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了!”崔千寻亮出条子来,原来是刘仁轨邀他明日过府一叙。
刘仁轨的府第位于崇仁坊,长安中央偏西位置,是贵胄们聚居地。
他乃宰相,朝廷自然得给他足够的体面,朱门庭院深深,豪奴挺胸凸肚,盛气凌人。
门外车水马龙,求见他的人络绎不绝,把街道都给堵塞了。
虽然刘仁轨并不掌握实权,可他简在帝心,说话极是有力,他说谁行谁就行,说谁不行就不行,因此上门求见者众,把门的眼睛都快高到了额顶。
不过他们见到着一群威风凛凛的穿中山装的汉子们簇拥着冯小宝过来,把门官儿眼界高明之极,立下台阶,点头哈腰,看过冯小宝名贴,哪还不知道是什么贵人到来,恭敬有加,也不向内通报,就迎了冯小宝进门。
别人看着冯小宝这么年轻,也没有什么衣着服饰表明他的身份,却给刘府门官客气地接进门去,纷纷打听他是谁。
不过听说右骁骑卫大将冯小宝时,人人都是服贴。
他可是杀了吐蕃三十五万人的新狠人,去见烧了倭倭战船四百艘,海水都映红的老狠人,当然是硬进硬出。
刘老军头不穿官袍,衣着简单地在他的书房里接见冯小宝。
书房十分温暖,使用了冯小宝推行的“暖气”,布置得典雅大方,与暴发户式的冯小宝的书房相差悬殊。
见了面,落座后,冯小宝恭维刘仁轨的书房不错,刘仁轨大笑道:“老而不死谓之贼,我是一个老贼,当然偷得别人布置书房的本事,等你老了,比我更胜一筹,毕竟你可是文宗!”
“不敢,还得多向相公学习!”冯小宝汗颜道,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向来多以谦虚,不明所以的唐人齐口称赞他,以之为美。
“好吧!”刘仁轨是军人本色,也不拐弯抹角地道:“你不愿入薛家也就算了,想入崔家是不可能的,只有京兆韦氏可入了!”
崔家是大唐的第一世家,对大唐政局有强大的影响力,统领兵权的冯小宝加入崔家,那是如虎添翼!
至于京兆韦氏,刘仁轨取过摆在桌上的一本族谱,乃京兆韦氏送上的族谱!
京兆韦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区很有影响,民间有俗语“城南韦杜,离天尺五“。(距离天只有尺五,形容其家族权势惊人)
“京兆堂“韦氏有祖训和族谱记载:韦姓是韩姓改来,颇有来历。
公元前196年春天,钟室发难,吕后下令夷韩信三族。(开国皇帝刘邦与大功臣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金(铁器)不杀,吕后遂在钟室用竹剑杀了韩信)
韩信家客楚中尉屠中少年萧美匿其三岁幼子,相国萧何怜之,修书遣客(蒯彻、萧美)携韩信幼子至南越赵佗处,曰:“此淮阴侯子,公善视之,使得以不绝其祀!”
南越武帝赵佗素仰韩信之威名,重萧何之情义,同意抚养韩信幼子。为免于刘邦察觉和中原产生矛盾,赵佗于是改韩信子韩姓取右边一半为韦姓;赵佗抚养韩信子至十九岁时(公元前180年)封其为土夷长。是为岭南韦氏。
唐朝李渊夺取天下后,621年便令李靖平定了岭南;这时候岭南韦氏世袭显赫大首领家族韦厥为首领,率领家族千余口归附了唐朝,韦厥向唐朝皇帝申明了家族身世,并且带领唐军平定了十万大山(广西合浦一带),后代多以“京兆堂“为望。
进入隋唐,韦氏家族政治、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人才辈出。
仅就其中一支韦氏来讲:
韦冲,隋朝时期曾任民部尚书、营州总管。
韦挺,雍州万年人。隋民部尚书韦冲之子,历任尚书右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太常寺卿、象州刺史,封扶阳县男。
韦待价: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父韦挺,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参与大非川之战后改为左千牛卫将军,扶阳侯加多三百户。
他的妻子也有来历,李氏,江夏王李道宗之女。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出将入相,为大唐打下江山立上诺大功劳,他的另一个女儿,名叫李雪雁,被封为文成公主!
因此韦待价与高宗、武则天同辈,冯小宝想让他(韦)叫他(冯)为叔那是一个天大笑话。
听刘仁轨讲述完京兆韦氏的历史,冯小宝才知道原来汉朝开国大将韩信是韦氏的始祖,出身高贵,真要改姓韦氏,就可以娶大唐最尊贵的公主啦!
门当户内,方为良配。
”你可改姓韦,取名嗯,你与韦扶阳(待价)是一族,可认他为叔!”刘仁轨从容道,然后给冯小宝细细思虑名字。
见冯小宝一笑,刘仁轨灵机一动曰:“可取名为韦一笑!”
