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守军见之,热血上涌,愈发悍不畏死!城头大战更见惨烈!
忽城下曹军欢呼声大起!原来张辽见己军已攻上城头,且稳住阵脚,顿时大喜!竟亲领大军扑上!
因两军数日血战,范阳城周尸积如山,寒风拂过,皆硬如钢铁。故曹军无需云梯,便可直登城头。
张辽纵身跃下女墙,长刀横扫,卷起漫天血雨!
曹军见之,士气如虹,亡命搏杀!
守军及百姓毫不退避,拼死阻击!
杨兆遥见张辽勇不可挡,顿时怒火大炽,欲亲往战之,奈何两军缠战拼杀,犬牙交错,竟一时进退不得。
张辽奋力前突,挡者立毙!
忽守军中突出一将,弃刀跃起,飞扑张辽!
张辽暗惊,急挺刀上撩,砍中那将前胸!却因铠甲之故,那将竟一时未死,顺势抱住长刀。身后军卒见状,亦舍命扑上!
张辽大骇!急弃刀后退,亲军忙挺身护住。
杨兆见此,忽心生一计,奋力砍死一员曹将,斩下其首,单手高举,嘶声吼道:“张辽首级在此!降者不杀!”守军闻听,皆齐声呐喊!
曹军惊惶四顾,果不见张辽身影,骇然之下,顿失战心!
张辽大急!拔剑大呼道:“张辽在此!”亲军亦放声大喊!奈何守军喊杀声震天,远处曹军如何得闻?守军则趁势前突,奋力将曹军赶下城墙。
张辽见大势已去,无奈下令退兵!
其余三门骤闻鸣金,尽皆大骇!臧霸等不敢恋战,纷纷下令回军!
杨兆仰天大笑,意欲领军追击。左右急忙拦住,一将劝道:“众将士血战五日夜!即便有心杀敌,恐力不及也!将军不可追击!”
杨兆然之,遂令大军清理城墙,救护伤者。
霎时间三军高呼万胜!众百姓欢声雷动!
比及张辽回营,臧霸等急来请见,张辽恨声道:“破城本在旦夕之间!只因本将求胜心切,亲自领军登城,意欲激励大军士气,不料误中杨兆诡计!以至于功亏一篑!如今城内军民一心,再难破之矣!”言毕,即遣人传令李典退兵,同时吩咐诸将清点战损,然后于南门聚集,明日回军信都。
是役,历时近三月之久,曹军战死六万余人,被俘八千余人,皆为不及退走者。幽州军则战死近三万余人,生者尽皆带伤,百姓亦亡数千人。
因王双沿路袭扰,待张辽退至信都时,加之李典所部,已不足七万人,且大多带伤。
张辽忧愤不已,一人尽揽罪责,具书上表曹操。
(本章完)
第82章 长安城姜维拜师()
却说修武卢等仓惶逃回部落后,便即大聚族人,一路往北,欲迁往大鲜卑山,以避汉军追杀。
不想,未及十日,天降大雪,人马不能行。修武卢心下大急,遂召成律归、沙末汗商议。
成律归忧心忡忡道:“单于,眼下寒冬已至,必然日渐寒冷,我族粮草柴禾恐不足撑至大鲜卑山!”
修武卢叹道:“本单于岂能不知?若再往北,我族定困饿而死!你等可有良策?”
二人见问,皆低头沉思不语。
半晌后,修武卢见其等仍不言语,遂开口道:“为今之计,或可转道向西,往浚稽山暂避。待天气转暖,再翻越涿邪山,取道居延海,直抵西域!届时再寻小国取而代之,徐图后进,你等以为如何?”
成律归闻言,稍作思忖,大喜道:“单于妙计!我等不如也!”
沙末汗亦出言附和。
次日,修武卢等拔营往西,一路掳掠前行,数月之后,方抵达浚稽山。
河东郡,马超正与徐庶叙话,忽丁大贵入见,禀告道:“主公!幽州信使来报,蛮夷余孽修武卢、成律归等,诈称举族请入汉籍,诱使上谷太守姜冏亲往边关,然后阴使人纵火作乱,趁姜太守救火心切时,刺杀得手!”
马超闻知姜冏战死,不由拍案而起!怒道:“撮尔蛮夷!恁是可恶!”言毕,喝令亲军传令辽西,着李敢统兵击之,务必斩尽杀绝!
徐庶急止之,进言道:“主公不可!眼下壶关未破,范阳之围未解,实不可轻易出兵塞北。如今蛮夷已退,当务之急,应速遣人往上谷赴任。”
马超见说,强抑怒气,唤回亲军,令其赶赴长安,追封姜冏冀县伯,着其子袭爵,并令李迪务必妥善安置姜冏家属,依其俸禄加倍予之,直至其子女成年!然后核查治下吏员政绩,擢拔出众者就任上谷太守。
徐庶闻令,感佩不已,拱手道:“主公真乃仁慈之主也!庶得入主公帐下,何其幸也!”
马超摇头道:“昔日平定幽州后,若屯大兵于边关,姜仲奕何至于身死?此皆本将疏于防范之故,奉养其家小,乃应尽之责,实不敢当元直赞誉。”
徐庶道:“主公无需自责,以庶度之,此事定为曹操唆使!否则蛮夷区区数千兵力,岂敢越过长城?”
