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衡看他们互相安慰够了,才向邵雁辰招了招手,“雁辰你随我来。”他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而且邵雁辰回来得太早了,这很不对劲儿。

    邵雁辰放开手,朝房氏点了点头,才跟着戚衡走了,等到了书房,戚衡直截了当地问,“出什么事了?”

    邵雁辰就把宴会上发生的事一一讲了,尤其将轩辕逸遇刺讲得清楚,“当时我看到了那伤口,若是我不给他药的话,恐怕他会疼晕的。”

    邵雁辰似是又想到了那伤口,眉头紧紧簇在一起。

    戚衡捻了捻胡须,目光变得深远,“你是说,是九皇子指使人倒的滚水?”

    邵雁辰点了点头,“我看得清楚,是九皇子趁移桌子的时候吩咐了那小内侍,那内侍先是惊恐,被九皇子瞪了一眼后,又一副认命的样子。”

    戚衡沉默了一会儿,说“这宫里,怕是马上就要乱了,九皇子和他那个卑贱无耻的母妃容嫔马上就会失宠,而且应该不会再恢复宠爱了。”

    邵雁辰听了这话很奇怪,张口问“为什么?”在他的认识里,这个皇帝是个糊涂的,他不认为皇帝会为了这件事直接将那母子俩打入泠宫。

    戚衡顿了顿,才开口,“你不知道,若只是環禧郡王受了伤,可能还不至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重点是環禧郡王的父王淮南王也在凰城,这位王爷,最出名的就是……护短。当年皇帝和这位弟弟关系不错,而且前不久皇帝连杀了几位兄弟,为了名声,他也得好好对这位弟弟,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如今得知自己儿子在宫宴上被烫伤,这位淮南王一定不会罢休,必定会把宫里闹个天翻地覆,而他一闹,皇帝也许会顺水推舟直接放弃容嫔,毕竟已经老了,皇帝对没美人已经没那么大热情,容嫔干的那些龌龊事儿皇帝不会不知道,现在只是彻底放手罢了,他这一放手,那些被容嫔迫害过的许多人就会陆陆续续找她报仇,容嫔倒台,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她的儿子,据说被她教的如个傻子一般,都已经十一岁了,居然连本启蒙的《三百千》还没学会,听说三字经都背不全,也是个不成器的,他母妃倒了,皇帝对他的宠爱也不一定会一往如前,而且年龄太小,外界也不会扶持,他的下场……不会好了。”

    听了这样的解释,邵雁辰也陷入了沉思,戚衡见他这个样子,拍了拍他的肩出去了,留他自己在这里思考。

    邵雁辰很快就把六出叫过来,问“皇后的背后,现在都站着些什么势力。”

    突然被问起皇后,六出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细细讲解。

    邵雁辰听完后沉吟了半晌,接着问,“我记得是她一直在打压我的母亲,迫害了我的祖母?”

    六出点了点头,“这也是王爷当年一直耿耿于怀的,若是当年没有皇后的动作,也许出嫁圣凉的就是昌平公主的姐姐皇后的亲女轩辕筱泽了。”

    邵雁辰眼里一片漠然,“既然如此,你就通知凝鹬,让她吩咐宫里的那个云鹄,动手吧。”

    六出一惊,“主人,您刚发动了这么大的****,现在急着动手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了。”

    邵雁辰闻言一声冷笑,“这个皇朝也是够腐朽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御史百官居然就弹劾了几天就当没事人了,别看皇帝这么大张旗鼓地找人,其实这件事已经掀过去了,往后也不会那么危险了,環禧郡王出了事,以后这宫宴是推迟还是就这么罢了还不一定,不用再藏着了,也许早就该动手了。”

    六出听了这话,立即躬身领命而去。

    又站了许久,邵雁辰又招来一个云鹄,想了想才开口,“我怎么从未在皇朝听过长公主轩辕筱泽的名号?”

    那云鹄一听问的是这个,脸色就变得古怪,“主人,您不知道吗?这位长公主,早就已经去世了啊。”

    邵雁辰一怔,那云鹄看着邵雁辰这个样子,就知道可能在看那封关系密报的时候没有留意,直接就翻过去了,于是就呼出一口气,开始认真地给邵雁辰大体上讲了讲这位长公主的事。

    (本章完)

