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悦来居子衿阁
高涣怒拍了一下茶几,问道:“老八,你干甚拦着我,不让我教训那胡言乱语的老道!”高淯饮了一口茶,问道:“三哥,七哥,可知道方才那老道是何人?!”高浚高涣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
高淯平静地说道:“天保四年,文宣帝带领昭信皇后及百官登泰山问卦,于岱庙的天贶殿中向一老道问卦,文宣帝问老道自己可做几载天子,咳咳
。。。老道当即答道三十,文宣帝喜道:道长亦言朕可做十年天子;昭信皇后不解,咳咳。。。文宣帝对昭信皇后及陪同入殿的我,叹道:十年十月十日,此不为三十?!咳咳。。。”
高浚高涣听此,已猜出大半,高浚问道:“莫非那老道便是岱庙的道士?!”
高淯点了点头,见此,连高涣都沉默了,因为高洋可是有名的测字皇帝,他能从“天保”两字就看出一大人只十,从而算出自己能在位十年,就可以看出他测字能力的高超,而且天保十年十月十日,高洋确实是在这一天驾崩的,分毫无差,这都证明老道能力也是不凡,以及相面的准确性。
可是想到自己会不足四十而逝,三人都郁结了,高涣大喊道:“不行,我要去找那老道,问问有何破解之法?!”说罢便快速推门出去,高浚急忙跟去要拦住他:“老七,不可冲撞道长啊!”
可是高涣的功夫比高浚强太多了,所以两人之间相差了一大段路,高涣不顾高浚的喊声,自顾自地走向雅间的大门,却不小心撞倒了一名老人。
高涣急忙扶起老人,问道:“老翁,你没事吧,可有撞到哪?”老人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高涣看着老人那张藏在乱发中的沟壑纵横的面容,越看越觉得眼熟。
高浚刚走到高涣身边,便听高涣瞪目惊呼道:“陈元康,你是陈元康!”
高浚吓了一跳,也看向老人,虽然面容苍老了许多,声音也沙哑了,但是和他相处了十几年的高浚,也认出了他:“陈元康,真是你啊,你不是十九年前就死了吗?!”
“贵人认错了,我可不是什么陈元康,我就是一个脏老汉,两位贵人还是放了我吧。”老人低下头,说道。
“胡说!本王几乎是你看着长大的,你熟悉本王,本王自然也熟悉你!少唬我们!”高涣抓着老人,问道:“没想到你居然还活着,哼,本王问你十九年前,东柏堂究竟发生了什么,文襄帝为什么会死得那么不明不白?!”
“大齐人所共知,文襄帝是被兰京所杀的,王爷问我,要我如何作答?”老人说道。“你还在给本王装糊涂,好,本王便打得你记起那件事!!”
高涣刚想挥拳,便被高浚拦住了:“老七,不可以啊,你要是这么打他,别人必会认为我们在欺辱一名老翁,对皇室名声可是不好,而且这宫廷秘事可不能让外人知晓。”
高涣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就把他先送到永安王府去吧,日后我们再审他!”“不可!”高淯否定道。
“为何不可?”高涣皱眉。“这若真是陈元康,那便一定会涉及到文襄帝被刺杀这一大事,咳咳。。。要是陛下与太上皇知道我们把此人私自带回王府审问,不交给他们,恐会猜忌我们啊!”
高浚想了想,认为有理,说道:“此话有理,这人便由我带进宫交给陛下处置吧,省得惹来猜忌!”高涣艰难地点了点头。
高浚走后,高淯说道:“七哥,我们也快回府吧!”“可是那老道。。。”“怕是早已走了,你肯定是追不上了。”“唉!”高涣懊恼地甩了甩脑袋,最终还是跟着高淯一起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我认罪,我错了!o(》﹏
第65章 (第三次修改)()
邺城皇宫龙乾宫
“禀陛下;永安王携一老翁于殿外求见。”一名宦官跑入殿中,禀报道。“老翁?”高纬挑了挑眉;说道:“宣他们进来。”“是。”
“臣永安王高浚参见陛下。”“草民叩见陛下!”老人的头低的很深,声音怯怯地。
“都平身吧。”高纬皱眉看了看那老翁;朝高浚问道:“三伯,你今日带着这老翁入宫见朕是有什么事吗?”“请陛下屏退左右!”高浚说道。高纬虽不解,但还是命赵书庸带领宫侍出殿了。
“三伯;你现在可以说了吧。”高浚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启禀陛下;臣今日带这老翁入宫,是为了揭晓一起疑案的真相。”
高纬一听,更疑惑了;又见高浚强行抬起那老翁的下巴,对她问道:“陛下可认得此乃何人?”高纬看着老翁蜡黄粗糙的皮肤,沟壑纵横的脸,摇了摇头;,她实在是认不出这是谁。
高浚叹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陛下,这便是陈元康!”什么?!高纬瞪大了双目,心中惊呼。