马超略作思忖,拍案道:“元直所言有理!定是操贼暗使人通告蛮夷,言称范阳被围,且不日可破。蛮夷闻知,安能不起歹心?!”言毕,恨恨不已,便欲领兵攻打箕关!
梁方应声而出,扬声道:“末将请令!”
徐庶急止之,进言道:“主公不可!我军虽锐,然兵力不足,若不克,恐河东难保!”
马超见说,乃止,沉吟半晌后,忧道:“本将军到底智略短浅,不及操贼多也!昔日冀州未定,实不该进兵幽州,以至于战线过长,须处处设防。若非将士用命,操贼早已兵临河套矣!如今庞德攻关逾月,仍不能下。杨兆拒守范阳,音讯全无。辽西大船至今未就。眼见操贼粮草渐丰,兵力日盛,假以时日,定再驱大兵北进幽州!似此连年大战,幽并何日得宁?百姓又岂能安居?元直大才,可有良策?”
徐庶思忖半晌后,沉声道:“主公无需过于忧虑,此次战事看似危局,实则不然,如若杨将军能固守范阳,操贼无能为也!”
马超见说,心下稍安,暗忖道:“徐庶说的对,这次大战,关键点就是范阳,只要守住范阳,曹操就算再多诡计,一时半会也奈何不了我!可是范阳只有六万兵力,张辽却有十余万大军,这都快两个月了,一点消息也没有,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念及此,复转愁容,谓徐庶道:“至今范阳仍无探报,本将岂能不忧?”
徐庶道:“范阳音讯皆无,足见城池无恙。那张辽虽兵力倍之,但杨将军骁勇善战,素得军心,且拒坚城而守,谅无大碍,主公宽心便是。”
马超思之亦然,沉吟道:“虽如此,但亦需谨慎。本将意欲再度增兵幽州,元直以为如何?”
徐庶道:“眼下幽、并及河东诸地拢共屯兵近二十万,若再增兵,恐不利日后东进河洛。望主公思之。”
马超见说,沉思良久,心下彷徨无计,不知如何是好。
徐庶建言道:“庞将军正猛攻壶关,足以牵制操贼,现下主公驻留河东,实非必要,故庶请主公回镇长安,假作调兵往援范阳。操贼闻知,定遣曹仁攻打潼关,使主公无暇他顾。届时主公自可从容调度,一战尽灭之!为我军日后进军河洛扫清障碍!”
马超闻说,思之亦无不可,遂从之。
次日,马超领丁大贵并三千亲卫,往长安进发。
河内郡,曹操探知马超已回长安,讶然谓荀攸道:“公达可知马超此举何意?”
荀攸略加思忖,欣喜道:“此必范阳告急,故马超急回长安调兵增援!魏公何不传令曹仁将军进逼潼关?”
曹操闻言一喜,略作思忖后,摇头道:“洛阳只五万余兵,加之武关于禁所部,拢共不足十万,恐奈何俞山不得,一旦为其所败,则河洛危矣!不如增兵范阳为上,公达以为何如?”
荀攸道:“昨日探马来报,言称敌军霹雳车犀利难挡,乐进不日将弃却壶关,仿效曹仁将军之计,离关立寨坚守,魏公若增兵范阳,一旦壶关危急,如之奈何?”
曹操闻言,以手抹额,沉吟不语。半晌后,忽起身传令聚将!
荀攸惊问道:“莫非魏公意欲攻打河东?”
曹操慨然道:“然也!马孟起虽诡诈多谋,但大略不足!看似雄踞数州之地,然我军只需攻破河东、上党、雁门、范阳任意一处,其势必然瓦解!如今张文远围困范阳、钳制雁门,乐文谦固守壶关,短期料无大碍。眼下河东只有三万余兵,且无大将镇守,此时不取之,更待何时?!”
荀攸叹服。
少时,众将齐聚,曹操正欲下令,忽见亲军飞奔而入,持书禀告道:“主公!信都急报!”
曹操闻报大惊!急步下阶,取书拆视之!看毕,颓然跌坐。
曹彰等忙上前扶起,荀攸惊声问道:“魏公!莫非文远兵败?!”
曹操长叹一声,递书于荀攸,缓缓点头道:“不想文远竟败于杨兆之手,莫非天不助我?”
曹彰奋然道:“即便如此,若能攻破河东,胜得范阳多矣!请父亲下令!”
曹操恍若未闻,低头沉思不语。
荀攸看罢书信,进言道:“文远虽败,仍有大军数万,魏公不必过于忧心。为今之计,应回军邺城,然后增兵壶关,待大公子统摄中原后,再作良图。”
曹操闻说,点头道:“公达之言是矣!”言毕,传令大军明日回军邺城,再令曹彰固守箕关,无令不得妄动!
众将闻令,鱼贯辞出。
曹彰不解,扯住满宠,问道:“张辽兵败,何碍于进取河东?”
满宠道:“若攻河东,杨兆闻知,必犯信都,其若集结幽州诸地军兵,恐不下十万!张将军如何当之?届时魏公须遣大军往救,然则河东战事如何善了?”
曹彰道:“莫非不攻河东,杨兆便按兵不动?”
满宠道:“若无河东战事,即便杨兆来犯,魏公亦可从容调度也。只需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