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有这等事情发生,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中大奖,嗯,朝干夕死也值了!
而且必定在老公韦晞与她之间的关系打入楔子,会破除她与韦晞的深厚有如一人的感情。
怎么样报复也会于事无补,因此太平公主只作正式的拜会,出入到哪里都带着她的军队!
不与信不过的人作深交,她们更不可能成为她的闺蜜。
与臣属的女眷在一起,那她是上级,谁都在她面前规行矩步,无甚意思。
只有上官婉儿,大家都与韦晞的关系亲密,且上官婉儿的资质超好,可作闺蜜。
一来二往,双方关系变得亲密无比,讲起了悄悄知心话,相互交换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太平公主觉得都有点糊涂了,她对上官婉儿道:“我真搞不明白,先是我与唐甜,再就是我与你,都成了好朋友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去玩宫心计、宅斗吗?”
上官婉儿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道:“斗给谁看?”
“这倒也是哦!”太平公主点头道。
她们共同的老公韦晞远在西方打拼,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斗争的话,斗赢了又如何?反正老公不在身边!
“还有啊,我们的事务多,都知道这些事情是有意义的事,有时间宅斗,不如把时间去处置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上!”
“当我们把事情做起来,哪来什么精力了去宅斗了?就象老公说过,把士兵给操/得上床无力的话,他想造反都难!所以你我一向喜欢以工代赈,灾民们干活换取吃的,我们既收到利益,他们也无力去闹事。”上官婉儿是才女,说得头头是道。
“很对!很对!”太平公主不住地点头道。
于是,双人行开开心心,太平公主这次回朝,以放松为主,兼理关内产业事务,梳理关外生意,日子充实得很。
武则天始终没有问她对朝政事务的看法,太平公主也乐得不作任何的表态。
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除开她亲娘,谁都奈何不得她了。
……
她没做什么,武家人自然开心无比,没拆他们的台嘛。
否则以她被武则天信任的程度,她说一句顶别人说十句。
而她不作表态,却急坏了朝中的一些有心人,崔千寻夜来家中迎来一位客人。
“吉琐来拜?”崔千寻诧异地问家人道。
第七八九节 吉琐心思()
吉琐是个酷吏,使用酷吏对付他的政敌和武则天需要他对付的人,但他是个非主流的,聪明的酷吏。
说他非注流,他不与来俊臣等人沆瀣一气,相互勾结,而是自成体系。
他聪明,他知道历朝历代,酷吏不可持久,不会有好下场。
因此他想方设法地去支持太子李旦,寄希望将来李旦的登基,将他从酷吏行列中摘出来,从而洗白自己。
由于他酷吏的伪装,他是李旦阵营里不多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大臣,为李旦前途乃至于小命而奔走。(普通大臣不敢挨近李旦,以防武则天的忌)
……
“吉公,请进!”崔千寻在二堂台阶下迎接了吉琐的到来道。
“崔公,请!”吉琐致谢道。
双方登阶进堂,分宾主坐下,自有俏婢送上香茗。
崔千寻微笑道:“粗陋地方,经常不回来住,怠慢了!”
怠慢?
吉琐站起来,观看中堂墙上挂着的《朱雀大街众生图》,上面画尽了长安朱雀大街上的城市面貌,显示朱雀大道的繁荣,人物写实,栩栩如生,几乎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前奏。
这是一副巨作,有两个含义,一是它非常大,有上五米之长(高为30厘米),是难得的长画卷。二是它的落款,赫然是阎立本!
曾为右相,与当时左相姜恪(韦晞的伯乐)齐名,号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骋丹青”,乃一等一的书画大家,在画坛上的地位等同于军界里韦晞的位置!
以崔千寻的地位不可能找来的是伪作,必是真迹。
竟能够弄到这幅画,崔千寻端的是神通广大了!
再有旁边的题字,有的狂放不羁,有的锋芒毕露,多是“小钟”大作,令人赞为观止。
小钟者,钟绍京也,字可大,兴国县人,是汉之太傅钟繇的后代,与其祖钟繇均为大书法家,钟繇称为大钟,钟绍京为小钟,字写得好,尤精小楷,遒劲有法,堪称一绝。
他的大作同样千金难寻,等闲也弄不来,让吉琐啧啧称赞。
崔千寻心中得意,他乃大族世家崔氏的旁支,属于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人物,年轻时他被人看不起,他投靠了当时并不出名的韦晞,岂料他押对了宝,韦晞强势升级,他是个念旧情的人,崔千寻跟着发达,抖起来了。
“你这堂上的书画价值,在东市都可以弄上几个店铺了!”吉琐闷声道。
长安东市的店铺,等同于现代的广东上下九、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城隍庙的店铺,那可是会下金蛋的鸡,财源滚滚而来。
崔千寻嘿嘿笑着,伸手道:“请坐!”