大齐未建国之前,便留下了两大疑案,一是高祖神武帝高欢失手棒杀亲弟高琛(赵郡王高睿之父),二便是世宗文襄帝高澄丧命于家厨之手,两案皆疑点重重,涉及皇室秘事。
文襄帝高澄,神武帝高欢与娄太后嫡长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以及太上皇高湛嫡亲大哥。
神武帝驾崩后,文襄帝即入晋阳霸府主持东魏朝政大事,破侯景,收两淮,复河南,整吏治,都显示出卓越的治国与军事才能。
可惜却在魏禅齐立前夕,于邺都北城东柏堂中被家厨兰京等人刺杀,年仅二十八岁,在其身边的幕僚陈元康也因为保护文襄帝,被刺成重伤,不久便气绝身亡,终年四十二岁。
随后,兰京等人很快便被闻讯而至的高洋斩杀,高洋秘不发丧,迅速控制了邺都局势和东魏孝静帝,之后,连夜回晋阳布置,两月内便掌控了东魏大权。一年后,年仅二十一岁的高洋受魏禅建齐,年号天保,是为显祖文宣帝,并追尊父兄为帝。
这东柏堂刺杀一案,在当时,就因为疑点过多,再加上文宣帝那一改往日的痴傻,雷厉风行的做法(高洋在高澄当政期间,行为痴傻,高澄经常为此对其嘲笑。),让不少人都怀疑是文宣帝谋杀了亲兄,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齐朝建立后,更是没有不怕死的人用这事去冒犯文宣帝,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高纬出世晚,甚至于连她那位大伯的面都没见过,所以对此事也不甚了解,但对此事也是非常疑惑好奇。
现在此事过去十九年后,高浚突然对她说,当事人之一的陈元康没有死,还活着,这说明高纬可以从他口中知道当年东柏堂究竟发生了什么,怎能不让她惊讶激动
。
高纬整了整心绪,对老翁问道:“朕问你,你可是陈元康?”“禀陛下,草民真不是陈大人,草民只是一脏老汉,求陛下放过草民吧。”老翁跪下,不住地磕头请求。
高纬见状,挑眉看向高浚。高浚见此,额头冒出细汗,连忙下跪,说道:“陛下,臣以王爵与性命作担保,此人必是陈元康,请陛下再找些人来辨认,若他们说他不是陈元康,臣便自刎于殿中。”
高纬眼睛不经意地扫过老翁,却看到他的身体微微一僵。高纬眯了眯眼,想了想,喊道:“赵书庸!”“奴才在。”赵书庸打开小半的殿门,走了进来。
“传长乐郡公崔季舒入宫觐见。”“是。”高纬又看向高浚,说道:“奔波了这么久,三伯必是累,还是快回府休息吧。”高浚欲言又止地看了看高纬,终还是告退了。
高浚走后,高纬一直紧闭着唇,冷冷地看着头贴地板的老翁,不发一言。
“老臣崔季舒参见陛下。”崔季舒二月初就已经辞官致仕了,现在突然被宣进宫,心中不免紧张疑惑。“长乐公平身吧。”坐在御座上的高纬平静地说道。“谢陛下。”
高纬抬起眼睑,看向留着墨黑短须的崔季舒,淡淡地问道:“长乐公,朕今日宣你入宫只是想问你一件事,你无需紧张。”崔季舒一听,心头放松了些。
便听高纬问道:“你想问你十九年,文襄帝遇刺前夕,你何故下朝后于北宫门前吟诵‘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莫非你早就知道文襄帝会被刺杀?!”高纬虽是笑着,眼中却冰冷异常。
崔季舒一听高纬是问这个,吓得立刻跪了下来,颤抖地说道:“不,陛下不是这样的,老臣当然只是喝醉了胡乱吟诵的,不可当真的。”
“哦,长乐公你上朝前难道还喝酒吗?”“老臣该死,当时贪杯,便多喝了几杯,陛下恕罪!”“既然你自己都说该死了,那朕也就成全你了。”高纬冷声说道。
崔季舒瞪大双目抬起了头,看着高纬,他突然才发现御座上的高纬虽然年少,但已经不是那个还有些软弱仁慈的长广王世子了,她已经是一个足够心狠的皇帝了,所以才会毫不迟疑地下达赐死自己的命令。
高纬喊道:“来人!”“陛下,不要,陛下饶命!”崔季舒叩头讨饶。“那你还不想告诉朕真相吗?”高纬凉凉地问道。
见崔季舒还在犹豫不决,高纬冷笑了一声,“来人!”“陛下,臣说,臣说!”高纬冷哼了一声,挥手示意入殿的宦官退出去。对崔季舒厉声道:“说,究竟是什么回事?!”
“孝静帝武定七年(高澄死的一年)七月,文襄帝尚在河南颍川作战,还是太原公的文宣帝突然命家奴来找臣,说是请臣过府议事,臣不疑有他,与之同去,没曾想竟在那里见到孝昭帝、崔暹以及。。。以及太上皇,文宣帝当即就命我画出东柏堂中的兵力图,我问有何用,孝昭帝说自画便是,无需多问,因为涉及文襄帝的安危,臣不愿画。”
崔季舒小心翼翼地朝着面色如冰的高纬一眼,“接着说!”高纬轻声说道。“是,尚为长广公的太上皇突然说道:你既不愿写,便也是不愿救你妻儿了,臣的妻儿此时也从后堂被人押了出来,太上皇则握着一把象牙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