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吞下去,就吞下去吧,孤还能有什么办法?”朱厚煌说道:“有多少分力气,就吃多少东西,现在孤的雍军是打不了仗了。”
雍军担负了与莫军对决的主要任务,所有伤亡也不小,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了。死在安南的雍军士卒少说在一两万之多,东雍才多少户口了。这么大的伤亡放在东雍一地,可以算得上穷兵黩武了。不仅仅是雍军承受不住,就拦东雍也承受不住了。
该休兵了,否则就会伤了东雍的根基。
朱厚煌说道:“孤准备,分出一支红河水师,控制好红河,至于北岸,就由他去吧。”
王阳明说道:“殿下英明。”
朱厚煌说道:“谢王师夸奖,孤不过是知道,自己能做多少而已。”
“现在城中还有一些隐患,最大的隐患,是莫军,现在莫军连带伤病还有五万之众。这些人该怎么处理,还请殿下出个章程?”王阳明说道。
朱厚煌说道:“王师,如何看?”
“此事本来就成法,就看殿下想怎么选了?”王阳明说道:“要么如江西宁王旧部的成例。”
朱厚煌心中一动,宁王乱兵流放东雍,这一批人奠定了朱厚煌坚实的基础,一想起了朱厚煌自然想起要建立的新都城,需要大量的人力,将这些全部流放到星城去,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是朱厚煌又有一点犹疑,星城将是很长一段时间东雍的都城。而这些莫军是莫登庸的铁杆,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雍军手中,将这样的人放在东雍根基之地上,是不是有一点不大合适。
他们与宁王乱兵不同。不管怎么说宁王都宗室,而朱厚煌也是宗室,他们之间的隔阂其实并不深,而且宁王之乱平定很快,人死的虽然不少,但也不多,远远没有雍军在安南所造成的杀戮多。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南自外于中国,就由不得朱厚煌对安南百姓也另眼想看。
不过,他仍旧想将这些迁移出去,无他,现在安南并不是朱厚煌直接管辖的地带,朱厚煌想从安南获得利益,必须在安南朝廷上走上一着,将来安南叛出东雍体系,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迁徙出的百姓,在东雍开拓土地,就算是落袋为安了。
“不过,这样一来却,有一个问题。”王阳明看出了朱厚煌的意动,继续说道。、
朱厚煌说道:“哦,却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朱厚煌觉得这个成法很好,增加了朱厚煌的实力,却不知道问题在什么的地方?
第六百一十四章如何善后?二()
第六百一十四章如何善后二
王阳明说道:“清化一系在安南的势力是全方面的,在军中,官府之中,地方上都有人脉。而殿下将莫氏残军全部流放的话,恐怕升龙这边压制不住清化那边。”
朱厚煌暗道:“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让朱厚煌放弃从安南往外面移民,他又不甘心。
不过将来的安南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现在的安南却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安南在几十战乱之下,虽然还保存的足够的人口,并不如大明有人满为患之症,以至于嘉靖封锁了东雍移民之事,东南沿海冒死出海,来东雍讨生活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王阳明说道:“殿下,狼兵霍乱安南,使得流民四起,或许能为殿下所用。”
朱厚煌说道:“安南流民有多少?”
王阳明说道:“具体数目,臣不知道。但是升龙以南一带,少数也有数万之多。”
“好。”朱厚煌对任何能增加东雍人口的机会,都不会放过。
“迁徙人口是第一件事情,孤会让刘老刀配合王师的。”朱厚煌说道。
朱厚煌说道:“不过,安南该如何处置,还请王师教我?”
王阳明是朱厚煌选定的安南相。
虽然名为相,却是总管安南一切事务。只是能不能管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种种原因,朱厚煌不能废除黎氏之位,而且东雍情况复杂之极,除却王阳明之外,朱厚煌不知道该派人谁来掌管安南大局。
安南是东雍最富饶的领地,甚至安南之富还在东雍之上。所以能不能利用好安南,对东雍来说至关重要。
王阳明心中早有腹稿,说道:“臣以为升龙久为安南首府,应该继承旧制,依旧以升龙为治所,落实升龙之战。升龙附近,数月征战,多为白地,可因军功赏田,这无主之田,分赏安南士卒。”
王阳明强调安南士卒,是因为东雍士卒本来就有这种待遇。而且所谓的安南士卒,恐怕也包括了清化军。朱厚煌不由说道:“好,孤怎么没有想到啊?”
