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终究是儿子,冻起来就好,可朝中却是必须要大扫除了。

    康熙銮舆朝北而行,目的地是卢沟桥,那里已有数万京营整装执仗而待,甲胄明亮,刀枪森立,准备接受皇帝的校阅。原本每年定在九月的京营秋操,现在被提前了,自然是要因应眼下的形势。皇帝陛下以英武之姿巡视三军,展朝廷大军天威,扰乱社稷的宵小之辈,定会胆寒心裂,惊惧难当。

    校阅三军,传递出了康熙年虽老迈,心志依旧坚若精钢的信号,摆出最强硬的姿态,为的是稳定北方人心。而在卢沟桥阅军后,他又发表了一番讲话,表示目前几处国势乱局,是他疏怠政务所致,让小人踞占了朝堂地方,李肆这般乱贼得以冒出头来,祸乱天下。

    “为今之务,先得涤荡朝堂……”

    康熙扫视着臣子,语气森冷地说着。这跟吴三桂起事时众臣离心不同,那时他还年轻,威信不足,天下难服,不得不刻意笼络。可现在已是在位五十五年,五十五年……朝堂上还敢有异心之人,那是铁了心要不跟他康熙一路,绝不可容忍

    英华永历元年,康熙五十五年八月,在处置了有通敌之嫌的岳超龙之后,康熙的屠刀挥向朝堂,以田从典为首的数十位汉臣,原本就有粤党之嫌,现在被一扫而尽,尽数下了刑部大狱。田从典是自忖必死,绝口不言,其他人则在刑具的威逼下,吐出一个个人名,凑出了一份越来越长的“通贼”名单。

    “这不是三藩之时,天下人心,终究还是在我这一边”

    无数奏折堆在康熙的案上,那是朝中和地方官员,连带各地旗营绿营将佐发来的求请军前效力折子,康熙目光如炬,在西北和南面扫视不定。。。。

    更多到,地址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排队队,吃果果() 
“岳超龙……挺不错的汉子,跑了也就跑了吧,本就对不住他,去投了李贼,也怨不得他……”

    长沙,抚远大将军行辕,胤祯长吁短叹,虽在说岳超龙,却是在想着自己。

    还在拨着算盘的陈万策没接话,胤祯不得不直接问了出来:“接下来我会去哪?南面、西北还是回京?”

    噼噼啪啪响珠声顿止,陈万策劝解道:“大将军,你就是皇上的颜面,怎么也不会让你现在回京。西北事起,南面还需屏藩,宜章之战,大将军不过是小挫,不必放在心上。”

    蓬的一声,胤祯一巴掌拍在案上,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怎么能不放在心上?我败了败得很惨皇阿玛对我的托付全然落空数万将士被我葬送了性命我骗不了自己你们,延信、你,还有刘世明那帮人,帮我做的这番粉饰,我感恩在心可我很难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扛下这大将军之责……”

    这些话在心底里压了许久,胤祯几乎是半哭着在念叨。陈万策不敢直视,从眼角里见到这年轻皇子真情流露,心说今上选人其实很有眼光,这是个赤诚之人,不过是太年轻,历练不足而已。

    “大将军,大军胜败之责虽是你一人担着,可宜章一战,还有太多战场之外的事,非大将军一人独掌。”

    陈万策的劝解让胤祯更是难受,他连连摇头,不愿面对。

    “岳超龙不是那种悖逆之辈,李卫是四哥的心腹,那人我见过,是个好汉。胡期恒虽然不熟,可也是年羹尧的亲信,怎么也不会通敌,至于四哥……那更是无稽之谈”

    陈万策沉声道:“下官可未言及雍亲王,但李贼招招直奔我大军要害,难道跟胡李被擒无关?那岳超龙在郴州统数万民勇,攻数千贼军不得,湖南提督何腾林还语及此人懈怠怯战,为何宜章之战却骤转神勇,舍了中军去强攻清溪山?下官不愿诛心,可此人终究还是投了贼人,再难洗脱他的嫌疑。”

    胤祯楞了好一阵,目光涣散,嘴里嘀咕道:“那怎么也跟四哥无关。”

    陈万策心说你信不信无所谓,关键得皇上信,可很遗憾,皇上不是念着刚复了雍亲王的位子,再整治未免太儿戏,恐怕现在又把雍亲王撸了王位,径直圈禁了。

    “京城回不了,那会是哪?”

    胤祯没在这话题上深入,再转到了自己,连带这支大军的前路上。说起来还拜之前各路兵马未及聚齐所赐,他退到长沙后,账面上还完好的兵力居然有三四万之众,加上收罗的残兵,还能理直气壮地上奏说大军未损筋骨。

    现在胤祯最担心的就是康熙要他带兵朝南,跟李肆再度对峙,在他看来,要跟李肆那支强军正面对战而不落下风,怎么也得十万勇武堪比陕甘绿营的兵丁,再有三五百位大将军才行,更关键的是,得有平坦广阔的战场。

    “多半是要去西北的……”

    陈万策这话只是安慰,虽说最早这抚远大将军是为西北而设,但西北还有傅尔丹,有富宁安,有祁里德,胤祯再挤过去,这湖南丢给谁?

