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累,看来以后这个祭天仪式,能不行还是不行的好。
曹操心中有些疲累的呼出了一口气,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不但曹操本身累,同时更是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再加上每个祭祀环节,都有音乐和舞蹈,其所需要话费的人力、财力更是不知道多少,看着曹操都后悔当初的自己,为什么要让鲁肃举办这个祭天大典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邦建国()
感谢vavm兄弟投的两张月票!
祭天大典,虽然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更是让曹操整个人因此而疲累,然而这场大典所带来的,却是曹操威望的再度提升。
如果说之前,在天下百姓的心中,曹操只是一个王的话,那么等到今日大典传遍天下之后,在百姓们的心中,身为王的曹操将会成为皇,毕竟能够进行祭天的,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曹操今日祭天,几乎就如同向天下宣告,他曹操乃是一个皇帝的事实。
当然,如此一来的话,天下诸侯对于曹操的仇恨显然更加深了,毕竟想要当皇帝的,不单单是曹操一个,其他诸侯同样也想,而越是想要当皇帝的,就越容不得别人当皇帝,无疑曹操祭天,必然将会大大的拉一把来自诸侯的仇恨。
不过时至今日,曹操也不在乎了,当今天下诸侯还剩者,不过寥寥,就算他们不恨他曹操,他总有一日,等到休养生息过后,都会大举出兵,平定剩余的诸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考虑,曹操当初才会让鲁肃下去举办祭天大典,并且有自己来祭天,而不是交给汉献帝。
祭天结束之后,曹操从祭天坛之上走了下来,但是若如有人仔细的观看的话,就会发现曹操的脚步十分的慢,宛如在等待着什么。
“陛下圣旨,陛下圣旨,君上,陛下圣旨到!”
走到一半的曹操,看着底下那一脸气喘吁吁的华歆,那隐藏在冠冕之下的嘴角一挑,笑道:“原来是子鱼啊,发生了何事,陛下为何下达圣旨?”
底下的华歆听到曹操如此亲切的叫着自己的字,心中可谓是无比的激动,不容易啊,他如此马上马下为何,不就是为了让曹操看到自己,然后提拔,看重自己吗。
“君上,天降祥瑞,君上祭天,陛下虽在深宫之中,然而也听闻了君上今日之事,陛下当时急招微臣等人入宫,向微臣说,君上之功劳,非王不可及,此乃陛下册封君上为王之诏书,还请君上接诏。”
由于曹操在高高的祭天坛之上,因此华歆的这一番话可谓是十分的大声,更不要说此时万籁俱静了,华歆的一番话,可谓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听见了。
“喂,听到了吗,陛下要封魏公为王了。”
“当然听到了,我又没有耳聋!”
“如此说来,那以后不是要称呼魏公为王上了?”
“。。。。。。”
对于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王,普通的百姓们到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简单的对于一件事的讨论或者说是八卦罢了,至于反对啊,愤怒啊,讥讽啊,根本不存在。
毕竟百姓们很淳朴,对于他们来说,谁能够给他们好日子,谁能够让他们吃饱穿好,那么谁成为王上甚至是皇上都无所谓,曹操对于百姓们来讲,就是这样,对于曹操这名给自己等人好日子过的统治者,百姓们对于他成为王,还是抱着一种祝福和喜悦的心态的。
百姓们无所谓甚至是喜闻乐见,而曹操麾下的文武或者更准确的所,曹操的亲信文武们,对于曹操成为王,当然是狂喜的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典韦和许褚,这两个武将,似乎还不相信自己听到的,竟然纷纷重重的掐了对方一下,发出了一声巨大的惨叫声。
不要怪他们失态,身为六部尚书和三省宰相的他们,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双眼之中满是狂喜夹杂着一下不确定、
公和王,看起来虽然只有一级只差,然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王其实就等同于是现在的天子了,而即使是到了秦始皇创立了皇帝之后的东汉,称王同样是一件认人振奋和激动的事情,因为,称王者,就等于他距离那至高无上的天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而相比于明显是曹操这一方的人们的反应,身为其余诸侯派来的探子们,脸色无疑就变得很难看了,看着那站在祭天坛上的身影,这些探子们,纷纷在心中暗骂了一声乱臣贼子。
然而不管是无所谓的还是狂喜的有或者是脸色难看的,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祭天坛之上的人的身上,他们都在等着曹操的反应,是毫不迟疑的接下来,还是三推之后,再接下来。
“拿上来。”
曹操的声音从上方遥遥的传下来,跪在地上的华歆,脸上闪过了一抹激动之色,起身,手捧着圣旨,走上了祭天坛,毕恭毕敬的来到了曹操的身旁,双手高举道:“君上。”
