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绝地钢枪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真”

    “好,我这就去写信,让平北根据地派人过来,你就准备好武器弹药吧”白乙化感觉虽然这么做有些坑王浩,但想一想,这武工队最多也就在这里待三两个月,到时候这些东西还不都得留下?

    “唉,话说回来,你把武器都给了我们,你们武工队还怎么参战?怎么搞武器?”

    “这从来不是问题,鬼子追兵就是我们武工队的辎重队,每打倒一个鬼子,我们就能得到一支枪,就能装备一个战士,所以,我们武工队从来不愁武器”

    王浩的话有些狂妄,但也表示着他信心十足,这也给了白乙化一个一个自我的安慰。

    “好,有些虎气,那,接下来说说这些鬼子俘虏?”白乙化喝口水,静静的等着王浩的回复。

第124章 鸡蛋碰石头() 
白乙化转移了话题,王浩不知道支援老兵的结果,只能回答说道:“首长,俘虏我们肯定是移交的,留着这些鬼子,还浪费粮食,我们武工队可养不起”

    都说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可是,少一粒粮,会饿死英雄汉。

    武工队从滨海根据地出发,一路急行千里,每人身上背的十几二十斤粮食,早就消耗完毕,一路行来,全靠身上每人携带的一些银元和路过老百姓给些补给,此时别说多养这几十个鬼子,就连武工队自己的粮秣都存在问题,所以能尽快把这些累赘给打发掉也是可以的。

    而且,寒冬即将到来,武工队还完全是穿着夹袄,过几天总不能让大家穿着夹袄打鬼子吧?所以,衣服也是王浩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白乙化最终还是答应了支援老兵,但是对于粮食被装,他也无能为力。受到鬼子封锁的影响,十团很多时候都是草根树皮的吃,实在挤不出来。

    王浩把缴获的十多根金条还有武器弹药,连同俘虏交给十团长白乙化以后,在第二天,把所有班长和党员组织起来,开了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会议只有一个议题——粮食和被装。

    相比急缺的这两样东西,武器弹药等在王浩看来,都可以押后,等把新兵训练出来,一两场战斗后,就又是齐装满员的一支队伍。

    在王浩印象里,专门为了解决粮食服装的会议,他这还是第一次见,而且是自己亲自组织。以往缺粮缺服装,总有根据地腾挪,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可现在…

    岳文摸摸鼻子,这是他的习惯动作,遇见发愁的事情以后,总喜欢摸摸。

    屋里摆满了桌子,十多个班长党员坐在条凳上,王浩坐在最前面会议桌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根柳条,在墙上的地图上指画着,沿河城周边鬼子据点和村庄分布,都用明显的红色涂料标记了出来。

    王浩当先把他知道的分成三块给在座的人进行了通报,一块是目前武工队的物资统计,重点介绍的是金钱和粮食储存,一块是白乙化通报的鬼子根据地物资储存的情况,另一块是周边村庄今年的收成,所有的地点与数字不照稿子随口而来,都在脑子里,这是和白乙化详谈一天记在脑子里的。

    “目前我们粮食通过收集沿河城的鬼子缴获和城里乡绅的捐助,可以支撑十天左右,但过几天我们还会增加二十多名战友,一下子就会把我们的时间缩短,平北根据地的同志们还在啃树皮草根,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十团支援我们半粒粮,反而还得尽可能的支援对方”王浩的声音回荡在不大的房间里,一干武工队骨干的目光不时投向地图,又投向慷慨陈辞的王浩。

    “沿河城周边老百姓连年遭灾,兵灾,匪灾,也没多少存粮,所以,我们不能找他们再要,哪怕是一粒,而且,我还答应了,在年底前支援十团一万斤以上粮食”王浩的声音铿锵有力。

    可是他还没说完,下面很多战士的脸都黑了。

    不找上级支援,不找老百姓征收,那除非找鬼子了,可是以现在武工队的战斗力,恐怕打鬼子一个碉堡都难,还反过来支援十团一万斤?队长不是发烧了吧?

    总有人是撑不住气的,见大家都有疑问,爱现的胡一首先站起来问道:“队长,我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您这不但自给自足,还要上缴,咱们这人生地不熟的,目标是不是有点大?”

    王浩直接点头道,“是。”

    胡一倒吸一口凉气,看着王浩胸有成竹的样子,他真怀疑自己队长是不是昨天着凉了,现在头脑发热。

    他知道这两天王浩除了陪白乙化团长摸底沿河城周边的敌我状况,还接连登门拜访了周边的七八个村庄,普通老百姓的穷困刺激着他了?竟然不摊派一粒粮,这几天可是秋粮刚刚入库呀。

    霍彦静静的看着地图,有些东西,他知道,但是在座的各位战友并不知道,他此时虽然想替王浩说几句,但这是全队的会议,贸然打断上级谈话,有损王浩的威严,他的帮忙维护。

    事前,王浩把这个事情和他说过,他当时就提出疑问,这根本不可能完成嘛,一是时间紧,满打满算,武工队现在的粮食就只能支持七八天的时间,在这七八天里,找到足够的粮食,难。二是危险高,敌占区,鬼子随时可能反扑,分散队伍寻粮,可能被各个击破。

