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漪房一手拉着长女刘嫖,一手拉着次子刘武,紧紧跟在他们的屁股后边,静静地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尽管这一次她没被封为皇后,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后之位非她莫属,只不过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因为母以子贵的理念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其她几个嫔妃也是叽叽喳喳,兴趣盎然,包括皇帝最近十分宠爱的慎夫人、息夫人在内,都发出咯咯的笑声。

    到底是小孩子眼尖,刘武首先看见两只喜鹊,在树枝上抖动着黑白相间的漂亮的羽毛,喳喳喳叫个不停。他挣脱母亲的手,跑到皇帝的身边,用稚嫩的声音说:“父皇,你看那是什么?”

    “喜鹊,那是喜鹊啊。”刘恒弯下腰,抱起他,亲了一口,高兴地说:“喜鹊登枝,必有喜事呀。”

    窦漪房心中一动,面带笑靥,笑盈盈地说:“陛下,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俗话不是常说‘瑞雪兆丰年’吗?”

    “嗯,爱妃说得极是。”刘恒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点头称是。

    傍晚时分,雪花停止了飘动,皇帝、嫔妃与儿女们赏雪的兴致也圆满地画了一个句号,他们乘着马车,在侍卫的护送下,原路返回宫中。

第90章 册封窦皇后() 
阳春三月,春姑娘的脚步姗姗来迟,满眼望去,姹紫嫣红,草长莺飞,一片欣欣向荣。

    在这美好的季节,刘恒的心情特别好,每天都能按时上朝,埋头案牍,不停地看着从各地飞来的不同内容的奏章。他决心做一个守成的令主,通过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扶植农桑,奖励垦荒,让天下百姓过上家给人足、仓满囤溢、再无冻馁之虞的日子。在他的脉管里,流淌着仁慈宽厚的血液,为了改变鳏寡孤独无所依靠的悲惨情况,他决心在全社会实行赈贫济弱、孝老爱幼制度,让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第一个在历史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他坚信,通过他与大臣悉心治理,大汉朝一定能走上中兴之路,并且能彪炳史册,流芳千古。为了实现这个光辉而又远大的目标,他夙兴夜寐,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摊子,不知有多少大事急事正等着他处理。

    大臣们趁着皇上心情好,向他递交了关于立皇后的奏章。他把奏章浏览一遍,沉吟不语。什么原因呢,因为奏章里仅仅提了立皇后之议,并没有指名道姓立谁。他看着大臣,心里暗暗说:“这真是一群聪明的大臣,明明知道立谁,却故意不说明,给朕打起哑谜来了。”他不便讥讽、挖苦大臣,而是想了想,笑着回答:“卿等一番好心好意,朕领了。令大家遗憾的是,朕不能乾纲独断此事,因为朕上有皇太后,需要禀明她,才能体现朕一片孝心。”

    “陛下仁孝,千古罕有。”刘恒的话看似推诿,其实不然,大臣们也知道他是个大孝子,肯定会拿着大臣的奏章,去长乐宫,禀明皇太后,让皇太后圣裁,于是,他们跪下来,奉承皇帝两句,耐心等待回复。

    下朝后,皇帝拿着群臣的奏章,来到长乐宫皇太后的住处,禀明内容。

    薄太后静静地听着,面带微笑,不时点头。等刘恒说完,她笑着问了一句:“儿子,你看立谁好呢?”

    看皇太后征求自己的意见,刘恒诚实地回答:“皇后母仪天下,统驭后宫,非贤淑之人不得为之。”

    薄太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后宫再也不能发生‘人彘’的悲剧。”

    一提到吕后与戚夫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刘恒的后脊梁骨不由冒出一股寒气,他暗暗想:前车之鉴,后人之师,决不能让这种悲剧在自己的后宫重新上演。想到这里,他心有余悸地对太后说:“既然太后提出‘人彘’的事,那你对皇后的人选一定心中有数了。”

    “也许哀家会看错眼,也许哀家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但你要相信哀家,哀家是为了你好,是为了大汉的天下好。”薄太后两眼看着儿子,射出两道柔和却非常坚定的目光。

    在太后的面前,刘恒永远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看着母亲慈祥的脸,语气果决地说:“母后,你说,你大胆说吧,皇儿一定听你的。”

    “你看,你现在四个儿子,刘启、刘武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他们的母亲又都是漪房一个人,这么多年来,哀家比较了解漪房,尽管她出身贫贱,但她是一个贤淑善良、豁达柔和的好女人,让她当皇后,统驭六宫,绝不会发生‘人彘’的故事。”薄太后用十分肯定的口气,对窦漪房做了较高的评价,这说明她比较了解窦漪房,也说明她们婆媳平时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和睦和融洽。

