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宠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云渚心中却是感慨,哎只要是从这几张字画中随便拿一个回二十一世纪去,别说的发家致富;身价过亿都是有可能的,眼前这些画,可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朱厚照却是悠哉悠哉的品着茶;在一旁翘着二郎腿;一副吃瓜群众看戏的神情。

    夏云渚顿了顿,才拱手一辑道:“先生的字画;确实是一等一的上品;今日我二人慕名前来;本也就是冲着先生的字画而来的。只是今日我二人另一份小私心;不知先生是否感兴趣;能听我二人一言?”

    唐寅抿了一口茶,淡然道:“这世间纷纷扰扰;在下已无其他的念想,二位公子若是想从伯虎这里寻些旁的;还恕在下有心无力。”

    夏云渚心中明了;明代士人向来是以气节闻名于后世的,像唐寅这样,历经波折,科考舞弊案被冤,本有状元之才,到头来却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而后又被宁王欺骗,换做何人,怕是此刻都已心如死灰了吧。

    可再看看一旁的小桃笙,聪明伶俐又可爱,她小小年纪,本不该承受这些痛苦,如若他父亲与杨慎一样,高中状元,登朝拜相,她此刻在京城,应当是风光无限的贵女,众多世家公子所追逐的对象。

    夏云渚转了转桌上的茶杯,淡然道:“士农工商,像先生这样清高的读书人,眼中瞧不上我等这样的生意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先生要明白一点,如今这世道变了,自当今圣上下令广开海禁,兴办钱庄以来,如今国家的政策,在一点点偏向于我们这些生意人。先生的眼光如若放的长远些,自是应该清楚,沿海一带的商人因为开了海禁,这几年来可谓赚的是盆满钵盈。实不相瞒,我与我这兄弟刚刚南下广州归来,如今广州港附近的商人,那可是富的流油。先生之才,如若只是委身于这桃花坞中,着实是太过屈才了些,我二人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请先生出山,帮我二人去打理生意罢了。”

    唐寅听罢这话,沉思了片刻,再抬首看了看乖巧的女儿,一句话未说,只是起身,从容地打开了一个木匣子,从中取出了一个木牌,抱在怀里不肯撒手。

    小桃笙见状,忙快步走上前去,抱住了父亲,父女俩一同抱着那木牌,低声抽泣着。

    朱厚照看到此情此景,好像想起了什么,想当年他也干过同样的事情,被许氏一通臭骂,方才大梦初醒。

    在来苏州之前,他便遣过锦衣卫暗中去调查过唐寅的背景,原来这唐寅在科考舞弊案之后断了仕途,回到苏州,却不曾想被自己的妻子背叛出卖,无奈之下,只得出妻。

    生活愈发的艰难,唐寅为了麻痹自己,流连于花街柳巷,在青楼中认识了官妓沈九娘。

    当时唐寅非常没落,三餐不济。但九娘却是十分敬重这位才子,为了使唐寅能有个良好的绘画环境,她把妆阁收拾得十分整齐,唐寅作画时,九娘总是给他洗砚,调色,铺纸,唐寅有了这个好伴侣,画艺愈见精到。九娘见唐寅不把她当作官妓看待,心中便愈发的敬重于他。天长日久,两人产生了爱情,成了夫妇。又过了两年,九娘生了个女儿,便是帝后二人在酒家见到的小桃笙了。

    那年苏州水灾,唐寅的卖画生涯愈发的艰难了,有时连柴米钱也无着落。贤惠的九娘一人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她四处寻人打听介绍,去做粗杂工活,为了养家,她从早忙到晚,身兼几份工。九娘终因操劳过度而病倒,大夫告诉唐寅,九娘已经病入膏肓,他已无力回天,唐寅听了这番话,禁不住泪如雨下,从此便在九娘榻前尽力服侍,无心于诗画。

    九娘临终前,紧紧握着唐寅的手,说道:“承你不弃,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于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

    九娘病逝后,唐寅十分悲痛,常常借酒消愁,这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也难以工作,故而生活十分穷困,常常借钱生活。

    小桃笙年纪轻轻,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这也是为何帝后会在酒家看到那样一幕的前因后果。

    朱厚照想到这里,便放下手中茶盏,起身缓步走到那对父女面前,拍了拍唐寅的肩膀,叹道:“曾几何时,我也因为深爱之人不幸离世,抱着她的牌位不肯撒手,那段时日,我刚经历了丧父之痛,母亲心中只想着舅舅,根本不愿理会我,这世上唯一懂我知我的人又那样去了,我一度以为,自己的天要塌了。”

    唐寅抬首,用袖子抹了抹泪眼,疑惑地看了他半晌,方才启唇:“想不到公子年纪轻轻,竟然也经历过此等生离死别。”

    朱厚照淡然地笑了笑:“斯人已逝,但她们的在天之灵,怕是不愿看到先生如此一蹶不振。不瞒先生说,自当今圣上开了海禁,我与我兄弟与外国人做起了生意之后,多少个日日夜夜,在绵延数万里的大海之上,望着满天繁星,感叹着已经逝去的故人,化作星海中的一点,在天上看着我们,希望我们能振作起来,真正为这天下人有一番作为。”

