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卿给朕和诸位大臣解说一下这次的日食罢。”
李隆基摆手说道。
“是。”
第275章 月亮挡住了太阳()
李清的解说并没有太多的惊世骇俗,只是把日食出现的原因给李隆基和诸位朝臣说了一番。即便李清尽量用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日食,还是把李隆基和诸位大臣震惊住了,就连匆匆赶来的太史监掌管天文的官员也有些瞠目结舌。
虽然这时候的人们对天象观测了无数年,然而在他们心中,万有引力、地球绕着太阳跑这些常识是完全没有的,解释天象还是多归究于上天的警示和预兆。
“你是说日食不过是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
“是。”
“哈哈。”
李隆基开怀大笑,即便是李隆基心中对李清的解释多半存疑,然而并不妨碍表面上对这种说话的认同。毕竟,如果按照李清的解释,这日食并不是什么上天的警示,跟李隆基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而这也正是李隆基所希望的。
说实话,古代把所谓的天地异象跟皇帝的统治联系起来,本身就是限制皇权的一种手段。把天地有变、自然灾难等归咎于皇权统治不利造成的,所以上天才降下惩罚。这正是朝臣为了避免皇权的无限扩大化而采取的一种举措。
“哼,天地异象岂是李侯一两句话是能解释清楚的?此次日食如果出现,太史监待观测之后才能给出原委。千余年来,这种天地异象无不有应兆,若是按照李侯所说,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李林甫在一旁冷哼道。
至少在李林甫心中对李清的解释是有些嗤之以鼻的,李林甫以为李清这样说不过是想讨李隆基欢心罢了。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以后太史监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李清站在那里,看了李林甫一眼,没有说话。自己并不想跟李林甫或者对自己的解释有怀疑的人辩论,存在于这些人心中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不是一场辩论就能改变的,真要引起什么大的争论的话,对自己并不利。
世俗的力量往往能够摧毁时代的进步,这些李清还是知道的,自己每走一步都是慎之又慎。太过超前的观念往往会被人看做异端,虽然这时候的大唐已经极为开放,但是小心一点总没有错,更何况,现在还没有科学的手段让人们来仔细的观测天象,没有亲见,谁又会相信吃太阳的天狗就是人们眼中那个冰晶皎洁的月亮呢。
“李清这样说,定然是道门对日食有了新的发现,不然如何能够准确预测到日食会发生?道门诸位宗师都是得道高人,相必李清所说也是道门的理解。”
李隆基见李林甫出言准备和李清辩论一番,心知李林甫对李清的解释并不认同,两人辩论,怕是会引起什么麻烦,忙出言制止住了,不过从话语中能看出李隆基对李清多有袒护之情。
李林甫也不便再说什么,不过心中腹议道:
“现在不过是佛、道两门预测到有日食出现,至于是否真正会发生还要另论。”
但是,李林甫并不敢当面说出对日食能否出现的怀疑,如果真要出现的话,朝堂应对不当,自己这个左相难辞其咎,也就成为太子一党攻击自己的证据。
就因为太史监没有预测到日食的出现就全部被免,要不是李林甫的话,这些人估计早就在大狱里面待着,而不是这时候在殿中跪着,不敢发一言。
对于日食,李林甫现在是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的。如果佛道两门预测失败,跟李林甫没有任何关系,即便是李隆基怪罪,也是算到佛、道两门头上去。如果确有日食,朝廷应对得当也不会有什么过失,至于太史监办事不利的罪名对李林甫影响极小,最多到时候再换其他人罢了。
“这次道、佛两门尽皆预测到日食的出现,其中定然是有迹可寻,明日朕会宣召道、佛两门的宗师入宫来商讨此事,届时定然明了。”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随后看了一眼龙案上的奏折,对李林甫说道:
“此次救护仪式就由李相负责,至于民间百姓之间的慌乱由朝廷和官报出面安抚。”
李林甫和陈希烈忙答应了。
这次的日食的确给长安城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虽然李隆基已经下旨,但是后续的安抚工作还需要朝廷去做,作为舆论喉舌的官报也可在报纸上对此做一些引导,避免出现更大的慌乱。
李隆基看向李清,说道:
“《长安时报》也要配合朝廷处理此事。”
“是。”
李清拱手答道。李清看了一眼李林甫和太史监的官员,随后又道:
“微臣会在报纸之上向百姓普及一些日食等天文异象的知识,届时还请太史监的官员协助。”
李隆基点点头,看着李清,突然想起什么来,有些随意地问道:
“前日你在曲江池讲的创办书院的事情筹办的怎么样了?”
