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被室韦人当做战利品带到草原。一年后,当他的母亲被唐军解救回来时,已经怀有身孕,这个肚子里的婴儿就是白水狐。
白水狐北逃后的第二天,李通奉令率五百人去接管九娘关。却被九娘关守军拒之不纳。留守士卒推选校尉庄云清为将军,并派人将推举庄云清的万民书送进刺史府。杨昊心里清楚,驻守九娘关的三千守军已经被韩遂改造为自己的私家军。韩遂虽死,但他的影响在九娘关并没有消失,这个庄云清与白水狐一样也是韩遂的亲信心腹。
李通将守军的行为定性为哗变,要求杨昊下令征讨庄云清。凌彤也主张对九娘关守军断粮,迫使其接受丰安军令。此时,谣言四起,有人说已经投靠室韦人的白水狐暗中派人送信给庄云清,相约起兵攻占丰安,事成后,丰安城归庄云清,城中百姓财货两人五五对分。
也有传言说王谦派使者夜入九娘关与庄云清密谈,王谦答应只要庄云清出兵袭占丰安城,则丰安刺史一职便由庄云清出任。杨昊对这两个传言,都置之一笑。他没有采纳凌彤和李通的主张,而是准备答应众军所请,正式任命庄云清为九娘关守将,此外他还要送庄云清一个新的头衔:天德右军副统军将军。这样,庄云清便与凌彤、李通并驾齐驱,成为丰安军职最高的领军将领。
而作为回应,庄云清必须用实际行动划清与白水狐和王谦的界限。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庄云清很快就接受了杨昊的任命。他正式宣布白水狐离军出走为叛乱,并象征性地率军向北追了百余里。其后他派部将夜渡黄河攻破了王谦的两座营寨,斩首三十余级,将首级送丰安城报捷请功。以此证明自己与王谦势同水火而非坊间传言的勾搭不清。
第68章 静水()
九娘关是丰安的门户,九娘关无恙,丰安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丰乐而安定。
一直为财政危机困扰的杨昊,因为孟瑶那笔五千两黄金而暂时解了燃眉之急,当然,财政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毛毯厂虽然前景可观,但近一两年内还指望不上,杨昊规划中的木器厂和铁器厂因为缺乏资金和人才一时还无法上马。毕竟这是大唐开成元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杨昊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毛毯厂,这不仅仅毛毯厂前景看好,将来有希望会成为丰安的财政支柱,杨昊更希望将它打造为一个经典,通过它的示范作用引发一场社会变革,至少是丰安城的一场变革。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拟定规章、培训人才、督导基建、规范工序流程。什么都是零,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杨昊挑选了一批读过书,脑子灵光,肯上进的年轻人,手把手地教他们,一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名词概念,往往要讲上半天才能让这些丰安才俊们弄清它的含义。
所有人都看出杨昊在忙,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他在忙什么,时间,时间,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小鱼也不懂杨昊在忙什么,但她确信杨昊是在忙一件有意义的大事,她默默支持着杨昊,任劳任怨从无半句怨言。
除了小鱼,关索也全力以赴,他不在杨昊挑选的十二才俊之列,但他的领悟力丝毫不在十二才俊之下。因为这个原因,毛毯厂正式建造厂房时,杨昊就全权委托他担任总监督。关索不负重托,不仅提前一个月建成所有厂房,且创造性地将各厂房间的道路由泥土路改造成了碎石路。这个细节,当初杨昊设计图纸时甚至都忽略了。
五月底,毛毯厂的第一块毛毯下线。经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评审,各项指标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杨昊派人快马将毛毯样品送到洛阳交吴成龙验收,半个月后,信使带回吴成龙的亲笔信,随行还带来两名经验丰富的制毯师傅。吴成龙在信中说,送去的样品完全合格,但这类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只能销往中小城镇和农村,获利微薄,他建议杨昊改变策略,制造精品,赚取高昂利润,并高薪聘请了两位大师级的老师傅来丰安指导。
杨昊采纳吴成龙的建议,改变经营策略,将两位师傅聘为工厂总指导,礼遇有加。两个师傅对杨昊创设的新型工厂十分惊讶,同时也感激杨昊的礼遇,因此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经过一番改进,第二批送往洛阳的样品得到吴成龙的高度肯定,丰安毛毯厂接到了一份五千块高档毛毯的订单。
初战告捷,让杨昊微微松了口气,自己精心培养的十二名弟子虽然已经大致掌握了管理一座工厂所需的各种技能,但毕竟还缺乏经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简直是无处不在。
杨昊明白很多问题只有靠时间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是自己还有这个时间。
占据东受降城的董八成一刻也没有忘记丰安兵败之辱。为了筹集军费扩充军力,一向信佛的董八成下令拆除辖地内的六座寺院,遣散僧尼六千五百人,得金银财物近百万两。到开成元年六月初,董八成已拥兵近两万,这其中以两千河东军为班底的六个营火凤军最为精锐,“火凤”之名寓意浴火重生之意,董八成就是要带着这只浴火重生的火凤,一报兵败丰安之仇。
按照河东军的编制,一个营是一千两百人,六个营就是七千两百人。足足是丰安守军的两倍!
