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期的内容,借着上一期引发的轰动效应,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师。
气态和气体这个概念一被提出,就引起了儒生们的广泛讨论,因为这和他们先前持有的观念完全不一样。
此时大明认同的气这个概念,更近似于另一时空近代西方提出的以太,中国古人们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质料,以精细无形且绝对连续的姿态存在,它运动不息,不生不灭,是万物互相作用的中介。
朱皇帝提出的气态,甚至还涉及到了真空。和大明时下的,虚空即气的观念是相抵触的。
而气这个概念,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朱皇帝直接提出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就让时下的人们很难接受,连自然学会的西学爱好者会员们,都有很多不认同。
不过,在接下来一系列密集的实验中,很多人都开始偏向皇帝的解释。
影响力最大的,当然还是广宁之战后不久的京师半球实验。
朱皇帝做了两个半球,直径约一尺,只比马德堡那个小一点,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京师郊外当众做了一个实验。
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有的支持皇帝,希望实验成功,更多的人则断言实验会失败。
邓玉涵等人当众把这两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接着用水银真空泵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就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邓玉涵一挥手,几个马夫牵来十匹蒙古马,在球的两边各拴四匹。邓玉涵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开拉。
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
很快,人马加倍。
一会后,“啪!”的一声巨响,两个铜半球才分开。
这一场实验,惊呆了所有人,传开之后,也有人不死心用皇帝给的装置试了试,还是得到了一样的结果。
这一实验之后,看明白了皇帝解释的人有,依旧不能理解的人也有,还有不管皇帝干啥,他们都要大喷特喷一阵的也有。
随着,很快就发生了让大明的学术圈子彻底炸了的事情。
皇帝直接用事实证明了气体的存在不说,还证明了氧气的存在,并直接电解水制取了氧气和氢气,用电火花引燃玻璃试管里的干燥氧气氢气混合物,通过无水硫酸铜,证明了水是氧气和氢气燃烧后的产物。
随着朱皇帝对各种物理和化学基本概念的厘清,基本上把五行学说彻底判了死刑。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一事实,直接就让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被动摇,有条件做实验,或者观察实验的,都不得不承认火生出了皇帝定义的水,这不免让他们的思维开始有些混乱。
朱皇帝将水定义为氢氧化合物,并趁机用水做了几个实验,提出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这几个基本概念,配合大量的实验,更是进一步把五行理论逼到了墙角。
五行理论,从来都是玄之又玄的,五行对应的事物,有时候是具体的事物,有时候是一种概念。皇帝这一回直接将各种概念明确,并拿出了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理论,以及用实验证明物质三态转化条件是温度,以及对单质、化合物和纯净物这几个重要基本概念的解释证明,让五行不管是指代具体的事物,还是一种物质状态,按照实验的事实,指向的结果都是错误。
按五行中的水指代是一种状态,那么它应该指的是液态,可所谓金生水,在皇帝的理论框架里,不过是金属受热从固态变为液态,这种液态金属,大多都是附带着高温,不可能生木。
皇帝对火解释,更是直接让五行中的火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皇帝的理论中火焰只是燃烧放热产生的发光现象,实验证明,可以生出五行理论中火的事物实在太多。
而木和土在皇帝的理论中,也被认为,都是多种物质混合的复杂化合物,并不是构成世界的单一元素,也更不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种在物理理论定义中的纯净物质,与五行理论完全不符。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植物和土壤的认识加深,更是会彻底认识到五行理论的荒谬。
同时,一系列的电学实验,也让人们震惊无比,皇帝连电都能制造,怕不是神仙。
几个青年儒生,按照皇帝的介绍,搞到了一堆的绿矾油装在一个陶瓷罐子里,插入了接上了铜丝的铜和倭铅电极,其中一人握着接上了电极的电线,手轻轻颤抖着,小心翼翼地轻触。
绿矾油也就是稀硫酸和一堆杂质的混合物,唐代就有道士折腾出来了。倭铅就是锌,大明此时已经能冶炼纯度高达99%的锌,另一时空欧洲近代的锌冶炼技术,也是从中国这儿学去的。
一次没有成功,不过很快,他就看到了细小电火花。
“居然是真的,摩擦生出的电,平日并未注意,近日一看,果真不假。这所谓电池,竟也能生出电。这是神鬼之力,还是皇上所言自然之道?”
