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识了清军厉害的大顺军这个时候立刻露出了流贼的本质,他们没有跟清军死战到底的勇气,他们习惯性的选择继续逃跑。
临走之前,李自成他们还不忘记报复。以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为首,包括那些已经投降自己的明朝降官,那没钱的还好,有钱的再敲诈了之后顺手就宰了。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仅三万余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彻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可惜因为逃得太过仓惶,其麾下执行力也存在问题,所以,故宫才得以保全。
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立刻就违背了最初跟吴三桂的约定,仗着兵强马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至北京。
在八旗勇士的护卫下,顺治皇帝博果铎的圣驾缓缓的通过午门,进入到了昔日大明帝国的统治核心所在……紫禁城。这里显得有些残破,这个时期北京城正在闹瘟疫,所以多尔衮采取了旗人住内城,汉人住外城的隔离措施。自然也就没办法让那些善于修缮的汉人工匠进入内城,来修补被李自成破坏了一部分的紫禁城。
就这样,北京在短短二个月的时间里,又迎来了它的第三个主人。而那些原本在一个月前刚刚投降了大顺军的文官勋贵们也被历史狠狠的开了一个玩笑,赏了一个耳光,他们现在不得不再次归顺满清。
不过吴三桂没有归降,由于他手里拥有关宁军这样一支独立善战的军队,满清权贵现在也只能是努力拉拢他。历史上的吴三桂打出的也是“复仇讨贼”的旗号,并没有如东林党余孽丑化的那样剃头留辫子,他和他的军队都还是明军装束,只不过在被多尔衮拒绝恢复皇明之后,他带着军队去山西追击李自成去了。被李自成灭了满门如果还不报仇,吴三桂也就不用混了。
李自成在山西地区跟吴三桂进行了多次战斗,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李自成悲哀的发现不单单是依附自己的那些势力失去了斗志,连自己嫡系的老营人马都没有了战斗的欲望,这次进北京,前前后后从大明帝国的勋贵文臣手里敲诈了七千万白银,下头的人也是捞得盆满钵满。
人最可怕的事情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所以,大家都存了活命的心思。等到还有些没想明白的人在几次战斗中都耗尽之后,闯王的队伍已经不能再称得上“军队”了。
第034章风云变幻(三)()
第034章风云变幻(三)
“这是最近的边报,在衡州,在潮州,和江西、福建交界的地方,咱们和福王名下的军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冲突,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次数并不少。”上书房大臣之一的方孔炤如实将两省奏折念道,如今南方虽然比战乱连年的北方要安定,但是随着太子监国,各种各样的摩擦开始出现,南京方面的军队也有意无意的朝着江西和福建方向调动兵马,看样子是有着不太友好的打算。
这里是大明监国太子朱慈烺的上书房,位于由八大院改建而来的五华宫中。而且根据实际需要,整个五华宫被改建为成了前三后三的格局。所谓前三就是监国太子处理政务和读书的地方,正中自然是议事堂,左侧是上书房,右侧是辅政阁。辅政阁主要是六位代行监国之权勋贵办公的地方,不过基本上他们都不会到这里来,平日轮值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真正有需要批复的奏折上书房大臣在票拟之后也都是转送威国公府。
至于议事堂,实际上除了太子监国那天外就再也没用过。所有的政务商议则是集中在上书房,这个名义上仅仅是太子和其他皇子学习的地方。
后三就不强调了,类似于原来的后宫,是监国太子和懿安皇太后他们居住的地方。
还是说说上书房,虽然实权集中到了张振岳的手里,但是无论谁当老大,这个具体的政务还是需要人来处理的。所有就有了五位上书房大臣的设立,这些家伙不光是要处理政务,还负责监国太子和诸位皇子的学业。
范景云是上书房首席,自然是诸事都要过问,孙元化的分工是主管三局事务,阮大铖则是分工主管三院事务,方孔炤则是负责主官三府事务,杨畏知则是负责南洋和西南土司事务。至于监国太子和诸位皇子的学业之权,范景云、阮大铖、方孔炤三人都希望由自己来负责,其实这个时候太子的身体十分不好,别说上课了,连上书房议事也都是空着座位的,一次面都没露过。所以这个事情一时没有定论也无人有意见,张振岳也就乐得看不见了。
此刻的上书房,六大辅政实际上只有五个人在座,萧严在获封萧国公之后就去了四川。张振岳计划在九月份之前拿下汉中,现在的汉中在李自成手里,考虑到交通等因素,所以身为辅政大臣的萧严再次被派到四川,主持这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
