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应元大刀断后,他这一千人马且战且退,双方由护城河畔混战到吊桥上,再由吊桥上退入城中,来不及关城时,刘良佐一马当先,带着人马杀进城中。

    城头上的文官幕僚和东林党人见此情景吓得大惊,有的甚至想下城逃跑,有的劝陛下赶紧躲一躲,避其锋芒。

    朱由崧泰然自若,胸有成竹。

    刘良佐这支人马别看是他亲自带头冲锋,进去得急,出来得也快,出不来的当然就死在城门口了。

    原因刘良佐带人刚冲进城中,两边伏兵四起,先是密集如雨的弓弩和铳炮,把刘良佐的人马射住,令其寸步难进,箭雨和铳炮之后,喊杀声如雷吼,是陈明遇和冯厚敦带着几千人马从两边冲杀过来。

    刘良佐的人马成批成排地往下倒,顿时就乱了,相互践踏坠马者不计其数。

    刘良佐知道上当了,赶紧后撤,但往前冲不易,往后撤照样难,原因是后面的人马往前冲,前面的人马往后撤,全乱套了。不过仗着他骁勇善战,舞动大刀冲开一条血路,身后留下一路尸体,总算又撤回了护城河对岸,这时,城中的人马也没追出来,将吊桥扯起,城门紧闭。

    刘良佐再一看,就这么一进一出的工夫,时间上也就是短短的半小时左右,但死伤枕藉,血流成河,粗略地估计下,折损的人马不低于三千,如果再加上被朱由崧用攻心计瓦解过去的人马,这一场小战斗他损失的人马超过一万。

    放眼四望地上躺的尸体,不管是他下令射杀的,还是被江阴三公的人马斩杀的,十之八九全是他的人马。

    他显然吃了暴亏,刘良佐额头上的青筋绷起多高,那张铜锣大脸显得有些狰狞了。

    正这时,城头又响起了熟悉而令人震撼的笑声,“哈哈哈……刘良佐,别来无恙啊,刚才没伤着你吧!”

    (本章完)

第147章 御营初显威() 
刘良佐一眼就看见了,城头上屹立的正是朱由崧,昏君竟然还没走?他不禁咬牙切齿了。

    “昏君,你等着!”刘良佐用手一指气急败坏,回头怒吼,“给我架炮轰城,所有火力全用上,可劲儿地给我轰!”

    朱由崧厉声喝道:“慢着!刘良佐,毫不夸张地说,城中有六万京营兵,如果刚才朕一声令下,他们倾城杀出,后果就不用朕说了吧,你还能站在这里跟朕耀武扬威地叫嚣吗?朕之所以没那么做,你败出城时,朕甚至没令人追杀,何也?非是朕不会用兵,而是不想赶尽杀绝而已,你死不足惜,但朕有好生之德,不想让你这几万人马全都葬身在护河畔。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带着你的人马投降吧,朕话复前言,只杀你一人,绝不滥杀无辜,绝不诛连你的家小,这可是你最最最最后一次机会。”

    尽管朱由崧说的都是实话,也确实是为刘良佐和他这几万人马着想,但这话更多地是让刘良佐的兵将听,试想让刘良佐投降还要是要杀他,无疑与虎谋皮。

    刘良佐气得直翻白眼,“昏君别白日做梦了,我刘良佐跟你势不两立,给我开炮!”

    这次他话音未落,就响起了震地动地的炮声,持续的轰呜声简直把他的命令给淹没了。

    刘良佐还有几分得意,火炮营反应速度这么快,很快京城就会被他炸得面目全非,看昏君还敢不敢立于城头盛气凌人。

    但是,他很快发现不对劲儿了,南京城头安然无恙,那种硝烟弥漫,砖石乱飞的情景没有出现,朱由崧仍然镇定地立在城头,面带微笑地望向西山方向。

    顺着朱由崧的视线,刘良佐这才注意到,响炮的地方原来离他有一定的距离,那应该是十里外的西山口传来的。

    刘良佐一惊,蔡廷真的一万人马没有炮兵,这几千人马的御营难道还有炮队?可那又如何,一万对五千,应该有胜算!

    刘良佐及其部队都不无惊恐又怀着希望地看向西山方向……

    刘良佐猜对了,响炮之地正是南京城外的西山口,打炮的也的确不是他的人马,而是刚刚成立的御营亲卫军。

    原来蔡廷真的西路军奉了刘良佐之命,先要解决掉西山凹的那五千人马,按照刘良佐的命令,他这一万人马速战速决,拔去这支犄角之后,从西侧再来攻城,三路大军三面攻城,后面则是滚滚的大江,各地的勤王之师来了也没有用了,京师必破,昏君插翅难飞。

    但这只是计划,或者是一厢情愿的美好的愿望而已。

    现实中计划往往辇不上变化,美好的愿望总是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

    蔡廷真带着一万人马刚接近西山凹,炮就响了,可不是一响两响或三响的信炮,而接连不断,震天动地的炮击。

    跟刘良佐一样,蔡延真做梦没想到,这几千人马还有大炮?据说这是刚刚成立,还处在新兵期的御营,既然有如此精良的装备,昏君因何不布在城头用来守城退敌?

