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粮食换取蝗虫果真是因为安稳人心的手段吗?
这个疑问在曹操心头种下了,并且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新意。
待到消息传到曹操这里的时候,荆州用蝗虫在官府换取粮食的事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了,更加离奇的是,不少世族大家与当地有名的粮商,不仅没有限制购买粮食,准备囤积居奇,待价而沽,反而比官府高出一斤二斤三斤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蝗虫。
更有小道消息称有人用十斤粮食收购蝗虫,诸如此类,惹得百姓争相捕捉蝗虫,用来换取粮食,填满自己的粮缸。
大灾之年,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这是荆州世家第一次见到百姓的力量,全家老小,全都加入捕捉蝗虫的大业之中,比自家奴仆还要上心,而且效率更快。
最为关键的那些世族大家为了抢夺蝗虫,直接拉粮食拉到田间地头,等待百姓抓满,便会直接收购,省的百姓还得推个鸡公车,或者背着到县城之中换取粮草。
这样世族大家不会被人截胡,百姓也节省了时间,稍加休息,便能在次加入抓捕蝗虫的大军,所过之处,除了密密麻麻的蝗虫,还有密密麻麻捕捉蝗虫的人。
今年,荆州百姓可就靠着蝗虫过活了。
经过有心人的传播,这些世家把从百姓那里收购来的蝗虫,在重新送于官府,一时之间,这些世家的名声,无论是谁都会伸出大拇指赞叹一声高义。
这点粮草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名利双收的事,自然做的更加卖力。
现在收获的是名,将来商路开通,收获的就是千百倍的利啊,焉能不努力做事,更何况这还是有竞争的,关索小将军说了,饼就那么大,不够所有人吃的,也没必要让所有人吃,谁出力越多,谁就有机会分到一块饼。
实力不济的世家与实力不济的世家两两达成攻守同盟,那些实力强横的大家族是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的,唯有结成同盟,方可有机会分到一块饼。
这场天灾被关索这么一搅和,主导荆州百姓的自救,同时也让关索看到了这些世家雄厚的财力,这点付出的粮草,在关索看来真的不算个什么,或许是自己定的价格有些低了。
既然现在黑市‘收购蝗虫’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上调,那官府也得上调一番,如此,竞争激烈,怎么能让这些世家门阀同心同德呢,必须分化他们,让他们出点血。
堆成小山的蝗虫,全部被堆放在谷场上,晒干之后,用杵捣碎,在用石磨磨碎收集起来,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
至于从扬州运来整船的蝗虫,关索也命人收下,就知道孙权会来搞事情。
尽管他们派了几十人前来换取粮草,无所谓的事。
这场兑换蝗虫的事件中,粮食几乎都是世家大族出了,百姓又不傻,有多的为啥不换多的呢,而且还方便,更何况这些世家是做善事,从百姓手里换取蝗虫在送给官府,大家互惠互利嘛。
毕竟,盐帮盘踞的地方,水贼也多嘛,从荆州返航出点什么事,自然也很正常啊!
(本章完)
第841章 曹操陨落()
荆州的蝗灾靠着关索的主意,庞统的运作,荆州世家的积极配合,百姓的自我救助,安然度过,虽然收成损失大了,但至少未曾饿死过人,这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蝗虫被碾成蝗虫粉,留作军中物资,秋收之后,为了在军中推广蝗虫,迅速让士卒接受,关索还特意用蝗虫裹些鸡蛋鸭蛋之类的,油炸之后,分配下去。
毕竟大规模养鸡养鸭,鸡蛋鸭蛋虽然不多呢,但依旧可以供养的上。
至于江东运来的蝗虫,没有几次便了无音讯了,孙权也就断了这个念头,收益完全抵不过付出,赔本的买卖,更何况自己下辖的土地,蝗灾也是不小,忙于治理,无暇顾及荆州。
在说,运送了大批蝗虫,换不到多少粮食,反而连人带船都被截了,连本都没了,还怎么玩?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逝世于邺城,曹丕继承丞相。魏王之位,手掌大权,心中分外激动,意气风发,恢复国力,走出战败阴霾,统一天下的担子就压在了自己身上。
可就在此时,青州军果然如父亲所料一样,闻父亲已故,大多擅自鼓噪离去,返回家乡。
有人建议曹丕立即派兵拦截,可贾逵力排众议,建议命令沿途郡县提供饭食,保证他们的安全,待到大势已定,在论青州军之事,曹丕准奏。
可就在此时,曹操身死,魏讽与忠于汉室的大臣和忠于袁家的人,暗地里筹划了如此久,终于等到曹操身死,政权交替之时,全国震动,将士心中慌乱,曹丕威信不足之时,在邺城发动叛乱。
争取推到曹家政权,趁着曹操未曾下葬,劈棺戮尸,方解心头之恨。
可惜声势浩大,联合众多臣子的起义军,手下士卒不多,也不够精锐,潜伏在邺城的孙权刘备细作,也趁机兴风作浪,帮助魏讽的起义军,无论如何,都是曹操势力受损,一定要放心大胆的干。
魏讽也深知起义军的军力不足,想要擒贼先擒王,一记定乾坤,可惜冲击魏王府时,手下士卒被虎卫军击败,四散开逃,叛乱之事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张泉并不敢扩算叛乱之事,只有一些心腹知道,大多士卒都是被裹挟而来,竟然冲击魏王府,心中大骇,自然败退。
时过一月,刘备孙权并无动作,曹丕开始重新划分利益蛋糕,大力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统领军事!
