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那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才想出了一个“人工智能”、“人工智慧”来代替。
过去出现过的MS机种,似乎只要冠上钢弹两字,就一定很强似的……至少,外观上看起来很强。所以这次角木兄设计的S钢弹……(伊欧塔)钢弹(注4)也是,给人很强的第一印象。只不过,光是这样就太薄弱了,所以在连载时才又突然冒出了个ALICE,当时是因为无计可施才作这样的设定。我心想,既然负责驾驶的不是新人类,那就必须另外找个理由让钢弹变强才行。
浅野:总之,不再像过去那样,翻翻型录,比比性能数据,就断言哪一架最强。
高桥:这样一路发展下去,到了Special Edition版(注5)时,ALICE的人格就渐渐被突显出来了。
在连载的时期,因为要考虑模型月刊的型态,所以只能把描写焦点摆在表层,而且每一回都得出现MS,因此现在看来,连载稿像是一堆战斗所串接起来的。
浅野:高桥兄算是将ALICE培育成AI的幕后黑手吧,运用了许多事件,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创造“她”的个性。
高桥:结果弄出了个“第三性”。
角木。浅野:啊哈哈哈!(笑)
角木:说得妙(笑)。
高桥:所以在最后“拗”的很辛苦呀,不让她变成第三性,而把她变成超越男女性别的菩萨,多了点佛教味道(笑)。
角木。浅野:啊哈哈哈哈!(笑)
高桥:因为是讨论人工智能,所以不可避免地一定会遇到性格塑造的问题。相对的,小林诚先生(注6)的手法是把新人类放进试管里,那样更难“拗”了(笑)。
浅野:那个啊,在国外SF界早已经探讨过了,就是那个叫什么的,呃……安。玛凯弗莉(注7)吧?
角木:嗯……让她变成弥勒菩萨、未来神佛来拯救纷乱人世也并无不可。因为神佛看尽人间疾苦,所以眼神才会那么忧郁吧。可是,如果像是湿婆神哪样,最好的救赎就是杀光人类呢?故事最后面,ALICE不是微笑着杀死了乔许吗。所以说ALICE的慈爱已经超越人类,不是我们平庸之辈可以理解的了。我掰得还好吧(笑)?
浅野:哇哈哈哈哈(笑)。
高桥:追根究底,新人类毕竟也是人,由人类来导引人类,这个理念一直让我相当抗拒。
角木:尤其是“逆袭的夏亚(注8)”之中,阿姆罗最后一段话简直像是黑柳彻子的口吻。
浅野:的确有点那种味道。
角木:就好像要大家都不再使用免洗筷,而要随身携带自己专用的碗筷似的。
高桥:那样就太过空泛理想化了,好像在说“有危机的不是地球,而是人类”,简直像在附和影山民夫(注9)的理念,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人类必须进化为新人类,然后由新人类引领人类进化,这是富野先生的基调。但这也在无形间制造了一个缺口,显示钢弹之所以强大不一定是因为新人类,也可以构筑其它的理由来让它强大,ALICE就是其中之一。
角木:ALICE的地位是颇堪玩味的,也值得深入加以探讨。
ALlCE的未来
角木:高桥兄为了写ALICE,在AI方面作了不少研究吧。在高桥兄的钢弹世界观里,一开始的RX…78是学习型电脑,到了Z钢弹则进化为生化感测介面,最终达到了ALICE的人工智慧。可是在现实中,AI的进步程度究竟如何呢?
高桥:这个嘛……硬要界定出三者的差异程度是有些困难啦……
角木:一般的分工专职电脑称不上是智能吧?而学习型电脑充其量只有自行发展程式码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自我认知可言。但是,故事中ALICE显然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当然啦,也可能是獠的母亲……
高桥:预设了这样的程式是吗?
角木:可能是软体程式,也可能是硬体设备吧,总之,必定在一开始便预测ALICE会萌生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所以才需要“赤郡猫”对吧?唉,好难甜,算啦(笑)。
浅野:不过好玩的是,为什么没有人把ALlCE和HAL9000(注10)联想在一起?
角木:或许是因为ALICE太人性化了吧?而且还设定为女人。
浅野:要说服你还真难啊(笑),我怕待会儿聊不下去啰。
高桥:其实在电脑发展史上,这些都是必然会面对的问题。不过,单就“前哨战”的故事来说,我的目的只是希望创造出一架会自我进化的战斗用电脑,不过,并不是一般科幻电影中常见到的那种会跟驾驶员对话的电脑。
角木:利用音波的震幅来辨识语音是吗。
高桥:是的,其实这是比较人性化的介面,人机沟通起来也容易的多,只需要说出指令就行了,好比说有些卡通里会出现“飞弹、发射!”之类的台词(笑)
角木:就像“雷兹纳(注11)”那样。
浅野:重点是驾驶可以将座机视为有人格的伙伴,不中再去解释为什么要采要这样的行动、为什么现在该这么做……。如果电脑发觉指令有误,可以马上提醒“哎呀,不可以,现在不可以发射飞弹。”对不?
