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不甘心,如果这一次回去必将死去,就什么也不用说了,如果有生还的希望,就一点要回来,一定要征服中国。”托梅厉声说道。还真有一些百折不挠的气质。
“好吧。”马六甲总督说道:“告诉你也无妨。这一次我们损失惨重,整整损失了五条船,而整个远东的战舰,也不过十几艘而已。五艘战船的损失,已经足够让我们伤筋动骨。所以放任东雍的任何举动,好在东雍人也知道分寸,没有将我们逼到非要不得不战的地步。”马六甲总督说道。
“东雍有什么举动?”托梅问道。
“他们大规模经营南洋航道,甚至有船已经绕行马六甲航道,进入了印度洋。”马六甲总督脸上露出一丝阴霾。
马六甲总督作为佛郎机帝国的最东方屏障,现在被对手逼到这个境地,让他怎么能甘心,但是不甘心又怎么样啊?
世界上总归是用实力说话的。
“我们的生意受到影响了吗?”托梅焦急的问道。
“怎么能不受到影响啊?”马六甲总督说说道。他脸上露出狠狠之色。西方的官场风气与大明的官场风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六甲总督最大收入,并不是国王的赏赐。而且跑海的船只,这是一个常态,很多在马六甲来的虽然有这官员身分,但是真正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并不是官职,而是他们名下的船只。
而东雍的船只大举扩张,压迫佛郎机船只的势力范围,由于实力上的欠缺,所有缺乏应对措施。一步步的被逼到马六甲附近。
如果不是朱厚煌还不想与佛郎机人撕破脸,并没有断绝彼此之间的贸易,没有动佛郎机人的根本核心利益,否则即便是力不如人,佛郎机人绝不允许如此。
马六甲总督带着郁闷的心思,将这些话音统统的告诉了托梅。等马六甲总督离开之后。
托梅爬在最角落的小桌子上面,点燃一根蜡烛,并拿出一瓶墨水,用鹅毛笔在墨水之中一点,在一张白纸上面写字。
不要看这些小东西看上并不多。但是能从牢狱之中得到这些东西,已经说明了托梅的面子大。
托梅在白纸上写道:“东方局势变化,已经到了帝国不得不重视的地步,大明雍国国王的舰队,已经逼近帝国在东方最后的堡垒,一旦马六甲有失,我们将面临大航海以来第一次失败,我们绝不允许如此,我们要将上帝的福音传遍天下。战胜一切邪恶。”
托梅头也不抬的写着,很多东西都是不假思索的写了出来,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对大明与雍王的黑点。
托梅坚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他准备写一本关于东方,关于中国,关于大明的书籍。以此作为登天之梯。获得救赎。
托梅所犯的罪,如果胜利了,自然是没有任务问题,如果失败了,就是死罪,其实失败才是真正的罪过。
如果他实在过不去这一关的话,他希望将自己的所有观点传播出去,让大家知道大明是如何富有且野蛮,且邪恶的。
“大明国王是不信天主的野蛮人,他自称是上天的儿子,无视上帝的存在。而大明的雍国王是大明国王的弟弟,更是一个扩张的激进派,一年之前,我曾率领舰队战胜他,逼立下城下之盟,可是邪恶从不啃退却,他再次用阴谋诡计打败了我,让我不得不回到里斯本,接受上帝的处罚。但我依旧相信,我心向上帝,一颗为上帝战胜邪恶的心,永远不曾改变,我终究有一天,会回到马六甲。再次向邪恶拔出自己的长剑。”
托梅写的手中没有墨水了,他再次在墨水瓶之中点了点,然后将一大段话下面,继续写道:“上帝保佑,我一定会成为中国征服者。”
蜡烛闪了一下,原来是这一根蜡烛快要烧尽了。托梅不得不将所有东西都收拾起来,最后乘着蜡烛最后的余光躺下来休息。他眼睛炯炯有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四百一十二章平静的时光()
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静的时光
如果说王阳明接任陆完之后,与陆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陆完是一个人扛起来整个东雍的重担,但是王阳明却是有诸多弟子。王阳明在雍王长史任上,更多的是将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弟子,安插在足以发挥出他们能力的位置上,他自己并不过制定规划而已。
因为,比起区区东雍一地的政务相比,王阳明更喜欢在学问上有所精进,而朱厚煌给他提出的虽然是一星半点,但是在王阳明看来,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更接近名家,与墨家的学说,之前根本没有见过。
王阳明为了做学问当圣人,可以说学遍佛道。但是又是从骨子上否定佛道之人,可以说从北宋以来的大儒,统统是以否定的心思学习佛道的,偏偏在佛道上面还很有成就。
朱厚煌展示出来的思维模式,在现代人看来习以为常,而在大明人看来,却是别出机抒,自成一道,又偏偏能自圆其说。与道吻合。让王阳明不得不想了很多。
可以说朱厚煌本身不知道,他给王阳明带来多大震撼。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朱厚煌非常之烦恼。