    这就怪刘良佐和蔡延真过分轻敌了,也是他们求胜心切,事先也没派斥侯打探清楚这支兵马的详细,只知道这里有几千人马,甚至主将姓字名谁,刘良佐和蔡廷真都不知道。

    要知道是威名远播的刘肇基在这里坐镇指挥,蔡廷真绝不敢贸然进兵,但现在已经全晚了。

    刘肇基将初训见效的1000名辎重营部署在西山口,将10门红夷大炮、70门佛朗机和虎蹲炮共八十门火炮全部隐伏在这里,为的就是给判军迎头痛击。

    八十门这样的大炮怒吼起来了。那个叫李柱石的炮兵,此时被伤的脚早好了,但脑子里仍然是朱由崧面对面嘘寒问暖和激励他苦练的镜头,没想到这么快就将杀敌的本领付诸了实践,激动之余,李柱石精准地将一发又一发炮弹送到敌阵之中炸了开花。

    虽然明朝的火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其威力有限,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连垃圾都算不上,但在当时却是领先潮流的高科技尖端军事装备了,不止是在于能有效地杀伤远程之敌,尤其是骑兵,而且大炮一响,军心振奋,敌兵丧胆,这种威慑力比其杀伤力更有效。

    蔡廷真的人马顿时就乱了脚乱,被炸死炸伤的,人马受惊四处乱撞,相互踩踏者,不计其数,一万人马如无头的苍蝇乱冲乱撞。

    火炮响过之后,刘肇基带着三千铁骑纵马杀入蔡廷真混乱的队伍,虽然这三千铁骑刚刚形成战斗力,但他们都不是新兵蛋子,而是从各营选拔的精锐重新组合而成,练兵期间又得到朱由崧的亲身探望,相当于被朱由崧洗过脑了,誓死杀敌,效忠皇上是他们唯一的信念。

    因此大刀长枪,腰刀宝剑,各展其能,在以火器为点缀的明末,真正痛快杀敌的还要数这些长刀短刃,舞动起来如砍瓜切菜,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撤,快撤!”蔡廷真还算机灵,一看形势不对,下了这样的命令后拨马就跑。

    这时500人的火器营和500人马步营冲出来了,一千人马全是弓弩手和火铳手,一边追击一边射击。

    这道大炮开头、弩箭和火铳扫尾的大餐,蔡廷真可吃不消了,一万人马瞬间溃不成军,总兵官蔡廷真死于乱军之中,顿时西山口伏尸遍地,鬼哭狼嚎。

    那些侥幸生存下来的判军兵将为了保住脖子上的七斤半,拼命往回跑,很快出现在朱由崧和刘良佐等人的视线中。

    在这些人看来,炮响过后,是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那是一支人马被另一支人马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狼奔豕突,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的情景。

    刘良佐等人看清楚了也傻了,因为兵溃被追的一方是他的人马,他刚才说的蔡廷真总兵没了踪影,但这些反穿甲衣打着“蔡”字大旗和“刘”字大旗的无疑是他的西路军。

    刘良佐及他的部众全都愕然,怎么会这样?蔡廷真的一万人马一触即溃,对方只有区区五千人马啊!

    (本章完)

第148章 三路判军大溃败(上)() 
此时溃不成军的西路军身后,无数的御营兵追杀而来,追在最前面的是数不清的铁骑,万马奔腾碾轧而来,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刘良佐甚至看到了刘肇基勇猛歼敌的身影。

    跟高杰、黄得功和刘泽清一样,垂涎扬州的野心这位倡平伯刘良佐也一样有,对这位曾是扬州兵备道的刘肇基他当然识得,只是不知道刘肇基何时成了京官,还身肩御营统领。

    “怎么会这样?”此时刘良佐来不及想这些,他脑子里想的是,西山凹区区五千兵马,如何能将他的一万大军瞬间杀得如此狼狈?要知道蔡廷真也是他摩下的一员猛将啊,带兵经验丰富,屡立战功,此时他人呢?

    刘良佐还不知道,被他寄于厚望的蔡总兵早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此时恐怕已经被马踏如泥了。如果刘良佐能在西山口战场,此时他会完全相信朱由崧曾经说过的话,五千御营,个个以一当十,相当于五万雄师。

    西路军闪电般的溃败下来,无疑令刘良佐雪上加霜,此时城外的几万判军,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朱由崧一看时机成熟悉,事先安排的各个环节都已经进行完了,果断下旨:“传朕的旨意,六万营兵出城杀贼!”

    京营兵将早就想出城杀贼了,这几个月,朱由崧又是动用自己的内帑,从京营到御营,到操江水师,军马被装等军需品供应充足,粮饷放发非常及时,伙食标准还有了提高,新上任的江阴三公体恤部众,爱兵如子,皇恩如此浩荡,在这种情况下军人还有什么渴望的,唯有杀敌报国!

    那些带兵武将们也憋屈坏了,得到圣旨之后,心里像开了两扇门一样,陛下早该如此了!

    吊桥放下,四门大开,郑鸿逵和江阴三公带着京营将士倾城而出,六万大军如惊涛骇涛向刘良佐的人马冲去,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必担心城中无有兵将,有人会趁机犯上作乱。此时,一万名锦衣卫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