高桥:这还只是理论而已,我并不认为实际战斗时需要用到语音沟通,甚至,我还怕语音系统会制造误会。
角木:但是F—15(注12)已经开始运用类似科技了。
高桥:哦?是吗?
浅野:啊,难道说被敌机飞弹锁定时,会发出“危险啊!”的警告声?
角木:不是这样的(笑),只有用在飞行员输入指令,好比说之前提到的“发射飞弹!”或是“改用机炮”之类的命令——浅野:喔喔,很像那个“用俄语来思考!(注13)”嘛。
角木:相当近似了。
高桥:我还是觉得,语音功能在实战中派不上太大用场。
角木:那是技术层面能不能克服的问题吧?
高桥:呃……
角木:要实用化真有那么困难吗?
高桥:毕竟现今的技术还太不成熟了。
角木:但那是以现在眼光来看,到了下个世纪,会有多大进步还未可知——高桥:我的立论基础在于,军事科技向来对精准度要求极高,语音输入很容易产生错误,所以不会被列入军事科技。
角木:我倒不觉得。我认为科技进步的空间还很大,虽然我也不信“科学万能”那一套。当科技遇到瓶颈时,就是精神文明抬头的时机,两者相辅相成之下,科技只会进步,而不会倒退。所以我认为语音沟通是绝对可行的。
高桥:至少,现在民用科技已经充分使用这门技术了,这是事实。
角木:高桥兄想表现的,是战场上的极限、极致状态吗?
高桥:因此用视线来下指令绝对比用嘴说来得更好。
角木:原来如此,是用视线来代替语音输入。不过,这是富野先生小说中从来没涉及过的领域吧。
浅野:真的没提过吗?
角木:没有。
高桥:富野先生的小说中没提过这类操控科技,他对电脑提得不多。
角木:应该说根本不提。
机械人科技的合理性?
角木:“Wabot(注14)”也是单眼设计呢。
浅野:Wabot是什么?
高桥:那是早稻田(Waseda)大学开发的机械人(Robot),所以简称为Wabot。浅野:喔喔,所以把前面改成WA啊,是单眼的机器人吗?
角木:对,而且据说那个教授似乎很“迷恋”单眼机器人。
浅野:怎么说?
角木:他以前说过,单眼才像机器人(笑)。
浅野:难道他有“独眼龙情结”(笑)?哎呀,这不就跟科幻小说里的怪博士一样了吗。根本是“吉翁尼克工业”嘛(笑)。
高桥:很正点喔,以前连15度的坡都爬不上去,现在却发展出了会弹钢琴的机械人,而且是自己看谱喔。
角木:这就是进步啊。
高桥:要是再继续研发出会拉提琴的、会弹竖琴的机械人,组织一支机械人乐团,就可以巡回表演赚钱啦(笑)。至少,可以贴补一下研究经费嘛(笑)。
浅野:那多浪费啊(笑)。
高桥:机械人开发的工作本来就吃力不讨好啊,因为到目前为止,都是花下去的钱太多,回收的利益太少。毕竟还不到实用化阶段嘛。
角木:所以距离“钢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笑)。
我们特有的“前哨战”理论浅野: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在这次创作《前哨战》的过程中,诸位寄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角木:对我而言,加入制作群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我本身是个死忠钢弹迷。我这次的工作主要是就军事面、科技面、当然还包括高桥兄提过的政治面、以及考证等等做一些补强作业……其实早在十年前(译注:指钢弹0079时),我就早有这样的构想,现在只是把当年的心愿加以完成罢了。身为钢弹迷之一,实在对“Ζ钢弹”之后的松散作品,感到有点……
浅野:十年的包袱实在是太沉重了。
角木:说的也是。
浅野:毕竟这是富野先生、松崎先生(注16)原创的东西,一开始已经设定好了最初的环境,所以之后的钢弹制作者,都不可避免地要遵循这样的轨道……
角木:不论是创意还是整合性,都一再地消耗过去留下来的遗产,并没有真正地加以延伸、发展。
浅野:所以你希望能够对钢弹加一把推力……
角木:也就是继承已有的,并且加以扩张。就发展性来看,如果把钢弹的演进绘画成曲线图,用最简单的算数级数来推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一直线往右上方走,而不应该在中途就往下坠,我们的工作也就是想办法让这条线保持升力。
可是,“Ζ钢弹”尽管有那么多的利基,而且是“一年战争”后最早推出的新作,却没有搭在上升的延长线上,让人觉得是硬凑出来的故事。
浅野:所谓的延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