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贼,打击私盐,政绩斐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江阴民众才得安居乐业,朕重用这样德才兼备之人有何不可?朕之用人唯才是举,然德居其首,然后乃推才,那些朝秦暮楚、尸位素餐之辈,那些欺世盗名、自我为重之徒,纵有经地纬地之才,在朕看来亦不过粪土尔,因为这些人在国难当头时,在威逼利诱面前,有可能会成为可耻汉奸、叛徒、卖国贼,如高杰、李成栋、高进库、吴三桂之流,皆是如此!”

    朱由崧这番含沙射影,令这位以江南第一大才子自居的钱谦益面红耳赤,再无了下文。但是他心里做劲儿,昏君独权专断,很快就有你的好看!

    (本章完)

第127章 东林发难(为书友1481113850加更)() 
朱由崧这番言论不但令钱谦益噤若寒蝉,说到汉奸、叛徒这些词汇,钱谦益好像有某种反应一样,浑身如针刺般难受,他本是不服想辩驳几句,终究没敢。

    满朝文武此时皆讶然无声,都觉得自己的陛下不止是武功盖世,论能说会道亦是无敌呀。包括内阁、户部的高官和几个御使精英也不得暗叹,皇上好一张利口,舌如巧簧,句句如刀,可是直接擢升三个江阴小吏委以京营重任,这可以吗?传出去,成何体统!

    这时朱由崧又道:“再说法度,法度皆为人定,当年太祖高皇帝率领淮西二十四布衣举义旗,南定群雄,北驱蒙元,一统华夷,奠定了我大明三百年的基石,才有了大明法度,这法度无疑为了匡扶社稷,使政通使人和,而不能成为举贤荐能的桎梏,此事想让合乎法度倒也简单,今天朕荐江阴三公暂且作为提案,可让兵部先拟缺,报枢密院备案,再逞报内阁票拟,然后再由通政司交由司礼监批红,这不就合乎法度了吗?”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朱由崧话音一落,又跪倒了好几个大员,异口同声。

    朱由崧点了点头,还比较满意,暗道,你们这些老古董老顽固,总算开窍了,非得逼着朕说出点名堂,早些给朕几分面子不就完了?自讨苦吃!

    朱由崧觉得有些累了,打了个哈欠,随行内侍会意,赶紧冲下面喊道:“诸位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陛下,臣有本上奏。”内阁首辅高弘图出班跪倒,逞上几份报纸,内侍接过来,传逞给朱由崧。

    朱由崧接过来一看,勃然大怒。

    原来这几份来自南方的报纸,皆是以当今圣上的几件实事为简述,有的述以大太监韩赞周倒台之事,有的述以皇上铲除马士英父子、阮大铖之事,然后发表社论简评,基本上是一个腔调,全都在口诛笔伐皇上如何独断专行,如何中饱私囊,抄家所得一概不入国库,而入他私家的内帑,置内阁与户部于不顾,肆意支付。例证确凿,文笔犀利,看其商号和发行号,就知道影响之广泛。

    这是骂朕是硕鼠吗?朱由崧不由得拍案而起,文武百官鸦雀无声,有的知道怎么回事儿,暗道,估计皇上要下旨查抄这家报纸了,谁没事又在逆龙鳞啊?看来有一批人要倒霉了。有的不知道怎么事儿,暗自祈祷上天保佑不要牵连到自己。

    独有礼部尚书钱谦益此时面色平静,却内心舒爽,刚才挨了朱由崧一顿,现在他算是找到心理的平衡了,他当然知道报纸的内容。

    数日前,他为了报复皇上擢升这个擢升那个,就是对他钱谦益视而不见,遂怀恨在心,让复社四公子在江南大肆散播皇上的不良言论。

    东林复社的文人骚客,别看治国安帮不在行,但写文章妄议朝政、无中生有地妄加诽谤,指手画脚、相互攻讦却是他们的强项。一时间江南传得沸沸扬扬,全是皇上的斑斑劣迹。

    尽管如此钱谦益还嫌不解气,闻言皇上要微服私访了,如今大明只剩下江南半壁了,因此他断定皇上肯定不能往北私访,定然要下江南,另外他认为皇上所谓的私访徒有虚名,无非是以探民意疾苦为名,招一些名伎才女回宫淫乐享用,仅此而已,试想连酒都戒不了,鬼才会相信他能戒色,别看他前者谴散宫女,下罪己诏,只不过是心血来潮时的掩人耳目之举,既当****又立牌坊的帝王,他钱谦益见得多了!

    绝不能让昏君的江南之行舒服了,得想办法恶心恶心他。搜索枯肠之后,钱谦益终于又想出了办法,那就是他和复社四公子出钱出人,暗中办报纸,免费发报纸,有几版还是他钱公亲自执笔把皇上的恶行公诸于天下,这几个栋梁之才办几份报纸真有点大材小用了,提笔成文,才华横溢,字写得也漂亮,再配上一些靓眼的插图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官场要闻轶事,图文并茂,针砭时弊,这样的报纸又是免费的,谁不爱看?

