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发了个命令,让李定国回来,去主持对南边明朝的战事。王应熊最近很不消停,樊一蘅更是很嚣张。至于历史上所记载的坑了自己上千船宝藏的杨展,哼哼,朱启明巴不得他早点死!让李定国过去搞搞他们,也是一件好事。
“什么,父王同意撤兵?”李定国不敢相信信使的回报。
“将军,大王是说可以退回去,不过千万别让大顺的人钻了空子就好。大王说,弟兄们都辛苦了,该好好休息了!还请将军回去主持对官军的战事。”信使是个憨厚的小伙子,年纪不大,一脸的朴实样。
“那好,你回复父王,就说定国不日就到。汉中战事不利,请父王责罚,定国愿一人承担,与属下无关!”李定国心知张献忠一向脾气很大,败仗终归是要受罚的,但不能连累了出生入死的弟兄们,不然对不起死去的人。
“将军,末将愿与将军一到请罚!”****利和刘进忠一起说道。
“这个倒不必,我是主帅,战事不利自然要有我来负责。你们留下好生安抚弟兄们,伤的要治,死的要妥善安葬,并给与抚恤金,切不可缺了他们家眷的银子。”李定国安排道。
“是,将军!属下明白!”二人知道李定国治军很严,为人也比较洒脱,他认定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也就不再劝说。
当日,李定国就只带了自己的随从,策马南归蜀都。
。。。。。。
朱启明又来看自己最在意军工生产了。三个月间,蜀都的变化非常大。一个词,日新月异。
新城的建设井然有序,虽面积不如旧城,但胜在功能完善,就业机会多。
军械局,火药司,军备处,炼钢厂、木器局等作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工代赈,减轻了当地政府的负担,同时也让流民的生活状态有了改观。
军械局门下的事业最多,由李铭言主理管辖。新建的伐木场、石料厂砖窑,石灰窑等作坊,全都分了出去给能干的工匠自行营生。
原料部分不用匠人们担心,包括铁矿石在内,朱启明充分动用了军队的力量和各地拍下矿场等原料地的人打交道,保证运来的都是上等的货色。
由于普遍采用了朱启明推荐他们的火药开矿法,再加上工部也在搞以工代赈,派人修各条道路和河流,各地的原料得以源源不断的进入蜀都,并优先供应军队武器生产。
还有朱启明允诺的的要制作全新的战服这件事,为此特意搞了个被服厂。厂子交由高少昌打理,他的原料来源广,可以从江南地区运过来,人脉也多不会有太多的为难。目前为难的是如何说服更多的妇女出来工作,毕竟大男人的针线活玩的不够溜!
眼下军械局打制的鸟统,上百个工匠一起打造,这活太慢了,而且工艺改良不好搞,不容易采用流水线作业。所以一个工匠差不多大半个月可以打制统管一根。如果不是铳管钻的慢,或许还可以更进一步!
令朱启明惊讶的是,他们这些工匠居然把那台蒸汽机给拆了,说是有碍风水,而且老是停停断断,不好修理。
朱启明简直无语,不过匠人们又利用水流重新设计了流水线,这个倒是让朱启明没想到。
除了这个小插曲之外,其他都还好。冷兵器的制作自不用说,速度快的令人发指。火药司的人利用运来的硝石,按最新配方制作的颗粒火药威力不错。
制作最好的就是大炮了。
朱启明统计了一下,虎蹲炮一百门,各式弗郎机炮两百门左右,还有十个个大家伙,用铁心铜体技术制作的盗版红夷大炮。
足够汉中的贺珍喝一壶的!
(本章完)
第49章 黄药()
朱启明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自己的第一场对决,他想打好这一仗。证明自己仍然配得上“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升级版“你爹就是你爹,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牢牢的树立一种不可僭越的印象。
为了不让义子们觉得自己变得软弱了,他们有能力操翻自己。朱启明最近一直在苦练骂人的本领,他打算拿汉中回来的李定国试刀。顺便也告诫一下孙可望,这天下还是老子的!
