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宏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阁下,现在华盛顿必须直接回应这些中国人,告诉他们,美国绝对不会容忍任何国家干涉我们的内政,让这些中国人见鬼去吧!”

    安国礼愤愤不平的嚷嚷道,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一般,他又接着说道。

    “现在的中国并不是几个月之前,那个时候,我们或许还担心他们会不会发动战争,但是现在,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毕竟他们正身陷与英国人的战争之中,感谢上帝,现在最有可能卷入内战的两个国家他们之间爆发的战争……”

    安国礼的态度无疑代表着几乎所有支持北方的美国人的态度,在中英两国爆发战争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上帝保佑,甚至就连白宫中的林肯,也是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毕竟,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干涉美国的内政。

    “感谢上帝,中国人和英国人打起来了,但是……”

    嘴上说着感谢,蒲安臣看着远处皱眉说道。

    “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是,假如中国人向我们提出抗议,要求我们解除封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是接受,还是拒绝?”

    这正是蒲安臣所担心的,他几乎可以肯定一点,中国人肯定会有所行动,他们的外交部为了让商人们安心,一定会郑重其事的向他提出抗议,要求美国解除封锁。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拒绝他们,难道我们还接受他们的抗议,解除对南方的封锁吗?阁下!”

    安国礼直截了当的回答道,在他看来解除对南方的封锁根本就是无忌之谈,那是美国的内政,是不容任何国家干涉。便是中国再强大,这种粗暴的行为也是绝不可以接受的。

    “我当然会拒绝他们,而且华盛顿同样会拒绝他。”

    作为一名外交官的蒲安臣非常清楚,华盛顿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华盛顿的拒绝是肯定的,毕竟美国并不是一个三流弱国,美国不是南美洲的那些小国,面对威胁时,会无奈的选择接受。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很清楚,接下来中国人会怎么办?

    “现在让我担心的是中国人,中国人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办?”

    “中国人会怎么办?”

    “是的!”

    蒲安臣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我们拒绝之后,中国人会契而不舍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提出抗议,一次又一次,最终左右会演变成什么呢?”

    这才是蒲安臣担心的原因。

    “那就让他们不断的抗议着,阁下,不要忘了,还有英国,只要英国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优势,那么中国人的抗议,永远是停留在口头上的。”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562章 归宿() 
对于英国以及整个欧洲世界来说,1861年9月,无疑是一个令人心寒的时间,因为在短短数十天内,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们不仅仅失去了香港,甚至就连同远离中国的位于太平洋腹地的澳大利亚,也遭到了中**队的进攻,数万精锐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在澳大利亚登陆。

    正当英国为中国人出现在澳大利亚而震惊不已的时候,在英国上下谈论着如何还击中国人的进攻时,一个接一个噩耗接连传来,中国的军队进入其藩属国缅甸王国控制的上缅甸,两个师多达数万中国人像潮水似的涌入下缅甸,迅速击败了下缅甸英军,在印度总督正准备调兵遣将以收复下缅甸时,暹罗也出现了中国人的影子,随后海峡殖民地遭到进攻,作为海峡殖民地首府的新加坡,这座扼守马六甲的据点,在短短两周内就陷落了。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从大陆、海洋四处出击的中华帝国陆海军部队就砸碎了英国在远东以及太平洋的势力基础。

    “中英战争的大局已定!”

    整个中国的报纸在举国庆祝一连串的军事胜利时,用如此文字宣称着。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情绪——国家军事胜利带来的一种空前的自信心的膨胀,当然还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荣誉感。

    总之,军事上的前所未有的胜利,在整个国家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浪潮。

    面对这个堪称是世界最强者的国家,被看做是弱者的中国却主动发起了挑战。在任何人看来无论如何都没有任何胜算。但是冲过去一打,居然屡战屡胜,一下子所有人就忘乎所以了,国人们终于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国民性的亢奋。

    怎么不是这样呢?

