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又不打你,就是想看看你的眼睛,你跑什么跑。过来让我看看!”王旁说着话就要去抓他。张汝贤东窜西跳来回跑,一下子大臣们的队列都乱了。

    换做平时,早有皇家的御前侍卫出来了,今天大殿上值班的将军刚好是童贯。要抓人的是自己的义父,只要不伤害到皇上,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况且皇上还没制止了,自己着急出什么手。他示意殿上的侍卫听候命令,自己则紧盯着大殿的动向。

    “皇上,救命!”张汝贤朝御座跑来,咕咚跪倒在地。

    “站住!”童贯一闪身,一座铁塔似的挡在张汝贤的面前。

    “救,救什么命!本王又不杀你,你看你吓这样。”王旁走到他身边,拍了拍张汝贤的头。

    “皇上,您怎么任命这么一个御史呢?御史要弹劾别人,首先自己得有胆识。你说你下的这样,事情还没闹明白了,你就先怂了。皇上怎么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啊!”

    朝廷上一阵哄笑声,王安礼也气消了大半:“王爷,算了吧。”

    “嗳,怎么能算了呢?张御史还没弹劾完呢,是不是张御史!”

    张汝贤离皇上很近,抬头看了一眼赵顼,看到的确是赵顼消瘦冷峻的脸上那责问神情,和眼中冷冷的目光,忽然张汝贤似乎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真的选错时候,选错了对象了,他忙说道:“弹劾完了,弹劾完了。”

    “别啊,你还是再说说,王尚书还有什么问题,比如多纳妾,强娶民女什么的?”

    “没有了,没有了?”

    王旁半蹲在张汝贤身边,拍这张汝贤的头:“那你知道错了吗?”

    赵顼几乎忍俊不禁差点笑出来,也就是王旁这个活宝能这时候问出这样的话来。自从算是和王旁决裂甚至王旁失踪之后,朝堂上很久没这么欢乐过了。每天自己被这些御史牵着鼻子走,动不动就弹劾,要不就是太祖训,甚至自己想做的事很少能顺利的做下来的时候。十年熙宁变法,到最后赵顼都失去信心了。今天又见这一幕,忽然反而让赵顼觉得挺解气。

    “知错了,知错了!”张汝贤想都没想,顺着王旁的话说下去,此刻他的心里这叫一个烦乱。本来以为今天封了司马光,又有这么老臣回来,基本算是大局已定,接下来开始清理那些革新派,恢复旧制就能一切顺利呢。他一边说着,一边朝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人望去,这些人可都洛阳耆英会顶尖的人物。这些年耆英会经常置酒赋诗相乐,令时人莫不慕之。可谁都明白,这些暂退下来的老臣都等着一个机会,现在机会来了,难道仍然看着王旁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吗?

    果然,司马光忍不住了,沉着脸色说道:“王爷,这可是在朝廷之上,就算张汝贤弹劾有错,毕竟也是朝廷的大臣。还请王爷在皇上面前放尊重些!”

    今天司马光可是新官上任,尤其是所封的官,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啊!那可是宰相之职。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怎么可以容许有人在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在朝廷上吵闹呢?

    王旁站起身来朝司马光笑道:“司马相公说的是,我可是尊重皇上的。不过,这张御史血口喷人,胡乱弹奏,这样的风气可不好,尤其是在朝堂上,您说是不是?”

    “咳咳,张御史弹劾之事,可请皇上降旨详查!”

    “那怎么行呢,谁弹劾谁举证才对!皇上您说呢?!”

    “张汝贤!官家命你举证你所说弹劾,若是举证不出来,你自己就好好想想吧!”赵顼冷冷的说道。

    “皇上,这就对了!您想想,今天朝廷封了这么多官员,好多旧臣啊,都是因熙宁变法而退居的,现在重新回到朝中,难免心中有旧怨。有矛盾不要紧,大家可以说出来嘛,新法旧法都是为了执政更好。若是为了出当年恶气,难保有些人会随意弹劾,那皇上您天天调解还做不做正事?所以,建议皇上以后谁要弹劾,不能一章奏折了事,人证物证都举证最好!”

    王旁这一口气说出来,直接把司马光等人的话噎了回去,连赵顼也沉思起来。王旁说的在理啊,以往可不就是一张奏折,弹劾来弹劾去,最后耗费皇家精力去调查,还有可能判错了。

    “就依着王爷所说!传官家口谕,即日起请尚书拟旨,若有不明向王爷请教,官家准之后即执行!”

    “怎么会这样?”

    “圣上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相公,你倒是说句话啊!”

    司马光脸色有些难看,毕竟今天自己算是第一天上任,多少年来终于可以执宰天下,偏偏今天冒上来王旁这个家伙,到底我是宰相还是他是宰相啊?!

    沉默了一下最终司马光还得恭恭敬敬说了声“是!”

