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只有上下两卷的古籍,内容却是相当的繁杂,几乎涵盖了行军作战的所有方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从名字上来看,这只是一篇兵法,但实际上,其中大多的内容,都是讲述国君该如何管理军队的。
当年在赵家家主的阁楼之中,刘赫曾经读过这篇古籍,以他当时一目十行,有如神助的精力,依然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尤其是下卷中的一篇,是阐述如何控制在外征战的大将,如果不是一个极为有经验的国君,恐怕很难理解其中的玄妙。
刘赫在刘禅身后站了一会,转身去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刘禅的身边。
刘禅这才发现师父来了,把书简往桌上一扔,激动的说道:“师父,你可来了,我都等了你半天了!”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跟师父说话,要说您!”刘赫把脸一板,看上去有些不悦,可实际上见到自己这个徒弟,还是打心眼里那么高兴。
刘禅吐了下舌头,嘻嘻一笑,想借此蒙混过关。
刘赫也不过多计较,指着桌上的书简问道:“这太黄兵道你能看懂多少?”
刘禅一听来了精神,拍着胸脯说道:“我全都懂了,师父若是不信,尽管出题考我!”
要说刘禅能大概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倒还说得过去,可以他这样的年纪,能够将整篇文章读懂吃透,刘赫是万万不信的。
刘赫拿起书简,扫了一眼,又将竹简放下,问道:“如果有朝一日,你成为一国之君,敌国来犯,你手下大将前去迎敌,却要带走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你该如何保证,那个大将不会起兵造反?”
刘禅面露得意,故作神秘道:“师父,您信不信,您这一个问题,我能给出三个答案来?”
“你小子,别的没学会,吹牛的本事倒是见长,”刘赫笑着在刘禅额头上戳了一下,“来,说给我听听。”
刘禅学着书院中先生的模样,摇头晃脑的说道:“这对策么,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将他的妻儿老小留在身边,作为人质。”
刘赫闻言面露喜色,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接着说,其他两策都是什么?”
刘禅年纪虽小,却极为聪慧,又在天机府呆了一段日子,早就从刘赫那学了几分察言观色的本事。
一见刘赫的样子,就知道自己说的很对师父的胃口,于是又摇头晃脑的继续说道:“中策么,是在他出征之前,冠以一个极具殊荣的名号,当然,这只是个虚衔,没什么大用,想要多少就能有多少,只是名头好听罢了。”
第六百三十四章 刘禅的心机()
听到这里,刘赫已经从惊喜变为了震惊。
这等言辞,可不像是从刘禅这般年纪的孩子口中说出来的。
刘赫微微一皱眉,沉声道:“那上策呢?”
刘禅正在兴头上,没有注意到刘赫神色的变化,仍是信心满满的说道:“至于这上策么,那当然是收买人心了,既然官职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那就干脆认他做师父,如果帝师这个头衔他还不知足,那就跟楚霸王学,像对范增那样,直接叫亚夫。只要他觉得我把他当做是自己人,自然而然就不会轻易造反了。”
刘赫默而不语,看着刘禅那张稚嫩的脸庞,眼神复杂。
刘禅这才看出刘赫有些不对劲,马上解释道:“师父,您可别误会,我认您当老师,那可是真心的。”
刘禅若不解释还则罢了,这一解释,更加坐实了刘赫的看法。
幼时的聪慧,少时的机敏,待有朝一日黄袍加身,马上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
心机。
刘禅心机之重,已经完全超乎了刘赫的想象。
在那一刻,刘赫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该感到庆幸,还是该感到悲凉。
庆幸的是,蜀地将会诞生一位伟大的君主。
悲凉的是,在这样的君主身边,谁也逃不过鸟兽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刘赫的内心,一时间变得很矛盾。
他既想自己的徒儿可以成为一位明君,又想他们之间的这份师徒情谊可以长存。
可经历了太多之后,刘赫知道,这两种情况,根本就是对立的,不可能同时发生。
一位能成就一番霸业的帝王,又有哪个是真正重情重义之人呢?
刘赫突然想起,刘禅刚刚提到的那位楚霸王的亚夫范增。
或许那位智者从进入项羽军中的那天起,就早已预料到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师父,师父,您怎么了?”刘禅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看着孩子又焦急又委屈的样子,刘赫渐渐缓和,摸了摸他的脑袋,“你说的很好,师父很满意,也很高兴。”
毕竟还是孩子,还看不懂刘赫努力做出的笑脸背后,藏着的那种难于人言的心酸。
刘禅顿时破涕为笑,拉着刘赫的手说道:“师父,咱们说好了,您不在的时候,我自己读,等您回来了,就教我武功的。”
刘赫当即站起身来,大步向门外走去。
刘禅急忙追上去,问道:“师父,您这是要上哪去?”
