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他们并不满足在1851年取得的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权,之前迪斯累利内阁因为没有抢夺到苏伊士运河,一直怀恨在心。
法兰西与英国之间已经是面和心不和,埃及的起义却又让双方不得不假惺惺的走到了一起。因为双方都要保住自己的殖民地利益,但是也同样在这个问题上处心积虑的思考如何算计对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双方同心同德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拿破仑得找到另外一个合作的盟友,这里不同于德兰士瓦,在南非他们还有布尔人的支持。但埃及人也同样将他们视为敌人时,一个人单打独斗就没有可能了。
拿破仑怅然若失的望着墙上的地图,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需要一个盟友,一个起码能够联合起来跟大不列颠匹敌的盟友。不过现在还没有人想要直接撕破脸皮,大家都只是小心翼翼的维护欧陆帝国的那层单薄的关系。”
甘必大是知道拿破仑冒险政策的人,所以对于他的耿耿于怀有些触目惊心。毕竟拿皇一直都在致力于光复法兰西的荣耀,而政治洗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战争。
“当然不会有人想要发生战争,总统阁下。事实上不会有人想到要看到一场全面的战争,只有当矛盾无法调和之时,他们才会流露出狰狞的一面。”
甘必大劝说拿破仑在短时间内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法兰西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不再是第一,但是依旧保持着欧洲的前列。”
听到甘必大的论调,拿破仑只是微笑着摇摇头。他转过身问他,“你听过军事工业复合体的国家经济吗?”
“军事工业复合体?”
对于从拿破仑口中说出来的新名词,甘必大感到非常的奇怪,他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拿破仑解释说道,“现在各国不得不保护强大的国家军备工业,承担技术发展的大部分成本,并且使他们获利。换一句话说,他们必须保护这些工业不受狂风暴雨的袭击。这种狂风暴雨会威胁到航行在自由市场和自由竞争大海上的资本主义企业船只。现在的私人军火已经承担了将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备合约,而这个比例还在逐年的增加。战争和资本携手并进,克虏伯现在将近三万名员工,我们的绝大多数繁荣都是靠武器行业支撑起来的,那么为了要维系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各国之间终究需要依靠战争来消耗掉这些生产的杀人武器,而我们只是率先点燃了爆炸的导火索而已。”
甘必大终于意识到拿破仑所说的重点了,再回想一下现实的情景,他也同样感到毛骨悚然,哪怕德国更换了宰相和皇帝之后,他们向战争方向迈进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克虏伯的规模每一年都在扩张,他们生产的炮火数量足够点燃每一寸法国的领土。
他意识到了欧洲各国都在加快打造和完善战争机器的地步,或许五年,或许十年,就会因为一个无可调和的政治摩擦,彻底的点燃战争的导火索。
“利益联盟是暂时的,等到他们认为自己的跟盟友的实力足够达到了重新确立欧洲新秩序时,法国人也会同样的殃及池鱼,没有人可以幸免于难,与其想方设法的避免还不如尽早的早好准备,到时候才能在战争中取得先机。”
现在拿破仑先契合腓特烈三世殖民地扩张的野心,教唆德国跟英国交恶,等到了战争脚步无法阻拦的时候,他们便会联合向大不列颠宣战,击垮他建立的欧陆秩序,并且瓜分掉殖民地。
然后法国便会转过头,向曾经的对手兵戎相见。
“所以战争到底……”
拿破仑打断了甘必大的迟疑,现在法兰西最不需要的就是迟疑。他花费了众多的精力去为战争做出提前的准备,而不是在政客的犹豫不决之中丧失先机。
“欧洲的战争会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爆发,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结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法国在这场战争中站稳脚跟,并且赢得优势。甘必大总理,有些牺牲是必须的,并不是说我们能够尽力去避让就可以实现的。欧陆现在的冲突和摩擦就像是脱缰的野马,是的,脱缰的野马。”
拿破仑重点的强调了战争必然会爆发,而且还要让国防部,总参谋部尽快的拿出一套方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帝国集团在巴黎的干扰之下还没有成型,法国必须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让欧陆所有国家都对大不列颠的傲慢保持厌恶的情绪。国际权力的游戏的全球化,自动改变了英国人的处境,此前他是唯一真正具有世界性政治目标的强国,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大半时间里,欧洲在英国外交算盘上的功能便是不要出声,英国人便能在全球进行经济活动。
这是大不列颠平衡政策的精髓,不过随着全球性的工业资本主义兴起,这种赌注已经不同了,觉醒的帝国们开始向昔日的强者发起了自己的挑战。
不断涌现的殖民地冲突和危机都在提醒英国首相,他们此时辉煌只是惯性的延续,末日悄然无声的降临伦敦。
没有人会去在意埃及人的死活,在欧洲军事强国的碾压之下,这些殖民地的反抗者就跟螳臂当车的暴徒一样,被前进的铁骑碾压成碎片。
甘必大小声的说道,“但是欧洲现在都在努力的克制着,避免惨剧的发生,我们似乎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挑起战争?”
