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斤叔真可谓是目光如炬,多年的经验赋予他特别的眼力,一望过去,对于敌方底细**不离十。
给他一讲,论弓仁泄气了,不再提追杀冯小宝的事情。
只斤叔专注地望着冯小宝们的背影,微微摇头,他有预感,后会有期!
这等风流俊秀人物,肯定会在吐蕃与大唐的战场上显示风彩,只斤叔期待他的表现,惋惜没有优势兵力去追杀他。
冯小宝在青海湖边转了小半圈即时返回,之后,于湟水一线每天派出了巡逻队,再派出了工程队到达鄯州,搜集筑城物资,预计开春后种下小麦等作物,即行筑城!
此事非同小可,只有依托坚城,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属下和财富,以此打击吐蕃人,进可攻退可守,大善也。
作为后世来人,欲想成事少不得“跑部”,回京城求援,弄多一文就是一文。
因此冯小宝请程伯喜主持此间事务,他与杨成献返回洛阳!
就在冬季将尽,尚有余冰的时日里,京城的高端人士见识到什么是“冰球!”
两军穿着装甲登场表演,对阵的是嵩阳县折冲府和左卫(禁卫军)代表队,大家拿着曲棍,争抢一个小圆球。
嗯,非常象马球,不过是人在冰上打,是为冰球。
开球没多久,观众目瞪口呆地看着两队一个接一下,撞成一堆,铁甲铿锵,砰砰作响。
“哈哈哈!好看!好!”
之有什么的娱乐活动,没有多少象冰球这么火爆的,大家有装甲,不怕冲撞,你撞我撞,撞得不亦乐乎,有够刺激!
不止是冲撞,经常表演流畅的射门,左盘右带,上下接应,得球者近射硬撞入门,远射偷袭,一击破门。
精彩的破门一个接一个,让观众们拍破了手掌!
事实上所谓左卫(禁卫军)代表队,起码有一半是嵩阳县折冲府的人去充数,主要是为了好看。没办法,左卫代表队没多少时间去练习,真要与嵩阳县折冲府打,有输无赢。
而有嵩阳县折冲府的人加入左卫代表队,比赛更富观赏性,人们看得兴味盎然,叫好声不绝于耳。
不止是外请队员,裁判还有意放松了执法尺度,让场上家伙们“打架”对撞激烈,场面火爆,观众沸腾!
冯小宝亲自披挂上阵,接连演出了远射破门,快速突破近距离攻门,他的速度与激情,彻底地征服了这批尊贵的观众!
他们是大唐天子李治、皇后武则天,小公主太平、千金公主、左右宰相、六部尚书和各卫将军!
李治极是高兴,他敏锐地感觉出冯小宝献上“冰球”的深远意义!
攻击犀利、对抗激烈,提高人们的尚武精神有,效果明显!
他满面笑容地道:“前有马球,今有冰球,冯都尉献上此技艺,善莫大焉!”
有“善莫大焉”此话得矣,以冰球开路,冯小宝去“跑部”,得到了户部足足三十万贯的筑城赞助,真是不差钱啊!
有御史不服地道:“岂有私人开边却得朝廷赞助之助,还是三十万贯!安有是理,必有蹊跷,臣肯请朝廷严查!户部尚书袁公瑜绝对是冯小宝的干爹!”(后一句话不入奏折)
得知御史的话,袁公瑜欣然道:“若果谁能够杀掉吐蕃人上万,再给朝廷准备这么多牛马羊和粮食,我做他干爹是我的荣幸!不是他的荣幸!”
他的回奏让皇帝大笑释之:“若果多上几个小宝,朕也想做他们的干爹了!”(。)
第二二十节 毁灭一切,重建一切!()
得到十万贯钱,冯小宝倒不急着筑城了,他思之再三,决定推出水泥!
水泥!
建筑行业的明星产品,最基本的原料,没有之一!
没有水泥,长长道路、高高楼房,想都不用想!
之前不发明水泥,冯小宝怕抢啊,怕给高官大族抢走,现在就不同了,他简在帝心,去趟京城就拿回三十万贯钱,没谁办得到!
自觉羽翼丰满,冯小宝动手炼制水泥!
