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到如此,程野顿了顿,他已经瞧见一些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对于一个庶民而言,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大多数人的梦想其实很简单,找一处安稳的地方住下来,不愁吃不愁穿,足以。
目前这些灾民都是挤在临时搭建的草棚子里,等到窑洞正式建成,他们就可以全员入住,不过是七八个人住在一个窑洞里,也就是大通铺,相对于这样的情况,程野提出的独立住房的诱惑实在是很大。
程野早就计划周详,不仅规划好了这些人眼前的路,连他们日后的路也铺好了,只要不傻,谁都能瞧出来,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这时候的人,思想都比较简单,有口吃的就会跟你走,何况是有钱拿有房住。
“当然,成为自由身后,你们只要没签署雇佣契约,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离开,小生不会阻拦你们,不过话还是要说在前面,一旦选择离开,将不再享受瓦窑村的福利,并且,小生这里将终身不再雇佣此人。”
程野特意强调了一下这些人的责任与义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最好三思而行,尤其是瓦窑村村民特有的医疗福利,那是让许多大户都羡慕不已的事情。
虽说成为自由身后给了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程野却丝毫不担心他们离开,他相信两年的时间,这些人一定会为瓦窑村惊天动地的变化而感到震惊,到时候怕是许多人想求着进来而没有门路。
这也是为何程野要强调“一旦离开,永不录用”这件事,或许现在这些人还不能完全理解,日后他们便会知道,这里的工业园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留下的。
程野只是让他们记住这句话,相信用不了多久,当第一批正式员工出现的时候,那种无与伦比的企业归属感便会体现出来。
第198章 逐渐步入正轨的纺纱工作()
马河看着坐在院子里纺线的几个农妇,很是心满意足,这个院子是程野安排给马河兄妹的住处,因为身兼瓦窑村布坊的重任,而工业园区中正在搭建的布坊还没有完工,所以马河暂时将自己家作为临时布坊。
在来到村子的第二日,他就见到了程野口中所说的这种新的织布原料,一下就被这个叫“棉花”的东西吸引了,轻轻抓在手里,捏起来非常柔软,可以想象得出,这种布料虽然赶不上丝绸的独特手感,不过却比麻衣要强上许多。
听程野说,这种原料可以大量种植,成本低廉,一旦面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取代麻衣,有着在布坊做活儿的经验,马河自然知道其中的利润,不用说,这件事绝对大有所为。
如今,村里的许多妇人都被马河组织起来,进行纺线的工作,纺线倒不是什么难事,村里的妇人基本都会,只不过以前纺的是麻线,现在纺的是棉线,平日里缝缝补补的,家里的线也不用在市集上买,自己纺一些就成。
所以纺织工人倒是不愁,田里的活儿忙完了,几个妇人坐在院里,聊着天就能纺出不少线,现在大家都知道程医师打算开个布坊,这个叫马河的就是负责这方面的事,所以闲来无事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愿意过来搭把手。
当然,线自然不会让人家白纺,马河根据以往的经验,会相应的给她们一些好处,不过都是创业初期,好处不会太多就是了。
院子里的这十来个农妇是从那些灾民中选出来的,算是真正在布坊做活儿的员工,也就是马河的属下,见了马河,都要喊一声“主管”。
马河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实在是兴奋了好几天,自然,他不会忘了自己的职责,能否成功织出合格的布料还是未知数,毕竟没有先例,所以一切都要一丝不苟。
与村里帮忙的村妇不同,村民们纺线大都只是闲暇之时的偶尔需求,所以纺锤是主要的纺纱工具,这些纺锤有木质的,有竹制,还有动物骨头做成的,或是陶制的,材质不同,形状却大体一样,这个简单的纺线工具是老祖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
许多村民家里都有这个东西,平日里自己纺一些麻线也不用出去买了,缝缝补补很是方便。
不过,作为手工作坊,单靠纺锤来纺线实在是太慢了一些,所以马河购买了一些布坊里常用的纺车。
这些纺车将竖转的纺锤变成了横转的纺锤,靠大轮带动小轮旋转,从而使纺锤转动,完成纺线的工作,如此大大的提升了纺线的效率。
马河站在院子里,不时的走到那些妇人身边,蹲下来看看其身旁篦子里已经纺好的棉线,满意的点点头,有了这些不停纺线的织工,再加上村里人的帮忙,再过几日,就能拉到织机上织布了。
他有些期待,这种棉线织出来的布到底是什么样子。
