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蒙古鞑子头领贴尔木和铁黎一看不好,他们根本没见过这种打法,金戈铁马,也照样避之不住,除非是铜打铁铸的战马和兵将才行,但他们根本不是,只好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兵败将,像一阵风一样败下去了。

    刘文秀和马万年只带两万铁骑,便打败了绿营兵和八旗军的五万精兵,时间持续的也不长,从岳乐率绿营兵冲锋,到蒙古鞑子败逃,前后只一个时辰左右。

    再看这片旷野上,到处都是绿营兵和鞑子的死尸,死伤的战马也不少,残旗遍地,血流成河。

    此时,远处欢喜岭上的多尔衮简直要气炸了……

    (本章完)

第855章 多尔衮的计划 (四更)() 
    多尔衮清楚的记得五年前,他也是站在这欢喜岭上,观看不远处这片荒野上一场精彩的大战。

    那时的主角也是李自成,另一个主角当然是明朝遗臣吴三桂,而他多尔衮率领着数万满洲八旗子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这场精彩的战斗。

    那时这场战斗非常精彩,李自成和刘宗敏率领大顺军的主力,跟大明的残余势力吴三桂,拼个你死我活。

    他来了个鱼蚌相争,坐山观虎斗,等到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多尔衮来请求他出兵相助,条件当然是投降。多尔衮抓住战机,悍然出兵,把筋疲力尽的大顺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那一战铸就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因为他是最后的赢家,也是最大的赢家。不但得下了山海关,收了吴三桂这个悍将,这个他们入关定鼎中原的急先锋,还得了他手下的几万关宁铁骑,成为他们一统天下的一支中坚力量,使得李自成大顺军,一撅不振,一直拜出北京,逃亡陕西潼关。

    事隔五年了,他多尔衮现在又站在了这欢喜岭上,观看不远处的一场极为激烈的打斗,战争的一方同样是英勇无敌的李自成。

    但是与五年前不同的是,李自成不再跟大明打了,而是投降归顺了大明,也没有了吴三桂这样令他可以一战成名的汉奸,眼前是大明与大清的战争,也可以说是李自成跟他多尔衮的战斗,他多滚不可能再坐收渔翁之利了,成了这一战的一方主角。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双方大战伊始,他的人马就已漏出了败相。

    5万人马被对方的2万人马,杀的溃不成军,落花流水。

    他的5万人马可都是清军的精锐之师。3万绿营兵训练有素,特别是2万铁甲骑兵,是他们的八旗精锐之一。可是却败在了这2万明军骑兵的手里,他们没有弓箭,没有火气,这简直是他们大清的耻辱,更是他多尔衮的耻辱。

    “这支部队的番号是什么?带队主将是谁?”多尔衮不可思议的惊问。

    “回王爷,已经打听清楚了。他们是大明远征军。”

    “远征军?”

    “王爷,确切的说,他们是大明远征军铁骑,据说朱由崧训练了一批新军,叫远征军。人数大概有二三十万,有骑兵,步兵,炮兵,水师特战兵等等,骑兵大概有5万,骑兵指挥使就是李自成,副指挥使是刘文秀。刚才这支人马的总指挥就是刘文秀,他的参将就是独目将军马万年,就是刚才杀死岳乐贝勒爷的那个。”

    “远征军……”多尔衮拒绝这个名字,从这个名字可以得出结论,他今天不出兵山海关,大明一定会出关征伐他们,朱由崧来到山海关,绝非巧合。这支军队太可怕了,虽然没有见到他们的步兵,特战兵,单从他们的骑兵就可以看出可怕战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支军队,否则我大清必将面临一场灾难。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多尔衮当然不甘心,为了这一战,他下了多大决心,储备了好几年,现在他真的被激怒了。

    5万人马眨眼之间被打的烟消云散,多尔衮脸色铁青,像被挨了一记重拳一样,“洪大人?”

    “微臣在。”洪承畴赶紧施礼。

    “我们的炮营还有多长时间能赶到?”

    “回王爷,最快也得明天早上。”

    “你告诉他们,今天晚上三更天,本王要见不到大炮,就别让他们来啦。”

    “遵旨。微臣这就派人再去催。”

    洪承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此时的多尔衮离开了京师,就是实质上的皇上,洪承畴在军中的官职是随军参赞,就像当于多尔衮的总参谋长,也是他的军师。军师军师,有事先知。什么事都不能掉底,一点伺候不好,多尔衮一翻脸,他的脑袋就得搬家。

    洪承畴这才感觉到汉奸不是好当的,奴才更难做。崇祯皇帝虽然不好伺候,脾气大,疑心重,刚愎自用,事必躬亲。又想用人,又不相信人。但至少对他洪承畴还是相信的,因为他投降鞑子多少天了,那边崇祯帝还带率着文武群臣为他追悼致言。

