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此当然并不清楚,但是这一次莫敬完的朝见,以及朝见之时所说的石破天惊的这么一番话,却让他认真思考起了安南的问题。
如今的莫氏,既然愿意将安南整个献给大明,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大明朝廷这边如果不向他伸出援手,那么安南的南北朝很快就会结束,而且会以莫氏完败的局面结束。
相对强大的黎氏南朝,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后黎朝,就会提前数十年统一安南。
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大明朝的南方就又会出现一个不断惹是生非的安南小霸。
这当然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对于大明朝来说,安南这块土地上最好永远不要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最好始终陷在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才好。
如果数百年之后的那个安南,当初没有在中华的支持下实现统一,而是始终分为南越和北越,那么这个北越还有能力威胁、挑衅,甚至是对其北方的邻居发动战争吗?
若是它仍然分为南北朝,给他一百二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得罪北方的邻居啊!
明末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知道后世的那段历史,可是自己这个来自后世的穿越客可是知道的啊!
既然这样,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维持安南现在这个南北朝的局面。
同时,以向北朝的莫氏提供军事支持为条件,陆陆续续地换取安南北方的土地,将大明朝的南部边境不断向南推进。
想到了这里,崇祯皇帝看着比自己还年轻了不少的莫敬完,以及跟在莫敬完身边的那个莫氏老臣莫玉辇,缓缓说道:
“朕闻安南除了你们北朝的莫氏之外,南方尚有一个后黎氏的南朝。而且据说,黎氏的南朝这几年屡战屡胜,不断往北推进,你们莫氏的江山,已经不足安南半壁,先是丢掉了升龙,后来又丢了高平,安南几乎已复为黎氏所有!
“若不是先帝念在你们莫氏先祖,乃是我大明世宗皇帝亲封的安南都统使,恐怕你们北朝莫氏的宗庙社稷,已然断祀久矣!”
崇祯皇帝毫不客气地说完了这番话,再去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莫敬完与莫玉辇两人,突然厉声说道:
“你北朝莫氏事到如今,已是气息奄奄、死之将至,却尤敢在朕面前大言不惭、谎言欺骗!安南之地如今几乎全境接在南朝黎氏手中,汝辈何来五十三府四十九州一百七十六县土地贡献于朕?!”
崇祯皇帝突然而来的怒气,令中极殿中的气氛一下子将至冰点。
安南北朝莫氏的继承人莫敬完嗫喏着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叩首,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此是莫氏心愿,大皇帝恕罪!大皇帝恕罪!”
这个时候,跪在莫敬完傍边的莫氏老臣莫玉辇突然抬头,用着带有后世广西口音的汉话说道:
“启奏大明皇帝陛下!安南莫氏受封安南都统使以来,治理安南北地百有余年,开科取士十二次,深得北朝士民之心。奈何近年以来,安南北方连年干旱,百姓贫困、民生凋敝,北朝实力遂不如前。
“尤其近年丢了升龙府后,莫氏失去升龙府河谷平原,财赋重地落入南朝之手,不得已退守北部山区,情形日趋艰难。若无大明施以援手,莫氏确乎断祀久矣!
“不过也正因此,我北朝莫氏比之南朝黎氏,更愿作大明皇帝陛下之忠臣孝子!”
说到这里,莫玉辇噔噔噔连着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肃容说道:“若大明皇帝陛下愿助北朝莫氏重回升龙府,我莫氏愿以高平之地相赠!若大明能助莫氏拿下清化、顺化,我莫氏愿以升龙府及其以北土地相赠,并纳质子岁币,永为大明藩臣忠犬!”
第七三六章 赤膊上阵()
莫玉辇的这番话说出来之后,更是令中极殿中一阵骚动。
包括崇祯皇帝在内,都没有想到这个莫氏的老臣莫玉辇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看来安南北朝莫氏的形势,的确是到了生死存亡系于一线的时候了,要不然绝对不会有这样“狗急跳墙”的表现。
到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抉择。
只是安南这个小国,常常出尔反尔,说话不作数,莫玉辇的这番话,安知不是一时之计、一时之言。
于是,崇祯皇帝静静地看着神情激动的莫玉辇,以及满脸期待之色的莫敬完,片刻之后,说道:
“莫玉辇,你不过是安南北朝莫氏的一个顾命老臣而已。你所说的这番话,若是将来莫氏不认,今后却又如何做得了数?”
这个时候,还没等莫玉辇说话,那个年轻的莫敬完立刻叩首说道:“大明皇帝陛下!莫宣抚是莫氏三朝老臣,此次陪同小臣北上觐见,曾受小臣之父全权之命,一言一行皆为安南莫氏之诺。今日莫宣抚所言,异日我莫氏及子孙若不认,是莫氏全族断祀绝种之兆也!小臣请陛下明断!”