“这一点点微末的电光,能有甚么用?如何能称神鬼之力。”
电解水的要求稍高,不过这帮儒生们折腾了好一阵,多加了几个电池组,采购了一些玻璃仪器,也算是制出了一点点的氧气和氢气。
至于皇帝那个氢氧燃烧实验,设备比较复杂,他们还搞不出来,不过单单是电解水,还有如皇帝所说的电解食盐水制取黄绿色的氯气,他们都办到了。
从马德堡半球实验开始,朱皇帝一连弄出了一串高强度的实验,直接把另一时空中学课本里,当下条件能做的实验全都在大明重复了一遍。
自从自然创刊后,京师地区的大明知识分子就觉得自己的三观在不断地被刷新。
氧气、氢气和氯气的发现,以及皇帝钦定的这一串新字,过后很快就是一大串颠覆人三观的实验。
燃烧需要氧气的事实,很快被证明。
氧气在空气中大约占五分之一的事实被证明。
铁丝在纯氧和氯气里燃烧,燃烧后生成的物质被木炭甚至氢气还原,证明了氧化还原学说。
呼吸需要氧气的事实被窒息死亡的耗子证明。
从海水里提取的新物质碘,它遇到淀粉会变蓝这一事实,证明了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后会产生淀粉,解释清楚了植物养活万物的基本原理。
巨大的玻璃罩子下的耗子,在正午的阳光下靠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救活。
这一系列的实验,第一次让人们认识到了光合作用的存在。
这一波密集的科学知识轰炸,不止动摇了无数人的三观,也为自然吸收了一批脑残粉,尽管数量并不多,还是有一些儒生选择加入自然学会。
自然学会这个东西,是由皇帝一手创立,让不少的投机者们想要加入,他们都以为能投皇帝所好,获得一个高位。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参加这个自然学会对仕途完全没有帮助,想要加入门槛也极高。
发现想投机的人多了后,皇帝甚至直接申明,加入自然学会的不得再参加科举,对学会中已经是官员的徐光启等人,也完全没有提拔重用的意思。这一下,投机的人自然就都作鸟兽散,文官们对学会的那一点点的担忧,也彻底消失。
朱皇帝很清楚,如果放开口子,这个自然学会必然会变成另一个朋党,甚至会让把持着朝政的儒生们感到巨大的威胁,对科学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目的是为当官而学习科学,对于朱皇帝来说,也没有用处,大明需要科学家,但政权本身的问题却不是科学可以解决的,另一时空孙元化在登莱巡抚任上的作为,以及徐光启那失败的晒盐法推广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
儒生们不傻,科学和心学可不是一回事,心学虽说也是异端,但好歹是儒门一脉,也没有皇帝在为其站台。皇帝亲自推广这物理之学,对于儒门来说,可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在这命令发布前,朱皇帝召见了徐光启、李之藻和孙元化等人。
讲明了自己的意思后,他便开口问道:“是否觉得朕对你等不公?”
徐光启很快答道:“雷霆雨露具是君恩,臣不敢。”
他们又不是蠢人,此时不答应,以后一样是仕途无望,反正科学知识也挺吸引他们的,有皇帝出钱让他们研究,总比回老家赋闲好。
“朕不希望你们成为少正卯,朕的良苦用心,你们应当知晓。物理之学的用处,只会越来越大。诸位不在官场上,物理之学的也一样能学以致用,报效国家。此时惟有蛰伏,才是正理。”
皇帝的警告,让在场的几位都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段时间,他们沉迷与学术,却是忘了朝堂上的诸公对这种正在飞速发展的学问的态度。
有皇帝站台,可未必是个什么好事。一个不小心,他们可是会落到泰州学派那帮作大死的那份田地。
。
第115章 47。医学发展()
随着这几期的自然出版,大明的医学发展,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当下京师里的很多医生都认同了微生物致病这个可能,只不过阴阳五行作为中医理论的一个根基,随后被否定,以及气这套说法被动摇,让许多中医都表示难以接受,就算有铁一样的事实,他们还是在找各种理由。
对于大明医学发展,朱皇帝还是十分重视的。只是发展医学这个事,一直到现在都只能说,还将长期处于起步阶段,因为朱皇帝根本找不到几个合格的医生。
高水平的中医,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家族世代相传,人家未必会鸟他这个皇帝,就算强要他们照办,他们也不一定肯用心去教,再说这帮人思维大多固化得厉害,也很难接受新的知识。
好在,大明这么大,要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