冯小宝眼直!
“又或者是韦小宝!”
冯小宝眼眨眨。
“二选一,你看哪个好?”刘仁轨呵呵笑问道。(。)
第三八九节 冯小宝改名韦曦()
冯小宝对老军头刘仁轨刮目相看,不要小瞧古人,他们可以给你编出你想象不出的名字!
前有曹操高呼:“**,吾命休矣!”
后有刘仁轨笑问:”你想叫韦一笑还是韦小宝?”
二选一,冯小宝什么都不选,因为韦一笑是吸人血的青翼蝠王,而韦小宝奉旨沟女妻妾众多,真要如此,即使李六娘没意见(这几乎不可能),她老娘可是个连女婿都敢饿死的狠角色,知道你乱搞一气,那就饿死你去!
要不就让你进宫当寺人,侍候李六娘,从此永不分离!
武mm说到做到的!看看另一历史位面上她做过些什么?
高宗为太平公主选中丈夫便是薛绍。这位驸马的父亲是大将军,母亲城阳公主则是唐高宗的亲姐姐。对这位驸马武则天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可是对薛绍的嫂子们颇有微词,嫌薛绍两位嫂子成氏、萧氏出身不高,说:“怎么能让我女儿和乡下婆娘做妯娌呢?”便要下令薛家休掉成氏和萧氏。后来有人打圆场说,萧氏是兰陵萧氏,也是和皇家结过几次亲的家族。武则天才算罢休。
饿死了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
将最得宠女儿许给武攸暨,为了让她改嫁成功,而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
冯小宝对于万恶的封建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越是了解,越是知道恐惧,那可是不经审判就可以灭族的恐怖年代!
貌似冯小宝不怎么满意这二个名字,刘仁轨问道:“你想取什么名字呢?”
“取个有意义的生僻字吧!”
顺应他的要求,“就叫做韦晞(念xi)!”刘仁轨为冯小宝取了新姓名,解释道:“晞者,破晓也,东方已晞,给大地带来希望!”
刘仁轨对于冯小宝寄予厚望,但他没想到冯小宝取生僻字,是立足未来,布局未来:他不想因为将来当他登基为帝时,子民们要避讳他的名字,如用常用字,造成太大的影响。
走一步,看三步,大将本色也!
就在仪凤四年(六七九)的春节前,朝廷上下都在传诵着一个重大的消息:
攻吐蕃大将、进封为右骁骑卫大将军的冯小宝改祖归宗,原来他是京兆韦氏的子孙,始祖乃汉初三杰的韩信之子。
从此,韦小宝正式改名为韦晞。
天皇天后欣然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其后代韦晞破吐蕃,军功彪炳,威武之至,有乃祖雄风!”
遂赐韦晞穿紫袍,腰圈玉带、佩金鱼袋;(原无)
爵位进封为河湟子(爵),食邑五百户;(原为嵩阳县男,食邑百户)
武职事官为右骁骑卫大将军(正三品),武散官为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怀化郎将)(原为宣节校尉(正八品上));文官职事官又从正四品下的下州刺史级别升为正四品上的中州刺史,文散官升为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原为从九品下的“将仕郎”)。
给力!
韦晞看着升官的诏书,只能摇头感慨。
得娶公主,之前降下的职衔尽数反弹,他打下大非川,因功升为右骁骑卫大将军,武散官为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文官职事官是正四品上的中州刺史级别;散官则是从六品上的奉议郎,县男封爵二百户。
瞧瞧,现在做起了大夫和更进一步的宁远将军,杀敌三十五万都不如娶个公主!
这就是娶公主带来的一步登天,他才二十五岁!
至于穿紫袍,佩金鱼袋,则官服分别颜色,从唐代开始是: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须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
紫袍金鱼袋是四品以上的待遇,另赐玉带,那是三品以上的待遇。
恩宠之重,只为了让韦晞能够配上太平公主!
反正韦晞非常牛掰就是了,热得烫手,拜客不绝于路。
他的朋友们蜂拥而来,大奴隶主米尼米和栗特巨商康采恩,珠宝巨商栗特人胡必成,加上之前冯小宝微末时助他起家的黄老板,高八郎、三家超级药商有胡商抹末业、商人王炎亮,方朔之等,给他送上厚礼:永兴坊的一座大宅作为他在长安城里的新家。
永兴坊位于崇仁坊旁边,崇仁坊地处长安中央偏西,是贵胄们聚居地,你有钱也买不到那里的宅子,退而求其次,永兴坊的一座大宅院给他的朋友们送给了他,配齐家具和侍从,从此他在长安安下家来。
“哈哈哈!想不到大将军你居然是我的侄子,大将军,叫声叔叔来听听!”大堂内,左千牛卫将军韦待价笑得合不拢嘴道。
“你这人哪,怎么可以这样调笑晞儿呢!”他的夫人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