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学源极为简单,那就是上次大非川之战的大唐将士军庭的男丁!
既给他们一个出路,也给他们报仇雪恨的机会。
相信他们会珍惜这个机会,接过父辈的旗帜,打上青藏高原,攻克婆娑城(拉萨)。
之所以成立这个军校,冯小宝大胆预言:四年后,大唐与吐蕃必有一战!
冯小宝的如意算盘成功了,皇帝悚然惊惧下,遂批复了冯小宝的申请。
所谓一客不烦二主,大通河军校与山地师是一套人马两副牌子,陈恩佐为军校的山长之一,崔玄通则偏向山地师。
军校的开支一样出自皇帝内帑,这天底下的人也不傻得,军校这么敏感的东西,冯小宝只能够乖乖做事,不要想其他什么。
连得皇帝两个恩典,冯小宝虽说没有升官,却在京城里引发轰动,名声四起!
山地师是新建的兵种,从来没有过的,专为攻打吐蕃而设,大家深知,吐蕃战事必定成为大唐军人挂印封侯的温床。
军校更不用说,未来军官的摇篮,岂可等闲视之。
读过军校,就是军官!
一时间冯小宝在城外小庄的临时家庭里上门客盈门,有的推荐山长(先生),有的推荐学生,这个有后台,那个有门路,谁都得罪不起,冯小宝干脆利落地把他们拉在一起,进行比试。
第一比文字,有知识者在武力同等的条件下,优先录取。
毕竟大唐军队不缺强壮军士,但缺读书人,读过书的人打起仗来更有头脑,总结归纳知识面更广。
第二就是比划身体素质,分为长跑十公里、举重两项测试,再加多一项特别的负重跑。
长跑胜出者,表示身体心肺功能好,耐力好,对于高原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
举重的重量越大越好,表示举重重量大,将来高原作战经常缺乏畜力,得人身自背装备和物资,
负重跑也针对高原情况,毕竟能够负重长途行军,对于高原作战极有好处。
三项测试之后,得出总成绩,以高分者录取,谁都无话可说。
再到骑射、步战,请来左卫军官主持比试,一场场赛下来,人人皆称说简直与武举有得比!
冯小宝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让人无话可说。
“等你们上到高原,你们就会知道我们现在的测试不过是小儿科!”他对落选诸人如是说。
考试分两场,一场是推荐来的人员;二场是冯小宝请兵部找来的大非川兵败后失陷、阵亡官兵的子弟。
招募他们入读军校,声明给他们一个机会,将来为父辈、兄弟报仇雪恨!
古人以孝治国,有仇不报非君子,是以人人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三大项测试。
当然,对于他们标准尺度相对放松,毕竟他们不象推荐人员身体素质好和有较强的武力值。
除开前两部分的人员,再有第三部分,那就是通湟县地区、鄯州民众、凉州唐家和高原原住民,他们比起中原地区的百姓更加适应高原气候,是山地师当仁不让的主力!
因此冯小宝大通河军校第一期正选人员为三百七十五人,其中第三部分民众占了五分之三强,其余五分之一是各处推荐人选,五分之一是大非川阵亡官兵子弟。
再有预科(少年军校)一百二十三人,大部分是大非川阵亡官兵子弟!
至于教官,冯小宝自任校长(山长)、杨成献、程伯喜分为骑兵学堂先生、步兵学堂先生,郭省三担任工程兵学堂山长,政治学堂则是陈恩佐为先生,另选聘各处教官。
如此人员配备充足,大队开到了大通河边地区,配合工程兵,平整土地,搭建营房,准备开学。(。)
第二四十节 第一山地师()
随着冯小宝与兵部职方司郎中农亦仁共同拉下彩球,“敕建大通军校”的金字招牌闪闪生辉!
皇帝御笔,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原告设想为大通河军校,但朝廷显然想得更为深远,遂将大通河三字减少了“河”字。
同一天下午,“第一山地师”也挂牌宣布成立。
从此,四百九十八名学员在大通军校开始了他们的学习。
军校草创,一切简陋,铺草为席,地为沙盘。
没有教材,从洛阳运来了孙子兵法,冯小宝亲自将他翻译成为了白话文,其实有许多是他后世在网络上的归纳总结,内容易懂好学,实例由其他人来补充,相比起初生涩的古籍,现在编写的教材更切合实际。
没有教具,那就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例如攻城用的冲车、云梯、井栏等,都是学员们在工匠的帮助下,自行建造而成。
他们甚至还自行筑起了一座土城(由奴隶协助),演练城池攻守技术。
至于骑射、步战更是训练得如鱼得水,每天的小队战不断,军官们的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冯小宝的工作重点显然是他的山地步兵师,他收拢了高原附近的居民数千,编成队伍,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训练。
组建该师就是在山地上对吐蕃作战,因此该师的体力训练成为重中之重。
耐力、爆发力的训练接二连三,持续加强。
对部队官兵的体魄、意志有严格要求,主讲“顽强的毅力、健壮的体力、持久的耐力。”
全年训练2000小时以上!