    洪承畴每每想起这些,脸上就觉得发烧,现在大明朝又复国了,弘光大帝文治武功,看样子大有当年太祖和成祖遗风。自己迈出这遗臭万年的一步,注定是万劫不复。现在自己唯有当好这个奴才了……

    “王爷是打算拖到天黑?”索尼道。

    “无论想什么办法,本王一定要消灭他们的远征军。先从骑兵开始,只要消灭了他们的铁旗,其他兵马都不在话下。本王打算带人马亲自出击,本王已经观察清楚了,李自成的主力肯定藏在古堡一带,本王全面出击之时,李自成肯定也会带主力兵马与本王决战。介时你带一只偏师,从石河那边绕过去,绕到李自成军侧后,多步弓箭,我们前后夹击,一举把李自成的五万铁骑消灭。”

    索尼道:“王爷高明。属下正要说这件事呢,要对付他们的远征铁骑,必须得出重兵,这样他们的五万骑兵都压上,也无法对付我们的铁骑重兵。他们刚才的战阵属性下已经观察了,虽然厉害,但是很有弊端,两两结合,无形之中就消减了他们一半的力量。这次我们把铁甲重兵全部压上去,再加上前后夹击,他们必败无疑。”

    “有理。你率领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四骑精锐立即行动。”

    “微臣遵旨。”

    多尔衮的话就是谕旨,索尼答应一声离开了。

    “洪大人你也别闲着,本王一会儿带八万精骑出击,索尼带三万精锐出发,剩下的十多万人马由你掌控,本王和索尼与李自成激战之时,如果山海关,一片石,无论哪座关城,有明军出来救援,你就趁虚而入,给本王拿下那座关城,不得有误。天黑之前,本王要灭掉他的远征军铁骑,今天晚上炮营就到了,我们的大炮射程和威力都要优于明军,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本王一定要在山海关看日出。”

    “卑职领命。”洪承畴作了个揖,暗暗赞叹多尔衮用兵有道,急匆匆准备去了。

    (本章完)

第856章 考验李自成的时候到了(五更)() 
    角山顶上,朱由崧带着御营军将及随驾文武,远远地看到远征军首战告捷,两万明军PK五万清军,明军以绝对优势胜出,宋献策等臣僚无不由衷盛赞大明远征军天下无敌,被吹嘘得战无不胜的鞑子八旗军也被踩在脚下了,铸造了明军骑兵无火炮和险城可守的情况下,野战取胜的神话,果然是独一无二的王师!

    “李自成练兵有方,指挥得当,刘文秀和马万年先登陷阵,等打完这一仗,朕得好好赏赐他们。”朱由崧从望远镜里看到数万绿营铁骑和鞑子的铁甲重兵先后败阵,溃不成军,一种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宋献策施礼道:“全赖陛下运筹帷幄,鸿基之用兵可比周之吕望,汉之张良,然多尔衮为人狡诈,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臣怀疑这一仗他根本没有全力,而是派出偏师试探我军虚实,接下来可能会有什么阴谋诡计,要不要派人给鸿基提个醒?”

    朱由崧觉得宋矮子的话有道理,但又一想,自己现在是给李自成翻本的机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仗既然给了他,自己这个帝王就不能过多干预,否则难免会令李自成难堪,这是个要面子的人,还是先静观其变为上。

    朱由崧因此思忖道:“李爱卿智勇双全,与张敬轩一样,他们俩用兵朕素无挂忧。他多尔衮再狡诈,岂能是李鸿基的对手?当年的山海关大战,先生是知道的,若非李鸿基误判了形势,凭实力而论,多尔衮和吴三桂联手也未必能赢啊。”

    宋献策知道朱由崧的良苦用心了,是想让他扳回一局,以洗刷五年前那场大战的耻辱,聊以心灵上的慰藉,则李自成今后必将更加感念皇恩,但是李自成毕竟只有五万铁骑关外陈兵,多尔衮二三十万大军,尽管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李自能不能对付得了多尔衮,还真不好说,陛下肯定是另有打算,以陛下之眼光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一步,自己就不必杞人忧天了。

    想到这里,宋献策道:“陛下所言极是。是微臣多虑了。”

    这时锦衣卫头子李全来到朱由崧近前低声道:“启奏陛下,鞑子有一支铁旗撤兵了,有往石河一带移动的倾向。”

    “哦?石河……”朱由崧立即拿出一张军用地图展开一看,他所在的位置是角山,在山海关的西北约六里处,角山离李自成的战场大概在十里地上下,李自成的主力在古堡,古堡西北约十五里处有一条小河,上面标的是石河,这条石河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古堡东北七八里处是欢喜岭。

    朱由崧仔细看了看山海关外这几个地点,透望远镜又看了看李自成军所在的古堡处,树木苍翠,看向欢喜岭方向,草木蔚然,知道这几处都是能藏兵的地方,其他的地方多是荒野草坡。

    然后朱由崧思忖道:“石河因何而得名?”

    李全不止是朱由崧的保镖,现在是他的情报头子,因此赶紧回答:“回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