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不少进京赶考的举子,有文举也有武举,也都争相涌上街着,想一睹这位传奇帝王的真面目。

    短短的几天,东平伯刘泽清覆灭,朱由崧的斩首行动已经传开了,而且传得神乎其神,现在整个南明帝国都知道了,都想看看这位功夫帝王的真龙风采。

    整个南京城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在东城门通往皇城的大街上,站满了执勤的朝廷侍卫,以保证街道畅通,东城门口还铺上了大面积的猩红地毯,李国辅在金皇后的授意下,城门口两边摆满了朱由崧喜欢的奇花异草,这些都是朱由崧带着金皇后在御花园赏花时赞赏最多的花木。

    当朱由崧的延跸出现在南京东城门外时,李国辅命人鸣响了二十响礼炮,震动宵汉。

    朱由崧坐在逍遥马千里一盏灯上,看着如山如海欢迎的人群,尽管这种场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此时的朱由崧仍然很激动,向两边频频挥手。

    这时,以高弘图为首的百官跪倒在城外的官道两边。

    朱由崧下马了,让众卿平身。浓妆艳抹、仪态万方的金皇后带着侍女婵儿被宫女和太监簇拥着也过来迎接圣驾,朱由崧把欲下跪的金皇后拉起来,当着百官和皇后的面,朱由崧把贺家父子叫过来介绍引荐,并称颂绿柳山庄这次勤王救贺的不世之功。

    百官都对这父女投来赞许艳慕的目光,金皇后和婵儿知道,皇上身边又多了个女人,好在二人没有吃醋的毛病。

    当晚,选侍婵儿侍候着朱由崧与金皇后同榻而眠,以多种方式表诉这十多天离别之苦,玩燕双飞只是他们君臣阔别重逢欢愉的一种方式而已。

    第二天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高弘图递折子要求陛见,这十多天自己不在京师,国政大事都落到了内阁头上,朱由崧知道这位高阁老肯定有要事逞奏。由于不是大朝的日子,于是传旨在西台召对。

    高弘图进来叩头,朱由崧让他平身,看他一把年纪了,令常随太监给他弄了把太师椅让他坐定。

    高弘图谢恩之后奏报,朱由崧一听原来是科考举子考试的大殿进行了修缮,因为往届的科举考试会试和殿试均在北京举行,现在北都沦陷,南都本是陪都,一些必设机构和建筑南都与北都基本上是一样的,但甲申之变以前,朝廷的中心在北都,南都很多机构闲置,建筑常年闲置失修。

    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南都又成了朝廷的中心,虽然对一些建筑进行了抢修,但皇城太大了,建筑也多,主要是时间仓促,到现在为止仍有一部分未修缮好,朱由崧决定在南京开科取士,举子的考试场地问题就提上了日程,总不至于让举子们露天应试吧。

    于是礼部选中了一座大殿,让工部牵头加紧整修,并给出时间表,整修工作已经于前几天竣工,但新落成的大殿门口上方的金字招牌,需要重新题字揭牌,别看是个招牌,却是国之大事,没人敢擅自作主,工部提请礼部,礼部推给翰林院,翰林院又逞给了内阁,高阁只得接了折子,刚好此时朱由崧凯旋进京,高阁老这才乞请龙意来了。

    朱由崧点了点头,为大殿题字揭牌小事耳,朱由崧做到了心中有数。

    高弘图接着开始奏第二件事,先帝时的东阁大学士王铎进京了,现在驿馆候旨。

    朱由崧对这个名字可不陌生,后世的学问再融合这副躯体的记忆,立马就意识来了一位干国栋梁。

    王铎,字觉斯,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能与王羲之相媲美,名气比黄道周还大,人称神笔王铎,他的画也很有造诣,特别是山水画以大气清新著称,另外他还工于诗文。总之这可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学问家。

    这位天启二年的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但这一年初,因家中遭重遇大变故,王铎请旨回乡省亲,现年五十二岁的王铎几个月后处理完家中的不幸遭遇,可是大明朝此时经历了天崩地裂的变化,只剩下偏安东南的半壁江山。

    老主辞世,新君在南京登基,王铎在家赋闲的这几个月,对这位奇葩的功夫帝王之作为耳朵早就灌满了,这次进京是怀着一颗报国报民之心,慕名而来。

    朱由崧非常高兴立即传见。

    当一身布衣面容清矍的王铎出现在朱由崧的视线内,朱由崧发现此人中等偏瘦的身材,微微有点探腰,然二目炯炯有神,王铎跪倒见驾,朱由崧令其平身,君臣先就国之政要交流了一番,王铎果然是有学问有见识之人,言语不俗,见解独到,忧国忧民之心甚笃,朱由崧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很满意地频频点头,当场表示让其仍入内阁,不过不再是东阁大学士了,而是谨身殿大学士,这也是内阁成员之一,让卢九德和高弘图负责拟旨,等大朝时当着百官颁旨宣读。

    王铎感念皇恩,再次跪倒叩头,等高弘图和王铎陛辞的时候,朱由崧灵机一动,把大殿题字之事交给王铎岂不正合适?