水泥的概念非常简单,后世作为建筑师的冯小宝很是清楚: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再煅烧成熟料。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加入适量石膏就是水泥了。
作起来不会这么简单,首先找矿。
冯小宝专门集中了一批有经验的土工匠师、手工业者和伶俐小子,教他们在通湟县周边找寻石灰、粘土还有石膏矿。
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它的分布非常广,容易找,冯小宝还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白垩土矿,也相当于石灰石,而且它的性质很软,容易粉碎,
粘土的选用:粘土在各地均有分布,冯小宝教大伙儿用“搓泥条法”,将泥用水打湿后,放在手掌上,以手指搓成细泥条,当泥条的直径比缝衣大针稍粗一点仍不断条,则证明粘土含量很多。
这等方法,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均可试验,方便找到矿源。
石膏:此矿物在河湟地区同样分布不少。
铁渣,可以找寻土法练铁的渣滓,冯小宝自己都找出了两个小铁矿,在凉州唐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土法炼铁,因铁矿劣质,炼出来的铁只可打制普通农具。
有了矿产,将它们采集开来,准备生产水泥。
最简单的水泥就是将废铁渣,加入少许白灰,加少量水搅拌后即可当混凝土使用,但强度不是很高,可是架不住它的成本低啊,用作乡村铺路最好不过。
第二种方法就是将煤渣子、生石灰和石膏混合搅伴,即为土法水泥。
搜集煤渣子,去除杂质,洗净晒干、磨细、用筛子过滤,含量为75%以上。
磨细可用石碾,以畜力带动,一群驴骡带动石碾磨粉,颇为壮观。
然后进一步使用了凉州唐家铁厂运来的水力钢磨,它的能耐更大,出产量多,且对人畜粉尘伤害过小。
生石灰取20%…25%。
再有是将天然石膏碾细,用铁锅加热到130…180度炒到黄灰色,有它时则水泥凝固较快。
三者用火炕烘干,再磨细成粉,即成水泥,放入瓦罐里密闭后储存待用。没办法,没有水泥纸,水泥本来就重,加上瓦罐里重上加重,运输困难得很。
这样的水泥在高温天气时强度提高较快,耐腐蚀性好,可用于肮脏地方使用,为壹号水泥,成本也不高。
真正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对于冯小宝来说已经熟稔在心。
生料磨制均采取了水力碾磨机,巨大水轮机经过一系列的齿轮咬合,带动钢磨碾碎各种生料,
煅烧熟料则是经过冯小宝的指点,修建竖起了相对于古人而言是巨大的立窑,将生料和燃料制成20…90公厘的圆球,加热得出熟料,
再将熟粉也来磨一磨,磨细成粉,放入瓦罐里,此为甲号水泥。(非专业文献,不详讲)
整个流程并不简单,单说制球,球不宜大,方法起初为人工制球,将配合好的生料,加入适当的水和成泥,用手弄成球,可想而知,效率低占用人力多,若以石灰为原料时,会把人手烧坏。
因此使用冯小宝传授的一种木制成球机,主要部分是原料箱、小桶子,转用小勺和成球筒,用脚踏板传动,有点机械化的味道。
巨大的立窑燃烧,黑烟直冲上天,那一刻,冯小宝的目光深远!
制出来的水泥。。。嗯,原料的含量根本没个准,这样出来的水泥只堪使用而已。
冯小宝用立窑生产出来的水泥铺设中轴线大道,让通湟县百姓深感震惊,如此坚硬的石头路!
加上铁架网,这样的石头水泥路极是坚固。。。
有了水泥,怎么少得了红砖和青砖呢,实心的粘土砖,把粘土加水(太干时)和加煤渣(太粘时)揽拌均匀,制成砖坯阴干。
再人工排窑,把砖坯子排好,上封顶,人工烧,当烧到成熟时从上往下用水冷却,靠水蒸气生成青砖,而红砖则是干烧到底不加水。
有了砖和水泥,加上凉州运来的钢筋,冯小宝开始修建他的勃列日涅夫式大楼。
以一条走廊为轴,走廊两侧是单门独户的套间(一些外尚大楼则是一侧有套间,另一侧可用于巷战。走廓狭窄,每个套间有独立的厨卫,带有阳台。
其实并不美观,但建筑材料缺乏,优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冯小宝觉得不好看,但其他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杨成献和程伯喜对他的敬佩日增,而胡族则将他当成神来看待。
所有不能的神,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让通湟县矗立起座座高大坚固的建筑,每栋楼都是五层以上,有如一座座庞然大物,让人心生敬畏。
古代建筑不容易,为什么都是木头结构,砖难烧制、石头难取,关键是没有水泥!
冯小宝给通湟县军民的感觉实在太神奇了,好象天人一般,能够给他们带来完全想象不到的东西。
但说壹号水泥,现在普遍使用在乡村小道和建筑上,成本不高,非常容易炼制。
甲号水泥更不用说了,没有它就没有那一幢幢怪物似的建筑物。
水泥、混凝土和钢筋结构加入大唐的科技树里,从此地基奠定。
同时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和建筑研究院,为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开始了对建筑行业欣欣向荣的研究和开发,视冯小宝为祖师爷。
不过冯小宝没什么机会享受人们对他的欢呼,他已经带领他的人马,开始了长途武装巡游。
冯小宝确定他的人生角色:主职业是杀人放火,副职业是建筑师。
毁灭一切,然后重建一切!(。)
第二二一节 陆路启迪()
由于大唐与吐蕃签订的和约,两边之间大中型规模的作战不宜进行,小队战则没有意思,因此冯小宝接受了一个任务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