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会造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局面,只好就地风餐露宿了。所以,走北道的镖师们都在传授徒弟的时候,教授其“三会一不”的技能,慢慢地成了一种规矩,因为不懂得“三会一不”,还真走不了北道的镖。
三会首先就是得会搭炉灶。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地,路遇风霜还是雪雨,镖师们都得会因地制宜、因天制宜地搭起一个大炉灶,埋锅做饭;其二就是会修鞋。旅途之中如果鞋子发生了问题,是很烦人的,所以出远门的人要备有新鞋,但是新鞋上脚别扭三天,因此镖师们都得会修鞋,以保自己的脚不受委屈,得到很好的休息备战;三是会理发。一路之上风尘仆仆,胡子头发乱成一团,过城镇村屯时,免不了要去拜访地方势力,如果一副狼狈的样子,就容易被人看轻了,所以镖师要理过发以后再前往。理发刮脸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气宇轩昂地前往会晤地方头面人物,一者不跌份,二者也显示镖局的气派。
“三会”之外,还有“一不”。这“一不”就是不洗脸。口外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凌厉的风一吹,像刀子一样就把脸给割破了。所以在北道走镖的过程中,“洗脸”和“到家”是同义语,年轻的镖师欣然说“明天该洗脸了”,也就是明天该到家了。
客镖三忌
走镖有时保护的不是财货,而是旅客,因此被称之为“客镖”。想来保客镖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吧?你想啊,镖是活的,匪徒来了可以跟着镖师跑,安全的时候大家唠唠嗑,打发一下旅途的寂寞,多好啊!可是实际上保客镖并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要知道能雇用镖师护驾的旅客肯定不是平民百姓,这些旅客大多是上下任的官员,或是迁居及回籍探亲的富商大贾。他们不是有权,就是有钱,或是二者兼备于一身,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雇请镖师护驾都是携带眷属、携带钱财的阔主,是贼人算计偷袭的对象,不但目标大,而且行动不方便,所以保客镖比保货镖还要难,不但不能丢镖。而且还要给大人、小姐、老爷、太太们以诸多方面的安全感。
保客镖有“三忌”的规矩。
第一忌是忌问囊中何物,只问一旦发生意外时,哪件行李是必保之物。因为财聚于身德失于心,旧社会发财的人,发的多是不义之财,最怕露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怕“曝光”。为商者害怕“曝光”后树大招风,为官者怕“曝光”后御史闻风参奏。
第二忌是忌同雇主“宝眷”接触。高官富贾大多是三妻四妾,平日家居,金屋藏娇,最怕戴绿帽子,甚至男仆人都不许进入二门。但是旅途之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均无法回避镖师,所以心中总有些异样之感。因此镖师只和男主人一人打交道,这样一是可以让大人、老爷们放心;二是也避免太太、小姐提出些不好解决的问题,造成不愉快。
第三忌是中途“讨赏”。因为中途讨赏往往被视为敲诈勒索,即使是意外之事开口借钱也会被认为是企图“讹一笔”。一般来说平安到达终点后,雇主总会酬劳镖师一宴,并给些赏银,这就是镖师的外快。
如果违反这三忌,往往会带来一些不愉快,影响镖局以后的生意。况且雇主都是有钱有势之辈,即便是下任的官,凭三寸官帖,仍然可以给镖师些颜色看看。所以三忌之道,实为走客镖的路规。
镖局的规矩不是什么人定的,而是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的,既代表了镖局的利益,也代表了镖师的利益,同时也包含着雇主的利益,可以说是十几代镖师用血的教训写成的经验总结,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得到了自觉的贯彻执行,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逐渐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标准。维护这些规矩的思想基础是镖师的武德之道,执行这些制度的外在力量是群体的凝聚力,持之以恒的原因是这些规矩和镖师是浑然一体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上诸行各业,无不有其行规。这些行业规矩,既具有行业习惯的功能,也是该行业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清至民初,中国镖局的诸多规矩,主要表现在陆路行程走镖、水路行程走镖、途中宿店离店以及护院保镖等当行行事的操作方面。
保镖行业是颇具武林及江湖文化色彩的特别行当。虽如此,亦自然产生并传承着独具本行业特点的各种行业规矩。在具有行业规矩这一点上,并不例外或“特别”。纵览镖局规矩,其突出的行业特征,是以防御夺镖为核心内容。换言之,所有的镖局规矩都是围绕着保镖活动而形成和操作的。这一点,恰也是诸行行业规矩的客观性、实用性、行业性等基本属性之所在。
第七章镖局利益
镖局利益
一个镖局成立后,它究竟是怎么赚钱的、能赚多少钱呢?镖师又能拿到多少薪水和红利呢?