拿破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如果欧洲各国都还在畏手畏脚的话,就让我来打破这一禁忌吧。”
第二百五十五章 统一口径()
早在1877年,俾斯麦就在著名的《基辛格口述稿》中列出了和平政策的各项准则,其中最关键的那句话是:我眼前浮现的目标景象并非在任何地点开辟疆土,而是一个整体的政治局势,那个局势使得除了法国之外的所有强权国家都需要我们,并且可预防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关系组成同盟来对抗我们。
俾斯麦同时也保留了与法国携手合作的可能性,在写给他的政治老师格拉赫中的书信中强调了可能性。
“因为没有人会有办法下棋,加入棋盘上的六十四个各自中,有十六个一开始就被禁用的话。”
只是俾斯麦没想到德意志的继任者们选择了与法国合作这条路,并且将他的避让措施全盘抛之脑后包括放弃在欧洲任何形式的领土扩张,在德国境内全面压抑扩张的野心。还有必要时积极的阻止欧洲内部爆发战争,让欧洲不倒翁保持平衡的铅块。
所以德国人那边,拿破仑已经想好了说辞,现在最重要的是还是内部的问题。甘必大的论调代表了许多法国元帅内心的想法,他们准备好了向德国复仇,但是缺没有准备好进行一场世界大战的准备。所以拿破仑必须跟他们进行一场思想工作,让那些不打算支持自己的家伙们搞清楚一个基本的事实。
总参谋部的想法必须围绕着拿破仑一个人转,而不是另起炉灶。
康罗贝尔和勒伯夫已经是迟暮之人,虽然名义上依旧是法兰西军队的元帅,但是诸多大权已经旁落到新崛起的后起之秀手中,比如布朗热。虽然拿破仑对这个复仇狂没有半点的好感,现在还是法国和德国联合挑战英国霸权之时。
显然要得到这帮老家们的认可,拿破仑就需要拿出作为一个帝国领导人的身份进行施压。先搞定了内部的关系之后,他才能够稳扎稳打的联络柏林,进行双方的协商会谈。
所以当康罗贝尔,勒伯夫和勒夫洛等普法战争的元老们踏入会议室时,他们就看到拿破仑那张不是非常友好的面孔,甚至让康罗贝尔有一种凛冬将至的感觉。
自从1873年的那场冲突之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跟宿敌进行过较量。边境冲突最终也是依靠外交手段解决,而不是采取你死我活的战争。
“今天召集所有人在这里,是为了宣布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拿破仑看着周围的老一辈元帅们,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解释说道,“关于埃及的问题,我们现在很有可能跟英国人撕破脸皮,所以现在我需要在军队中达成统一的协议。因为一旦接下来,事态朝着战争方向发展之后,就没有人能够退出了。”
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异常的严肃,因为他们都知道,拿破仑接下来所说的一切都会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我们需要在这场战争中保住苏伊士运河的利益,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跟英国开战。”
和英国开战?
这个想法下了所有人一跳,因为在埃及革命爆发之时,所有人都回认为法国应该和英国联合起来对造反的本地人进行镇压,却没想到拿破仑已经准备好连英国都一并收拾。、
之前在德兰士瓦爆发冲突,军部就已经有人对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但是因为拿破仑执意要进行战争,没有人敢更改他的命令。
这样一来,整个法国的意志都直接被一个人左右,他是当之无愧的法兰西新的皇帝。
“与英国人开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在埃及问题上双方撕破脸皮,最终两败俱伤,只能便宜了其他人。”
康罗贝尔依旧认为现在法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无法跟海权帝国发起直接的冲突。英国舰队的军事力量原本应该是保证在两个欧陆强国海军力量总和的一倍以上,但是进入了70年代之后,尤其是全欧洲都加速军备化的时代,英国人已经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联合。”
“我们也知道单打独斗绝对不是英国人的对手,所以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英国人。”
勒伯夫不屑的说道,“哪个欧陆国家愿意跟我们联合?埃及殖民地的冲突是英国,法国和埃及人三方之间的博弈,其他国家根本不可能介入到这起事件之中。”
“有一个人非常乐意介入。”
拿破仑打断了勒伯夫的话,他大声的说道,“所以我们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