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金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贵人盖别院,征了他家的土地,没了活路儿,这才带着孩子进城里找活儿干。已经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两夫妻对工钱要求得很低,就是要求主家能让他们的孩子李福上学。就是这点小小的要求,也没有雇主愿意满足,一直到遇到青筝。

    小院子有三间正房,外带着左右耳房,正好够两家人住。还能剩下两间仓房。

    别的青筝没着急,先让莫大叔跟老李在院子里给大黄搭了个舒服的窝。大黄特别通人性,也不用拴着它,自己就知道看家护院的。

    有人做伴了,青筝心里有了点底。让莫大叔跟老李陪着,到了十里之外的一家特别大的首饰铺子,卖了好几金戒指加上几条金项链,才换了二百两银。

    这就是她以后过日子的本钱了。

    这时代,能做什么呢?一个单身女人,能做什么呢?只能从点心铺子开始了。

    好在,游轮上的那些年,青筝为了打法无聊时光学会的技能中,就有厨艺这一项。中西菜式,面点全都没问题。

    刚开始,从小做起吧。莫大娘厨娘出身,也能帮上忙。李嫂子手艺不行,但是有一把子力气,和面可以呀。

    青筝没用太长时间考虑,就决定了卖馅饼,荤素两样儿馅儿的。在街上走了两天,看了各家馒头铺子,也有馅饼的,按着市场,给自家的馅饼定了价,素馅儿的一文钱一个,肉馅儿的五文钱两个。比别家的贵一点点。但是并不离谱。

    游轮上储存了大量的食物,足够上万人食用一周不用靠岸的,米面什么的,都是成顿计的。

    为了打响名头,青筝每天用游轮上的面做出来二十个精面儿馅饼,五文钱一个。还特意买了磨盘,在家里把外面买来的粗面再精磨一遍。

    调馅的调味料当然是游轮空间里的,不然怎么能体现出来特色呢!

    再用上植物油那么一烙,出来的成品自然就是不一样了。

    好吃到什么程度呢?头锅的十个试验品,李福一个人就吃了六个,还咬到了手指头。哈哈

    青筝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其实作法很简单,谁都可以作,连并不擅长厨艺的李嫂子看过一遍都学会了,别说是做了几十年厨娘的莫大婶了,一看就知道什么回事儿。

    最重要的部分,就在馅儿上。她自己完全按照青筝的手法拌的馅儿,不加上青筝特意准备的“秘制调味料”,味道就怎么都不会。按照青筝所说的比例加上她的调味料,马上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了。

    秘方,向来是每一家作坊的终极手段和最高机密,很多时候,甚至是传男不女,传媳不传女的。因此,对于青筝的秘方,莫、李两家人都没有半点的疑惑。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青筝得到的某一个独门秘技。

    不得不说,有时候,古代人们的思想,朴实得让人震动。

    最开始的时候,青筝没有店面,不是她不想租店面,是她进京城的时间还太短了,根本对京城的地面儿还不了解。莫家婶子倒是知道哪里是最繁华的街道,可是一时哪里那么巧就刚好有店面呢。在伢行挂了号,青筝的团圆饼店就从走街串巷的叫卖开始了。

    青筝当然没有亲自出去叫卖,不过是准备了两个担子,一个担子前后两个筐里各放上五十个馋饼。老李太老实了,青筝怕他卖不出去,就让莫大叔跟他一起,莫大叔好歹也是在官宦人家锻炼过很多年的老人儿,街面儿上的事,总是比刚离了庄稼地的老李强上许多的。

    剩下的担子,莫婶子一个人就担走了。本来青筝还想让李嫂子帮她的帮,她说不用,这么点儿东西,哪还用得上两个人。挑起来就走了。

    李福已经被青筝送去对街的私垫里读书了,白天不在家。剩下李嫂子留在家里,就帮着青筝和面,准备明天的份量。面要提前发好了,第二天做的馋饼才更好吃的。

    要么说,生意头脑这个事情,真的是天赋呢。在这个事儿上,人跟人,真是不能比。

    “莫婶子,您这么快就卖完了一百个馋饼啊?”没过两个时辰呢,中午饭都没吃呢,莫婶子就挑着空担子回来了。交给青筝一百七十五文钱。一个子儿不差。

    “那还不快的呀!这是没有货了,就是再有一百个,也能卖出去呀。你们猜猜,是谁把咱的馋饼买去了?”莫婶子眼角飞扬,一边儿收拾着食担,一边儿跟青筝还有李嫂子闲聊。

    “您是送去以前熟悉的府里了吧?”青筝转瞬就想明白了,莫婶子以前是范府的管事,范府搬走后,留在京城的可不止他们一家。再有,谁还没有个交际圈子呢,厨娘的交际圈子,当然也就是厨娘了。

第5章 状元不如狗(5)【捉虫】() 
“娘子真是聪明,一猜就中。我可不就是直接去找了以前的老姐妹儿嘛,还给两个闺女的府上送去一些,让他们尝尝。儿子的酒楼远了点儿,我打算明天送去试试,如果反应好,那以后,我就往各个酒楼送。”莫婶子说起来,头头是道的。

    人才呀!