    于是乎,江南这几份民间小报销量骤增,很快成了影响大于塘报的时尚大报。钱谦益自鸣得意,他非要好好看朱由崧看到这些报纸是何反应。

    然而钱谦益却枉费了心机,原因是他搞错了方向,朱由崧所谓的微服私访并非江南之行,而是御驾亲征先往北后往东,收拾黄得功和高杰那两镇军阀去了。他挖空心思甚至亲自执笔出版的那几份报纸自诩为得意之举,哪知朱由崧连一个字也未看到。

    后来钱谦益知道自己失算之后,摇头不止,报纸最讲究新闻性和时效性,同样的内容又不能重复发行,还不能停发,那样会有成千上万的人骂他,甚至攻击他的报社,因为这些报纸的用户越来越来多,发行量越来越大,耗资无疑越来越大,后来他想办法,免费改成了收费,尽管如此,发行量仍然有增无减。

    正这时,朱由崧搬师回朝了,钱谦益一看机会又来了,厚着脸皮再发次向皇上发难,赶紧来了个往期精彩回顾的版面,又把评击朱由崧那几次糗事的内容搬上去了。

    高弘图身为内阁首辅,当然得关心民众的言论,在朱由崧回京之后的第一次早朝时,将此事奏报。现在付出终有了回报,钱谦益如何能不高兴?

    不过他发现朱由崧脸上的怒容很快烟消云散了,融合前世和今生的见识,又有后几百年高等教育的思维,此时的朱由崧用屁股想想也知道是谁在做怪了。

    朱由崧不经意间瞄了文官班列中的钱谦益一眼,发现他那张老脸暗藏玄机,表面平静内心得意的钱谦益两只眼睛如脱兔,只一闪便倏地一下溜走了,脸上也有些不自在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明显是心虚的表现啊。

    朱由崧更加认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心中愤然道:“好你个钱谦益,竟敢对朕如此放肆,看来东林毒瘤不除,朕的大明难安啊!”

    PS:感谢书友1481113850的月票支持,特加一更,晚上还有一更。敬告书友,本来一张月票是不加更的,无他,主要是小草的时间有限,存稿有限,但书友既然开了金口,小草就加一更。本书公布的加更规则是:日收涨500加一更,日推荐涨100加一更,月票日涨30张加一更,一次打赏20元加一更,一次打赏50元加两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晚上还有一更哟!

    (本章完)

第128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不怪朱由崧生气,他刚搬师回京没高兴两天,东林党又来就给他添堵,党锢之争、东林乱政、军阀不听朝廷,这些都是明末乱象,也是明朝灭亡的根源,要不好端端的崇祯能自缢吗?

    现在朱由崧大刀阔斧干了三个多月,清洗厂卫,御驾亲征,铲除了一批乱党,四镇军阀收拾了俩,党锢之争风气被刹住了,军阀的嚣张之气也暂时收敛了,独有这东林党还没来得及好好收拾他们。

    开始时朱由崧非常生气,他真想借助这次报纸风波把这钱谦益、东林复社等凡是与东林有瓜葛的全都抓起来治罪。

    这可不是朱由崧吹牛皮,现在的朱由崧今非昔比了,他完全有这个实力和底气了,东厂、一万名锦衣卫皆是直属于他的特务机关,还有二十万兵马全都是他的铁粉,有道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手绾重兵的他要收拾几个东林党已经不在话下了。

    不过朱由崧冷静下来一想不妥,因为这样一来,就成文字狱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他懂,他可以将朝堂上下的东林党斩尽杀绝,却无法堵住广大江南士绅的悠悠之口,不过朱由崧很快就有办法了,嘴角微微弯出一个弧度,暗道,既然你们想跟朕斗,那朕不妨就再陪你们玩玩!

    想到这里朱由崧淡然一笑,把报纸压在了龙书案上,看向高弘图,高弘图手持象牙弧板,躬着腰正等着皇上的下文呢,朱由崧心平气和道:“高爱卿,今年乃是大考之年,但不知何时开科取士?”

    高弘图一愣,不是说报纸的事吗,陛下怎么突然问起这事了,赶紧躬身作答:“启奏陛下,现在是九月上旬,按照大明的惯例,八月和十月乃科考之季,但因我大明北都沦丧,陛下刚登大宝,百事待举,内有流贼作乱京畿,外有东虏虎视江南,故院试和乡试耽误了,会试和殿试正欲请旨。”

    “嗯。”朱由崧点了点头,“我大明虽值多事之秋,但开科取士事关国家选能任贤之大计绝不能偏废,无论什么理由,寒了天下学子之心也是得不偿失,这样吧,院试和乡试延迟至十月下旬举行,会试和殿试定于十一月中下旬开考,今年四试之命题的策论皆要围绕这两点展开,一是民间妄谈朝政之优劣,二是国库、内帑与抄家。院乡会殿四试皆由翰林院拟题,礼部负责主考阅卷等事宜,各部的言官御使为监察巡案,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四试之卷朕最后皆要龙目御玉览,严惩徇私者。另外从今年起要正式恢复武举科考,会试和殿试也初步定于十二月上旬和中旬在京师举行,诏告天下抓紧筹备吧,时间相当紧迫。”

    高弘图正等着朱由崧说报纸逆君之事,没想到朱由崧对报纸只字不提了,反而论起了科考事宜,他原以认为先帝新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