    张连胜摸摸鼻子,他也很震惊,他是老兵,知道这种事不大可能完成,扭头看看其他人的样子,基本都是目瞪口呆,不找上级,不找老百姓,那就只能和鬼子硬碰硬了么,这不是危险,这是莽撞,拿一堆新兵去打鬼子,拿鸡蛋碰石头吗?除非把这些新兵训练两三个月,才可能派上用场。

    从泰西镇特招入伍的郭啊八也被王浩叫了过来,王浩觉得此人有些急智,就让她旁听,也是在场唯一一个新兵,他怕死的性格能够代表绝大多数的新兵的心理。

    “队长,直接打鬼子吗”这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

    张连胜坐不住了,他从东北军开始,就习惯了当兵吃饷,去了鹰嘴崖盐帮,也从来没为这些吃吃喝喝的事操心,所以直接建议:“队长,谁也不想找老百姓,可是救急不救穷,等咱们过了这个坎,再还给老百姓就可以了么,而且,指挥部离咱们也不远,拿咱们这么大的功劳,要几千斤粮食,轻而易举吧?何必让新同志冒死呢?”

    “你说的也是一个方案,可是目前,平北根据地都那样,指挥部好过吗?好过的话,咱们从指挥部出发时候,为什么王参谋只给了咱们几十块大洋,半粒粮食也没提呢?”王浩笑着说道,看张连胜不说话了,转过头来向着大家说道:“我有办法不从百姓手里拿一粒,也不用大家冒险打鬼子”

    这一下,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这粮不从老百姓身上要一个颗半粒,也不冒险打鬼子,这粮从哪来?”

第125章 父母子女() 
此时是畅所欲言的时候,王浩静静的坐着,没有回答大家的疑问,也没阻止大家的讨论,让大家有什么方法都可以说出来。

    所以,就连暂时作为王浩贴身传令兵的新兵朱顺,也主动的说道,:“俺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上山打猎,看这燕山一片可比俺们那乳山雄险的多,咱们去山上打一些,可比光吃高粱米好多了”

    作为新兵代表的朱文才猛的一站起来,高兴的说道:“是呀,以前俺在乳山用铁锨钢叉都能抓不少猎物,现在武器更好,燕山又比乳山大的太多,想必更好抓”

    张连胜江湖经历多,此时也同意小朱顺提出的意见,并且补充说道:“这时候正是秋肥时候,倒是个好意见,而且,咱们给老百姓当兵,让老百姓出义务工,出不了钱出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以帮助咱们进山围猎吗”

    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提出了不少意见,让王浩非常高兴。

    “这不就是办法吗?群策群力,咱们武工队以后也要养成这种传统”王浩笑道,“从大家说的,这就是三个方向”他伸出三根手指头晃了晃,把在场十多个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一呢就是朱顺说的,进山围猎,可以发动周边老百姓,打到猎物可以拿些下水呀头肉呀,找他们换点粗粮吗”

    这是可以非常容易落实的,又锻炼新战士的胆魄,还能把周边的百姓关系做好,是个好办法。

    “二吗就是鱼,咱们跟着的就是沿河,我看,不仅仅要打捞,完全可以筑堤建坝,翁中捉鳖吗,更容易也更多”

    这是一个班长根据朱顺的思路提出来的,他家就住在海边,对水里的事情更加了解一些。

    “三是就是采购了,咱们还是要尽可能的把城里多余的粮食利用起来,用真金白银从这些百姓手里买,价钱高一些没关系,解决当务之急吗”

    王浩用柳条指着墙上的地图,继续补充道:“这些地方,还算富裕,粮食相对也充足一些”

    胡一悄悄嘟囔说道,“可就这也解决不了根本呀?”

    “能解决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和第五点”胡一的声音还是让王浩听见了,伸伸手,把蜷着的另外两根手指头,伸出来说道:“四就是发动咱们武工队每个人在筹集粮食衣服方面有其他办法的,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

    最后一句话,王浩其实就是把找粮这个事情下放给每一个战士,并提出了奖励子弹的方案,一斤粮食一颗子弹,这不单单面对武工队战士,传出去更是能吸引很大一批老百姓。

    他这就是要把任务压给下面,群策群力,小鸡尿尿,各有各的道,不管黑猫白猫,找到粮食来就是好猫。

    霍彦有些不太赞同,但是他没有说出来,准备开完会悄悄提给队长。如果所有战士都去找粮食,那短短半个月时间以后,就要面临对鬼子的作战,这不是自废武工队武功吗?可能到时候仅剩的十多个老兵作战能力,也得废掉一大半。

    “这第五点吗,也是我最后的杀手锏了,根据我的了解,这沿河城里铁杆汉奸还是不少的,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