看了一眼弯腰躬身的华歆,一抹冷色从曹操的双眼之中一闪而逝,伸手将其手上的圣旨拿起,摊开看了起来。
“呵,要是这一道圣旨真的是汉献帝下的,那么他的脑子想来也不清楚了。”
看着圣旨之上,写着将中原上州、北方四州甚至连关中长安之地都封给自己,让其成为自己封地的圣旨,曹操差点都想要笑了起来。
要是真的按照圣旨所写的,等到他曹操建国之中,真正属于汉室的就只剩下了洛阳一地了,其余的地方,都变成他曹操的封地了,这一份圣旨怎么看都不看像是汉献帝自己写的,如此一来的话,写这一份圣旨的回是谁,曹操也心中有数了。
至于建国,当然不是自己扔掉汉室的大旗,自己开创一个新王朝了,而是按照华夏自古以来的规矩,被封为王者,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土地,在其上建立自己的国家,比如西汉之时的各诸侯国。
当然在更早之前,秦朝统一天下之前,不单单是王,就算是一个最为普通的士大夫都能够获得一片土地,在其上建立自己的城池,这就是所谓的封邦建国、
其实后世的所谓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这一句话算是错误的,封建的全称为封邦建国,真正能够称得上的,就只有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夏商周,以及西汉前期的时候。
在之后虽然封邦建国偶然出现,比如晋朝之时,但是华夏大地之上的整体,早已经从封建向着帝国化迈入,于其说那个时候的华夏是封建时代,还不如说是帝国时代。
第三百三十八章 长命江山()
感谢党寒兄弟投的两张月票!
两千年封建的出现,究其根本其实还是源自于马克思那并不科学的分类分发所导致的,简单的套用时间段的方式,将欧洲时间段硬生生的安放在华夏之上,使得两千年封建的说法深入人心。
封建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中世纪欧洲社会现状的,在当时的欧洲,各国就如同春秋战国之时的华夏一般,所谓的国王就如同周朝的天子,在大多数的时候,只是一个如同武林盟主一般的存在,在其下有着众多拥有独立的税收、兵权、人事任免等权利的领主的存在,就如同周朝之时的各个公侯伯国一般。
封邦建国一词正是来自于此,当然,等到日后维京海盗已就是后世的丹麦人,从海路侵袭欧洲各国,打着刚刚用宗教、封建两个打法脱离了蛮族话的欧洲各国,可谓是闻风丧胆。
而为了防备来去如风的维京海盗,欧洲各国分封的各个领主,纷纷都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城堡,因此来防备维京海盗,再次,封邦建国或者说是封建割据,可谓是通过那大大小小的城堡再一次的怒刷了一遍存在感。
然而在欧洲这一段历史之中,华夏大地之上,早已经步入了强盛的盛唐时代,中央集权在盛唐时期达到了顶峰,唐军的征伐,可谓是四面开花。
半岛之上的几个小国的覆灭不用多说,就算是古老的西域乃至中亚各国,也大多毁灭在唐军的兵锋之下。
唐朝皇帝的命令,可以从长安一直传递到中亚,唐朝皇帝麾下更是有将近百万之众的精锐大军,皇权的威严,在此终于摆脱了由于五胡乱华,由于世家做大而导致的朝政更替频繁,皇位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导致的皇权的威严低到低谷的一个状况。
如果这样还说当时的唐朝是所谓的封建社会的话,那么唐太宗大概都要从坟墓之中跳出来了。
当然封建割据在后世可谓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现在却是不太好说,最起码在曹操看来,封建割据,其实算是最早的一种能够长期维持一个王朝寿命的手段。
中国古代最命的王朝无疑是周朝的八百载江山,后世的王朝,根本没有一个能够超越周朝的,即使是四百余年的汉朝也是同样。
毕竟真正的算起来,汉朝真正的寿命只有两百多年,西汉和东汉虽然都是刘氏皇族,但是伴随着西汉正统武帝一脉的灭亡,西汉的寿命就只有两百多年,而接下来的东汉,只能算是一个在西汉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崭新王朝而已。
而周朝之后的王朝,其存在时间都不会超过三百年,真实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皇帝昏庸无道,土地兼并,军阀坐大等等,然而追根究底,这一切的根源,不过就是权力分配的不均罢了,所谓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样。
而历代王朝的毁灭与重生,就是一个权力的集中、洗牌、再分配罢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权力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往少数人的手里集中,如此一来,就是王朝在场毁灭的时刻。
在秦朝完成大统一之后,土地作为自由买卖的商品被下放到了最底层,而按照权力总是会往少数人手中集中的惯性,土地兼并将会不可避免。
而秦朝之后,由于大统一的原因,家天下成为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