至于父亲生前因关索之言,而受到父亲怀疑的司马懿,在曹丕看来,司马懿绝不可能背叛自己,或者说是推翻自己的统治,司马懿是自己的心腹。
曹丕如此想,也实属正常,有些野心是随着时间慢慢滋生出来的,如同曹操一样,就比如朱元璋小时候也没想过会当皇帝啊,顶多在放牛的时候畅想一下娶了,地主家的闺女,生几个胖娃娃,如此一生,可时势造英雄,以后的机遇谁能说的清呢。
司马懿被曹丕认命为丞相长史,主持魏王的丧事,井然有序。
黄巾军解散是个诱因,引诱刘备来攻,把朝中力量迅速扭在一块,建立自己的威信,结果刘备按兵不动,曹**了就死了呗,那些谋反的人没忍住,结果这么一番布置就抓了个小虾米,实在是聊胜于无。
处理完了外患,也该处理处理内忧了。
首先是二弟曹彰,父亲身死之时,竟然敢问旁人印玺何在,你这是什么意思,手里有点兵权就想着要试试魏王这个位子,乃至天子之位?
你当初说愿为大将军的志向哪里去了,曹丕觉得有必要警告二弟一番,让他回到边疆领兵压制匈奴,莫要问这朝中之事,与你少年立下的志向不符。
曹彰解释了一下,是想要亲手交给二哥。
曹丕挥手让曹彰退下,待到父王丧事结束,便返回并州吧,我感谢大哥曹昂的奉献,可现在我是大哥,还唤我二哥,曹丕闭上眼哼了一声。
曹操葬人假冢之中,真正抬棺进去的人,也没有出来,他们都是自愿为父亲守灵殉葬的,填缝的人直接让曹丕派人给杀了,现在连他自己都不晓得父亲埋在哪里了。
如此,才是父亲当初制作七十二假冢的本意。
处理完了曹彰之事,曹丕觉得也该处理处理昔日与他争夺世子之位的三弟曹植了。
“子建!”
曹丕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的望着曹植。
“王兄!”
曹植行礼道:“今日唤我来何事?”
“我曾听人说关索夸你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此事为真?”曹丕站起身来慢悠悠的踱着步子问道。
“不过是大家喝酒之后的一句戏言罢了,若是镇国他心在诗词之道上,定是才高八斗,吾不如也。”
“哼!”曹丕转身回头漠然道:“既然如此,子建才高八斗,那便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来,若是做出,还则罢了,若是做不出,莫怪王兄追究你勾结外人之罪!”
“勾结外人?”
曹植愣在原地。
“呵呵,难不成你在小越湖掩护关索逃脱之事,忘却的一干二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七步诗?”
曹植默默念道,关索当年竟然一语成真,自己真的会拿七步诗来救命,可关索说的是反七步诗,正七步诗让自己来做,可是此等之事不应该有别人知道啊!
以关索的性子,定然不会做出如此龌龊之事,他要借曹丕之手杀了自己,完全没有必要!
难不成是我自己身边一直有曹丕埋下的钉子,监视着我的一言一行,要不然曹丕怎么会知道如此他不该知道的事情呢?
“速速道来。”曹丕冷声道:“莫要磨蹭,本王命你迈开步子,一!”
曹植从愣神之中恢复,瞪大眼睛瞧向高高在上的二哥曹丕,竟然如此逼迫于自己,莫非真的是想要逼死自己,他才真正的痛快了?
(本章完)
第842章 曹丕的设想()
曹植迈开这沉重的步子,何至于此啊!
咱们可是亲兄弟,不久前听说你逼迫三哥,让他赶紧离开邺城,前往边境,自己还好生安慰三哥曹彰,都是为国出力,二哥如此做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三哥的名头闹事!
毕竟父亲逝去不久,二哥接替王位,也需要兄弟们做表率,在背后支持他!
可眼前的一切,都在鄙夷着,这是曹植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三哥曹彰手握重兵,遭到二哥曹丕的猜忌,这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二哥他继承父亲的王位已经昭告天下,此事已经成了定论!
三哥为了避免误会,不是直接走了吗?
咱们兄弟之间无论如何也不会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