无他,王阳明将东雍事务交给他的弟子们,或者说将他的一些功名不成的弟子拉进东雍的体系之中,虽然刚刚开始数日,还比较生涩,但是有王阳明这样的大高手在后面指点,很快就很顺畅了。毕竟现在跟随王阳明的一群弟子之中,做到省部级高官的不胜枚举,在王阳明的指点之下,处理东雍事务,根本是小菜一叠。
王阳明除却每日在长史府露一下头,处理一下弟子们处理不了的事务,剩下的时间要么去找朱裕,学习天文历法的知识。
其实在朱厚煌看来,天文历法方面,虽然术业有专攻,王阳明比不过朱裕,但也差不了多,但是朱厚煌觉得王阳明是去学习很多必须实际操作的知识,比如说对星空的测量,与计算。等等,甚至连水师学院的李大工也是王阳明请教的对象,被王阳明这样的进士请教,李大工高兴的合不拢嘴。甚至将自己手头的事务全部放下来,用来回答王阳明的问题。
当然了,被骚扰最多的并不是别人,正是朱厚煌本人了。
王阳明从朱厚煌这里得到了很多奇思妙想,当然了王阳明还想知道更多了。王阳明的求知欲,让朱厚煌吃惊不已。
他刚刚开始,还想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告诉王阳明,但很快,他就放弃了,无他,王阳明的许多问题,都不是他能回答的。
西学与儒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两个不同的体系之间,固然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得不承认,现代的中国人都是西化的中国人。在古代中国人的天道之中,没有朱厚煌这些理论的容身之处,而西方的体系之中,也没有所有道德文章,上古先皇的位置。这些彼此对立的体系,在大明生活了十几年的朱厚煌他能看出来,甚至朱厚煌不被众多朝臣所接受也是如此。
无他,朱厚煌不信儒教,身上异类的气息,不下于正德。
只是让他结合东西之长,提出一套理论,却不行了。面对王阳明刨根问底的提问,朱厚煌再也吃不消了。不得不再次巡查少府。
少府重心已经挪移到了北港府,故而朱厚煌这一段时间,在北港的时间多,在大员的时间少,这才能避开王阳明。
朱厚煌一心放在少府之上,希望他的少府能够有一天能如西汉时期的少府以来,成为超大型并且能够控制经济的国企。
也好更好的推行自己的想法。
有了朱厚煌的督促,少府的很多时期都进展很快。特别是铁作,与盐场的产量急剧高升,当然了这也要这一段时间进入东雍的,有很多青壮年,被朱厚煌的矿场的安置计划,分别分配到各地的作坊与矿场之中。
而纵然朱厚煌不在大员,王阳明对科学的探索一点也没有减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了很深的成果。
王阳明亲自计算却演算关于星辰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天才就是天才,到什么时候都能够脱颖而出。
朱裕观察了王阳明,确定自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导在他们,就把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关于以月钟法与经纬度的测定,一古脑交给了王阳明了。
王阳明沉迷于这这样的研究之中,也就没有多找朱厚煌了,这让朱厚煌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样平静的时光之中,日子匆匆而过了。
这一日,朱厚煌正在新建的一座作坊旁边。
“大人这个瓷器作坊,今后所产的日用瓷器,能弥补整个大雍的贸易缺口。”一个官员,身穿绿色小袍,一路小跑的躬身说到。
之前朱厚煌并没有考虑过官员服饰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朱厚煌在王阳明的提醒之下,才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在此之前,整个东雍所有官员穿着都毕竟混乱。在王阳明提醒过之后。所有人都穿着也都正式起来,所有人都穿着都是大明正式的官服。
之前的少府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两处必要的民生大计之上。而此刻因为安南之行,财政收入的缓解,让朱厚煌有能力将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之上。
很快朱厚煌就注意到了大员明间的购买力。
如今的东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已经安置好的,还有还没有安置好的。其中已经安置好的,就是以大员为中心扩散开来的地域,包括澎湖。
这一带因为开发的早,最少也收了一两季庄稼了,虽然还没有朱厚煌还没有收税,并不意味着百姓手中一分钱也没有了,恰恰相反随着土地之中粮食的产出,还有朱厚煌征安南时候发下来的赏钱,已经足够一些百姓过上殷实的生活了。
朱厚煌看上了这部分购买力。所以才想办法开了好多场子,就是为了供应民生所需的产品。
其实朱厚煌是穷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