    唐寅抹着泪,叹道:“公子说的倒是轻巧,只是唐寅没了功名,还谈何为天下人,有一番作为啊”

    站在一旁的夏云渚却是忍不住插话:“先生一心只想着功名,却没有将眼光放向世界,这也是当今圣上,与你们这些读书人,最大的不同。”

    唐寅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面前这两位年轻的公子,以他们的言行举止而看,他们的思维,怕是早凌驾于这世人之上了,此二人,绝不是这世间的凡夫俗子。

    唐寅拱手行了一礼:“愿闻两位公子其详。”

    夏云渚淡然一笑,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递到唐寅手中:“毕竟做生意人,确实不如做官来的体面,先生再好好想想。在下夏云渚,我夏家在南京城西有座老宅,如若哪天先生想通了,就来南京寻我兄弟二人,我兄弟二人,自会将先生当上宾款待,绝对不会为难先生的。”

    唐寅握着手中玉佩,痴痴地看了看两人,嘴里喃喃道:“这这”

    朱厚照却是豁达,他拍了拍唐寅的肩膀,疏阔而笑:“先生不必现在就给我兄弟答复,但小弟还想劝先生一句,夫人的在天之灵,怕是不希望看到先生如此颓废下去。如今时候也不早了,我与我兄弟就不叨扰先生了,先生哪日想通了,随时可来南京寻我兄弟。”

    二人说罢,便拱手行礼,飘然而去,只剩下唐寅呆呆而立,望着帝后二人离去的背影久久说不出话来。

    *

    帝后从唐府出来,牵手漫步在桃林之中,夏云渚侧首看着男人的侧脸,莞尔一笑:“没想到你居然那么会劝人,你说的那些,是你从哪里编出来的?”

    朱厚照看着微风桃树下,她娇俏的模样,不禁伸手刮了下她圆润的鼻尖,笑道:“你当我真是编的啊?岳母大人居然没与你讲过,我在你房里抱着你的牌位痛哭流涕,被她大骂一顿的事情?”

    夏云渚转身而立,站在他面前,环过他的腰,将头轻轻靠在他胸膛上,软语道:“人家是真的不知道这事,人家知道你心里有我,你对人家这么好,人家又不是傻子。”

    朱厚照抚着她的背,感叹道:“娘子,我很想,很想一直这样跟你在一起,一想到京城那个牢笼,我便浑身不自在,咱们垣儿都快十三了,等再过几年,他十七八的时候,能扛得起朝局之时,我就退位,去当太上皇算了,那样咱们就可以亲自带着船队,去新大陆了。”

    夏云渚抬首,看着他的眼,伸手去抚他的脸颊,笑道:“夫君说什么都好,只是这次回京之后,咱们要抓紧培养垣儿处理朝政的能力了,将来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也希望他能扛的起来,不要被那些文臣阁老们处处掣肘。”

    朱厚照看着她的眼,语气温柔道:“娘子,等咱们去南京拜过太…祖爷之后,便起身回京去,好吗?”

    夏云渚咬了咬下唇,重重点了点头,随后又倚在他胸前,久久不愿撒手。

    一阵风起,满树桃花纷纷掉落,似飞舞的蝶,又似纷飞的雪,美丽缠绵。

    *

    帝后二人从苏州启程北上,终于到了此次南巡的最后一站,南京。

    帝后久不归京,身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十分着急上火,堆积成山的奏章此刻正在南京行宫等着正德,正德一只脚刚一跨进屋,就被几十摞堆成山的奏章吓的下巴都快掉了,忙后退了一步,夏云渚上前一步扶住了他,这才没摔倒在地。

    “哎有些人啊,看看,这就是有些人逃避工作的下场。”夏云渚在后,不怀好意的酸道。

    正德忙对左右吩咐道:“快!快马加鞭回报内阁,不要再往南京送奏章了,另外命太子监国,与内阁共议朝事。”

    夏云渚听罢这话,忙上前一步,劝道:“夫君,不行吧,垣儿还太小,他才十三岁。”

    朱厚照倒是故意想趁此机会历练下儿子:“他都十三岁了,你还这么溺爱他,小心被你宠坏了,将来担不起大事,人家英宗八岁就登基了,垣儿十三,已经不小了。”

    夏云渚却是委屈地撇了撇嘴:“莫要拿我儿子和英宗比,你莫不是也想他受奸人蛊惑,被外敌俘虏,搞的国破家亡?”

    朱厚照白了她一眼:“呸呸呸,夏云渚,你就不能念着我儿子点好?他也是时候该历练历练了,你就别操心此事了,咱们在南京还有不少事做呢,去孝陵祭祖,去大报恩寺祭拜一二,去夏家祖宅拜会老夫人,还要去牛首山狩猎,你不是总念叨着,秦淮河两岸比山塘街繁华多了吗,咱们得好好逛一逛,还有去玄武湖乘画舫。不过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得先把这些奏章看了,你一半我一半,我可警告你,你可别想逃,把活都给我一个人做啊!”

    “行行行,知道了!”夏云渚莞尔一笑,拉着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