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宠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慎抬首,看了一眼父亲,语气坚决道:“儿子只想先考取功名,立业之后再成家,这也有错吗?”

    杨廷和拂袖叹道:“好好好,你用功名做借口,为父无话可说,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当着全家人和皇上的面,你那是什么态度?”

    杨慎却是一点都不肯退让:“儿子不明白,父亲所指的是什么,儿子以学业为重,就算是天子,他也应该体谅,儿子考取功名,就是为了报效大明,皇上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他便是枉为一国之君!”

    “啪!”杨廷和重重一甩,打的杨慎耳边嗡嗡作响。

    “老爷,你做什么?那夏姑娘,当初不是你招来的吗?咱们儿子有什么错,你要下这么重的手!”杨夫人一把抱过儿子护住,哭诉道。

    杨廷和身子颤抖着,恨铁不成钢的劝道:“你啊你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夏姑娘,那是皇后,咱们这辈子,都别想觊觎人家了。”

    杨夫人抬着泪眼:“老爷,恕我替咱们儿子说句公道话,这人是你招来的,她们夏家,本也就是个小门小户,别说是做正妻,就是留在身边做个侍妾,那又能怎样?可你非得让那夏姑娘去参加选秀,这是你自己亲手剪断的姻缘,赖不到咱们儿子身上!”

    杨廷和深叹了一口气:“此事别再说了,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多少这里面的内情?这朝堂之事,我与你说不清楚,总之此事木已成舟,你就别在里面瞎搅和了,皇上那天晚上的态度,你也看见了,为了慎儿将来的仕途考虑,你赶紧去给他寻个媳妇吧,这事若是再耽搁下去,对谁都不好”

    *

    到了四月初,天气已经越来越暖和,朗空下的北京城,处处流泻着明媚盎然的春光。正德三年的科举殿试便是在这样的四月开始了,人们翘首以盼的状元郎,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礼部尚书如今已换成了刘机,这会正与正德禀报着:“皇上,如今这贡士们已经都在奉天殿中候着了,就等皇上去亲自主持这殿试呢!”

    穿着一身赭黄色龙袍的年轻皇帝,冲着身后的小太监眨了眨眼睛,小太监躬身一辑,便迎着皇帝往奉天殿去了。

    “难得见你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好笑!”那小太监伏在正德耳边嘀咕了两句。

    “我怎么就不正经了!我平日里处理朝政,兢兢业业,怎么到你那里,就不正经了!”小皇帝回头白了他一眼,面上微微有些许佯装的怒气。

    “行行行,你最正经,这还不成吗?”身后的小太监没好气儿的笑了笑,却也不再言语。

    一行人走到奉天殿,正德坐到御座上,挥了挥手,礼部的官员便宣着众位贡士进殿了。

    小太监左顾右盼的看了两眼,但见杨慎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公服,与众位贡士站在一起,尤其显得气度不凡,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正德回头瞥了小太监一眼,干咳了一声,继而低声斥道:“真不该带你来这种地方,看够了没?看够了没!你是存心想让我掉到醋缸里,是不是?”

    假扮小太监的夏云渚撇了撇嘴:“小气鬼!”

    待众人坐定之后,正德才正了正身,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们都是大明未来的希望,今日朕便想问问你们,制曰创业以武,守成以文,昔人有是说也。然兵农一致,文武同方,其用果有异乎?文武之分始于何时,兵农之制起于何代?文治举而武功成,天下兵民相卫相养于无事之天,以保我国家久安长治之业。宜如何而可?子大夫志于世用,方策士之日,不暇以微辞隐义为问,姑举其切于时者,其为朕陈之。”

    杨慎等一众贡士坐到了长几前的蒲团上,桌案上摆着文房四宝,礼部的官员们走上前来,对几位贡士宣道:“请众位贡士作答吧。”

    站在皇帝身后的夏云渚,听到这个问题,却是心中一悸,她自己的夫君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了,正德心中到底还是对武事过于热衷,他欲要着手改革军制,已不是一天两天的想法了,这会趁着殿试,他倒也是在试探着众人对如今国家军制体制到底有什么看法。

    杨慎倒是一心扑到了答题上,并未在意皇帝身后到底站了什么人,他仔细回味了几番正德刚刚所言之问,在旁人都拿起笔来细细作答的时候,他却思虑再三,方才下笔。

    一众贡士答完题后,便由礼部的官员亲自上来收了卷子,待呈给皇帝之后,众人叩谢了圣恩,方才得归。

    就在这欲要叩首起身的瞬间,杨慎抬头,突然看见御座之后,蒲扇下阴影之处,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唯唯诺诺的站在那里,她虽然穿着一身太监的衣服,却是即便化成灰,他都无法忘记之人。

    夏云渚与他目光相会,轻轻颔首点了点头,樱唇微动,再一瞬间,便避开了他炽热的目光。

    到了偏殿,帝后二人便一同读起了卷子,只是这卷子都是密封好的,也不知是何人所做罢了,帝后二人边看边议论着,竟不知不觉间,看到了深夜。

    “这批贡士中,确实是有几个文采出众,文风犀利之人,夫君觉得呢?”夏云渚用手杵着下巴,痴痴的看着自己男人认真阅卷的神情,心中不觉一动,他认真起来的样子,可真是迷人。

    “恩,确实是有那么几个可以选拔进翰林院的人才,也不知道那个佛朗机准备的怎么样了,在翰林院中设立一个专门翻译与交流的机构,确实是个明智之举,咱们要想与佛朗机人做生意,可不能在语言方面,吃了大亏,到时候被他们骗去银子,都不知道是怎么骗的”朱厚照并未放下手中试卷,只是边看边说着。

    “夫君”

    “嗯?”