双方再度坐下,吉琐品茶,又是惊叹!
这可是进上的好茶,不是一般人能够喝得到的。
作为韦晞的近臣,分到一点好茶很正常,吉琐说好,又让崔千寻小小得意了一番。
“以你的收入,不可能买得到这些书画,怎么,西域的收入真的是这么可观吗?”吉琐以控究的目光看着崔千寻道。
“往西域的人都有两份收入,一份是朝廷给的,另一份是两府给的,叫做边疆建设费!另外,象这我样级别的文官,还有股份可拿!”崔千寻说出了大家都羡慕的西域收入情况。
因此崔千寻收入清白,专心做事得了。
西征大业,是大伙儿攥着自家脑袋跟随韦晞和太平公主去做事,韦晞岂能不作回报!
跟随韦晞,让崔千寻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驸马爷和公主真是大度啊!”吉琐感慨地道。
“没错,驸马爷说过西征不是他两公婆的事业,而是大家的事业!”崔千寻深有体会地道。
韦晞和太平公主的产业不少,属于行业垄断产业,但他们敢于把股份分给重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融入了他的事业中。
他给出的是钱,收获的是人心!
……
堂上崔千寻与吉琐扯了一通西征之事,说起韦晞进攻那是气吞万里如虎,现在的战事是西(征)军对里海边往南,到达纳马克湖、伊斯法罕(波斯中部地区)和阿巴丹(波斯湾)一线将近2千里的战线上大打出手!
吉琐一是要凑崔千寻的兴,二为想了解西征情况,遂听崔千寻在那里大谈特谈。
“……其实胡人不是天性邪恶,你想想啊,突骑施人几十万人,我们将他们降服,我们在他们那里建立了城镇村落,他们的工农商业都建立起来,说的都是汉语、起的都是汉名,我们将他们照顾得好好的,为驸马打仗的人得到良好的收入,而公主则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结果,世间已无突骑施,彻底消亡!”
崔千寻作个手段,激昂地道:“我们两府在管辖的地方普及了五年义务教育!”
“所有的小孩子在七岁时入读官学,不去读书的,其父母都是犯法!读五年书,集体住宿的孩子,官府包三餐,不住宿的则官府包中餐!要是他们(孩子)提出申请,官府也包他们三餐!”
如此大手笔,吉琐惊叹道:“那得花多少钱哪?!”
“钱确实花了不少,不过我们的成本比较低,因为我们的粮食还有肉类生产多,两府说了,花点钱,未来就在他们手里了!”崔千寻得意洋洋地道。
正是如此!集体住宿的孩子,官府包三餐,一些贫困家庭,给减轻了家庭负担,怎么不对官府感激涕零,而他们的孩子,在韦晞和太平公主的教育下成长,就象“长在红旗下”的孩子一个样,怎么不拥戴他们的政权!
吉琐听得是叹为观止,不由地思绪一转,想起了自家的主子李旦!
他虽为天潢贵胄,地位高高在上,却为朝廷、百姓黎民做了多少好事和实事?给天下带来了多少的好处?
缩在深宫中,囿于他/妈/的淫威,什么话不敢说,什么事不敢做,终日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
不怕差,就怕比!现在驸马韦晞一路西征,为国家开疆拓土,增添无上光彩。
而太平公主勤于内政,所辖区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众归心!
崔千寻告诉吉琐,两府订立有“五年计划”,每年工业、农业和商业都要有一定的升势,道路要延伸,民生工程要做到,例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医院、学堂、寺院建设等等,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干起来就是热火朝天,完成后大家喜洋洋!
突然间,吉琐的脑海里浮起了一个过去根本不会想象的念头:“难道太平公主继位,比太子(李旦)更好?!”
第七九十节 大臣们心思()
这个念头越来越大,几乎占据了他脑海深处。
以致于他离开崔府时,对于崔千寻打过包票,说武家人即使有人拜相,也断不会回复武承嗣时的一手遮天的情况,都不用到太平公主出手的说法,本是他来的主要目的也是心不在焉。
吉琐有此想法不出奇。
这些年来,太平公主深耕关外,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
驸马韦晞天纵之才,行政能力其实让各路大佬心知肚明,但他这人超级懒惰,且心思放在打仗上。
内政之事交由太平公主通盘处理,那么太平公主的能力又如何?
仅一个宣抚胡人,教化胡人民心的大功业,就让许多的大官们望尘莫及。
关外的胡人,以惊人的速度被汉化,十年间,他们丢弃了过去的风俗习惯、忘记了自己原本姓名(话说回来,很多胡人都是无姓名的)、说着流利的汉话,起的是汉人姓名百家姓,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