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天子的斥责中得知了诸多内幕,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后,刘正华也慢慢想清楚了其中的道理,不过多少还有有些不甘心的低声说道:“我也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我自己倒还无所谓,可是军中那么多将士们血洒战场,却被人将他们的功劳抹杀,我回去怎么面对他们啊。“

    见刘正华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是面子上和心情上还有些不甘,赵昰却并不着急,自顾自的饮了一盏香茶之后,这才起身正色向刘正华问道:“堂堂天家外戚,又是朕最亲信的统军大将,一个文昌子爵的勋位,固然荣耀,你刘正华就那么舍不得吗?你的目标就仅限于此吗?”

    从赵昰的话音中听出了门道,刘正华也来了精神,站直了身体有些激动的问了句:“那么说皇上是准备给我们龙骧左卫另行封赏了么?我现在有没有爵位都无所谓,只要皇上给军中将士们多赏赐些东西就行。”

    “放心吧,我早就与文相和陆相都商议过了,虽然不能把军功第一的荣耀给你,可该你龙骧左卫将士们的赏赐一样都不会少,只会比其他诸军更多。龙骧左卫将士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他们也都是有目共睹,谁再因为这出来起哄,我和文相都不会轻饶的。”

    说到这里,赵昰停顿了片刻,双目直视着刘正华郑重的许下承诺和期许:“我大宋如今山河尽丧百姓沉沦,若要北伐中原复我河山,就必要有精兵猛将挺身而出为朝廷驱除鞑虏荡尽胡尘。朕希望你将来能为我大宋立下更大的军功,成为我大宋军中栋梁。若有重归中原之日,朕必不吝名爵,以冠军候之位待你之殊功。“

    在天子的期许和看重之下,刘正华心潮澎湃,肃然面向赵昰单膝跪下,语带铿锵的高声应道:“请皇上安心就是,臣必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随时等候朝廷军令。来日臣定以不输那霍去病之功,谢皇上的封候之赏。“

    君臣相约已毕,在刘正芬惊诧的目光中,两人相顾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中满是壮志豪情!

    (本章完)

第131章 积蓄实力() 
九月初六,文天祥在朝会之际,正式向文武群臣们宣布了湛江之战中诸军的功绩,并以龙骧右卫指挥使苏刘义率先出城,阻断元军的名义将军功第一的荣耀和文昌县子的爵位算在了苏刘义的头上。

    苏刘义如今仍然和石义坚两人坐镇湛江,浑然不知一件天大的好事落在了他的身上。

    原本彭震龙、萧敬夫和巩信等人对刘正华年少幸进都有些不满,但是在湛江之战中,刘正华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勇猛无畏和敏锐的临机决断,让这些老资格的将领们改变了最初的看法。

    朝廷将本属于刘正华的军功送给了苏刘义,而刘正华在得了天子的安抚和期许之后,不争功不闹事,大度从容的接受了朝廷并不公允的决定。

    看着一脸平静毫无怨言的刘正华,武人耿直的天性让他们反而替刘正华鸣不平起来。

    虽然在文天祥的坚持下,朝廷的决定并未发生更改。可刘正华在战场上的能力和战后论功行赏时展露出来的心胸气度,让诸军指挥使们彻底改变了对刘正华的看法。

    而彭震龙等人的仗义执言,也让刘正华和这些军中前辈们的关系拉近了许多。原本因为资历、身份造成刘正华和诸位军中前辈之间的疏远和隔阂不知不觉中也烟消云散了,这或许也算是刘正华的另一大收获吧。

    经历了大战之后,诸军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兵部从地方厢军中为诸军补充兵卒,工部为诸军补充损毁的军械兵备,户部则组织运送军中所需的军粮、军衣等粮草辎重,经过近半月的忙碌之后,重新齐装满员的天子六军,开始了新一轮更加严格的大练兵。

    战场是最能检验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地方,也是最能发现自身不足的地方。众多亲身经历过沙场浴血的军卒,经过了直面生死的厮杀之后,比起那些新卒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第二次湛江大战过后,虽然大宋的步卒已经足以对抗甚至是战胜元军的精锐步卒了。可蒙古骑兵在战场上的实际战力,却让诸军将领们都不得不承认,在军中缺少大量强弓硬弩和优秀弓箭手的情况下,天子六军还远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据寨坚守还可以,但出城野战却绝无胜机。

    如今蒙古人在广南东路还拥有四万精锐轻骑,大宋军队暂时还没有从湛江出击收复广南的可能。

    虽然暂时无力北进,但只要诸军坚持严格操练,军中的战力总会继续提高的。

    工部新任左侍郎胡林汕,坐镇临高县匠作坊,主持匠作坊的日常运转。有这样一位能力出众又熟悉铁器制造的朝廷大员指挥,临高县铁器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而且在严格的监督下,工匠们打造的军械质量也极为优良。

