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优秀和德国战舰的强大!
在两边山峰高耸入云的峡湾里修好创口,舰员们得到了战争中难得的轻松:在加强了三艘驱逐舰后,德国舰队再次出——不过这次的航向不是向西而是往东,现在他们的对手将是红海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都让自己收拾了,要知道那艘“胡德”号一直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东边的俄国人更加不是自己的对手。
相对于弥漫在下级军官和士兵们中间的乐观情绪,舰队里中高级军官并没有像部下那样百分之一百看好,因为他们对将可能面对的对手并不熟悉。如果单靠一战中沙俄海军的表现,刚瑟…吕特晏斯的指挥官们不用担心,但红海军一直就是神神秘秘,他们不怎么了解。
对手有两艘强大的战列舰是明确的,但德国人并不完全了解那两艘战列舰的性能——俄国人在两艘战列舰正式服役时才将这件事公开,之前外界只是猜测俄国人可能在建造战列舰,而在哪里造都不明确。突然出现的战列舰曾经让全世界海军为之震动。军官们是清楚地记得当时造成的影响。
俄国人还有自己所没有的航母,虽然在沿大陆航行中能得到空军的掩护,对于德国人来说这还是一个弱点。
德国海军对苏联战列舰地了解也就是报纸上说地那些数据:9门406毫米主炮、最大航25节。所有人都知道苏联人有可能做了隐瞒,但到底隐瞒了多少?德国不得而知——除了一张真理报刊出的模糊照片外。连苏联新式战列舰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主炮口径比“俾斯麦“级大一英寸。航25节?不知道装甲厚度如何?这都是德国舰队指挥官们需要考虑地。但这些在5月取得的胜利面前已经变得不重要,因为整支德国舰队已经有了非常重要的士气!
从波兰启航时有几个人能坚信能轻易击垮英国海军的战列舰。在现“胡德”号编队时,舰队司令刚瑟…吕特晏斯海军上将都犹豫了一下,极少数军官更是表现惊恐的情绪(“胡德”号的名头实在太响了。)是林德曼下令开炮还击的——“我决不会让军舰就这样窝囊地毁掉。”
现在整个德国舰队都有了同“俾斯麦”号舰长一样的信条——林德曼指挥“俾斯麦”号对于德国来说是最好地选择,因为他非常推崇铁血相俾斯麦的话,并视之为人生座右铭:“我将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今天地天气实在是帮了德国人的大忙,这让刚瑟…吕特晏斯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苏联航母舰载机的威胁:如果是炮战,他并不怎么担忧,“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不惧怕任何对手。
恩斯特…林德曼和整个编队有了“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信念。他们地对手又何尝不是?!整个红海军舰队所有人都无畏牺牲,因为他们地身后就是伟大的苏维埃祖国!
打头地“俾斯麦”号雷达几乎是在同时现了红海军编队——明显那个对手同自己是一个级别的!就两分钟后。雷达报告俄国舰队分成两批:两艘大舰和一个中型目标转向脱离。
“那是俄国人的航母。”刚瑟…吕特晏斯心里清楚,转向的俄国舰队显然是要和自己打一场堂堂正正的队列炮战。
双方都在加,红海军的驱逐舰编队位于左翼稍后位置,而德国舰队驱逐舰在战列舰的右翼稍后,两个巨大的箭头往北高抢占阵位。几分钟后双方舰队司令都现一个问题——谁都不可能在第一轮炮击动时截住对手的航线。而此时双方舰队的编队航都已经接近30节!
德国人终于明白苏联新式战列舰能跑多快。而双方距离也在逐渐接近——但除了雷达显示外,望哨还是毫无现。什么也看不见。
37000米!指挥塔里听到了望哨的报告:他们似乎看到了目标区域一阵闪电式的朦胧亮光。
“舰队向左两度,保持度!”
德国舰队动了第一轮齐射,炮弹需要差不多80秒才能击中目标区,而这边“苏联”号的炮击指挥室里也在进行炮击计算。
一分多钟后,巨大的水柱出现在编队右翼后侧600米外——“德国佬打得还挺准。”库兹涅佐夫看着那些巨大的水柱脑子里闪了一下:这样的距离第一轮齐射能靠得这么近,对于炮手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红海军两艘战列舰各主炮炮塔已经准备完毕,18个装甲隔舱(“苏联”级主炮塔内各炮之间用60毫米厚度的装甲板隔开。)里的炮手们都已经装弹、调炮完毕。
由雷达指挥,在“节点”“苏联”号枪炮长按下了齐射钮,紧接着“红色乌克兰”号也出惊天动地的咆哮!
