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面露一丝为难,“要不然,九个月?”
“成交!”刘赫露出一丝胜利者的微笑。
这才知道又吃了对方大亏的鲁子敬,不禁仰天长叹。
其实刘赫心里的底线,就是半年,能讨价还价到九个月,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之所以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是因为刘赫已经着手去办的另外一件事。
刘璋和张鲁不是打不起来么?好,那我就想个辙让你们打起来。
为此,刘赫特意派出泰猛和钱专前去汉中和益州的交界处打探,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挑起双方的争斗。
可让人大失所望的是,双方在边境上不仅没有任何摩擦,两军之间还十分友好,一点挑拨双方关系的机会都没有。
既然边境上找不到地方下手,那只能另辟蹊径了。
在泰猛和钱专的努力之下,你别说,还真就找到了一条蹊径。
张鲁是五斗米教的天师,也就是相当于教主了,像这种以宗教为名义的统治,在三国时期,可说的上是相当的牢靠,这一点,从张角的太平教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张鲁发家,凭的却不是他那个五斗米教,而是凭借他娘。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讨要江夏()
说起张鲁他娘,那也算是个传奇人物,别看已经有了张鲁这么大一个儿子,年龄不小了,可她不仅有几分姿色,而且据说还会些道术,经常出入当时的益州牧刘焉的府邸。
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少妇,和一个州牧,再加上这个少妇还会那穿墙之术,大半夜的不用敲门,就直接进屋了。
俗话说得好,有会说的不会听的,一来二去,本来没事,也得有事了。
刘焉是刘璋他老爹,刘璋自小看着那个漂亮阿姨三天两头的来找他爹,就算小时候不懂,长大了也应该明白其中的花俏了。
所以刘焉一死,刘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那个漂亮阿姨,至于理由么,众说纷纭,可有些明眼人早在一旁看了个透彻。
也就是说,张鲁跟刘璋,是有杀母之仇的,而刘璋跟张鲁,由于小时候的阴影,似乎也有着夺父之恨。
虽然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可此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不利用一下,实在是可惜了。
当然,要想让两方打起来,自然少不了,要添油加醋一番。
于是刘赫派人先是在益州散播消息,说张鲁要为他娘报仇,不日便会南下攻打益州。
再去汉中,也就是张鲁的地盘,散播刘璋对张鲁他娘的诋毁之词。
这样一来,张鲁会因受辱而作出反应,刘璋也会因此提防张鲁,一来二去,两人要是不打起来,那才叫怪呢。
一旦双方开战,当然也就自动触发了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的剧情,自己也不用在荆州这块地方,白白的耗上三年了。
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是由泰猛和钱专负责,前些日子,魏孝自告奋勇也去了益州和汉中的交界处。
有了泰猛和钱专收集情报的能力,再加上魏孝那张死人都能给说活了的嘴,此事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等得了益州,像江夏这种北边有曹操盯着,东边有孙权惦记的四战之地,刘赫还真不惜的要。
到时候把江夏城给孙权,让他替自己北据曹操,反倒省去了许多的麻烦,何乐而不为。
设计的挺好,可有句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没有得到益州之前,能多占着一座城池,手里就多了一份筹码,这个时候,这座江夏城,说什么也不能给孙权。
只是这样一来,可就苦了这位老好人鲁肃先生了。
“子敬先生,要不然,咱们边吃边谈?”见春霜和秋露已在一旁的石桌上摆好了碗筷,刘赫笑着对鲁肃说道。
二人分宾主落座,刘赫柔声对春霜和秋露说道:“你们两个先去休息吧,我和子敬先生,有点事要谈。”
望着春霜和秋露的背影,鲁肃感慨道:“天机先生若是对我有对她们一半客气,我就知足喽。”
刘赫笑着替鲁肃把酒满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说了一句,身不由己,接着便一饮而尽。
第一次看到刘赫如此客气的鲁肃,却是没有丝毫的意外,也是淡淡一笑,拿起酒杯,抿了一口。
桌上一共四道菜,最中间的那道,便是秋露所说的,也是鲁肃赞不绝口的醋鱼。
三国时期是分餐制,可在这座小院之中,刘赫一直固执的坚持着合餐制,而来过多次的鲁肃,对此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刘赫拿起一双专门用作布菜的竹筷,替鲁肃夹了一块肥美的鱼肉,“我这个人嘴刁,最喜欢吃鱼肚子上的肉,先生尝尝,这种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口感,也只有我们春霜的手艺,才能做得出来。”
鲁肃夹起鱼肉放在口中,顿时一脸享受,拿起酒杯喝了一大口,已不再像开始时那样拘谨。
“先生可记得,你我二人一起喝酒,这是第几次了?”