初期的站军姿在太阳下暴晒,一晒就是一天!
之后长跑、负重长跑和爆发力训练,让官兵们叫苦连天。
体能训练,山道5公里长跑训练,别的步兵需要的时间是山地师的一倍以上!
爬山训练,从海拔3000米的山脚到4800米的山峰,一个队伍普通需时3。5小时即可到达。
普通的步兵需要的时间同样是翻倍。
野营拉练,在3000米的丛林中每人负重重量达40多公斤,平均速度达6公里,最快的有10公里,堪称高原奇迹。
他们的素质在经过训练后,胜过了吐蕃人!
身体素质如作俯卧撑,一鼓作气做100个不喘粗气,举40多公斤重的铜锤连续50下,不在话下。
山地师的官兵有这么好的素质,消耗大,吃得非常好!
肉干、奶酪、面粉给军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面包/胡饼/栗米任吃,肉干、奶酪丰盛,供给量比冯小宝的命根子骑兵还要多!
这么多的吃食,自然让官兵们
冯小宝往山地师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身作则,亲自训练。
如此,任何监视他的人、心怀叵测(想夺其军)的人统统傻了眼睛。
没有谁能够作得比他更好,他的毅力无比坚定、体力和耐力更是傲视群雄,无人可比!
短短一个月,他就在五千人的山地师里树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令行禁止,一呼百应。
任何人都不要想着能够与冯小宝比,他意志无比强大,明明有机会大过地主老财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生活,却妻妾不多,光顾军事。。。这点就让郝处俊深表怀疑,说他志向远大,想要造反!(类似的是常凯申时期,他有个手下极清廉,导致常凯申的特务机关极为怀疑他,说他是共/党/分/子,宾果,特务们没说错!)
郝处俊同样也没有说错!
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冯小宝在后世,“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什么没见识过,什么没玩过,现在有机会让他一登大位,还不拼尽吃奶的力气去准备造反!
山地师的训练刻苦,他的大通军校学员同样刻苦,五个月后,学员们加入山地师,尽皆担任军官!
有兵有官,山地师成形,他们的合练偏向实战,即一队防守、一队进攻,然后再倒回来。
如今大唐和吐蕃不打仗,两国民间往来不断,冯小宝伸出他的触角,即组建商队,贩运丝绸、茶叶和通湟县特产…西海酒,这酒烈度大,呛鼻刺喉,最受吐蕃人欢迎,因此冯小宝的商队深入吐蕃内地,睁着一副副雪亮的眼睛,探究吐蕃的地形、驻军情报和战法!
那时期并无什么反间,只要你作得不出格,例如你跑到别人军营前晃当,拿出纸笔来记录,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来理会你。
冯小宝参谋部的情报资料不断充实,对吐蕃的了解更加深入,预备未来之战。
山地师当然有它的绝活:他们的兵器使用了弯刀,使用的长长唐刀并不利于步战,因此改为弯刀;广泛地使用了角弓(骑兵弓)而不是步兵的长弓,再有各种过山河的套索、护具,攻打山垒时常用到火油罐。
山地师普遍装备了“双节棍”,这玩艺儿来自冯小宝的新罗姬妾金英淑,这妞生猛啊,使用的双节棍只有冯小宝才能够将她降伏。
她给冯小宝用“大肚法”彻底收拢。。。她生下冯小宝的孩子,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还将双节棍棍法和盘托出。
可想而知,短兵相接时一手持盾,一手持双节棍,威力难挡!
杨成献则将他姬妾洪小水的“飞石”贡献出来,洪小水原为女贼,一手飞石打得豪迈的英雄们鸡飞狗跳,非同小可!
后来洪小水归了杨成献,飞石也给大伙儿熟识。
至于程伯喜,传授了三板斧半,用于快速作战。
山地师的辅助装备不差,他们有睡袋、吊床和绑腿,再有铅笔、指南针、望远镜、滑雪板、杀熊刀等等,在野外生存、作战能力非常强!
他们受过专业的野外训练,能够在野外找到食物
一支军队除了装备精良和强壮的身体,军魂更是重要。
冯小宝的的军队里,大量正能量的军歌嘹亮,入伍之后,军队只得一种语言,那就是汉语!
忠君爱国思想教育让任何怀疑他的人都无法挑剔,冯小玉是天天说月月讲,军人们都知道自己是大唐皇帝的军刀,皇帝挥向哪,他们就打到哪!
嗯,忠于皇帝这么做冯小宝白费心思了?
要是皇帝是冯小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