    “婶子,你这都是有人情在里面的,自己搭钱了吧?今儿这钱你先拿着,只当是试吃了。不能让您老人家赔上啊。”青筝一听就明白了,走人情,不说全部都是送出去的吧,肯定得有一部分是送的,莫婶子为了交给她全额的馅儿饼钱,肯定自己搭钱了。她立马就把莫婶子刚交给她的铜钱还回去了。

    “娘子,你这是干什么。送也是我自己愿意的,只当是我买来给姐妹们的零嘴儿了。哪能让您出钱呢。”莫婶子说什么也不收。

    “收着吧,别撕吧了。我是主家,我说了算。”青筝最后还是强行把钱给了莫婶子。

    这时候的人们,是没有午饭这一说的,一天就是两餐,早饭跟晚饭,能吃起一日三餐的,那就是富裕人家了。

    青筝可没那个规矩,她自己的身子且得养着呢,再说了,两餐也不符合养生规律。所以,她的家里,是三餐制的。老李跟莫大叔两个,也是带着中午饭走的。

    吃过午饭,莫婶子也一起帮着忙活。

    “对了,娘子,今儿个我卖馅儿饼的时候看,还是肉馅儿的卖得更好。明天咱们多做点儿肉馅儿的吧?我明天往酒楼送,能去酒楼的客人,肯定也不差这三文五文的。”莫婶子给青筝反馈信息。

    “好啊。那您去隔壁王家说一声,明天让再多送二十斤猪肉过来吧。”青筝从善如流。

    因为周围住着的都是买卖人家,青筝连每天出去买菜都不用,直接让邻居们送过来就行,有一个固定的大客户,高兴还来不及,邻居们也非常乐意接她的这个生意。隔着两家住着的王家就是卖肉的,提前告诉一声第二天要多少肉,要什么样的就行,方便的很。

    午后太阳刚偏西,莫大叔跟老李也回来了。

    灵动人有灵运办法,这笨人就有笨办法。莫大叔两人没有莫婶子那样的脑子,没想到要送去给熟人开拓市场。他们两个就是用最原始的叫卖,但是呢,他们也知道要去繁华的,人多的地方去卖,还专挑饭馆酒楼的附近卖,或是走吃食多的街面儿。

    大半天下来,一百个馅儿饼也卖出去了。

    “主家,明天我再跟老李一天,我看就差不多了,回头儿再做一副担子,我自己能担一挑子了!还能再添一份收入。明儿咱得多做点儿了,刚才好多中午买了馅儿饼的人都来找我们再买呢,原本素馅儿的卖得快,后来素馅儿的卖完了,剩下的肉馅儿的,也都被回头客儿买去了。咱这馅儿饼是真好吃,也就不差那三五文钱了。”莫大叔的反馈信息跟莫婶子的差不多。

    于是,当天晚上,几个人贪了好大的黑,和了五面个馋饼的面出来。

    没睡上两个时辰,早早的就起来剁馋儿,包,烙。

    真的是个辛苦活儿。

    这一回,每个担子装了两百个馅饼走的。莫婶子要去酒楼,莫大叔跟老李两个,青筝特意交待了,让他们从昨天走过的地方再走一遍。把回头客的钱先赚到手再说。

    家里还留了一百个。不为别的,昨天莫婶子可是说了家里地址的,就是防着今儿个莫婶子开发新市场去了,昨天送出去的那些人家等不到她,再找到家里来。

    果然,青筝的先见之明还是很正确的。莫婶子他们前脚刚走,就有下人打扮的小伙子过来买馅儿饼。说是大理寺少卿家的,家里的小少爷昨儿个看身边的书童吃馅儿饼,闻着香味,跟着尝了一口,就放不下了。今儿个就是下人来买。一下子就买走了十个肉馅儿的,十个素馅儿的。

    这年头儿的大户人家,规矩可是不少,少爷小姐们一般哪里会吃下人们吃的东西,估计那少爷应该是年纪不大,还没到了阶级观念那么清晰的年龄,再一个,又是贴身的书童,亲近程度别人肯定是不能比的。没说听,就是那样,也不过就是尝了一口嘛!

    刚送走了这个,陆陆续续的就没断了人。

    莫大叔跟老李今天回来的比莫婶子还早呢,感觉刚出去,不大一会儿就回来了。两脸懵逼的带着傻乐进的门。

    “主家,俺们俩人都没走出去一条街,刚一露面儿,就喊了一声儿,就让人给围上了,这家五个那家十个的就给包圆儿了,俺俩连口水都没喝上,就卖完了。”莫大叔乐呵呵的,还带着点儿都不相信是真事儿的迷茫。

    他正说着话呢,外面又来了买饼的,青筝就找了个桌子,放在门口,支起了馅儿饼摊子。正好莫大叔跟老李回来,就在门口看摊子了。还剩下二十多个馅饼儿,用不上两刻钟也就卖完了。

    这边儿正收拾桌子呢,莫婶子就乐呵呵的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伙计服的年青人,和一个看着像是管事的中年男人。

    “娘子,这是我儿子山子,这位是他们酒楼的钱掌柜的。”莫婶子给青筝介绍着来人,又回头跟那位钱掌柜的说,“钱掌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