蜀都炼钢哪家强,新城郊外找钢厂。要说眼下蜀都什么生意最红火,当仁不让的必须是军火以及军火相关产业。
白花花的银子投入进去,一批批火铳火炮从流水线上下来。
利润之高,连刚升级为大盐商的高少昌都要眼红。这不,他好说歹说的送钱给朱启明,要他批一块地开作坊做军服。
朱启明或多或少的控制着蜀都的各行各业,这可以给掌柜们压力,也便于操作。
对高少昌的要求,他自然乐意。
于是,选了吉日,“高升记被服厂”隆重开业了。朱启明特意安排李铭言租借铁匠给高少昌,加上他自己找来的人很快便收拾妥当。厂区由织布坊、染坊、成衣坊、加工坊组成。到今日,这里已经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军用被服了。种类也很多,有普通的常服,有棉甲,有帐篷,有行军用具。
军队里冯白营官二位都安排了人来试穿,觉得挺不错。
士兵们听说有新衣穿,有新武器用,都很高兴。军营里是期待满满的节奏。
说到军队,目前的新军士气很好。
经过棍棒的教导,这些老兵充分认识到了“老”并不代表自己不新。单单是一个左右左,为了分清楚方向,已经有不下三千人挨过棍子。更别提什么齐步正步跑步走,立正前后左右转,行进间的停止转向之类的。算上时不时的武装越野,野外拉练。三个月,仅仅三个月,他们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城的营区是最先建好的,一排排屋舍有序排列。按照各营局司旗分门别类,一间房住一五人。军官从低到高,伍长和士兵一起住,但铺位装潢不同。队长以上自住一间,营官则有自己的府邸。当然,如果你愿意和士兵们住在一起,也没关系。
校场经过扩建,已经能容纳五千人同时操演,刚刚好可以一营一营的轮流来。炮营和骑兵营的校场是独立的,尤其是炮营,杀伤力太大,误伤就不好了,所以被安排到了靠山的地方。
炮营的人基本都能够掌握住了如何科学的打炮,什么试射定位,挖掘炮位,转移火炮,步骑配合,基本无碍。真正做到了,弹无虚发的地步。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临战,能发挥五成实力已经不错了。
骑兵本来马术就很娴熟,练习新的招数之后,同其他兵种的配合也越发紧密。朱启明给他们配了双马,这种待遇让其他营的人羡慕异常。
车营那些人,胆子大不怕死。一旦挡在前面谁也不肯退缩,忠勇异常,如果不是朱启明给他们穿着重甲的话。
这些士兵当中,唯独鸟铳手令朱启明不满意。
他不满意的地方不在于人,而在于老问题,鸟铳。
现在鸟铳的制作在产量上基本可以满足新军的需求,因为铁器工艺提高了,制作水平也提高了,威力提高了不少。可是它局限性也是比较大的。
记得军中流行一种说法,南方适合鸟铳,而北方适合三眼铳。究其原因,工匠们也说了,是天气会影响鸟铳这种火绳枪的性能。
火药司的黑火药质量不成问题,毕竟用的是上好的原材料:来自西域的硫磺,汉中的硝石,本地的木炭。
朱启明为什么一定要拿下汉中?就是为了那些硝石矿。
他手头的硝石一部分是以前积攒下来的,一部分来自汉中,还有些是茅坑挖石头和收集排泄物曝晒得来的。其中最大头的是茅坑里的石头和粪肥析出的硝石,这制约了火药的品质。
因此,最好的火药优先供应新军。次一些的,留给地方守备的各营使用。反正这些人不大喜欢用火器作战,冷兵器多加一些箭矢也就可以了。
问题是,若是击发率太低,必然会影响杀伤效果。必须用办法来解决这一点。
为此,朱启明想到了****。用它来制作火帽,击发率定可以大大增加。
说来也怪,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一个学化学的,对这些危险爆炸物特别感兴趣。除了蹭人家物理系的课之外,还看了许多有关火器制作的书。这一点在他的盗墓生涯中多次得到运用,自制火药炸墓,自制土枪吓唬对手,他都干过。
可惜的是,****不好搞,万一失误必然死翘翘。他最初制备的那些酸,质量太低,几乎只有硫酸可以用。权当做练手去了。以后可以开设化学专业,拿来教教有兴趣的人,让他们慢慢的发扬光大。
虽然****搞不定,不过,朱启明有了一个新发现。
工部尚书李时英是一个道士,这家伙不好好修心炼道,却对政治有莫大的兴趣。你还别说,人还真有本事。以工代赈这项活动在他的手里开展的还不错,朱启明想着,看来古代的道士和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前有姚广孝后有蓝道行,个个是好汉。
这个道士尚书长期炼丹,对古代化学是有所研究的。
当朱启明和他讨论化学知识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个事物………黄药。
李时英是这么说的:
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有云:“雄或以酒饵,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玄胴蒸之於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服之皆令人长生。”
看朱启明听不懂,他又用白话解释了一遍。
说西晋的炼丹家葛洪曾经用雄黄、硝石、猪大肠油和松脂共炼,企图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
结果得到的是一种黄色物体,这东西确实可以让人飞升………轰的一声飞上天。这种东西当然不能当仙丹吃了,不仅不能吃,还会导致生产事故。于是,为了减少生产事故,他谆谆教导后人:“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黄、雄黄和雌黄)等烧,否则立见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