将所有织工的棉线都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大问题,马河自己也在一架纺车前坐下来,男人纺织虽然与女人读书一样少见,不过马河全然不介意,在一群妇人中间,马河相当熟练的转动纺车,参与到织布大生产的活动中。
本来马莲也想帮哥哥的忙,不过马河听说村里的学堂招收女孩儿,所以便将马莲送去了学堂,只有在学堂放学后,才能回来帮些忙。
“马主管,瞧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找个人成家了。”
坐在马河对面的是个皮肤黝黑的妇人,姓张,大家都叫她张婶,因为卖身为奴的缘故,这里的人大都不怎么说话,或许是怕引起雇主的不满,唯独这个张婶很是喜欢和人聊天,别人不说话,她就和马河聊,久而久之,在纺纱时听张婶讲话已经是一种习惯。
张婶不仅能说,纺纱的手艺也是这些人中最厉害的,别人纺一团棉线的时间,她能纺一团半,所以只要不耽误工作,马河也就由着此人了。
纺纱的手法虽然简单,不过马河发现,与纺麻线不同,棉线由于质地轻软,在纺纱的过程中很容易断裂,如此便要重新接头,反反复复很是耽误时间,所以一个熟练工对于纺纱工作很是重要,尤其是那些在大布坊里做活儿的妇人,有着长年累月的积累,手法自然会娴熟很多。
不过马河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来他雇不起那种熟练的织工,另外纺棉线也是绝无仅有的,如何能有效的纺纱他们也在摸索。
只能凭着纺麻的经验一点一点的实践,这件事就不得不提一下张婶的贡献,她以前在织坊做过活儿,对于纺麻很有经验,相对应的,纺绵时也就比别人快上许多。
在马河的合计下,他们总结出了一套简单的用纺车纺绵的流程,在纺棉花前,要先将棉花搓成一条条棉花卷,也就是粗绵,之后才能用纺车纺成所需的细绵,在纺纱的过程中,右手转动大纺轮,左手拿粗绵在不停旋转的锭子上抽出棉线,然后轻轻向后拉,使棉线不断变长。
等到左手向后拉到不能再拉时,摇纺轮的右手要停一下,并往回倒转半圈儿,以使左手拉着的棉线从锭子尖部卸下来,左胳膊向上一拾,再往前一送,随着右手摇动纺车,这条线就缠到了锭子上。
如此不断重复上面的步骤,锭子上缠着的线渐渐增多了,变成一个大线团。
这样的纺纱过程与麻线略有不同,相对来说只要熟练掌握,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其中几个关键点还是张婶指出的。
如今,马河已经将这样的纺纱方法记录在册,以方便新来的织工更好的学习。
“张婶,你就不要取笑我了,咱们得加紧时间将这批棉线纺出来,程公子可是说了,咱们要赶在入冬之前至少做出几件成衣出来。”
马河是不愿接张婶的话的,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应张婶,有时候,他会觉得张婶以前根本不是在布坊做活儿的,很可能是某个镇上的媒婆。
张婶嘴上说着话,手上却是一刻不停,在她的教导下,这里的织工基本都掌握了纺绵的技巧,假以时日,纺绵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如此用不了几日就能织出一匹布。
第199章 程氏纺纱机()
“马主管,马主管在么?”
院子外面,一个清脆的声音喊着,马河应了声,赶紧出去瞧瞧,却见站在门外的是太平医馆的冬梅。
“冬梅嫂子,你这么急找我,可是有事么?”
马河来村里也有些时日了,自然认得冬梅,这个妇人也是在程野手底下做事,虽然见面不多,不过他也知道程医师在瓦窑村有家太平医馆,而这个女人便是医馆中为数不多的护工。
“可不就是有事么。”冬梅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听程野说眼前的这个少年是他找回来帮自己打理布坊的,作为一个女子,对织布这件事天然的有些兴趣,所以说着话,还偏着脑袋往院子里瞅了瞅。
抬眼间瞧见一院子的妇人都席地而坐,正在纺纱,冬梅觉得很有趣。
马河见状,立时说道:“冬梅嫂子,有什么事咱进去说,喝口水。”
冬梅笑着摇摇头,“不了,我还要去瞧个病人,过来也是顺路,帮程医师带个话,他让你去趟马钧那里,说是有重要的事和你说。”
马河听闻程医师有事找他,便不再多说,与冬梅道了别,又回院子里交代了一声,便赶紧往马钧的住处跑去。
马钧依然住在临河的那间木屋,院子里堆满杂七杂八的木料,到处都是稀奇古怪的工具,作为程野麾下的产品经理,工业园中的许多事情都要依靠这个少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马钧的住处就成了瓦窑村新产品的研发中心,许多新奇的点子、迷人的设想都是从这间破木屋里出来的,这里记录了不知多少次程野与马钧思考的身影,同时也见证了许多划时代的产品的诞生。
当然,随着工业园计划的拓展,程野已经在园区内重新开辟了一片荒地,作为工业园的大脑,也就是真正意思上的产品研发中心,用不了多久,这间木屋也将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