    胤祯正吞着苦水,戈什哈送上一封信,一看封皮,是年羹尧来信,顿时头大不已,只当是年羹尧要为岳超龙求情。

    陈万策埋头继续算自己的帐目,却半天没听得胤祯的声息,正在诧异,胤祯也用着诧异的语气说道:“对初先生真是神算年羹尧来信说,之后他就要为我筹办军需粮秣了,算是我帐前效力的部下,这是来请安的……”

    西北用兵,陕甘米粮不足以接济军需,多仰赖四川,那年羹尧自然是先探得了风声,开始沟通胤祯。

    陈万策却是心中一动,这年羹尧,怕不止是“沟通”,而是表情吧。门下最得力的大员都开始另寻门路,雍亲王胤禛的前路,才真正是一片黯淡。

    英德白城,汤右曾正在翻着一大叠报纸。现在英华治下已经有很多份报纸,天王府的《英华通讯》是新朝公报,上面有英华朝廷新推行的各项政令,英华军节节获胜的最新消息,以及李天王本人的举止言行,总之都是妙笔生花的官面行文,对汤右曾来说,跟旧日邸报相差无几,对这份旬日刊行的报纸,从来都只是大略扫一眼。

    他还是喜欢看《越秀时报》,这份报纸刊行最早,专门评析英华朝廷的各项政令。不止是说好话,偶尔也批评一些政令细节。主笔“雷震子”文底颇深,尽管也觉此报主旨还是献媚新朝,但不仅将诸多政令剖析得无比透彻,字里行间还是透出了士子风骨,至少面上还立住了公允。

    其他什么《工商快报》、《黄埔新报》全是商贾之事,就跟商号鼓噪名声的墙贴一般无二,自然进不了汤右曾的眼,而《白城学报》谈的全是天主道和什么真理学,看得汤右曾刺眼。最近新出了一份《中流》,讲的全是北面清廷治下的事情,汤右曾是每期必看。

    “康熙兴狱,大拘汉臣,刑部大牢嚎哭冲天……”

    看到以田从典为首的数百汉臣被锁拿下狱,汤右曾心弦摇曳,喟然长叹:“克五兄,你这是遭了无妄之灾啊……”

    “西崖兄,恭喜啊。”

    段宏时出现了,一脸怪异笑意,还拱手连连,汤右曾假装没看见。

    “天王说,诸位对北朝的忠义之心感天动地,他不愿再为难,要将诸位一并放归。”

    这话出口,汤右曾两眼圆瞪,几乎是一蹦而起,不是看护兵丁拦住,两手几乎要掐上段宏时的脖子。

    “这可如何使得?”

    汤右曾嘴里咆哮,心中大骂,李肆这小子太坏了这时候把咱们放回去,是要咱们也都下狱么?眼见现在还能顶着个被执不屈的忠贞之名,保住小命,保住家族,这一回去,那可什么都要没了。

    “等等……北朝……”

    顾不得分辨段宏时这话的真假,汤右曾的注意力又被他话里用语所含的深意引了过去。

    “你是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汤右曾摇着报纸,只当段宏时在开双重玩笑。

    “别以为在湖南败了朝廷一次,朝廷就慌了手脚,失了本心。没见着皇上正厘清朝堂,厉兵秣马,内外两面下力,要与你这伪朝决一雌雄?”

    他点出了段宏时话里的东西。

    “你,还有你那邪魔弟子,不要如此狂妄自大,以为便能与朝廷隔江而治,南北对望,皇上是绝不容下这英华伪朝”

    段宏时歪嘴摇头,汤右曾是深谙两边根底,但却没看清当下的形势。

    “今年之内,怎么也难再打得起来,西崖兄,你就别费那心力,终日想着北面那朝廷能打上门来了。”

    见汤右曾还满脸不信,段宏时多说了一嘴:“李光地给那康熙老儿又出了馊主意,此番是完全听了进去,四个字:内紧外松,你瞧着吧,北面朝廷正忙着查通贼之官呢。”

    《中流》报上的消息挤入汤右曾脑海,他无力地再叹一声。

    段宏时接着道:“北面朝廷在忙内务,我英华也有一番内务要整顿。西崖兄,会试将近,这事你再熟悉不过,我那弟子想让你帮着料理。”

    汤右曾哼了一声,又来?烦不烦啊?

    段宏时叹气:“还是不愿啊,那咱们英华,也不愿再留难诸位,刚才所言可不是玩笑,西崖兄,你可自便了。”

    汤右曾眼珠子又弹了起来,威胁这是威胁

    段宏时歪嘴笑着,心道没错,这就是威胁。北面康熙正在料理跟英华和李肆有关的官员,就连昔日给李肆捐纳官职的呈文上盖章的吏部小吏都没能幸免。此时还愿回去的人,那就是铁了心要跟满清一条路走到黑,再留也没用。你汤右曾真要全自己的“名节”,也就懒得再在你身上浪费功夫了。

    汤右曾可是读透了的,清了清喉咙,淡然道:“君子惜身,是为大义。”

    所以,汤右曾就成了天王府白身参议,负责筹备会试事宜。

    正跟着一帮吏员清理《大清律例》的史贻直也被迫面对这场抉择,他的回应倒是很干脆:“忙着呢,别来烦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