在这一章里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镖局真正的利益所在。
严格地说,镖局是以出卖镖师的劳动力获得利益的。在商业经营的过程中,有很多种投资方法和资产评估,以实际的货物、经营场地、资金等投入的叫做有形资产,或者叫固定资产;另一种是以劳动力、生产技术、专利、产权、管理能力、知识财富等投入的,叫做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不固定性,会根据时间的推移,产品的更新换代、知识的老化、劳动力的离开、丧失、死亡等因素而失去价值。
镖师就属于无形资产投资。镖师的无形资产投资还表现在劳动技能上,这种劳动技能是一般劳动者所不能具有的,这种技能具有攻击力和防御力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才有了他的被需要性。被需要性实际上就是市场的需要,当某一种产品具有了被需要性,那这种产品也有具有了商业的价值。
其次就是镖师的声望和声誉,这也是无形资产中的一部分,这就相当于现代商业的品牌。品牌也是一种资本,随着市场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品牌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高。一个在武林驰名威震四海的镖师,也有着很高的商业价值,有名气大的镖师坐镇的镖局,生意肯定也非常兴隆。
镖局除了依靠镖师获得利润之外,就是借路途方便,熟知各种商品的行情,搞第二产业,进行捎、帮、带,获得一些主产业之外的额外收入,以补贴起庞大的开支和损耗,这里的损耗无非是失镖后对雇主的赔偿和对伤亡镖师的补偿。
镖礼
镖局是对客户实行有偿服务的,其所收取的报酬名为“”。可是既然是报酬为什么不叫报酬、工资、薪水而叫“镖礼”呢?镖礼又是怎样收取的呢?
据曲彦斌先生考证,现由有三:
首先是镖师从业者主要是武术师,武行素以尚义轻财、仗义行侠等江湖义气为美德,若直言“镖价”、“镖钱”则似有悖武德。
其次,镖局赖以换取收益的,不是传统概念中的一般商品,而是镖师的武功及其江湖经验,是一种颇具风险的工作,有时甚至丢命,是玩命的行当,索收“玩命钱”又如何估价呢?
其三,镖师拚命为客户保镖,虽系雇佣关系,但客户受惠于镖师自当以礼相待。但是,既然受人恩惠岂有不回报之理,镖局也是一种“买卖”家。因此,客户以“镖礼”酬谢,当然是最得体的了,既表示了对武行传统的敬重,又作了实际的回报。至于“镖礼”一说,实质上就是银两、钱币。在中国传统馈赠礼俗中,直接以金银等货币形式相赠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今都如此。所以,径直以货币作为“镖礼”,也是合情合理的事。这说明,将镖价称为“镖礼”,既是镖局的自尊自重,也是客户对镖局的尊重。
关于“镖礼”的收取比例,极少有文献可考,多属随时议价。据了解,清代末年,北京一些镖局为官府护送饷银的镖礼,一般是一百万两银子收取五万两,即5%;为商号兼带汇款,一般是大约每十两银子付五钱报酬,即5%,也是“逢百抽五”的利益原则。虽然前者系大宗买卖,但是风险太大,自然收取无法降低;而后者虽然多属兼捎,但是买卖小,镖礼取价比例就没有太大的分别了。
当然,镖礼的收取没有一个硬性的死规定,一般都是看所押之镖的难易程度,包括镖路的远近、危险系数以及物品或者人物的贵贱等,一般情况下最低是“逢千抽五”、最高不会超过逢百抽五的极限。
短暂的肥镖
也许镖局注定是撑不着饿不死的行当,所以大凡是利润比较丰厚的买卖,总是和镖局擦肩而过,好景不长。
就拿汇款这项业务来说,当镖局发现了这项利润丰厚的业务不久,晋商就发明了票号,并且晋商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十分迅速地把这种类似银行汇款的业务推广到全国,甚至海外,那么镖局这种小本的汇款业务,很快就被票号取代了。
票号产生初期,曾给镖局带来了一段辉煌,那就是为票号押送银两。因为票号本身都是商人出身,和镖局来往密切,他们不但请镖局押送货物,还请镖局的镖师护院、坐店,在票号出现以后,镖局就承担了押送票号周转资金的业务。当然镖礼同样也是逢百抽五的高额运费。作为精于计算利润的票号,为什么会出这么高的价钱请镖局运送银两呢?最主要的一点还是镖局和票号签有合同,倘若“丢”了“镖银”,镖局能按照合同价赔偿。
票号为镖局带来了几年的兴隆之后,随着自己资金的逐步雄厚,不再需要周转资金,就逐渐抛弃了伙伴,但是票号度过了自己年仅七八岁的寿命之后,也和镖局一样败落了。
我们前面还说过镖局的另一项利润丰厚的买卖——押皇杠。饷银因为数目巨大,并且同样是按照逢百抽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