    中国人在帝国建元之前从未有过“国民”的体验,生活中更是毫无国家的概念。他们只是村落或者最多是某个地区的乡民而已,不过通过维新首次拥有了在欧洲被称为“国家”这一十分现代的观念。

    而帝国政府为了给国人灌输国家和国民的观念煞费苦心。因为上至帝王下至大臣都想培养出——皇帝陛下的臣民。

    这一观念绝对不同于古代的“臣民”。这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忠义观念,不仅仅只是传统思想中的君王与臣民。尽管在中国的传统忠义观中,事君以忠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忠,当然,用这种忠义观去教育民众,远比说明国家和国民的权利义务这类的道德关系要容易得多。

    所以在中华朝的忠君爱国教育之中,除了借鉴欧洲近现代的国家、国民以及民族思想之外,同样又揉和了传统的忠义思想,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臣民观”,当然也是一种国民观。

    尽管此时帝国不过建元四年,但是通过报纸、教育等种种方式的传输,在国内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国民观”,而且数以千百万接受初小国民教育的少年中,有一部分是根据强迫教育令,在14岁时读初小,此时他们正值青年,正是最为好战之时。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战争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们相信战争,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必须,他们甚至渴望着战争所带来的荣誉,因为在过去的三年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战争是荣耀的,军人是光荣的,这是一种古典的尚武精神的复苏,尽管这种图纸是刚刚开始,但是却影响到了很多人。

    而对于许多农村的青年来说,服兵役一直都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选择——可以见世面,可以离开家乡,可以前往一片未知的地区,可以见识很多的事物。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退私贩的时候,可以获得一块面积不菲的勋田,不论那块勋田在什么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种命运的改变,当然,这一切,同样也伴随着一定的荣誉。这些人中的许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接受了基本的小学教育,他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国民意识,而现在就是这样的人在战场为国血战。

    前线战士的浴血奋战加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刺激下。一种空前的国民性亢奋在整个国家上下弥漫着,同时又以实物的形式向国人展示了国家和国民到底是什么概念。

    虽说是战争,却没有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地步,而且在报纸上,人们可以看到,战争将会带来的好处——作为藩属国的缅甸在未来将会继越南之后,向中国大量出口大米。

    过去的四年间,随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南洋米”的大量进口,每年上百万吨的粮食进口平抑了国内的粮价,使得国内的粮商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通过囤积居奇等方式抬高粮价获取暴利。

    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南洋米”,而是殖民地的拓展,人们可以从报纸上看到一片广阔的殖民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澳大利亚,整个澳大利亚已经向中国招手了,未来那里也将会成为中国的殖民地。数以千百万计的国人将会移民那里

    战费和以后的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当然,报纸上不会有人泼冷水说什么“澳大利亚大多数地区是无法种植作物的荒漠或者沙漠”。

    而敌人的反抗以及弹药的使用量也实在是不值一提,牺牲的人数也不多。而在报纸上,在那些文人的笔墨中,即便是这样的战争场面,也会被他们描绘成一场场堪称史诗的战役,实际上他们不过只是和过去那样行军打仗,和以前打仗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国内的人们看起来,那些远征海外的战胜场景,也被想象成古代的英雄豪杰们的远征一样,并为此疯狂,为之欢呼。

    毕竟,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场场的胜利!

    有时候,胜利可以掩盖一切!

    对于刚刚生出国民意识的人们来说,有关战争胜利的消息,也就足以让人们为之迷醉。

    尤其是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南京帝国大学的那些被视为“帝国朝阳”的学子们来说,更是陷入一种狂热之中,这种狂热与过去中国的读书人对战争的反感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这完全是因为皇室对于“尚武”精神的注重,如果说中华朝的皇室与过去历朝历代皇室不同之处,那就是尚武之风,在很多场和皇帝陛下本人都是穿着陆海军军装,这种习自西洋的习惯,使得人们意识中华朝与过去的不同。

    至于自宋朝代所推崇的“崇文厌武”更是受到皇室的打压,与数百年间皇家为防止武人篡位,对武人的极力打压不同,中华朝推崇武力,甚至在制定国朝贵族法令时,特意要求贵族必须服兵役,否则其就会失去继承权。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皇家的推崇直接影响到了社会上的风气,“崇文厌武”的思想在短短四年间,就从许多人的思想中淡去,使得整个社会开始充斥着一种数百年间从未曾有过的“尚武之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