“你不是要学武么?”刘赫转过身来,坏笑着看向刘禅,“先说好了,跟我学功夫可一点也不好玩,一会你小子可别叫苦。”
“谁要叫苦谁是小狗”这是刘禅当初在天机府,听师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如今他学起刘赫的样子,也是惟妙惟肖。
益州牧府的花园中,一对师徒练武练的正在尽兴,时而传来几句谩骂声,时而传来师徒俩欢快的笑声。
远处的阁楼上,甘夫人看着院中的那对师徒,掏出手帕,抹了抹眼角,却又笑容欣慰。
蜀地和东吴,似乎是较上了劲。
双方谁也不肯向曹丕的魏国低头,却又谁也不肯率先继曹丕之后称帝。
其中的道理,只要是读过几年的人都能参悟的出来。
曹丕称帝,那是狼子野心,窃国之贼。
第二个跟着称帝的,那便是露出了狐狸尾巴,也想尝一尝当皇帝的滋味。
而最后称帝的,虽然也是默认了汉家王朝的覆灭,但至少可以将一切全都归咎为形势所逼。
相比之下,天下士子显然更青睐于那位无奈之下,被时势推上帝位的君主,对前两位,一顿口诛笔伐是肯定少不了的。
这可和当初曹丕称帝的时候不一样了,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会不会全都划为曹丕的地盘。
可当三分天下的格局再次出现,天生就懂得选队站的士子们,马上就没了后顾之忧。
你曹丕是皇帝,我们国家也有皇帝,今天我就骂你了,你又能把我怎样?
蜀地和东吴的一众谋臣们,算是看准了天底下那些读人的嘴脸,哪怕是比曹丕矮上一头,忍气吞声的收着一封又一封的皇帝诏,也不肯率先越雷池一步。
比起称帝,刘赫更担心的是后方的南疆之乱。
自从上次大军撤出南疆之后,暴乱的形势日益严峻,有些边境上的郡县不堪南疆暴民的滋扰,已经开始联名上,请求派军前去平乱。
这些日子送到成都的军情,已是在天机府的桌案上摞的跟小山一样高。
刘赫看着那些连看都懒得看的军情,一边嘬着牙花子,一边琢磨着对策。
可想来想去,除了再次派出大军之外,确实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刘赫甚至想着这一次让诸葛亮亲自出马,他自己镇守成都。
反正他去了也是白去,倒不如让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走上一遭,管你是南王孟获还是什么南疆女王,七擒七纵,这事就算是了了。
可没成想,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诸葛亮却病倒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刘赫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让一个病人去南疆那么远的地方带兵打仗。
那份罪他可受过,连他这个号称跻身武评榜只是时间问题的武道高手都有些吃不消,更别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又身染重病的读人了。
就在刘赫心力交瘁之时,军中又出了乱子。
传令小校来报,说是军营里打起来了。
刘赫一听,顿时拍案而起。
自打他创建天机营以来,军营里就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事,向来只有齐心协力,一起上阵杀敌,哪有过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窝里斗?
正愁没地方撒邪火的刘赫,马上带人直奔军营而去。
我倒要看看,是哪个王八蛋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坏了我天机营的规矩。
一进军营,刘赫就看到校场上围着一大帮士卒,别说了,罪魁祸首肯定就在其中。
军营门口站岗的几名士卒,正伸着脖子向校场处张望,一见天机先生来了,马上站得笔管条直。
第六百三十五章 闹事之徒()
刘赫走过去,语气温和的说道:“这都入秋了,你们几个怎么还冒汗呢?”
被刘赫亲临吓得惊出一脑门子汗的几名士卒也不敢伸手去擦,离刘赫最近的这个结结巴巴的说道:“刚……刚操练完,所以……”
刘赫故作疑惑的向随他一道前来的传令小校问道:“军中什么时候改的规矩?站岗的守卫也要跟着一起操练了?”
传令小校走到几名士卒面前,叹了口气,说道:“当着先生的面,还敢欺瞒,这……这下我也帮不了你们了,自己认罚吧。”
韩义亲自定下的规矩,凡是擅离职守者,军棍二十,对上司有所隐瞒者,军规三十。
两项罪名加在一起,就是五十军棍,一般人可吃不消,轻则十天半个月下不来床,赶上身子骨弱一点的,直接就能把人给打废了。
校场上,又爆发出一阵喧闹声,让刘赫不禁皱起了眉头。
正巧赶上守卫换岗的时候,刘赫看到几名换班的士卒正朝这边走来,回过头说道:“五十军棍先记着吧,你们几个,先跟我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