那日在曲江池畔,佛门上门挑衅,李清预测出了日食的时间,双方就此做了对赌。虽然是佛门过来曲江池道场,然而因为李清和钱知微的及时赶到,从场面上来说道门并没有处在下风,除了在知道即将发生日食的消息给在场的人带来慌乱之外,万余信徒从李清和道门诸位宗师镇定和笃定的神情上看出了信心。
待到日食出现之后,如果李清预测的是正确的,这种信心自然回转化成对道门更加坚定的信仰。
在佛门众人走掉之后,李清宣布了道门资助创办书院的计划,同时宣称书院将对此次日食的出现做一次系统的论讲,为诸位道门信徒阐述天地之道。
曲江池那里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李隆基的,而此前长公主、李含光等人在李隆基面前也提到过此事,李隆基并没有特别的关注,正好藉此事件才又想起。
李清躬身说道:
“微臣已经与城南外十里处开始建造书院,待到书院建造完成之后,聘请道门宗师、天下大儒讲学授徒,为圣上培育人材。”
李隆基见李清如此说,点了下头,又说道:
“书院之事有何困难,讲与朕知,朕让国子监、集贤院等协助于你。”
虽然是李隆基随意的一句话,但是听在李林甫等人心中大惊,既然圣上都让国子监。集贤院协助了,那李清创办的书院该是怎样的地位?
李清忙谢恩,随后说道:
“微臣倒有一请,望圣上能够恩准。”
“说来听听。”李隆基好奇道。
“微臣创办书院是为了给朝廷培育人材,以报圣上之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子监、太学等的学生是天子门生,书院出来的学子同样是为圣上尽忠。微臣斗胆恳请圣上任书院名誉院长,这样以来书院学子皆为天子门生,以示恩宠。”
李清说道。其实李清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李隆基真要答应为书院的名誉院长,无疑是给书院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保护,以后自己在创办书院的过程中就少了很多掣肘。
“圣上,万万不可。”
还不待李隆基答应,李林甫出列反对道,
“李侯创办书院不过是私人性质,圣上地位尊贵,如何能够屈尊成为私人书院的院长。”
李隆基坐在那里,看着李林甫出面反对,也没有制止。说实话,李隆基现在年事已高,虽然知道李清提议自己任书院名誉院长不过是一个虚职,不过对这些事情李隆基还真是提不起心思来,这时候见李林甫反对,暗自点头。
李清见李林甫如此说,仿佛恍然大悟般,忙上前请罪,说道:
“微臣孟浪,请圣上责罚。”
李隆基摆手说道:
“起来吧,既然有道门的玄静宗师在,书院的事情朕也放心。朕赐你书院祭酒,负责书院一事,另外,朕为书院题匾额一块好了。”
仿佛是为了弥补对李清的愧疚,李隆基答应为书院亲自题写院名。
李隆基不想任书院名誉院长之事是在李清的预料之中的,而李林甫的反应也是李清能够想像到的。李林甫不可能任由李清在李隆基面前得宠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即便李隆基想着答应,李林甫也是会百般反对。
李清提出请圣上担任书院院长这种要求,不过是为了退一步让李隆基答应其他低一点的请求罢了。既然目的已经达到,李清自然欣喜,忙上前谢恩。
第276章 未婚妻要拜师?()
五月的天气,夏意渐浓,傍晚时分,白日的闷热褪去,晚风送来阵阵凉爽。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才刚刚进入一天最为热闹的时刻。
各个里坊的酒楼上,出门的人们在享受这片刻的清凉,饮几杯浊酒,欣赏一段胡娘的舞蹈,三五挚友坐在一起聊些长安城中发生的新闻故事。
从宫中出来,李清回到侯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侯府的大门口灯笼早就挂了起来,从府门前的大街上远远望去,明亮的烛光令人心神安宁。
马车直接进了侯府,在前院门口停住了,李清从马车上下来,有仆人上前接过马车,恭敬地说道:
“小郎君,王郎君和王小娘子来了,正在前厅跟郎君说话呢。”
仆人说的是王进之和王芷薇两人。
李清看了一眼仆人,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王进之和王芷薇过来侯府所谓何事。正要询问的时候,李瑞从院子中走出来,看到李清,高兴地问道:
“二郎回来了,今天在宫中可还顺利?”
“还好。”
李清答了,接着问李瑞道,
“王家有人过来?”
“是,我出来就是看看你回来了没有。你先去换身衣服再过来吧。”
李瑞看了看李清,说道。
“不用了,直接过去吧。”
李清说道。
“父亲正陪着王叔在说话,芷薇在后院跟两个小孩子玩耍呢。”
李瑞边走边说,和李清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