全舰人员都听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巨响,里面的人都感觉到了强烈的震动,18枚1180公斤重的穿甲弹呼啸着飞向36000米外的德国领头舰。
在“苏联”号一号炮塔内,军士们最快度的操纵设备,用输弹机将弹丸从下面的弹药库提上来,一等大炮回到6度仰角,按下了打开炮栓的电钮——虽然里面的火药气体已经被吹除,但浓重的射药燃烧后留下的味道立刻充斥整个空间。
输弹带将弹丸送至炮尾,电动推杆将弹丸推进炮膛——这时射药包已经被送上来,紧接着送进炮膛。
按照炮击指挥室的参数,装填完毕的**开始提升仰角,从射完毕到重新可以开炮,水兵们只用了27秒,挥出了平时训练时能够达到的同仰角装填最快度!
“苏联”号并没有立刻齐射,而是根据雷达指示做了下射角的微调后才再次开火!
原本就已经波涛汹涌的巴伦支海被隆隆的炮声刺激的更加狂暴——天水一线间战旗在飘扬,重油燃烧的烟雾弥漫,人类技术创造出来的钢铁机器互相厮杀,冰冷的海水、巨大的火团、震撼的巨响!这一切的一切,能让任何一名老水手为之热血沸腾——一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此生不再有遗憾!
双方两轮齐射过后,雷达室报告距离德国舰队距离32000米,这时两艘巡洋舰也开始开火!双方的炮击并没有给对手造成实质性威胁,所有炮弹除了炸起高高的水柱外连一近失弹都没有!
距离太远了,加上两边不停的在斗智调整舰队航向,这样的炮击能命中全凭运气!在装甲指挥塔内,指令不断传出,齐射继续进行——就是打不中也得打,万一有炮弹“长了眼睛”也不一定!
28000米,已经能够看到德国舰队的轮廓——炮长立刻使用12米测距仪:还是光学的管用,那雷达实在不怎么可靠。
德国的炮长们也在做一样的事——双方的测距仪都还有“血缘”关系,因为“苏联”级使用的12米大型测距仪使用的就是德国技术。
现在就不是盲人瞎马了,双方炮术指挥官都是经验丰富,惊天动海的**齐射声再次响起,炮弹呼啸这飞向对手!
突然,“苏联”号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丝震动,而指挥塔里的人更是看的清清楚楚:一团火光和硝烟,自己的战舰被击中了——“一号炮塔中弹,没有击穿顶部装甲!”
而一近失弹落在右舷外十多米的位置,右舷外到处都是巨大的水柱!
“苏联”号厚重的装甲顶住了那穿甲弹——运气不错,炮塔顶甲要比两层甲板水平装甲加起来还要厚得多!
“我们也击中了德国人,一号目标正在冒烟!”戈洛夫科一看本舰损伤不大,立刻将注意力回到对手那——406毫米炮弹显然击中了领头的德国战列舰!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北冰洋的惊涛5——战列舰最后的决战3()
一380度的落角命中“苏联”号一号炮塔顶盖,但并没有击穿,剧烈的冲击只是在装甲顶盖上留下一个凹坑,爆炸产生的弹片敲得装甲舰桥叮当作响。而两万多米外的“俾斯麦”号就没“苏联”号这么走运了:一重达1180公斤的406毫米重型穿甲弹击中它的右舷副炮位置,直接撕开了炮塔顶盖和下面的水平装甲,在舰体内部爆炸,25。5公斤烈性装药产生的能量使被击穿了两个舱室一片狼藉!
但是“俾斯麦”号受伤并不重,运气也算不错——那炮弹由于射角的原因并没有直的落入副炮下部弹药库:如果是那样,估计“俾斯麦”号就差不多交代了!
一次相互有效的炮击就反映出了苏德双方战列舰设计上的差别,不得不说“苏联”号占据了一定优势,而“俾斯麦”级的设计思路已经有些落伍了。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成的最大战列舰,它们的建成和服役在世界海军界都曾引起极大反响,就连丘吉尔也称赞其为“造舰史上的一大杰作”!它们传奇般的生涯更令其笼罩在神奇的光环下,但是事实上“俾斯麦”级的设计思想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是拿一战的思想设计二战的军舰,结果可想而知了:她下水时就已经是落后的战列舰,确切地说:“俾斯麦”级是在二战的时候造出的代表一战最高水平的战列舰!(有人将“俾斯麦”级列入“百年设计最糟糕战舰”里,作者对此第一个反对,但仔细体会一下也会现它有些地方是落伍了,而造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被限制了那么多年的德国能造出“俾斯麦”级来已是非常不易!)
为什么说“俾斯麦”级是一战水平地战列舰?因为从全面防护,大船小炮,到长程轻弹。全部都是一战德国海军的思路。“俾斯麦”级设计本身就是从一战“拜仁”级战列舰的概念延续,改进的是设备,设计思路没变。
而体现二战水平地后条约型战列舰重要特征简单地说包括:重点防护概念,三联炮塔。船体设计。防空程度等。
就火力上而言,德国的381mm炮(很多资料上显示是38毫米。作者是习惯用381这个数据了,在20年前第一次知道“俾斯麦”号地大名,那会的记忆中就是381。)在世界同一口径级别里是远程穿甲力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