    (本章完)

第205章 王铎掷笔() 
王铎领旨谢恩,出了西台,往日的幕僚故旧如姜日广、刘宗周、黄道周、吕大器、黄端伯、钱谦益、吴伟业等纷纷过府来贺,这些皆文坛名流,有的跟王铎有交情,有的则是慕名而来,还有一些温和的东林党,如吕大器之流,与钱谦益不同,尽管有时候政见会有不同,但都英雄相惜,王铎之横溢才华,他们早就仰慕。

    大殿扁额落成,工部和礼部催促着赶工期,大考在即,因此这些幕僚纷纷要求王铎当场题字,他们更多的是想一赌这位书法大佬的挥毫风采。

    王铎推脱不过,从高弘图口中得知朱由崧经常爱写四个字,王铎已经心中有数,和众人来到大殿门口,文房四宝早就有人准备好了,王铎看了看这座气派的大殿,然后提笔在手在案几上放着的扁额上写下了挥毫写下“天下太平”四个大字。

    在场的这些勋臣文僚不是名儒大师,就是文坛泰斗,要不就是书画大家,最年轻的吴伟业也是诗坛新秀,哪个对书法都不外行,当时董其昌的书法很流行,这些行家里手一看王铎与董其昌的风格不,不禁赞不绝口了。

    王铎写的是行楷,就从这四个字里就看出其非凡的造诣来了,他的书法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这些前朝名流,但又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笔力雄健,长于布局。就这四个字来看,就彰显着北宋大家之风。笔力苍劲遒然,凤舞龙飞,因此在场的幕僚们纷纷拍手叫绝,包黄道周这样的书画大家也向王铎伸出了双大拇指,赞不绝口。

    在一片赞颂声中,扁额被挂了上去,这时独有年轻的才子吴伟业皱眉摇头。

    姜日广和刘宗周看出了吴伟业的表情,凑过来悄声道:“骏公因何摇头叹气,莫非觉斯题得不好?”

    “非也非也,”吴伟业摇头,“二公请看,‘太’字无点岂非‘大’字乎?此乃‘天下大平’而非陛下之‘天下太平’也!”

    姜日广和刘宗周细看,果然如是,遂小声私语,很快在场的众位幕僚都知道了,有的摇头不认识吴伟业之说,王铎不可能把这么简单的字写错,认为这是名家风范运笔习惯所致,无伤大雅,说不定这是一种创意。

    有的则点头认为吴伟业是对的,但他们笑而不答,不置可否,还有有的指手画脚随声应和,他们甚至怀疑陛下用错了人。特别是那些对王铎不太熟悉的幕僚们竟然暗中揣测,连“太”“大”都不分者算什么名流?浪得虚名耳!可惜陛下还把他当宝贝,来了就加封谨身殿大学士,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举子耻笑?!

    这时朱由崧在高弘图的陪同下,也出现在人群之中,王铎等人赶紧过来给皇上见礼,朱由崧让他们平身,和高弘图也来欣赏着扁额上的巨副之作,朱由崧闲时也跟着黄道周没少练毛笔字,在这个年代笔笔不行就是文盲,已经练黑几缸水的朱由崧一看,果然是大手笔。

    朱由崧刚要褒扬王铎几句,这时质疑声传来,朱由崧和高弘图也知道人们质疑的内容了,高弘图暗道,王大学士尚未正式赴任就曲解圣意,印象中他可不是冒失之人呀?

    朱由崧也的确觉得有点美中不足,“天下大平”写得再好,读起来有些别扭,不如“天下太平”来得爽快。

    于是都向王铎投向不解的目光,王铎佯装不知,也不解释,而是不作声地来到墨宝前,拿点笔来顺手一甩这只狼毫大笔就飞出去了,不偏不倚正中扁额的‘大’下方,笔落惊风雨,巨幅扁额上的“太”字浑然天成。

    稍倾,朱由崧抚掌喝彩,众僚皆一片哗然。这才知道王铎是故意露了一手,包括朱由崧在内,无不叹为观止。

    接下来,朱由崧回京后的第一次大朝便颁旨委任王铎的官职,王铎掷笔传出,有的还专门跑到大殿前欣赏这四个字那一点,因此文武百官全都服气。

    再过几天就是开科取士的日子,对于风雨飘摇的南明帝都来说无异是一件大事,朝廷早就在各地刷下布告,今年的科举延迟至十月下旬,但照样举行。还不止此,接下来的十一月份还要开设武举,这是天下举子们始料未及之事。

    今年以来,老主缢亡,北都沦陷,流贼遍地,鞑子入关,新君登不久,朝堂纲纪废弛,军将战乱不休,值此帝国多事之秋,谁也没料到皇上会下旨仍然照旧开科取士。

    别看帝国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全国各地的举子仍然多如过江之鲫,一进入十月份,南京城的大小客栈、茶肆、酒楼、饭馆,客人突然多了起来。

    举子们有文举,也有提前赶来的武举,这些举子们或青袍长衫,或扎巾箭袖,或高谈阔论,或附庸风雅,有风度翩翩的武生公子,也有屡试不爽的老童生,可谓是文武荟萃,济济一堂。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