第97章 公主() 
“如今的这位皇后,虽然出身名门,但体质一直不算话,据当年一位云鹄里的老人的调查,应该是先天不足。本来身居皇后的高位,身子差一点也没多大问题,后宫之事找女官帮着梳理就行了,但是也不知是虚荣心作祟还是怎的,她非要亲自理事,皇帝劝了多次不听,所以最后也就随她了,但是她的底子是真弱啊,才理事不过三个月,就病倒了,而且还是场大病,这就又伤了身子。后来就接受女官协理了,可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这位皇后就只受过一次孕,产下了一位皇女,就是长公主轩辕筱泽,但这位公主的身体也不好,应该是遗传自她母亲的体质,也是生来孱弱,皇后也是一直小心照看着,生怕一阵风就能夺了她的命去。当时帝后的感情还能说得过去,最起码不像现在这般剑拔弩张。但是在皇后怀孕时期,皇后的性子本来就不算好,所以更是借着怀孕的名义常常生气。皇帝不愿受气,所以每日来皇后宫里的时间都不长,他也是个好色的,所以后来就看上了一个在身边伺候起居的长得有几分姿色的宫女。后来,在皇后产下公主后不久,那宫女也生下了一个女孩子,就是主子您的母亲昌平公主。掩藏了许久,皇后还是知道了,作为一个将门家的女儿,皇后虽身子弱,但脾气也还是有的,一阵暴怒之后,直接提着剑冲到了宫女的藏身之所,直接把那宫女刺死了,皇上来得不算及时,只是救下了昌平公主。皇帝本想给那死去的宫女一个名分,但皇后却拦着死活不让,还把宫女说得极为不堪,那宫女最后只是被草草下葬了。从此以后,帝后不和的传闻才渐渐出现。但那孩子还是活了下来,成为大烽的第二位公主。皇帝当时怜惜昌平公主年幼失母,就想讲她送去给一位一直不得子的妃子抚养,但前有皇后的恶语在先,其她妃子竟无人敢收这位公主。皇帝震怒,扬言你们不收朕自己养。这话出来以后,才有一位年事已高的太妃把公主接了过去。因为对皇后十分不满,所以连带着对长公主也只是看得过去,几乎是不闻不问,这样的后果,就是皇帝与那位长公主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地维持着,并不亲近。相反的,因为对那宫女还有点情谊,皇帝倒是不忘时常看一下昌平公主,那太妃也跟着得了许多好处,以后对待公主就越发上心了。那太妃原本是位世家女,家中一直是研究学问的清贵之人,所以心中也是大有丘壑,这让昌平公主的眼界从小就被培养地比其他人宽广,昌平公主十三岁的时候,老太妃去世了,皇帝本想把她迁出来,但她自己不愿,非要守孝以报太妃的养育之恩。皇帝最后也没有把她带出来,但贤惠孝顺的名号却传了出去,被诗书大家教养出来的风骨也被人称赞,总之,昌平公主熬出头了……”云鹄一字一句地讲述,他的偏长是记忆力,当上一代的云鹄将这些讲述给他时,他满脑子都是传承,所以听得格外认真,如今也恰好排上了用场。

    云鹄看着邵雁辰时而蹙眉时而沉思的样子,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太后娘娘当年也是名门贵女,自幼饱读诗书,闺中时也是个才女,她和出身武将世家的皇后通常是话不投机,只是在面子上还过得去罢了,当年为皇上指了这门亲事的是先皇,先皇驾崩以前,叫来皇帝心心念念还是婚事,所以即使太后对这门亲事颇有微词,也没有多说什么。后来昌平公主的才名显露出来以后,太后才想起来有这么个孙女,就召来问话,这一问,太后居然就喜欢上了这个公主,说是要带在身边,太后的青睐还太妃的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昌平公主还是请了罪要去守孝,这一举动让许多人觉得这位公主的好日子到头了,可太后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她很是赞赏这个孙女,夸她孝顺,重情重义。后来皇帝从中调整,让昌平公主白日里在太后宫里陪伴,晚上睡在太妃殿里守孝,自此以后,昌平公主的靠山,除了皇帝,又多了一个太后。皇后听说了此事以后自然是气急,竟连日称病不再去太后宫里请安了,这样的做法使得朝野反响强烈,对皇后的评价一落千丈,出于外界的压力,皇后又开始走动,但是太后在此事过后越发不喜欢这个儿媳,会面只是走个过场。说到这儿,殿下应该也发现了,这皇宫里的两位公主,竟是在这样的重重外因下,一直没见过面。她们第一次相见,是在一个宫宴以前,皇后要带着女儿参加,怕时间赶不及,所以就带着长公主一同去了太后那里请安,这两位公主这才算是第一次会面,说是会面,也不过是互相行了个礼,知道有这么个人罢了。再后来,皇帝又纳了几个藩国的美女,一直独宠,也不顾其它妃嫔了,皇后本想说一下,没想到反被皇帝骂了一顿,又大病了一场,后来,就有个秘闻传了出来。”说到这儿,云鹄顿了顿,才缓缓说,“秘闻是这样说的,其实皇后已经在那场大病中死了,如今的皇后,是早就“去世”的胞妹,因为根本没有理由,一个身体孱弱的妇人会在一场大病之后身体突然好转,而且能身体康健地活到现在。,并且性情也慢慢变得可人,让紧张的帝后关系有所缓和,据这个秘闻的源头说,掩藏下皇后已死另找了个人替代就是为了皇帝的名声,皇帝不能因为宠信她人而火火气死皇后!这在礼法上,绝对是大错特错,而且传出去了,就不可能称为明君了,甚至于,连君也不是了……云鹄查了多年,也没能查到这个传闻的一星半点,也就成了云鹄的一桩悬案。后来,长公主性情也变了,在和亲一事之后,她大概十七岁时,生了场大病,就这么没了。这位长公主在任何地方能查到的东西都只有一点点,应该不止这么少的,好像被人特地抹去了一些……”

    (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