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几年大唐各地不断出现所谓的祥瑞和显灵事件,地方官府也信以为真而上报朝廷,不少官员因此官运亨通。

    甚至于年迈的李隆基皇帝已经开始出现幻觉,耳旁恍惚听到了苍天称赞自己“圣寿延长”的话语。

    那个开元初年富力强、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已经渐渐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代替的是越来越把养生享乐放在首位,往昏庸的道路上逾走逾远的君王。

    李清有心无力,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断然对现在的李隆基或者朝堂没有什么影响力,要想去改变大唐在原来历史的车轮上俞走俞远的状况,李清需要有着自己的准备和实力的。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天宝四载的七月下旬,寿王李瑁大婚,迎娶的是韦昭训侄女韦氏。

    在杨玉环被李隆基抢走之后,寿王李瑁为了反对李隆基的赐婚,而为已逝的宁王李宪守孝三年。在经历了之前岐王事件之后,一直隐居在王府的李瑁不得不同意李隆基的赐婚。

    八月初五日,大唐圣上李隆基诞辰。李隆基于兴庆宫大宴群臣,举国同庆,大唐上下一片欢愉之景象。

    八月十七日,李隆基迎娶杨玉环入宫,两个相守五年的人终于算是有了正果。随即李隆基册封杨玉环为杨贵妃,赠其父杨玄琰为兵部尚书,以其叔父玄珪为光禄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玉环的从兄杨铦、杨锜也被李隆基分封了官职。杨玉环的三个姐姐也依此被李隆基封为国夫人,一时之间,杨氏在长安城权势滔天。

    李清在参加这次的婚礼时,倒是见到了历史上影响大唐走向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杨钊杨国忠。这时候的杨国忠还是一个小角色,甚至于在见到李清的时候也是恭敬有加,小心谨慎的。

    九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吐蕃战于石堡城,为吐蕃所败,副将褚琍战死。大唐失去了对小勃律等地的控制,西域之地战火、狼烟四起。大唐历史上有名的将领王忠嗣这时候在朔方任职朔方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于北方战线跟契丹等异族纠缠。而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名将哥舒翰这时候还在王忠嗣帐下听令。

    大唐天宝的十月,与契丹征战的安禄山上表求李隆基为先朝名将李靖和李绩立庙,圣上准之。

    十月底,李隆基携杨玉环前往温泉宫。出行之阵仗浩大无边,劳民无数。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连同其从兄杨铦、杨锜、并杨钊等人随从李隆基一起前往。

    车马仆从,充溢数坊之地,一众人等尽皆穿戴锦绣珠玉,鲜华夺目。每家身着一色服饰相区分,马车奴仆,灿若云锦,整个京都全城轰动。

    大唐之内,京城之中,人人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大唐之外,边疆之所,处处狼烟四起,危机四伏。

    而李清却跟在道门宗师李含光身旁编纂着道家典籍,仿若完全不知道这时候的大唐在发生着什么,或者试图去改变什么。

    大唐天宝四载,时光在慢慢流逝,新的一年正缓缓到来。

    而历史上那个改变大唐进程的战乱犹如阴霾在无声的逼近,没有人预料到事情会怎样的发展。

    李清在长乐坊玉真公主别院的红楼上,推开紧闭的窗,看着外面有些阴沉的天空。凄冷的空气灌进来,呼吸进肺里,冰冷异常,从北方过来的冷空气已经开始侵入长安城(第二卷完)。

第200章 谈生意() 
中午时分,阳光照射下来,天气变得暖和了许多,李清和昆仑在东市里面随意的逛着。

    李清过来的这片街区,位于长安东市的东北角,靠近平康坊的位置。过往的人很多,大都是读书人打扮,就连东市之中这里的店铺伙计也同样是书生的装扮。

    太阳光照下来,文渊斋的店主贞焕靠在店铺门口的木板上,懒洋洋地晒在一样,双眼在过往的人群中随意的看着。

    一个身着锦衣的少年在奴仆的陪同下往这面走了过来,不时抬头看看两旁的店铺,有时候也会进去旁边的店铺,不过没有多久就空手走了出来。那少年边走边跟身后的仆人说着话,偶尔还摇摇头,似乎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看着小小年纪的锦衣少年和他身后同样年龄不大的昆仑奴,说不定是一个大的买主,贞焕心中暗道,收其懒散的表情,笑着走上前去:

    “两位小郎君,里面请。本店经营各种笔墨纸砚,不知道小郎君想到挑选哪种?”

    看着笑着走上前来的店家,李清站住了脚步,抬头看了看店家身后的店铺招牌,上面写着“文渊斋”三个字,旁边是一副木刻的对联,整个店铺算是这片街区最大的一家店了。

    李清问道:

    “你们这里可有什么印制好的书籍卖?”

