军主要是加强了火炮的配备,但金军却增加了抬抢。
两国选择不同的路子,则是根据他们的国情和财力决定的。
明军装备了大量的速射青铜炮,金国财力不够,也不像明朝货币改革之后,五德号开始发铜币和纸张铜钞,国内铜锭充足,可以大量铸造铜炮,金国少铜,民间铜钱还不够用,便没有那么多铜来铸炮,也铸不起。
为了应对明朝军队强大的火力配备,金国也不是一味的参考明朝,他们自身也想了增加金军火力和射程的办法。
铸炮根不上,金国便盯上了对火铳的改造,除了仿造明朝的自生铳之外,金国的目光落在明朝的“九头鸟”和“杨鹰铳”这类大鸟铳身上。
像九头鸟这类大鸟铳,原本重二十多斤,用药一两二钱,大弹一个,小弹若干。
大铳距离敌远时,发大弹,距离敌近时发散弹。
这种对于明朝而言,威力不上不下的大铳,并不受军队的追捧。毕竟明朝有大炮可以一炮解决问题,并不太需要这种大铳,但对于国力较弱的金国来说,这种大铳却能弥补金军火力的不足。
金国对这种大铳进行改造,将这种大鸟铳造的更大,每个杆重三十斤,枪杆也分为两种,一种细孔,发射实弹,另一种是粗孔,发射散弹。
细孔能打三四百步远,粗孔也能打一百五十左右,正好给打二百步远的自生火铳,提供火力支援。
这时挺矛而进的俄军矛手,刚接近城门,就遇见进城的金军,他们见有大批军队入城,本能的想要用矛阵将金军捅出城去,封堵住城门。
率先进城的是金将李企晨,他在伏尔加河畔见过俄军矛阵的利害,要是贴上来,金军铳手都得被捅成筛子,他顿时挥刀大喊,“火铳,放!”
进城的金军撞见俄军也是一愣,自生铳手立刻开火,抬枪手快速装填,然后将枪杆架在了同伴的肩膀上。
一阵“砰砰砰”的铳声和硝烟弥漫,前面的第一排俄军,倒了大半。
这让他们一惊,但是很快就填补上来,继续向前,挺进到百步之内,而就在这时,粗孔的抬枪开火,这东西就是古代的散弹枪和来复枪,顿时就把俄军打倒大片。
刚进入西城,还没翻过城墙的俄军援军,只听得一阵连续的枪响,城内忽的响起一阵欢呼声,俄军不禁纷纷停下了步子。
站在土坡顶上的俄军将领布拉金斯基,抬头望向城中,眼中顿时满是惊愕,他只见先前入城的俄军,居然仓皇的而退,敌军士卒正从三面碾着俄军出来,
五个旅的精锐俄军,已经在城中激战许久,他们忽然撞上金军,长矛手轻敌前冲,被打倒大片,让火枪手失去了保护。
这时见援军到来的玉兹人士气大振,开始在僧格的带领下反击,再加上金军的战斗编制比较灵活,而俄军的方阵在城内不好施展,金军在城门处站稳脚跟后,小队立刻从左右迂回到俄军方阵的两翼,俄军被三面夹击,只能从城内边放枪边退。
布拉金斯基见城内俄军后退,但他的五个旅挡住了退路,很容易被城中撤退的俄军撞散,俄军很强调阵型,长矛手要结阵才有威力,他当下即令道:“退!”
“怎么回事?”莫罗佐夫见进攻的步兵后退,顿时大惊。
随着俄军全部退出城中,城内的敌人的身影开始出现,他们不像玉兹人那样衣甲混乱,所有的士卒都是黑色的棉甲,每三四百人就有一面旗帜,可以看出编制十分清晰。
金军各部士卒,从坡上走下,小队汇集成旗,旗汇集成局,开始在城外列阵。
二十门火炮,被士卒推上了土坡,率先像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