朱厚煌明白王阳明的心思,王阳明让朱厚煌收买军心,只有军心在手,即便是政事上有所失误,也能扳过来。而且朱厚煌还揣摩出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分化清化一系的实力。
清化一系为什么被朱厚煌忌惮,就是因为清化一系有兵马。
而将奖赏清化军的田地安排在升龙附近,无形之中,让清化军士卒来迁徙到升龙,这样一来,清化军与清化的联系,就没有什那么紧密了。天长地久之下,这些士卒未必会与那些清化军官一心了。
“臣以为,当提拔升龙官员,让升龙官员在朝中自成一系。”王阳明说道。“这一点刚刚与殿下已经说了。”
朱厚煌点点头。
王阳明说道:“还有就是与沈希仪谈一下。”
朱厚煌说道:“孤也想与沈希仪谈一下,似乎沈希仪对与我们接触,非常的忌惮。”
在朱厚煌的示意下,吴凤仪已经派出不少人去找沈希仪,谈一下双方休兵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接上头,或者说沈希仪根本就不接这一个头。
王阳明说道:“殿下,是北京那位眼中钉肉中刺,他区区一个武官自然不敢与殿下接触了,不过,他不与殿下接触,并不意味着不能谈了。臣以为,正如我们忌惮他,他在忌惮我们,臣的意思与河北那位土司谈谈。”
朱厚煌明白了几分,这是一种间接接触的方法。
“不过,以上种种,都是安定安南之策,臣在安南怎么做,就看殿下对安南如何安排,将来一定要将安南化为府县,还是保留安南国王的位置,让安南成为东雍的诸侯国。”
朱厚煌一时间也不知道那个选择比较好,他问道:“王师以为那个选择比较好。”
王阳明说道:“殿下,做出那个选择,应该不要只看安南,要看大局。”
朱厚煌心中一动,大局。什么是大局,东雍在南洋的大扩张是大局。
佛郎机退出南洋,南洋再也没有一个能与东雍对抗的势力,即便是回回教,也不过是隐患而已,现在东雍想要扩张,就有一种师出无名的感觉,这些小国家都恭顺的很,无端端的灭人国,在道义上说不过去。
当然单单是道义上的问题,朱厚煌就不用现在苦苦纠结了。
南洋的小国无数,单个来看,即便都不是东雍的对手,但是彼此联合,东雍立即会面对一场大乱。而这些国家虽然仰慕大明,对东雍毕恭毕敬,但并不意味着,被灭国也不会反抗。朱厚煌固然想经营南洋以为根基之地,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南洋的开发状况,很多地方都是深山老林,开发程度欠缺,这些地方,根本就是鸡肋,即便是以东雍之力,也不过能开发数个地方,更大面积只能任有荒芜。
现实情况让朱厚煌对灭掉南洋所有国家,一统南洋,并不是很感兴趣的。
所以,朱厚煌要找一个能让各国安心追随,让朱厚煌能调用各国的人力武力的制度,就如同唐代安西节度使能调用很多附属小国的兵力。
朱厚煌觉得,这种任命国相,如同汉之诸侯王的制度,似乎也是不错的。
所以安南吞并不吞并,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确定这种能让南洋各国为自己所用的制度才是重要的。朱厚煌说道:“自然让安南成为东雍的诸侯国。”
王阳明说道:“那么臣希望,殿下能做到,第一联姻。”
朱厚煌说道:“孤后宫之中,已经有黎氏之女了。”
王阳明说道:“第二,就是三年之内,不动用安南的分毫。”
朱厚煌不由皱眉说道:“王师,这不大好吗?”
王阳明说道:“殿下缺钱吗?”
朱厚煌说道:“缺钱。”
朱厚煌说的是实话,作为一个国家的掌管者,朱厚煌觉得动用处处都要钱,处处都要人。所以他觉得他处处都缺人,到处都缺钱。东雍的财政,再加上与果阿的贸易,终于让朱厚煌的财政有了一些结余。但是安南战事,牵扯到大量的财政支出,然后是星城的建设。都是需要花大价钱了。
现在的朱厚煌可以说,给他多少钱,他都能花出去。
缺钱是朱厚煌永恒的话题。
王阳明说道:“臣觉得,殿下虽然缺钱,但是缺的不是小钱而已,在安南殿下最缺的是人心,用三年税款,为殿下买上三年之人心,殿下以为如何?”
朱厚煌心动了,不过另一原因是安南没钱。
对,就是安南没有钱了,数十年大战,刚刚结束,可以说百废待兴。王阳明知道安南的家底子,这一场大战之后,安南的积蓄全部付之东流了。安南原本充足的粮食储备,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王阳明至少让朱厚煌三年之内不从安南收取,这是收买人心的,也是安南除非大规模深层度的收刮,否则弄出来的银钱。
朱厚煌说道:“怎么收买人心?”
王阳明说道:“减免今年战区的所有钱粮。与民休息。休养生息。”
朱厚煌说道:“不错。还有其他吗?”
王阳明说道:“开科举,广搜安南士子,并抽调安南官员到东雍任职,比如说郑绥。也可以补充东雍的人才缺口。”
对官僚来说,谁让他们升官谁就能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