    “哎呀,小郎君过来的真是巧了。本店新印制了一些长安城最新的书集,郎君请里面挑选。”

    贞焕让过李清和昆仑,引着两人走进了店铺之中。进到店铺,李清活动了一下手脚,外面的冷意被隔离开来。

    十一月的长安已经很冷,偶尔天气阴沉下来,北风萧瑟,大街之上行人也变得稀少了。十月底李隆基携杨玉环等后宫去了温泉宫,长安城中的诸王府和勋贵大多一起跟了过去,整个长安城在深秋初冬的时月变得安静和冷清了许多。

    东市里面跟外面的大街正好相反,占地两个里坊的东市商铺林立,货物在繁忙地进进出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里的商铺大都前面是店,后面是大的库房。整个东市按照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李清和昆仑所在的地方正是东市贩卖文房四宝的一块区域。

    长安城几乎汇聚了整个大唐最为杰出的才子书生,这些人每日里舞文弄墨,不时需要购买些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一般都会过来东市购买。

    东市靠近平康坊,这里的文房四宝有很多是销往平康里的风月之所。文人会聚,难免斗诗百篇,更兼在风月场所,不能落人之后,写诗作对都需要笔墨纸砚,所以这些东西的消耗量大的惊人,长安城中贩卖文房四宝的人会聚在东市,同样是为了方便这些风月场所的主顾前来选购。

    “店里有精印好的《金刚经》、《道德经》、《千字文》……,还有一些诗集,不知道小郎君想要什么样的书籍?”

    “诗集都有哪些?”

    “都是一些名家的诗作,对于想要科考的书生很有帮助,前段时间,牡丹花会上,长安城中诸位才子的诗集我们店里也有,不知道有没有小郎君想要的。”

    这家店铺已经算是东市最大的贩卖笔墨纸砚的店家了,里面整齐的摆放着从宣城郡和新安郡等地过来的文房四宝。同时还有成册的书籍,但并没有多少,并且大多是佛门和道门的经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启蒙识字的书籍,诗集也有,不过不是很多。

    店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读书人,有些人的穿着并不华丽,站在柜台旁边摸索着书籍再看,一旁是冷眼旁观有些不耐烦的店铺伙计,估计是买不起书的人在那里蹭书看了。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丫鬟或者仆人,进来就问有什么样的书籍没有,买好之后也不看,包起来就匆匆地出门去了。

    李清边走边看,看到摆放在案几上的书籍,随便拿起一本,封面写着《曲江晚宴诗集》,装订的很是精美,厚厚的一本书籍大约有近百页。

    诗集所用的纸张是来自宣城郡的宣纸,细薄、棉韧、洁白,应该算是纸张里面的精品了,这时候的宣纸还是入贡的贡品。印刷所用的墨却是出自新安郡,新安郡就是后世的徽州,这时候那里出产的墨同样是贡品了。墨是好墨,色泽黑润,闻上去有一种淡淡地清香。

    看来这家文渊斋的东西还是不错的,李清心中暗道。

    李清随手翻着手中的这本诗集:

    “这些诗都是哪里来的?”

    “都是从长安城各个诗会、宴会上传出的。一般诗会过后好的诗作都会传出来,我们便把这些诗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因为都是好诗,所以卖的好些。”

    京城之中,每每诗会、宴会上有什么好诗,很快便在长安城流行开来,估计这些书商也有不少的功劳在。

    李清翻到其中一页,里面的一首诗名是《琵琶行》,李清看下来,竟然是自己之前在曲江池晚宴上作的那首。自己算是剽窃的白居易的诗作,没想到转眼之间自己这个“诗作者”就碰到盗版了。

    李清转头看了一眼店家,好奇地问道:

    “贵店印这些诗作贩卖,难道不要经过写诗之人的同意么?”

    那店家有些疑惑的看着李清,答道:

    “为什么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很多人还恨不得想让我们把他们的诗印出来卖呢。”

    “你们不需要给写诗之人一些报酬?”

    “为什么要给他们报酬?没有找他们要印制的前就已经很好了。”

    店家随意的答道。

    李清心中有些好笑,没想到还有盗版盗的这么理直气壮的。

    这倒也是,这时候的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很多人即便是诗作百千,没有人知道也是无用。为了让自己的诗词文章能够被别人知道,许多人都是自己出钱把以前写过的文章、诗词装订成册,去向那些权贵行卷,以便得到贵人的赏识。

    如果真要有人会免费把自己的诗词、文章印出来贩卖,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去跟店家理论什么后世的著作版权之类的东西,说不定还会自己专门买上一本,在青楼妓馆,诗会酒宴上拿出来炫耀:

    “看,这是鄙人的诗作。”

    当然,也有一些诗作文章是有可观的润笔费用的,但这些仅限于少数名气极盛的名家之作,这些诗词大都是受邀而作。随后流传出去,被人印成书籍贩卖,那些名家也不会收到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