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只要不玩忽职守,就是困住盛京城,不让清军跑出去,不让外面的援兵打进来。这有何难?运筹帷幄是陛下和大帅将军们的事情,他“们只管奉命行事,让冲就冲,认杀就杀,只要用命就行了,军人干的就是这一桌活。

    因此城中的清军,三次“送礼”之后,20多万远征军轮流去抢金银珠宝,每个人或多或少手里都有了外块,到了李自成和张献忠那里如数上账之后,他们还盼望着下一次能够抢得更多。一连几天倒是城中的清军不见动静了,明军将士等得有些着急了,有的甚至骂上了。

    现在城中的清军比他们还着急,当然,最着急的是以孝庄太后为首的清政府。

    因为这么银子和金银珠宝送出去了,包括孝庄太后在内,连同城中*国库在内,还有文武百官的积蓄基本上散得差不多了。明营中没有一点儿动静,没有哗变的,更没有投诚的,不要说当官的,连一兵一卒也没有来。

    这让运筹帷幄太后情何以堪?难道还要继续给他们送礼吗?城中的金银已经捉襟见肘了。

    因为现在的大清国虽然地盘也不小,但是他们并不富裕。这几的积蓄年全部用于扩军备战上了,战争归根结底打的是银子!

    别看他们这几场战争下来,他们连吃败仗,丢失了大批的地盘,但是银子可不少消耗。如果他们的国库金银堆积如山,也用不着他这个太后散尽自己的积蓄了。

    要照这样将银子送下去,出不了几天,城中的十几万清兵就得喝西北风了。

    文武百官都来问计太后,孝庄太后一筹莫展。上百万的银子,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就这么打水漂了?这么多东西纵然扔到江里河里海里,也得浪花飞溅地响一阵,投到了明军大营就这么销声匿迹啦?孝庄太后太不甘心。

    “别着急,再等等看。”孝庄太后不死心,迫使自己的心冷静下来,但是随后传旨,不让往城外扔银子了。

    三天,五天,十天,半月……一晃就过去了20多天。明军大营出奇的稳固,孝庄也没有接到什么明军哗变和逃兵的报告,他们能得到的报告只有,这几天城外的明军将士们,等着城里往外飞银子都等急了,有的急的跳脚骂。

    孝庄皇太后气的吐血,这还真是邪门儿了,照这样下去,银子没了,终归是弹尽粮绝,还得被困死在这里,这都一个多月了,勤王之师一股都没来,看来须得率众突围,不能再等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百万银子和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一定会起到作用的,孝庄太后不甘心,明军将士收了他大清这么多礼,带他们突围之战的时候,一定会起作用的。

    不光孝庄皇太后这么想,大清的文武百官也都这么想,人凡事都爱往好处想,谁也不会总想着倒霉。

    突围成功之后往哪去,首先他们得判断方向,孝庄太后和文武百官商议后决定暂去科尔沁地区。

    白天他们偷偷的把东西都准备好了,该套车的套车,该备辇的备辇,步兵马队,辎重大炮粮草等等。

    二更天的时候,孝庄太后焚上两柱香,跪在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牌位前面,默默祷告了一阵,让列祖列宗保佑他们度过这次难关。

    是夜三更天,月黑风高,连八旗军带绿营兵共11万清军,保着孝庄皇太后和文武百官,兵分两路一路向北,一路向西,开了城门,突然杀了出来。

    这两支人马,每路人马都有五六万,每一路都是马队在两头,步兵和辎重在中间,这样是为了掩人耳目,掩护孝庄太后突围,让明军分不清究竟孝庄太后在哪支队伍当中。

    但是他们刚出城没走出二三百米,明军大营炮响连声,灯球火把照如白昼一般,无数的大明军队组成了兵山将海。

    盛京西城外领兵带队的是李自成,而北门城外,明军的总指挥则是张献忠。

    这两个曾经干过帝王的人物,现在成了大明朝廷的兵马大元帅,各领着数万大明远征军,挡住这两支突围明军的去路。

    一场激战,你死我活。

    以孝庄皇太后为首,大清的文武百官以及众军将还梦想着明军将士拿了他们那么多银子和珠宝,应该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或者说明军已经丧失了斗志,军心浮动。

    哪知这一交手,他们才知道自己想错了,这些明军比平时更加勇猛,将士个个用命,更加悍不畏死。清军们本来就不是远征军的对手,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简直是比登天。

    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都是他们那几批银子的作用。准确的说,站在孝庄太后他们的立场上,他们的银子起到了反作用!