唐王和桂王、黔国公坐在太子空座左侧,威国公三兄弟则坐在太子空座右侧。
听到方孔炤汇报的情况,张振岳没有立即出声,唐王到是忍不住道:“明德啊,你看要不要我去一趟南京,和福王沟通一下。”
唐王朱聿键到了昆明之后,一直是闲居无事,每日最大的工作就是到上书房听政,所以总想着做点什么,免得别人非议自己的地位全靠妹夫。
范景云闻言劝谏道:“唐王殿下,我们一直没有承认福王这个皇帝,如果你这个时候去南京是不妥的。”
阮大铖则开口道:“诸位辅政,您看能否先承认福王这个皇帝,换取福王承认太子,这样咱们大明目前得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阮大人,您老安得什么心,这个事情国公爷不是早就定了基调了吗?还有什么可说的?”方孔炤连忙出言反对,这大义名分什么的很重要,一旦定了就很难再改,所以这话就很冲了。
阮大铖被方孔炤这么一顶,也很是不满,他微怒道:“方大人,老朽也是在替国公爷解决问题,哪有什么其他的心思?还请方大人慎言。”
又是一场争论开始。。。
等到大家争吵的差不多了,张振岳才斜着身子开口道:“那个老三啊,我估摸着还得你去广州坐镇一下,李岩这个家伙看任何官员都不顺眼,没个人去管管他怕是不妥,我看就你去。”
宋小鲁想了想,点点头算是应承了,并没有说太多。身为整个西南军后勤大管家的他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大哥,目前我们的野战军高达四十万,这也不算什么,可是我们的编制太过庞大,平时在西南内部调动不觉得,如果离开了便利的驿站,到时后勤补给可就困难了。一旦运输不上去,再用就食地方,怕是没那个地方能支撑这么大一支军队的补给吧!”
张振岳想到这个问题也是头痛,看样子原来的军下面的结构也是该调整一下了,他想了想对方孔炤道:“方大人,您今个下午就召集一下军务府的会议,把那个古雷斯也算上,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在不改动军这一级的情况下,在军下设卫,一军六卫,卫下设团,一卫六团,咱们原有的建制确实是太大了。”
方孔炤也是立刻应承下来:“只是国公爷,这个当何时去改军制呢?如今咱们可是刚刚把新军制定好,新扩编的二个军都还在招募新兵。”
张振岳想了想道:“这个你们先计划,九月后我让孙传庭去接替萧严,等萧严回来,我们再来决定什么时候实施吧!”
“还有其他什么事情吗?”
。。。。。。
南京这边,围绕皇位的斗争也是愈演愈烈。昆明那边太子监国一出来,南京这边的地位就尴尬了,因为南京这边还有一位弘光皇帝啊!
本来这个问题要解决也不难,弘光皇帝也就是福王朱由崧论起辈分来,跟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辈的堂兄弟。可朱慈烺是崇祯帝的亲生儿子,所以论起资格来,这个孩子更有资格成为大明皇帝。如果这个太子能够算在弘光帝名下,那么双方各取所需,等到弘光帝驾崩,将来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了。但是问题出来,目前在昆明宣布监国的太子朱慈烺的这个太子依然是崇祯帝的太子,而不是弘光帝的太子。也就是说人家根本不承认弘光帝的帝位的合法性。这下子东林党可就捡到闹腾的理由了。。。
第035章风云变幻(四)()
第035章风云变幻(四)
马士英此刻拿着阮大铖的书信很是无奈的在弘光帝面前叹了口气道:“陛下,威国公是指望不上了,我们能给他的他都从太子那里得到了,我们不能给他的他也从太子那里得到了。”
弘光帝朱由崧静静的看着马士英道:“这左良玉如今是在襄阳蠢蠢欲动,西南太子又宣布监国,早知道会是这个局面,当初朕何苦要登上这个大位,惹得如此麻烦。”
马士英看着一脸愁苦的弘光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只能气道:“最可恨就是东林、复社这帮混账玩意,如今都到了这般局面了,还不知道一心为国,天天就钻营他们的那点小利。先帝就是这么被他们玩死的,臣无能,斗胆直言,恐怕陛下也难逃这个结局。”
弘光帝听到这句话也没有生气,而是瘫坐在宝座上,有气无力的朝马士英挥挥手,示意其退下。马士英见状,也只能是默默的退下了。
其实这个时候的弘光帝确实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江北四镇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之间矛盾重重,个个拥兵自重争抢地盘。而位于长江上游的左良玉更是把刀口对准了自己,这对于手中无一兵一卒的弘光帝来说,可是真真的要命了。
更要命的是,朝廷没钱。
因为东林党和复社的缘故,江南地区的赋税和派捐根本收不上来,而各地求饷的公文飞蛾一般的朝自己这个火扑过来,朝廷实在是拿不出一分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