鲁肃放下筷子,思量片刻,说道:“如果算上第一次天机先生自己吃,让我站着看着的那次,已是第九次了。”
刘赫笑道:“先生还真是好记性,在我的家乡,一起喝过一次酒,便算是认识了,喝过两次,说明聊得来,喝过三次,就成了熟人,像你我这样一起喝过九次酒的,已经可以算是朋友了。不知此时在先生心里,我刘赫,算不算是你的朋友呢?”
鲁肃会心的一笑,“既然你我已是朋友了,有什么话,天机先生不妨直说。”
刘赫点了点头,“好,我就开门见山。我今天,有三件事要跟你说,第一,你家周都督已是命不久矣。”
鲁肃闻言大惊失色,手边的竹筷也碰落到了地上。
刘赫站起身,走到鲁肃身边,弯身捡起竹筷,拿到井边,舀了一瓢井水冲洗干净,重新放回到鲁肃面前,“先生不要误会,我对周都督并无恶意,只是每个人生死有命,如果我没猜错,他已是久病缠身,这点你应该很清楚,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最多,撑不过一年了。”
鲁肃沉默不语,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对眼前这位并非己方阵营的天机先生的话,却已是信了大半。
刘赫坐回原位,替鲁肃将酒满上,平静道:“周都督之后,你会继任江东大都督之位。常言道,先小人后君子,这第二件事,我是想在先生上任之前,提前把话说清楚。如果你家孙将军想要益州,还请先生奉劝他打消这个念头,从我荆州地界借道进入益州,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孙刘两军现在仍是盟友关系,可如果孙将军一意孤行,一定要攻取益州,那对不起,即使最终的结果是玉石俱焚,我刘赫也会拼死阻拦。”
鲁肃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那第三件事呢?”
“在说第三件事之前,我想先问问先生,如果终结这个乱世的代价,是失去江东八成的百姓,先生认为,这个代价值么?”
“没有人,何谈天下?”鲁肃毫不犹豫,“而且我并不认为,失去八成百姓就可以平定这个乱世。”
刘赫脸上露出一丝惊喜,激动道:“好,先生果然不亏是深明大义。”
鲁肃面无表情的一摆手,“你先别急着给我戴高帽子,我想知道,你所说的第三件事到底是什么?”
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鲁子敬()
刘赫起身走到池塘边,背手而立,“假如这天底下有一个办法,既能解决各方的纷争,又可以不将百姓卷入战火之中,先生可愿一试?”
鲁肃意味深长的看了刘赫一眼,“天机先生不会真的以为,天下大事,像你我这样坐下来聊上几句,一切就都可以解决吧?”
刘赫转过身,笑道:“当然不是,即使是在一个偏僻的郡县当中,两个当地的士族为了几块田产,也可能会大打出手,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更何况是争夺天下。争天下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这种事谁也改变不了,只不过,我想少死一点人而已。”
鲁肃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个面带笑意的年轻人,“你到底想要什么?”
刘赫平静道:“我刚刚已经说了,我只是想少死一点人,仅此而已。“
鲁肃沉默许久,突然起身抱拳道:“如果这世上真有先生所说的那种办法,鲁肃愿意与先生一起促成此事。”
刘赫神色一正,整了整衣衫,以一种从未对鲁肃有过的恭敬态度,躬身施了一礼,“刘赫替天下百姓,谢过先生。”
送别鲁肃之时,刘赫第一次将其送到了院外,望着鲁肃远去的背影,愣愣出神。
秋露在一旁笑道:“公子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对那个老实人这么好,他来了这么多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公子主动相送。”
刘赫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老实人,这就是大多数人对鲁肃的印象。
可这个老实人,却不是个褒义词,更多的是带有懦弱、迂腐的含义。
多次讨要荆州,却在刘备的眼泪下屡次无功而返。
诸葛亮出使东吴,是他一直在旁协助,却始终扮演着一个对一切挥然不觉的配角。
关云长单刀赴会,用手将其提在半空,更是吓得他魂飞魄散。
这哪里是什么老实人,简直就是个一无是处的酒囊饭袋!
可这是那个真实的鲁肃么?
如果要问整个三国时代,谁是最被后世误解低估的人,鲁子敬若是第二,恐怕其他人谁也不敢自称第一。
君不见他出身大富之家,从年少时便舍财施粮,周济穷困,深受百姓爱戴。那时与他并不相识的周公瑾上门借粮,他毫不犹豫的拿出了家中两仓粮食的其中一仓,慷慨相赠。
君不见吴郡城中,他初见孙权,孙权对其甚为赏识,单独留他合榻共饮,席间他提出的战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也成为日后东吴最基本的国策,被后世称为榻上策。
君不见曹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