    “你认真起来的样子,好让我心动”夏云渚双手托腮,一双杏眼有意无意的撩拨了几下。

    “只是认真的时候吗?”朱厚照挑眉,目光炽热的灼了她一眼。

    “恩恩不认真的时候,更让我心动”夏云渚往前挪了挪,心中砰砰直跳。

    “你过来”

    “啊?”

    “过来”

    “哦”

    夏云渚起身,乖乖往他面前蹭了蹭,不曾想一把被他揽过,按倒在榻上。

    她想挣扎,却也抵不住他俯身贴上来的唇。她轻轻闭上双眼,温从地回应他的吻,此刻尽是温情缠绵。

    “皇上,老夫”李东阳在外屋看卷子看到兴头上,正好发现了一篇策论,写的极其精彩,不由自主便朗声笑了起来,赶紧拿来欲要与正德分享,没想到一掀门帘,竟看到皇帝强吻一个小太监。

    正德忙起身理了理衣角,揽住李东阳的肩膀尴尬一笑:“李阁老这么晚了,还没走啊!”

    李东阳回头瞟了一眼那小太监,又看了一眼正德,再瞟了一眼那小太监,心中暗暗叹道,幸亏还没老眼昏花到那个程度,那小太监明明是皇后假扮的便尴尬的举着手中试卷笑了笑:“啊哈哈哈,啊那个老夫的心脏还稳得住稳得住”

    正德拍了拍李东阳的肩膀,撇撇嘴,语气正经的说了句:“今日麻烦李阁老太晚了,李阁老身体要紧,朕这就派人,送李阁老回家,明日早朝,朕允了你迟到半个时辰,怎么样?”

    李东阳边往外走,便将手中试卷塞到正德手中:“承蒙皇上对老臣的厚爱,那老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这份试卷,写的实则精彩,皇上若是得了空,还是细细品读一番吧。”

    正德接过试卷,看着李东阳暧昧的眼神,只得深叹了一口气:“学生知道了,李阁老放心,早点回去休息吧”

    *

    殿试两天后,皇帝于奉天殿召见新科中举的进士们,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于长安左门外,然后与王公大臣们一起进奉天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和名次。

    此刻大家的心情都已经是紧张的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杨慎亦是在这其中。当金殿传胪之时,杨慎静静地调整自己的呼吸使自己慢慢放松下来,礼部的官员此刻已经开始揭榜,他静静地听着那决定了进士们寒窗苦读几余载的最后审判,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当他听到礼部官员大声地传唱道:“第一甲赐进士及第,探花,邹守益;榜眼,余本;”时,他此刻只觉心跳已经不能自已,这状元郎的头衔究竟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呢?正当他思绪万千翻涌之时,那礼部的官员已经传唱道:“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杨慎!”

    礼部的官员此时已经走到了他到面前,拱手一辑道:“杨状元郎,皇上在金銮殿等着呢,您这就领着诸位进士拜谢皇恩吧!”

    待众人跨入金銮殿的那一刹那,状元郎却目光急切的往御座后面瞧了瞧,只是今日,却不得见那人的身影,此刻如果她也在这金銮殿中,与他一同分享这一刻的喜悦,该有多好

    御座上的正德看着杨慎此刻的神情,却是得意一笑:“状元郎,你那句‘援史融经,敷陈弘剀’可是深得朕心啊,李阁老说你什么来着?哦对,‘海涵地负,大放厥词。’”

    “多谢圣上赞许,臣不敢当。”杨慎心中微动,却只是按捺住的自己,躬身行了一礼。

    待到拜谢了皇恩之后,便是张挂皇榜之时,状元郎带领着其他进士们到长安左门外的龙棚内观看张贴金榜。待观榜结束后,新科状元郎杨慎便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蟒袍,手捧钦点皇圣诏,足跨金鞍朱鬃马,后面跟着榜眼,探花和新进士一行,顺天府的官员们用伞盖仪从护送着,走过天街,以示皇恩。

    正德此刻已换了便装,拉着夏云渚出了西华门,挤进了长安左街看热闹的人群中。

    朱厚照在后面拽了拽自己媳妇儿:“哎喂你!还说我是小心眼吗?小心眼有我这样的吗,竟然亲自点了情敌当状元郎!”

    夏云渚回首白了他一眼:“你要是不选他,那你更小心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