    这让王旁心里大爽,你是宰相怎么样?难道我还会等你想新法推行者去清算吗?得意之余,王旁启奏道:“圣上,吐蕃之事已经完成,董毡已死,欺丁也死了,现在吐蕃的赞普是阿里骨,供奉之物已经送到宫中,我的事完成了。皇上答应本王的事,我可要开始做了啊?!”

    “董毡死了?他亲儿子也死了?”

    “怎么一点都没听说呢?”

    “难怪吐蕃没来朝中贺岁啊?!”

    赵顼点点头,这些消息他早过这些大臣知道了。虽然他觉得王旁这次出使吐蕃肯定有什么事,但是一时又拿不住证据。就连他派去跟随王旁的种师道,回来也报告说王旁一路安分,并且劝说新赞普与宋和谐相处。

    “官家既然答应了,就给你一个营的兵力配置!”赵顼说道。

    这下朝廷上又是一阵骚动:“一个营?王爷要这么多兵力干什么?”

    “皇上,按我大宋律例,王爷之衔只是虚职,即使配置亲兵侍卫也不可超过一个都。您给镇南王一个营的配置,可是要发给王爷差职吗?”司马光小心翼翼的问道。

    “司马相公,我可不要什么差职,这就是我王府亲兵的配置!”

    “这这与法理不合啊!”

    “有什么合不合的,本王要这些配置有用。皇上,本来说我自己配置的,不过我现在有急用,能不能您亲派一营兵力给我调用?”王旁转头看向赵顼。

    “京畿之地,王爷怎可无故置重兵!”司马光和一些大臣不满的议论起来,尤其是他们这次回来都明白,赵顼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不管是听了太后的话还是担心太子年幼,既然让他们回来,那可是要委以重任的,王旁的做法显然有点太非主流了。

第619章 命名资治通鉴() 
赵顼看着眼前的场面有点为难,不答应王旁等于自己失信,答应王旁吧,朝廷上大臣们又有异议。低头咳嗽几声,掩饰了一下尴尬,同时又让朝堂上安静了下来。

    “皇上,这样可不好,今天镇南王要兵您若是准了,那明天吴王,后天献王都来找您要兵,那岂不是乱了吗?”司马光一脸严肃的说道。

    赵顼瞟了一眼司马光,心说这我还不知道吗?!“王兄,这个事官家既然答应你了,必然不会食言。不过你要兵要的这么急,总要容官家和枢密大臣商议一下。”

    “这有什么好商议的?皇上随手调一营兵就够我用的了,况且我这也是为朝廷办事!”

    “为朝廷办事?”王旁这句话在众人心里都打起了问号,难道皇上又秘密派王旁去办什么大事吗?连司马光也不无顾忌的看着王旁。

    王旁反而走到司马光身边,像多年老友一样将手臂往司马光肩头一搭,笑嘻嘻的说道:“我就知道,司马相公是正直的人,对上忠心耿耿,对同僚更是以礼相待。虽然当年你和我父政见不同,但这么多年一直是好友,这次我爹特意从江宁来向你道贺,你可帮我看住了他,他可是从不嗜酒的。”

    司马光脸色显出几分尴尬,这朝中上上下下谁都知道他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可却少有人知道他们一直往来。这次进京,那些反对新法的旧派党人各个摩拳擦掌,想给拥护新政党人一次痛击。这些司马光不是不知道,尤其是刚才张汝贤急急渴渴的冒上来弹劾王安礼,司马光就觉得自己这差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被王旁这么一说众人狐疑的看着司马光,众目注视之下司马光诺诺的说道:“可是常有往来,王公学识渊博,这点有目共睹。”

    “对啊!”不等司马光说完,王旁一拍司马光:“想必司马相公主修的通鉴已经编纂完成了吧,本王恭喜司马相公!”

    司马光不由一愣,这可是自己的心血,这部书编写了十多年,如今刚刚将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这件事就连和王安石他都没提,怎么王旁到先知道了。

    “司马相公,通鉴已经编写完毕了吗?”赵顼欣喜的问道。

    “正是!老臣历时十九载所编写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全书294卷,现已完成!”

    “司马相公真厉害啊!”

    “果然是千古第一相!”

    “十九年啊,难怪司马相公不为高官所动。”

    朝廷之上赞誉声一片,司马光心里高兴但低着头尽量让人看出谦虚才好。

    “好,很好,父皇的心愿总算是了却了!”赵顼点点头。

    “还请皇上为通鉴赐名!”司马光请旨道。

    “是啊!皇上,司马相公编写的巨著完本,这可是我朝的一件大事,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不知道是谁引起的头,似乎司马光写成了编纂成的通鉴成为朝中的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王旁暗想,这通鉴的确是好东西,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听着大家纷纷请旨让皇上给通鉴赐名,王旁心里一动随即说道。“圣上且慢”

    “王兄,你,又有何事?”赵顼都忍不住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