    因为朱由崧曾经说的明白,如果让城中的人跑出一兵一卒,他们前面所抢的银子,金银珠宝,全都打了水漂,他们的陛下朱由崧就会按事先的约定,把这些银两和金银珠宝全都收归国库,就没有他们什么事儿了,这几天他们的银子和金银珠宝也就白抢了,也白高兴了。

    因此孝庄皇太后那上百万两银子和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非但没有瓦解明军的军心,此时反而转化为朱由崧重金奖励之下的强大动力,这种情况下明军将士们,哪个敢不用命?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烈战斗,这两路清军留下一地的死伤,又被赶回了城中……

    (本章完)

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 
    因昨天晚上的夜生活太丰富了,玉液琼浆,山珍海味之后,贺宣娇,马金花,慧梅三位美妃陪着,小柳是也跟着掺和,他们先比剑后对弈,最后还练了一阵书法,一直折腾到二更天过了,朱由崧才搂娇抱美上床休息,在床上又活动了一阵,才沉沉睡去。

    因此朱由崧昨天晚上这一觉睡得特别香,一直到日上三竿,也没人敢打扰,直到他睡到自然醒,长长的打了个哈欠,撩动了枕边马金花那如瀑的长发。

    “陛下你醒啦。”长长的睫毛闪动,如葡萄般的眼眸闪动着惺忪的灵光。

    朱由崧歉意的一笑,“爱妃,是朕把你弄醒啦?”

    “才不是呢。其实臣妾早就醒了,就是不敢惊扰陛下的美梦。”

    “真乖。”朱由崧揽美如怀……

    马金花伺候着穿衣洗漱之后,夫妇开始用早膳。

    早膳之后,李全进来报告昨天晚上的战况。

    朱由崧这才知道自己晚上睡得太沉了。原来三更过后竟然是这么热闹,清军两路人马突围,炮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就这动静硬是没有把他们两口子惊醒,这个武状元在床上也太会伺候人了,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带入人间天堂,那美妙的感觉令人心驰神往,乐此不疲。

    朱由崧这么想着看了马金花一眼,心有灵犀一点通,马金花此时也正在想这事,陛下的生龙活虎之后令她也太累了,几十万人马的战场离他们这么近,竟然是硬是没醒。看到陛下投过来的眼神儿,马金花媚然一笑,微垂下了脑袋,两腮酡红。

    “清军竟然突围了,还分两路,朕竟然一点都不知道,昨晚上好睡好睡呀!”

    李全一听,昨天晚上打得这么激烈,清军十几万大军,分两路突围,激战从刚刚打过三更就开始,一直到了临近五更才结束,陛下的御帐离的也不算远呢,神功盖世的他,更有异于常人的警觉,震天的喊杀声和炮声,竟然没有把陛下惊醒,真的假的?

    李全心里划弧,但嘴上不敢说,“陛下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可能是太劳累了。昨夜晚,三更天,清军几乎是倾巢而出,大炮粮草等辎重都带出来了,看样子是要弃城而逃,从西门和北门分别突围。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位大将军指挥着人马,堵住了他们,激战进行到将近五更,两路清军才被迫退往城中。因陛下有旨我军主要是困成,因此昨天晚上,也没有再攻城。”

    朱由崧点了点头:“清军可有突出重围的兵将?我军伤亡多少,歼灭清军多少?”

    “回陛下。清军不曾出去一兵一卒,据初步估算,北门外和西门外,我军伤亡的人数大概在2000左右,单看城外的尸体,清军的伤亡不会低于3万。具体的伤亡情况,鸿基和献忠两位大将军很快就会有折子递来的。”

    仅付出了伤亡2000人的微小代价,就歼灭了清军3万余人,勿有一兵一卒突围成功,这个大胜仗朱由崧非常满意。

    朱由崧不禁脱口而出:“将士如此用命,看来孝庄太后的银子功不可没呀,朕须得表彰她一下,笔墨伺候。”

    李全夫妇差点乐出声来,陛下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孝庄皇太后非被气死不可。

    小柳是答应一声,赶紧磨墨,太监安林赶紧铺好了宣纸。

    朱由崧提笔在手,略加思索,然后笔走龙蛇,很快一封信就写成了,用上御印。安林把信吹干,小柳是把信封好。

    朱由崧把信交给了神箭小将张环,命他晚上把箭射入城中。

    “诺。”张环答应着,把信接了过来,转身要走的时候又转过身来,“陛下,清军已经支撑不住了,什么时候大举攻城?”

    “小卿家说的对,银子都送给我们了,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弹尽粮绝的。不过朕如果要大举攻城,不会等到现在,朕是要等待他的援兵啊,这都一个多月了,还没见他们援兵的影子,朕都等急了,接下来朕不妨想办法催他们一下。”

    张环听了也不敢乐,陛下的思维怎么总是这么奇葩?困住了敌人,都是怕敌人的援兵赶来,还有盼望敌人援兵早来的吗?

    “陛下,您这是要把鞑子们一网打尽呀,但是怎么催促呢,难道陛下还会派人去帮他们请援兵不成?”小柳是晃着小脑瓜,闪着机灵的大眼睛半真不假道。

    朱由崧也笑了,“安公公,你传真的旨意,再由闯营突围的,可以放出去那么一个两个的,让他们去搬兵求救,也别让这个孝庄太后他们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