    虽然受限于唯一的一座炼铁高炉所出的精铁有限,而且现在熟练匠人缺乏,工坊每天只能赶制出十几套盔甲和不足百把腰刀,但日积月累下来,朝廷的军备却在不断的提高。

    军中的特制强弓因为工序繁杂短时间内还难以造出来,但在胡林汕的规划下,工部集中了所有善于制弓的老工匠三十多人,特意在临高县单独设立了一处弓箭工坊,并从百姓中招募机灵踏实的青壮三百人跟着他们学习制弓的手艺。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只需再等上一年多的时间,大宋军中最紧缺的三石强弓就将源源不断的送到军中将士们手中。等军中有了充足的弓箭之后,以数量众多的甲卒为盾,三石强弓比蒙古骑兵的骑弓射程更远的优势得以发挥之后,大宋的精锐步卒就有能力和蒙古骑兵展开真正的对决了。

    接连两次击退了元军对湛江的攻势之后,在察不忽木连遭重创暂时偃旗息鼓的情况下,文天祥和陆秀夫经过商议之后,也定下了休养生息积蓄实力的决策。

    以陆秀夫这样一位长于实务、御下极严的宰相来治理琼州一府之地,虽说有些大材小用,但对于琼州的发展却无疑是一件极有利的事。

    为了不使近百万的百姓无事可做,朝廷大量招募青壮不断的扩大文昌船场和临高匠作坊的规模,在琼州沿海开设数个大规模的盐场,鼓励百姓纺纱织布、造船捕鱼。在陆秀夫和朝廷各级官吏的悉心治理下,琼州各县的政务、民生甚至是民间商贸往来都开始繁荣兴盛起来。

    唯一让陆秀夫始终难以安心的事还是粮食,纵然发动百姓在琼州进行了大面积的开田拓荒,可琼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却让田地所出甚少,田地所出连种田者自己都难以养活,更别说向官府纳粮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由户部右侍郎江涛重新开设、主理的市舶司就越发显得重要了。朝廷组织起了一支由五十艘万石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频繁往返于南洋诸国和天竺大陆之间,不计成本的大量采购粮食,将户部库房内的黄金如流水一般抛洒了出去。

    朝廷每个月用于发放官员俸禄、将士军饷和工匠酬劳的花费已经达到了八十万两黄金,折合成白银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之巨。再加上陆续海外购粮的花销,如果不是当初泉州大捷后夺了波斯海商蒲寿庚的毕生积蓄,大宋哪有可能在琼州安稳的休养生息。

    天子以冲龄之年登基即位,推动朝廷提前南迁,力主泉州大战,转战漳州与文天祥携手南下,变更兵制激励武将斗志,回想起来大宋朝廷的种种改变竟是无不与少年天子息息相关。每每想到此处,就连丞相陆秀夫也不得不在心底慨叹不已,天不绝我大宋,皇上果真是上天眷顾的中兴之主啊!

    战场奏凯、内政清明,琼州内部愈发安稳的情况下,文天祥开始将精力转移到了朝廷新设的水师身上。

    大宋可以在琼州安稳的休养生息,不过察不忽木却别想在广南悠闲的渡日。从陆路出湛江收复广南虽然暂不可行,不过广南东路内有潜龙司传递消息,外有长达千里的绵长海岸线,正是大宋水师用武之地!

    (本章完)

第132章 水师,出动() 
海边的气候总是变化无常,中午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下午天空却突然阴沉了起来。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海面上掀起一波高过一波的巨浪。

    天空中的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挟着隆隆的雷声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

    大宋水师飞鲨军指挥使佟阳站在文昌军港的水寨望楼上,焦急的等待着出海操训的腾蛟军指挥使韩猛麾下的水师战船安全返航。

    就在佟阳越来越焦虑不安的时候,远处苍茫的海面上,终于浮现出了两个黄豆大小的暗影。

    慢慢的,由远及近,两艘万石规模可载甲士千人的大型海船和身后数十艘中型蒙冲、海鳅、海鹘战舰鱼贯驶入了佟阳的视线之内。

    最前方高悬腾蛟旗的旗舰船头,身材魁梧的韩猛在率水师进入水寨时,正不停的朝着佟阳挥手致意。

    所有战船在军港内驻泊完毕之后,狂风暴雨已经将整个天地都笼罩在内。

    回到水师营地,佟阳不禁对韩猛埋怨道:“我说老韩,你胆子也太大了,海上这么大的风浪,你还敢回来这么晚,如果真出现什么意外,咱们怎么向朝廷向枢相交待。”

    听了佟阳的劝诫,韩猛却并不认同老友的看法,反而认真的反问道:“老佟,你性子谨慎这是好事。可咱们是朝廷水师,今后每天都要和大海打交道,如果连一点风浪都经受不住,日后还怎么和蒙古人在海上交战。朝廷退守琼州就是想靠这茫茫大海暂时阻断蒙古人的进逼,可蒙古人难道就会眼看着咱们大宋在琼州安稳的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吗?”

    佟阳有些愧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