    刘恒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芒,连声称赞:“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说罢立皇后的事,母子俩又谈论起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薄太后教导皇帝尽量少扰民,不扰民。她深有感触地说:“咱娘俩在代国的时候,就害怕朝廷给派什么差事,朝廷一来圣旨,咱们就心惊肉跳。”

    “是啊,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想起从前那些数不清的繁重的差役,刘恒禁不住痛苦地摇头,连声叹息。

    薄太后轻声呢喃:“无为而治是一种最高的也是最好的执政境界。”

    “如果让皇儿理解的话,‘无为而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理念,而绝不是消极怠慢,荒废朝政,什么都撒手不管。”刘恒眨了眨眼睛,略微思考,笑着发表了自己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看到儿子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无为而治”的内涵,薄太后笑了,亲切地说:“山上的花草没人管理,不是照样长得山花烂漫吗?”

    “如果有人稍加修剪一下,乱蓬蓬的花草不就长得更加整齐有序了吗?”刘恒补充道。

    通过母子俩这一次长谈,朝廷正式决定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扶植农桑,奖励垦荒,努力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安康的日子。

    几天后,皇太后正式颁布懿旨:立窦漪房为皇后。

    举行皇后庆典之前,窦漪房在宫里对着一面铜镜,仔细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只见铜镜里的自己凤冠霞帔,绣着荷花的红色裙子长拖在地,款款摆动。脸上薄施粉黛,淡描峨眉,一双大眼睛明如秋月,顾盼生辉。

    她回想起贫穷的父母亲不幸早亡,回想起失散的兄弟杳无音讯,回想起自己进入皇宫,掏钱托大谒者张释的门路,想分回赵国而被阴差阳错分到遥远的代国,自己当时哭得像个泪人,假若当初真的按照自己的心愿分到赵国,自己现在充其量不过是个陪送的妾媵(ying配送出嫁),又怎么能为刘恒生儿育女,跃为一国之母呢?看来命运弄人呀,想到这里,她的眼泪就像山涧的泉水一样,汩汩奔涌而出。

    “皇后,你哭了?”服侍她的小宫女不解地看着她,轻声咕哝。

    她猛然回过头来,看着宫女,泫然泪下说:“我回想起过去艰难的岁月,不由悲从中来。”

    小宫女被她说糊涂了,递过来一只干净的手帕,不解地说:“换上别人,高兴都来不及,哪有心思悲痛呢?”

    “看来你真是个孩子,真的不懂人的心思。”漪房接过手帕,轻轻地抹去眼角的泪水,长叹不已。

    她们走出去,只见准备庆贺的人们早已在大殿里等齐,人们纷纷用羡慕的、嫉妒的目光看着她。她缓缓地走着,气质高雅,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当皇太后、皇帝、皇太子走上前,向她表示热烈祝贺,她的脸就像一朵美丽的朝霞,鲜艳灿烂,光彩照人。她始终面带笑容,不断地向熟人打着热情的招呼,尽量使自己平易近人,努力给参加庆典的每一个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庆典获得巨大成功,所有参加庆典的人们都非常满意。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公主。

    热闹而又隆重的庆典结束后,刘恒颁布了一道感人至深的爱民诏书,也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养老令:

    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dian临近)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如何?其议所以振代之。又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疋(pi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嗇夫、令史致。两千石谴都吏寻行,不称者督之。刑者及有罪耐(两年刑法)以上,不用此令。

    在古代中国,这是最早的养老制度,包括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刘恒不仅自己是个大孝子,以身示范,做好天下人的楷模,而且他宣扬“以孝治天下”的道理,经常对大臣说:“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从小给我们衣食之需,老了之后,理应得到我们的孝顺。”他在诏书中明确规定,慰问物品从县财政中支出,给八十岁以上老人送慰问物品,由乡吏送达,给九十岁以上老人送慰问物品,由县丞、县尉送达,而且作为一项固定的制度被确定下来。

    刘恒来到京城,时间虽然不长,但不断地对诸侯、臣民以及边远的部族采取安抚和德惠的政策,海内大定,远近翕然。

    于是,他把从代国随同来京的功臣召集到未央宫,亲切地对他们说:“诸吕平定之后,大臣迎接我入朝,我当时犹豫不定,代国的大臣也纷纷劝阻我,只有宋昌劝我入都,我才得以侍奉宗庙。在你们几个人中间,他的功劳最大,年前已提拔他当了卫将军,这一次再封他为壮武侯,以表示我对功臣的奖赏。”

    宋昌赶紧跪下来,朗声回答:“谢陛下。”

    其他几个人无不用嫉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