久经沙场的董八成明白,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要远远胜过未经阵仗的新兵蛋子。为把新兵磨炼成老兵,他选择王谦和独孤畅作磨刀石,不断东征西讨,前后夺了王谦和独孤畅数十座军寨,逼得二人不得不请北都留守兼太原尹、骠骑大将军、武威郡王李载义出面调停。
李载义乃当世名臣,有大功于朝廷。但河东向来是刘清伶地盘,太原更是刘清伶经营多年的根据所在,李载义这个北都留守兼太原尹,在太原说话的分量有时还不及刘清伶,为了对抗刘清伶势力。李载义暗中派人拉拢被刘清伶排挤走的董八成回太原出任北都副守兼太原少尹,希望借助董八成的军力抵消刘清伶施加给自己的压力。
董八成的回书直截了当,他很希望回到太原府,但前提是攻破丰安城,报几个月前的一箭之仇。李载义为了早日促成董八成回军太原,便给王谦和独孤畅施加压力,促使三者联合一致剿灭孟博昌和杨昊的叛乱。
董八成、李载义的一连串杨昊并非毫不知情,丰安之战后不久,为了控制和提高各军战力,杨昊就在刺史府里创设了参谋室,负责情报搜集和分析,拟定和实施作战、动员计划,指挥并协调各军的作战行动。与参谋室对应的是军令司,负责掌管建军、训练、武官、兵籍、军械、军令等。
杨昊拨给参谋室的第一笔经费就用于收集董八成的各种动向。参谋室设参谋将军,同参谋将军,参谋中尉各一人,前两个职位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参谋中尉一职暂时由关索代理。
关索是太原府人氏,贞观年间祖上便在太原落户,对太原和河东各州十分熟悉,关索招募一批河东子弟回乡刺探军情,又成功策反丰安兵败时被俘的肖勇,由他联络董八成军中的旧部,获取东受降城的动向。
杨昊将所获情报一方面与孟博昌共享,另一方面则快马报给宝历社大总管。自韩约被杀,杨昊、孟博昌这一脉横刀一直是由大总管直领,密信是由宝历社设在麟州的秘密驿站转交给大总管的。
密信发出后第六天黄昏,大总管的信使突然来到丰安刺史府,信使告诉杨昊,大总管对他能及时探知董八成的动向十分赞赏。大总管已经动用一些手段,让朝廷下诏调董八成回河东出任节度副使,如此一来,刘清伶与李载义之间突然插进来一个董八成,河东局势将变得十分微妙。
杨昊从心底感佩大总管手段的高明,信使同时带来大总管的一句口信,问杨昊打算什么时候出兵驱逐丰安的别思过,杨昊告诉信使,如果能确定董八成秋季不会引兵西进,他打算在八九月份与孟博昌合兵攻取丰安城。
信使听完后沉默无语。杨昊心中生疑,便问信使:“大总管可有什么训示?”信使道:“近来牛党大臣奏议,要将天德军拆分为二,丰安以东仍归天德军辖制,以西三州任恢复元和初年区划,将丰安、永丰两州降为县,隶属丰州,再将丰州划归朔方管辖。”
杨昊听了这话心中凛然一惊,急道:“这必是仇士良的诡计!倘若陛下恩准此议,让别思过做了丰州刺史,他为自保必会靠向朔方,那时朔方也就有了出兵北上的理由,只怕河套三城兵戈又起了。”
信使叹道:“谁说不是呢?年初仇士良指使党羽奏请陛下将宜春公主下嫁王崇文,此事被大总管设计所阻,王崇文因此半途退军。可这阉贼并不死心,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竟得萧太后的首肯。陛下是仁孝之君,太后开了口,大总管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这婚事只怕是铁板钉钉上的事了。”
杨昊的眼前浮现出宜春公主李晴稚嫩的面孔,也想起了初见王崇文时的情形,真是世事难料,昔日的文弱书生摇身一变竟成一方霸主,而趾高气昂的公主却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能做主。
六月初八是杨昊生日,孟博昌派张延年为使送白银五千两来丰安祝寿,而他自己却一身便装只带两名随从趁夜色从后门进了丰安刺史府。杨昊与他见面后自然便说起朝中议论撤州设县一事。
孟博昌道:“我此来就是要跟你商议此事。”
杨昊说道:“依我之见不如先下手为强,今年秋季合兵夺了丰州!那时任他仇士良有千般诡计,对你我也无大害。”
孟博昌笑道:“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据我收到的消息,仇士良的密使已经到了丰州。此次他不仅送给别思过五万军费,还派了一位干将助阵,此人身经百战,比之董八成毫不逊色。”
杨昊惊问道:“何人?”
孟博昌:“振武节度使刘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