按照当年嘉靖皇帝给安南都统使司定下的官制,都统使司之下是宣抚司,给安南一共定下了十三路宣抚司,宣抚是各路宣抚司的最高长官,在安南也是仅次于都统使的高位。
这个莫玉辇如今正是这样的职务。
只不过,现在的安南莫氏小朝廷治下,十三路宣抚司差不多已经丢掉了十二路,仅剩高平及其以北地区了。
而这个地区,现在又进入了两支来自广西的狼兵。
莫氏小朝廷连南朝黎氏的军队都打不过,又哪里有能力打得过刚刚经历了平定奢安之乱的这两支广西狼兵。
这也是莫氏小朝廷火急火燎地要北上大明京师,求见大明皇帝,并且一口气就把安南卖给了大明朝廷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们若是得不到大明皇帝只言片语的支持,那么加入了广西狼兵因素之后的安南北朝,形势就会立刻恶化,而莫氏小朝廷也很快就将面临彻底覆灭的危机。
这其中的道理,崇祯皇帝根本不需要别人的提醒,略一思索,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如今的大明朝,虽然仍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但是对于安南莫氏这样处在风雨飘摇的末代小朝廷来说,却仍然是一个难以望其项背的庞然大物。
包括对于整个安南来说,都是如此。
若是大明朝的君臣想要对安南动武,如今不需要出动什么大军,只需要动用两广总督府的力量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那几位分头前往祭祀天地、社稷和太庙的重臣勋戚,也快要返回了,崇祯皇帝遂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朕就勉为其难,先助尔莫氏返回升龙府吧!”
崇祯皇帝这话一出,跪在地上的莫敬完、莫玉辇两人顿时激动不已,连连叩首,说道:
“大明对安南莫氏再造之恩,莫氏全族将永世不忘!”
两人这话说完,崇祯皇帝对着两人摆了摆手,说道:“朕不需要尔等永世不忘这份再造之恩,朕只需要尔等永世不忘今日莫氏对大明作出的承诺!尔等需要牢牢记住,大明可以再造尔等莫氏北朝,也可以让尔等莫氏北朝转眼烟消云散!”
说完了这话,崇祯皇帝看着莫敬完说道:“如今安南兵凶战危,为莫氏存续计,莫敬完,朕欲让你暂留大明京师,以待莫氏将来返回升龙,你可愿意?”
莫敬完听了这话,只是一愣,然后迅速与辅佐他前来大明京师的莫玉辇对视了一眼,见莫玉辇冲他微微点头,当即朗声说道:
“小臣遵旨!谢大皇帝陛下隆恩!”
见状,崇祯皇帝抬头对理藩院院使恭顺侯吴惟英和副使姜曰广两人说道:
“朝鲜国绫原大君李俌和安南莫氏子莫敬完居留京师期间,皆由汝等理藩院妥善安置起居,协调礼部,年后即令二人入读国子监上舍。”
吴惟英和姜曰广两人连忙躬身领旨。
皇帝这样的做法,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但是想想皇帝对蒙古归附藩部的安排,也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苦心。
对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来说,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这世上也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想从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购买一艘即将退役的夹板船,都要做出如此多的让利,附加了许多的政治条件,那么大明朝帮助你安南莫氏恢复对于安南北朝地区的统治,难道不应该索要一些报酬和补偿吗?
更何况,不管是安南还是朝鲜,这可是两个出了名的白眼狼啊!
不趁着这个时候留下人质,将来一旦翻了脸,那可就又要吃一个哑巴亏,当一次冤大头了!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理藩院应该在事前就把条件谈清楚,把好处要个够,到了皇帝这里,只要说个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行了。
只是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多是些只谈礼仪不讲利益的书生,搞得崇祯皇帝没有办法,只好赤膊上阵,亲自出面谈条件了。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一边思考一边接着说道:“王承恩!记着在今日大朝之后,去内阁传朕旨意,着内阁并吏部,尽快行文两广总督府,命广西巡抚衙门、总兵衙门,从桂林府移驻南宁府,节制麾下莫氏韦氏狼兵,就近支援安南北朝之主莫敬宽!”
说完了这些话,王承恩正要出列领旨,只听崇祯皇帝接着说道:
“此外,前番广东参政洪云蒸平定粤北陈万之乱,朝廷尚未论功行赏,朕意本待年后再说,不过此时却是等不得了!
“着内阁与吏部一并行文两广总督府,在广东另设海南巡抚一员,由广东参政洪云蒸该员升任,督办琼州府、雷州府、廉州府三地军务兼理粮饷,驻地设于琼州,仍归两广总督府节制。
“海南巡抚衙门的当务之急,是整顿所属三府兵备,策应广西恢复安南都统使司属地事务,朕意可在琼州设琼州副总兵职位,人选由洪云蒸推荐,报送兵部任命。
“另着该员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